隔离预留基础底板后浇带的施工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6325653发布日期:2018-12-19 05:54阅读:854来源:国知局
隔离预留基础底板后浇带的施工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混凝土施工技术领域,是一种基础底板后浇带及施工方法,具体涉及一种隔离预留基础底板后浇带的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建筑业的发展,高层建筑施工过程中后浇带施工技术的运用十分频繁,但是传统的后浇带技术会增加工程降水成本、长期暴露产生裂缝、遗留工程安全隐患和影响后续工序的施工,为了克服上述缺陷,后浇带超前止水技术应运而生。

目前后浇带超前止水施工时在基础底板后浇带底部增加一道钢筋混凝土底板或导墙,增加混凝土底板或导墙中间设置一道伸缩缝,伸缩缝处设置橡胶止水带、挤塑聚苯板等柔性材料。该结构既可以起到防水目的又可以保证后浇带的伸缩、沉降等功能,但是目前施工时该柔性材料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会发生上浮或位置偏移等问题。地下室外墙超前止水后浇带模板支设时,考虑外墙钢筋不能断开,故模板不易支设,由此,后浇带施工完成后可能会出现混凝土夹渣、漏浆、错茬等问题。所以对于目前施工中遇到难以克服等问题,需要工作人员结合相关工程案例研发新的施工方式,提高后浇带的施工效率和施工质量。

在底板混凝土浇筑完成,后浇带混凝土未浇筑,考虑到基础土方、垫层、钢筋绑扎施工时间较长且超前止水后浇带部位标高低,易造成积水、积杂屑,且极易造成超前止水后浇带部位的混凝土上翻到结构后浇带内,难清理,等问题,故现场施工时需及时做好后浇带的临时封闭处理。

鉴于此,为了改善一般施工方法柔性塞缝体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出现的上浮或位置偏移,同时改善传统施工方式后浇带混凝土浇筑前需花费大量时间清理后浇带杂物等问题,亟待发明一种简单有效的隔离预留基础底板后浇带及施工方法,提高基础底板后浇带的施工质量施工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存在的问题,即改善传统钢管混凝土柱施工繁琐,施工工期长等问题,提供一种隔离预留基础底板后浇带的施工方法。

为了达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隔离预留基础底板后浇带的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素混凝土垫层施工;在基础底板底部施工一道素混凝土垫层,垫层首先施工一半厚度,在其表面施工一层柔性防水层,随后继续浇筑至设计标高;

(2)安装框格式不锈钢片;在需安装柔性塞缝体的位置底部素混凝土垫层上施工一道外贴式橡胶止水带,然后在外贴式橡胶止水带外侧刷不锈钢粘剂,并安装框格式不锈钢底片,并通过底片固定钉固定;

(3)安装柔性塞缝体;柔性塞缝体放置在塞缝体导槽内;

(4)绑扎两侧拉筋;基础底板内部绑扎两侧拉筋,并在柔性塞缝体两侧弯折;

(5)竖向不锈钢夹片固定;在塞缝体导槽上部焊接竖向不锈钢夹片,不锈钢夹片外侧的不锈钢挂耳与两侧拉筋分别焊接,不锈钢夹片顶部用对夹夹片固定;

(6)绑扎后浇带下侧加强筋;随后在基础底板内绑扎后浇带下侧加强筋;

(7)安装快易收口网;在后浇带两侧绑扎收口网骨架,并同时焊接预埋止水钢板及侧壁预埋栓钉,收口网骨架底部绑扎在后浇带下侧加强筋上,随后在外侧安装快易收口网,并用内侧斜拉杆支撑;

(8)安装回折式框板;将l形下板临时安放在后浇带下侧加强筋上,外侧的t形背楞紧贴快易收口网;

(9)安充气放芯模;在后浇带内放置充气芯模;

(10)绑扎后浇带上侧加强筋;随后在充气芯模顶面绑扎后浇带上侧加强筋,随后绑扎基础底板上层钢筋;

(11)安装纵向节段限位板;在基础底板上层钢筋上焊接向节段限位板;

(12)充气芯模充气、浇筑混凝土;随后将充气芯模充气,充气时充气芯模慢慢带着带钢筋开口隔槽上板沿着节段铰轴旋转至垂直位置,基础底板上层钢筋嵌入带钢筋开口隔槽上板内并点焊固定,随后浇筑混凝土,后浇带处混凝土浇筑至充气芯底面;

(13)拆除芯模;待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后,充气芯模放气,取出,同时取出由l形下板、限位端板、节段铰轴、带钢筋开口隔槽上板构成的回折式框板;

(14)安装螺丝封闭结构;将预制竖板底部的带槽口竖板下固定板放置在侧壁预埋栓钉上固定,在撑条槽内放入竖板撑条,预制竖板与基础底板的夹角内抹一道防水砂浆抹带;搁置牛腿上安装带顶板拉杆的预制封顶板;

(15)固定顶板拉杆;顶板拉杆通过旋转穿过底板上层钢筋,并再次旋转使其卡在上层钢筋底部完成下部固定,顶杆拉杆上部先穿一块防水橡胶垫,随后用紧固螺栓固定。

优选的,所述隔离预留基础底板后浇带的结构如下:包括基础底板,基础底板底部设置素混凝土垫层,素混凝土垫层内设置柔性防水层;基础底板内部设置两侧拉筋,基础底板中间位置于两侧拉筋之间具有伸缩缝,且伸缩缝内设置柔性塞缝体,柔性塞缝体两侧设置竖向不锈钢夹片,柔性塞缝体底部设有框格式不锈钢底片,框格式不锈钢底片上于柔性塞缝体两侧分别设置塞缝体导槽,竖向不锈钢夹片下部设置在塞缝体导槽内,基础底板内设置后浇带,后浇带两侧均设置快易收口网,快易收口网的内侧设置收口网骨架,快易收口网的外侧设置内侧斜拉杆,后浇带的两侧还设置上下设置的后浇带两侧加强筋;后浇带内设置充气芯模,位于充气芯模上部的两侧设置带钢筋开口隔槽上板,带钢筋开口隔槽上板焊接于基础底板上,带钢筋开口隔槽上板的内侧设置t形背肋,位于充气芯模下部的两侧设置l型下板,带钢筋开口隔槽上板的底部与l形下板的顶部之间设置节段铰轴,节段铰轴的外侧设置限位端板。

优选的,后浇带上方两侧设有预制竖板,预制竖板深入至后浇带内,后浇带侧壁设置侧壁预埋栓钉,预制竖板底部设置带槽口竖板下固定板,带槽口竖板下固定板置于侧壁预埋栓钉上;预制竖板顶端设有预制封闭顶板,预制封闭顶板两侧设置顶板扩边坡面,预制竖板与后浇带外夹角处设置防水砂浆抹带。

优选的,框格式不锈钢底片底部设置外贴式橡胶止水带,框格式不锈钢底片与外贴式橡胶止水带设置不锈钢粘剂,框格式不锈钢底片上设置底片固定钉,并通过底片固定钉穿过框格式不锈钢底片深入至素混凝土垫层内将框格式不锈钢底片固定于素混凝土垫层上。

优选的,竖向不锈钢夹片上外侧设置不锈钢挂耳,并通过不锈钢挂耳将竖向不锈钢夹片固定于两侧拉筋上。

优选的,竖向不锈钢夹片上部设置对夹夹片,对夹夹片穿过两个竖向不锈钢夹片并将二者固定。

优选的,基础底板上层钢筋上设置纵向节段限位板,纵向节段限位板位于充气芯模上方。

优选的,所述后浇带两侧中间位置预埋止水钢板。

优选的,还包括顶板拉杆,顶板拉杆位于预制竖板之间,顶板拉杆上端与预制封闭顶板连接。

优选的,顶板拉杆下端设置拉杆下端板,预制封闭顶板上设置拉杆可调限位上端板,顶板拉杆上端穿过预制封闭顶板与拉杆可调限位上端板连接。

优选的,拉杆可调限位上端板上设置防水橡胶垫和紧固螺栓,顶板拉杆上端穿过防水橡胶垫与紧固螺栓连接。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有益效果是:

(1)本发明在柔性塞缝体两侧设置塞缝体导槽,并在导槽上部设置竖向不锈钢夹片,可保证柔性塞缝体安装位置的准确性;槽钢加强型基础侧模外侧设置单元式钢管架,可提高杯口基础混凝土浇筑时模板的稳定性。

(2)本发明采用外置回折式框板轻质芯模隔离后浇带的施工形式,止水钢板采用先预埋一半,待底板施工完成焊接后接止水钢板的施工方式,提高后浇带的施工效率;在快易收口网外侧设置内侧斜拉杆支撑,内侧斜拉杆支撑底部支撑在l型下板上,可保证混凝土浇筑时快易收口网的稳定性;后浇带内部设置充气芯模,充气芯模充气后带钢筋开口隔槽上板展开,通过t形背肋支撑快易收口网,进一步可保证混凝土浇筑时快易收口网的稳定性。

(3)本发明在后浇带顶部设置临时封闭结构,可防止雨水、施工杂物等落入后浇带内,减少了后续清理的工序;预制封顶板两侧设置顶板扩边坡面,可使雨水顺利下落,防止造成积水增加预制封顶板荷载。

(4)本发明在预制封顶板中部位置设置顶板拉杆,拉杆通过旋转穿过底板上层钢筋,并再次旋转使其卡在上层钢筋底部完成下部固定,拉杆上部用紧固螺栓固定,可保证预制封顶板安装牢固及位置准确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隔离预留基础底板后浇带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柔性塞缝体位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的充气芯模侧边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的带槽口竖板下固定板结构示意图;

图中:1素混凝土垫层、2柔性防水层、3外贴式橡胶止水带、4柔性塞缝体、5基础底板、6两侧拉筋、7框格式不锈钢底片、8底片固定钉、9不锈钢粘剂、10塞缝体导槽、11竖向不锈钢夹片、12不锈钢挂耳、13对夹夹片、14后浇带两侧加强筋、15快易收口网、16收口网骨架、17内侧斜拉杆、18后接止水钢板、19l形下板、20限位端板、21节段铰轴、22带钢筋开口隔槽上板、23t形背楞、24充气芯模、25纵向节段限位板、26侧壁预埋栓钉、27预制竖板、28防水砂浆抹带、29带槽口竖板下固定板、30竖板撑条、31撑条槽、32搁置牛腿、33预制封闭顶板、34顶板扩边坡面、35顶板拉杆、36拉杆下端板、37拉杆可调限位上端板、38防水橡胶垫、39紧固螺栓、40后浇带。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描述说明。

如果无特殊说明,本发明的实施例中所采用的原料均为本领域常用的原料,实施例中所采用的方法,均为本领域的常规装置和常规方法。

如图1~4所示隔离预留基础底板后浇带,该结构具体包括基础底板5,基础底板5底部设置素混凝土垫层1,素混凝土垫层1的厚度为100mm,素混凝土垫层1内设置柔性防水层2,柔性防水层2的厚度为45mm;基础底板5内部设置两侧拉筋6,两侧拉筋6的直径为10mm,布置一道基础底板5中间位置于两侧拉筋6之间具有伸缩缝,伸缩缝的间距也就是左右的两侧拉筋6的间距为450mm;且伸缩缝内设置柔性塞缝体4,柔性塞缝体4为聚苯板,其宽度为40mm。

柔性塞缝体4两侧设置竖向不锈钢夹片11,不锈钢夹片11的厚度为4mm,柔性塞缝体4底部设有框格式不锈钢底片7,框格式不锈钢底片7厚度为10mm,宽为300mm,框格式不锈钢底片7上于柔性塞缝体4两侧分别设置塞缝体导槽10,竖向不锈钢夹片11下部设置在塞缝体导槽10内,塞缝体导槽10也为不锈钢片,厚度为5mm。

在框格式不锈钢底片7的底部设置外贴式橡胶止水带3,橡胶止水带3的宽度为100mm,同时在框格式不锈钢底片7与外贴式橡胶止水带3设置不锈钢粘剂9,不锈钢粘剂9将不锈钢底片7与外贴式橡胶止水带3粘结。

框格式不锈钢底片7上设置底片固定钉8,底片固定钉8的直径12mm,长度视情况而定,通过底片固定钉8穿过框格式不锈钢底片7深入至素混凝土垫层1内将框格式不锈钢底片7固定于素混凝土垫层1上。

在竖向不锈钢夹片11上外侧设置不锈钢挂耳12,不锈钢挂耳12的厚度为4mm,宽为50mm,不锈钢挂耳12位于竖向不锈钢夹片11的中部,通过不锈钢挂耳12将竖向不锈钢夹片11固定于两侧拉筋6上。

在竖向不锈钢夹片11上部设置对夹夹片13,对夹夹片13穿过两个竖向不锈钢夹片11并将二者固定。具体的,对夹夹片13布置于竖向不锈钢夹片11顶部,用于将不锈钢夹片11的顶端固定。对夹夹片13的厚度为4mm,宽度为10cm,在不锈钢夹片11每隔40cm布置一块。

在基础底板5内设置后浇带40,并且在后浇带40两侧均设置快易收口网15。

如图1所示,在快易收口网15的内侧设置收口网骨架16,快易收口网15的外侧设置内侧斜拉杆17。此处的外侧指的是相对于后浇带两侧快易收口网15之间的中间侧,内侧指的是相对于外侧的另一侧。

如图1所示,后浇带40的两侧还设置上下设置的后浇带两侧加强筋14;后浇带两侧加强筋14不贯通,板上下各布置φ10@200mm,长度3m。

如图1所示,后浇带40内设置充气芯模24,充气芯模24为长方形,宽度为1.5米,长度与后浇带40一致。

位于充气芯模24上部的两侧设置带钢筋开口隔槽上板22,带钢筋开口隔槽上板22焊接于基础底板5上,具体的,带钢筋开口隔槽上板22焊接于基础底板5的上层钢筋上;带钢筋开口隔槽上板22为厚度10mm的钢板,高度1m,带钢筋开口隔槽上板22的内侧设置t形背肋23;

位于充气芯模24下部的两侧设置l型下板19,l型下板19为厚度1cm钢板,底部宽度400mm,上部高度1m;

带钢筋开口隔槽上板22的底部与l形下板19的顶部之间设置节段铰轴21,节段铰轴21的外侧设置限位端板20。限位端板20为厚度1cm的钢板,且其宽度为50mm。

如图1所示,所述后浇带40两侧中间位置预埋止水钢板18,并且在混凝土浇筑完成预埋止水钢板端部设置后接止水钢板18。

如图1所示,另外,在基础底板5上层钢筋上设置纵向节段限位板25,纵向节段限位板25位于充气芯模24上方。充气芯模24充气后,纵向节段限位板25底部紧贴充气芯模24,纵向节段限位板25为厚度10mm的钢板。

如图1所示,后浇带40上方两侧设有预制竖板27,预制竖板27深入至后浇带40内。

如图1和图4所示,后浇带40侧壁设置侧壁预埋栓钉26,预制竖板27底部设置带槽口竖板下固定板29,带槽口竖板下固定板29置于侧壁预埋栓钉26上,即,预制竖板27通过其底部的带槽口竖板下固定板29和侧壁预埋栓钉26将其固定于后浇带40侧壁上。侧壁预埋栓钉直径20mm,每50cm布置一个,同样的,所述带槽口竖板下固定板29以间距50cm设置在预制竖板27底部。

如图1所示,预制竖板27顶端设有预制封闭顶板33,板厚10cm,预制封闭顶板33两侧设置顶板扩边坡面34,坡度1:2,预制竖板27与后浇带40外夹角处设置防水砂浆抹带28。防水砂浆高12cm,宽12cm,砂浆用mu5。

如图4所示,预制竖板27顶部设置搁置牛腿32,预制封闭顶板33位于搁置牛腿32上,预制竖板27上部相对侧设有撑条槽31,撑条槽31内设置竖板撑条30,竖板撑条30为方木楞,撑条槽31位于搁置牛腿32下方。撑条槽31每隔1m设置一个,槽宽55mm

如图1所示,该结构还包括顶板拉杆35,顶板拉杆35直径20mm,顶板拉杆35位于预制竖板27之间,顶板拉杆35上端与预制封闭顶板33连接,顶板拉杆35下端设置拉杆下端板36。拉杆下端板36为钢板,厚度1cm,长24cm,宽5cm。拉杆下端板36通过转动穿过底板上层钢筋,再转动使其搁置在底板上层钢筋上。

预制封闭顶板33上设置拉杆可调限位上端板37,拉杆可调限位上端板37上设置防水橡胶垫38和紧固螺栓39,顶板拉杆35上端穿过过预制封闭顶板33、拉杆可调限位上端板37、防水橡胶垫38与紧固螺栓39连接。紧固螺栓39孔径22mm。

上述隔离预留基础底板后浇带的施工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1)素混凝土垫层施工;在基础底板底部施工一道素混凝土垫层1,垫层首先施工一半厚度,在其表面施工一层柔性防水层2,随后继续浇筑至设计标高;

(2)安装框格式不锈钢片;在需安装柔性塞缝体4的位置底部素混凝土垫层1上施工一道外贴式橡胶止水带3,然后在外贴式橡胶止水带3外侧刷不锈钢粘剂9,并安装框格式不锈钢底片7,并通过底片固定钉8固定;

(3)安装柔性塞缝体;柔性塞缝体4放置在塞缝体导槽10内;

(4)绑扎两侧拉筋;基础底板5内部绑扎两侧拉筋6,并在柔性塞缝体4两侧弯折;

(5)竖向不锈钢夹片固定;在塞缝体导槽10上部焊接竖向不锈钢夹片11,不锈钢夹片11外侧的不锈钢挂耳12与两侧拉筋分别焊接,不锈钢夹片11顶部用对夹夹片13固定;

(6)绑扎后浇带下侧加强筋;随后在基础底板5内绑扎后浇带下侧加强筋;

(7)安装快易收口网;在后浇带两侧绑扎收口网骨架16,并同时焊接预埋止水钢板及侧壁预埋栓钉26,收口网骨架16底部绑扎在后浇带下侧加强筋上,随后在外侧安装快易收口网15,并用内侧斜拉杆17支撑;

(8)安装回折式框板;将l形下板临时安放在后浇带下侧加强筋上,外侧的t形背楞23紧贴快易收口网15;

(9)安充气放芯模;在后浇带内放置充气芯模24;

(10)绑扎后浇带上侧加强筋;随后在充气芯模24顶面绑扎后浇带上侧加强筋,随后绑扎基础底板上层钢筋;

(11)安装纵向节段限位板;在基础底板上层钢筋上焊接向节段限位板25;

(12)充气芯模充气、浇筑混凝土;随后将充气芯模24充气,充气时充气芯模24慢慢带着带钢筋开口隔槽上板22沿着节段铰轴21旋转至垂直位置,基础底板上层钢筋嵌入带钢筋开口隔槽上板22内并点焊固定,随后浇筑混凝土,后浇带40处混凝土浇筑至充气芯24底面;

(13)拆除芯模;待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后,充气芯模24放气,取出,同时取出由l形下板19、限位端板20、节段铰轴21、带钢筋开口隔槽上板22构成的回折式框板;

(14)安装螺丝封闭结构;将预制竖板27底部的带槽口竖板29下固定板放置在侧壁预埋栓钉26上固定,在撑条槽32内放入竖板撑条30,预制竖板与基础底板的夹角内抹一道防水砂浆抹带;搁置牛腿32上安装带顶板拉杆35的预制封顶板33;

(15)固定顶板拉杆;顶板拉杆35通过旋转穿过底板上层钢筋,并再次旋转使其卡在上层钢筋底部完成下部固定,顶杆拉杆35上部先穿一块防水橡胶垫38,随后用紧固螺栓39固定。

本发明的实施例是为了示例和描述起见而给出的,而并不是无遗漏的或者将本发明限于所公开的形式。很多修改和变化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的。选择和描述实施例是为了更好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和实际应用,并且使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能够理解本发明从而设计适于特定用途的带有各种修改的各种实施例。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