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自浮式可调进水层厚度吸藻头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941529发布日期:2018-11-14 03:13阅读:239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蓝藻治理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新型自浮式可调进水深度吸藻头。

背景技术

我国湖泊众多,近年来随着国民经济高速发展和城镇化速度的加快,工业、农业和生活污水的排放,致使湖泊水质富营养化,近年夏季太湖、巢湖、滇池等湖泊水库都会发生了不同程度的蓝藻水华。严重污染了水体,水中含氧量降低,鱼、虾等水生生物死亡,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和社会危害,同时某些种类蓝藻细胞死亡后还会释放藻毒素,严重影响饮用水安全和威胁人类健康。因此,迫切需要新的手段,能够有效的、规模化、无害化快速清除蓝藻,保护水源地,改善局部水体景观,实现青山绿水构建美丽中国的梦想。

为减轻河流湖泊污染,必须及时、迅速地对水华蓝藻进行清除。目前国内外清除蓝藻的方法有化学法、物理法和生物法。化学法对水生生物有较大危害,同时大面积实施难度较大,易造成二次污染。生物法效果好而且持久,但成本较高,见效慢,采收和后处理困难,易造成湖泊生态系统的紊乱,推广难度大。机械打捞作为一种高效、环保的蓝藻应急除藻手段被广泛应用;但由于打捞的藻水含水率太高,既降低了采收效率,又极大增加储存运输难度和后处理费用。因此,有必要研发一种高效、环保的高浓度蓝藻收集装置。

水华蓝藻细胞内存在气囊(也称“伪空泡”),可以为蓝藻细胞提供浮力。在白天,因蓝藻细胞需要进行光合作用,水华蓝藻通常会集聚在水体表层。在不同水域、不同时段,水面高浓度蓝藻层的厚度也不同。因此,将表层的高浓度蓝藻快速分离出水体,是应急处理水华蓝藻的高效、可靠的方法。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背景技术中存在蓝藻收集效率低、含水率高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的水面蓝藻收集用的吸藻头,通过设置的浮筒、喇叭口状进水箱体和调节挡板实现对不同厚度的水面蓝藻的高效、高浓度收集。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本发明包括格栅、调节挡板、敞口箱体、蝶形锁紧螺母、浮筒、输送藻水软管,敞口箱体的前端面设置可拆卸格栅以防水面漂浮物进入藻水管路,敞口箱体的后端面开孔处通过宝塔接头连接输送藻水软管的一端,输送藻水软管的另一端连接到吸藻泵,敞口箱体的底部靠近前端面的位置设有固定板,固定板朝向敞口箱体前端面倾斜布置,固定板与敞口箱体前端面之间的敞口箱体底部开口。

固定板的上部设有调节挡板,调节挡板相对固定板移动从而调整调节挡板与固定板的相对位置,从而精细调节水流厚度,敞口箱体的两侧对称固定有四个竖直放置的浮筒,每个浮筒均设有注水孔,通过注水孔向浮筒内注水调节每个浮筒内的水量可使吸藻头浮于水面并保持入水深度及平衡状态,在浮筒注水量和调节挡板的共同调整下,调节挡板的顶端与水面之间所形成的吸藻头进水层厚度的范围可调整为0~150mm。

调节挡板上开有三条间隔均匀且相互平行的条形槽用于调节水流厚度,每个条形槽分别通过蝶形锁紧螺母和螺栓与固定板紧固连接使得调节挡板能够沿条形槽相对固定板移动。

敞口箱体顶部敞口便于快速手动调整调节挡板的位置,敞口箱体的固定板上开孔用于连接螺栓和蝶形锁紧螺母从而无需完全拆开敞口箱体就可以紧固调节挡板,通过松开和拧紧蝶形锁紧螺母调整调节挡板顶端与水面之间的距离,调节挡板可调整吸藻头进水层厚度的范围为50mm。

优选的,敞口箱体为长方体结构,长方体结构在远离输送藻水软管的一端端面开口作为前端面,长方体结构在靠近输送藻水软管的一端端部为喇叭口结构,喇叭口结构的小端靠近输送藻水软管,喇叭口结构的大端远离输送藻水软管。

优选的,浮筒为圆筒形结构,圆筒形结构的上方设有旋盖式注水孔,浮筒与敞口箱体为可拆式连接。

优选的,调节挡板材料采用不锈钢或非金属。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通过改变浮筒内水量和调整调节挡板的位置,来控制吸藻头的进水层厚度。实现只收集水面上层高浓度蓝藻的目的。本发明可应用于固定的或移动的蓝藻收集站作为蓝藻收集头;更适合用于蓝藻收集船前端,作为蓝藻收集系统最前沿的吸藻头。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本发明提高蓝藻的收集浓度和工作效率,其结构合理,原理简单,平稳性好,工作时无能耗,制造成本低,操作方便,应用环境友好。

2)本发明能适应不同厚度的水面高浓度蓝藻情况,实现水面蓝藻的快速有效清除,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安装侧视图;

图2是本发明的正面视图;

图3是调节挡板的工作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的俯视图。

图中:1.格栅,2.调节挡板,3.敞口箱体,4.蝶形锁紧螺母,5.浮筒,6.输送藻水软管,7.固定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敞口箱体3的前端面设置格栅1以防水面漂浮物进入藻水管路,敞口箱体3的后端面开孔处通过宝塔接头连接输送藻水软管6的一端,输送藻水软管6的另一端连接到吸藻泵,敞口箱体3的底部靠近前端面的位置设有固定板7,固定板7朝向敞口箱体3前端面倾斜布置固定于敞口箱体3底板,固定板7与敞口箱体3前端面之间的敞口箱体3底部开口与下层湖水连通。

固定板7的上部设有调节挡板2,调节挡板2相对固定板7移动从而可以调整调节挡板2与固定板7的相对位置,从而精细调节水流厚度。具体实施如图2所示,调节挡板2上开有三条间隔均匀且相互平行的条形槽,每个条形槽分别通过蝶形锁紧螺母4和螺栓与固定板7紧固连接使得调节挡板2能够沿条形槽相对固定板7移动,调节调节挡板2的安装高度。

如图3、图4所示,敞口箱体3的两侧对称固定有四个竖直放置的浮筒,每个浮筒5均设有注水孔,调节每个浮筒5内的水量可使吸藻头浮于水面并保持入水深度及平衡状态,在浮筒5注水量和调节挡板2的共同调整下,调节挡板2的顶端与水面之间所形成的吸藻头进水层厚度的范围可调整为0~150mm。

敞口箱体3为长方体结构,长方体结构在远离输送藻水软管6的一端端面开口作为前端面,长方体结构在靠近输送藻水软管6的一端端部为喇叭口结构,喇叭口结构的小端靠近输送藻水软管6,喇叭口结构的大端远离输送藻水软管6。

四个浮筒5用于大范围调整吸藻头的入水深度和平衡,调节挡板2用于精细调整进水层厚度。

具体实施中,敞口箱体3顶部敞口不封闭,便于手动调整调节挡板2的位置,敞口箱体3的固定板7上开孔用于连接螺栓和蝶形锁紧螺母4从而无需完全拆开敞口箱体就可以紧固调节挡板2,通过松开和拧紧蝶形锁紧螺母4调整调节挡板2顶端与水面之间的距离,调节挡板2可调整吸藻头进水层厚度的范围为50mm。

具体实施中,浮筒5为圆筒形结构,圆筒形结构的上方设有旋盖式注水孔,浮筒5与敞口箱体3为可拆式连接。

本发明的工作过程如下:

高浓度蓝藻主要集中在湖面表层,因此本发明在工作时通过吸取上层富藻水达到提高高浓度蓝藻的目的。首先,向浮筒5内注水调整吸藻头的入水深度和平衡状态,接着在敞口箱体3顶部手动调整调节挡板2的位置,松开蝶形锁紧螺母4,不断调整调节挡板2的顶端与水面之间的距离即吸藻头进水层厚度,当吸藻头进水层厚度接近上层富藻水的厚度时,拧紧蝶形锁紧螺母4准备进入工作。

当吸藻头整体在水面前进时,上层富藻水在流动过程中经由敞口箱体被吸藻泵收集,向前倾斜的固定板7和调节挡板2能够避免下层低浓度藻水涌入敞口箱体内,从而保证吸入藻水的高浓度。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