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共同管沟的安装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7254037发布日期:2019-03-30 09:14阅读:422来源:国知局
一种共同管沟的安装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及道路地下构筑物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共同管沟的安装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越来越多的管道覆盖在道路地下,地铁等交通设施的建设,占据了一部分道路地下的空间,由于道路的规划,地面上一些基础设施的管道转移至地下,为道路地下的空间增加负担,而一些常规的管道如排水管、自来水水管、煤气管等管道扩建,也占据了城市地下的空间,城市的建设离不开管道的覆盖,共同管沟出现解决了道路地下空间不足的情况,共同管沟内含排水管道、自来水管道、消防管道、通信管道、煤气管道、电力管道和电信管道等系统管道,将多个管道安装在同一空间内,便于维修和安装,为道路地下节省了大量宝贵空间,也为城市规划提供了宝贵空间。由于具备这一重要功能,道路管沟在国内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中,得到了较为广泛的应用。

由于项目预制段管沟总长度长,节数多,任务重,且频繁吊装作业施工带来的安全隐患大。如果事先没有一个科学、合理的共同管沟安装方案,对共同管沟的施工时间和施工成本产生极大的影响,同时也带来安全隐患,容易导致事故发生。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共同管沟的安装方法,根据科学的、合理的安排人员,减轻工人的劳动强度,降低操作风险,提高劳动作业效率,操作简易,安全可靠。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共同管沟的安装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吊装共同管沟,确定共同管沟的安装轴线和构件的安装轴线;

s2:定位共同管沟,确定施工安装轴线;

s3:对接共同管沟;

s4:防渗透处理,对共同管沟的接口处进行密封;

s5:闭水试验,对接口处进行水压试验。

进一步地,所述共同管沟为柔性承插式共同管沟。

进一步地,所述柔性承插式共同管沟包括管节、构件和密封件。

进一步地,所述管节包括已安装管节和被安装管节。

进一步地,所述构件包括楔形防渗条、挂钩和起吊。

进一步地,所述密封件为防渗条。

进一步地,所述防渗条形成环形密封空间。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5还包括:

s51:设计试验所需的水压数值;

s52:覆盖试验水龙头;

s53:规定时间对接口处的防渗透条持续加压;

s54:检查接口处的防渗条漏水现象。

进一步地,所述s5步骤试验时间规定至少5min。

进一步地,所述s5步骤试验压力以0.01mpa压力值递增至设计压力值。

由于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所述共同管沟的安装方法,采用内拉法连接,可以减轻工人的劳动强度,降低操作风险,提高劳动作业效率,操作简易,安全可靠。

2)本发明所述共同管沟的安装方法,柔性承插式接口无需预应力张拉设备,减少操作时间和强度,提高劳动作业效率,节省了费用。

3)本发明所述共同管沟的安装方法,两道防渗条形成一个环形密封空间,构成试压密闭空间,保证了共同管沟的结合部位无漏水现象。

4)本发明所述共同管沟的安装方法,提供了一个安装共同管沟的方法,可以科学的、合理的安排人员、作业时间和资金。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的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附图。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1提供所述共同管沟的安装方法的步骤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2提供所述共同管沟的施工方法的步骤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共同管沟的安装方法,如图1所示,包括以下步骤:

s1:吊装共同管沟,确定共同管沟的安装轴线和构件的安装轴线;

s2:定位共同管沟,定位施工安装轴线;

s3:对接共同管沟,采用内拉法;

s4:防渗透处理,对共同管沟的接口处进行密封;

s5:闭水试验,对接口处进行水压试验。

具体地,所述共同管沟包括管节、构件和密封件;所述管节包括已安装管节和被安装管节。

具体地,吊装所述共同管沟时,操作人员确定所述共同管沟的安装轴线和所述构件的安装轴线,所述构件插口处安装楔形防渗条、挂钩和起吊,以所述共同管沟的安装轴线为基础,定位施工安装轴线。

具体地,所述被安装管节的接头处安装所述密封件,用于防止所述共同管沟泄漏。

具体地,所述共同管沟对接时,采用内拉法。

具体地,所述被安装管节安装受力插销、手拉葫芦和拉力钢环,在所述被安装管节内部进行操作,所述手拉葫芦上设有带吊钩的手动链条,拉动所述手拉葫芦使链条勾住所述拉力钢环,拉动所述被安装管节到满足设计要求的位置。

具体地,所述被安装管节处于悬吊状态,防止在拉动过程中所述已安装管节发生移动现象。

具体地,所述被安装管节到满足设计要求的位置时,所述受力插销处于插紧,形成锁止状态,所述共同管沟处于连接状态;采用内拉法进行安装,施工人员在所述共同管沟内进行操作,保证了施工人员的安全,无风险和人工成本低。

具体地,防渗透处理时,所述被安装管节接口处安装所述防渗条,所述防渗条为两道,并形成一个环形密封空间,所述防渗条环绕所述被安装管节在注水孔和排气孔之间形成一个密闭空间。

具体地,所述防渗条用于防止所述共同管沟接缝无漏水情况,所述防渗条与注水孔和所述排气孔构成一个试压密闭空间,能够防止所述共同管沟结合部位无漏水情况。

具体地,所述步骤s5还包括:

s51:设计试验所需的水压数值;

s52:覆盖试验水龙头;

s53:规定时间对接口处的防渗透条持续加压;

s54:检查接口处的防渗条漏水现象。

具体地,闭水试验主要用于检测所述被安装管节接口处漏水现象,闭水试验为水压试验,水压试验所需压力值根据安装规定进行设计,在试验水龙头处需要覆盖厚土,厚土的厚度为1m,试验水压以0.01mpa增加至设计压力值时进行试验,对所述防渗条进行持续水压,规定时间为5min,在试验结束后对所述防渗条进行检查,确定所述防渗条中任意一道无漏水现象,水压试验合格。

本实施例1提供了所述共同管沟的安装方法,采用内拉法连接,可以减轻工人的劳动强度,降低操作风险,提高劳动作业效率,操作简易,安全可靠,具有柔性承插式接口无需预应力张拉设备,减少操作时间和强度,提高劳动作业效率,节省了费用,具有两道防渗条形成一个环形密封空间,构成试压密闭空间,保证了共同管沟的结合部位无漏水现象。

实施例2

本实施例2提供了一种共同管沟施工方法,采用上述所述共同管沟的安装方法,所述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预制生产共同管沟,检查共同管沟外观是否存在缺陷。

具体地,所述共同管沟进行预制生产和运输,到达施工现场后,对所述共同管沟进行外观检查,外观检查无缺陷后,进行所述共同管沟基坑的挖掘和基底的处理。

s2:共同管沟基坑的挖掘和基地的处理。

具体地,放坡开挖式主要用于预制标准段施工路段且周边环境简单,对变形要求不高,同时又有足够放坡空间的路段。

具体地,所述共同管沟基坑的挖掘采用放坡开挖式,在所述共同管沟基坑的两侧设置边沟及集水井,所述共同管沟基底框架周边预留≥1.0m的施工空间,并且要求地基承载力≥120kpa,否则对所述地基进行加固处理。

具体地,所述共同管沟基底的地基面采用30~50cm级配碎石垫层。

s3:共同管沟的安装。

具体地,所述柔性承插式共同管沟包括管节、构件和密封件;所述管节包括已安装管节和被安装管节,所述构件包括楔形防渗条、挂钩和起吊。

具体地,吊装所述柔性承插式共同管沟时,操作人员确定所述柔性承插式共同管沟的安装轴线和所述构件的安装轴线,所述构件插口处安装楔形防渗条、挂钩和起吊,以所述共同管沟的安装轴线为基础,定位施工安装轴线。

具体地,所述被安装管节的接头处安装所述密封件,用于防止所述柔性承插式共同管沟泄漏。

具体地,对接所述柔性承插式共同管沟对接时,采用内拉法。

具体地,所述被安装管节安装受力插销、手拉葫芦和拉力钢环,在所述被安装管节内部进行操作,所述手拉葫芦上设有带吊钩的手动链条,拉动所述手拉葫芦使链条勾住所述拉力钢环,拉动所述被安装管节到满足设计要求的位置。

具体地,所述被安装管节处于悬吊状态,防止在拉动过程中所述已安装管节发生移动现象。

具体地,所述被安装管节到满足设计要求的位置时,所述受力插销处于插紧,形成锁止状态,所述共同管沟处于连接状态;采用内拉法进行安装,施工人员在所述共同管沟内进行操作,保证了施工人员的安全,无风险和人工成本低。

具体地,防渗透处理时,所述被安装管节接口处安装所述防渗条,所述防渗条为两道,并形成一个环形密封空间,所述防渗条环绕所述被安装管节在注水孔和排气孔之间形成一个密闭空间。

具体地,所述防渗条用于防止所述共同管沟接缝无漏水情况,所述防渗条与注水孔和所述排气孔构成一个试压密闭空间,能够防止所述共同管沟结合部位无漏水情况。

具体地,闭水试验主要用于检测所述被安装管节接口处漏水现象,闭水试验为水压试验,水压试验所需压力值根据安装规定进行设计,在试验水龙头处需要覆盖厚土,厚土的厚度为1m,试验水压以0.01mpa增加至设计压力值时进行试验,对所述防渗条进行持续水压,规定时间为5min,在试验结束后对所述防渗条进行检查,确定所述防渗条中任意一道无漏水现象,水压试验合格。

s4:基坑回填。

具体地,所述共同管沟基坑回填处理时,严禁采用膨胀土或有膨胀土潜势的土质作为回填土用料。

s5:回填后基坑检测。

具体地,所述共同管沟基坑回填处理后,对所述共同管沟基坑进行监控量测内容,为了确所述共同管沟保基坑的安全和维护周边环境,所述共同管沟保基坑监测方案必须详细,并具有较高的可操作性,能够准确地测出所述共同管沟保基坑的技术参数;通过对测量所得监测数据进行分析,将信息反馈到施工中,与工程安全标准及允许变形对比得出分析结果,以确定基坑的安全程度和指导下一步的施工。

本实施例2所述共同管沟的施工方法,采用上述所述共同管沟的安装方法,采用内拉法连接,可以减轻工人的劳动强度,降低操作风险,提高劳动作业效率,操作简易,安全可靠,具有柔性承插式接口无需预应力张拉设备,减少操作时间和强度,提高劳动作业效率,节省了费用,具有两道防渗条形成一个环形密封空间,构成试压密闭空间,保证了共同管沟的结合部位无漏水现象,提供了一个安装柔性承插式共同管沟的方法,可以科学的、合理的安排人员、作业时间和资金。

上述说明已经充分揭露了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需要指出的是,熟悉该领域的技术人员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所做的任何改动均不脱离本发明的权利要求书的范围。相应地,本发明的权利要求的范围也并不仅仅局限于前述具体实施方式。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