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一字翻桩工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629480发布日期:2019-01-16 06:26阅读:477来源:国知局
一种一字翻桩工艺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海上翻桩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一字翻桩工艺。



背景技术:

风力发电是指把风的动能转为电能,风能是一种清洁无公害的可再生能源能源,很早就被人们利用,主要是通过风车来抽水、磨面等,而现在,人们感兴趣的是如何利用风来发电,利用风力发电非常环保,且风能蕴量巨大,因此日益受到世界各国的重视,而海上风力发电的管桩是由运输船运输的,到达打桩位置后,需将管桩翻转至与海面垂直,从而进行打桩施工。

以往在潮间带(低潮露滩和低潮不露滩(水深小于4m))打桩施工都采用抬吊或者使用翻桩工装,但此方案在水深这方面有很大的局限性,不适于深水区翻桩,因此,亟待一种改进的技术来解决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这一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一字翻桩工艺,施工船和运输船入机位,施工船和运输船一字顺停,法兰朝向吊机,涨潮至平潮时,调整运输船与施工船间距,同时施工船三个钩头上的钢丝绳与管桩三个吊耳相连接,三钩将管桩起吊并在空中完成翻身,待施工船坐滩后入抱桩器,液压冲击锤压锤、沉桩,通过上下抱桩器、千斤顶和臂架调整垂直度,此工艺直接完成在深水区翻桩、抱桩及打桩的过程,大大提高深水区施工效率,降低施工成本,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一字翻桩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将设有吊机、抱桩机的施工船和运有管桩的运输船入机位,施工船和运输船一字顺停,管桩法兰朝向施工船的吊机;

步骤二:涨潮至平潮时,调整运输船与施工船间距,同时施工船三个钩头上的吊装钢丝绳分别与管桩的两个及以上数量的主吊耳和一个及以上数量的翻身吊耳相连接;

步骤三:钩头通过钢丝绳将管桩起吊,运输船驶离施工船,连接翻身吊耳的钩头放松钢丝绳,使管桩在空中完成翻身,垂直于水平面;

步骤四:待施工船坐滩后,通过吊机自身旋转,将管桩放入船侧边的抱桩机内;

步骤五:利用液压冲击锤压锤、沉桩,通过上下抱桩机、千斤顶和臂架调整垂直度;

步骤六:安装附属件。

优选的,步骤一中管桩活动设置于运输船上表面,施工船与管桩两端相连。

优选的,步骤一中的施工船包括船身、抱桩机、吊机、钩头、钢丝绳及吊装钢丝绳,船身一端固定安装有吊机,船身一侧固定安装有抱桩机,吊机上部机构通过若干个钢丝绳与钩头相连,钩头下端与吊装钢丝绳相连。

优选的,步骤一中的管桩包括桩体、法兰、主吊耳及翻身吊耳,桩体一端固定安装有法兰,桩体与法兰同一端的外部上表面安装有两个及以上数量的主吊耳,桩体另一端上表面固定安装有翻身吊耳,桩体表面显示有刻度。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施工船和运输船采用同一方向的方式,利于顺流向停船,减少水流对船舶的阻力,降低使用风险

(2)采用一台浮吊即可实现翻桩,相对于传统两台浮吊抬吊翻桩的方式,提高效率,降低了施工风险与成本。

(3)法兰朝向吊机,涨潮至平潮时,调整运输船与施工船间距,同时施工船三个钩头上的钢丝绳与管桩三个吊耳相连接,三钩将管桩起吊并在空中完成翻身,待施工船坐滩后入抱桩器,液压冲击锤压锤、沉桩,通过上下抱桩器、千斤顶和臂架调整垂直度,此工艺直接完成在深水区翻桩、抱桩及打桩的过程,大大提高深水区施工效率,降低施工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施工船、运输船及管桩起吊前位置示意图。

图2为施工船结构示意图。

图3为管桩结构示意图。

如图1-3所示,其中:施工船1、船身11、抱桩机12、吊机13、钩头14、钢丝绳15、吊装钢丝绳16、管桩2、桩体21、法兰22、主吊耳23、翻身吊耳24、运输船3。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本发明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一字翻桩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将设有吊机、抱桩机的施工船和运有管桩的运输船入机位,施工船和运输船一字顺停,管桩法兰朝向施工船的吊机;

步骤二:涨潮至平潮时,调整运输船与施工船间距,同时施工船三个钩头上的吊装钢丝绳分别与管桩的两个及以上数量的主吊耳和一个及以上数量的翻身吊耳相连接;

步骤三:钩头通过钢丝绳将管桩起吊,运输船驶离施工船,连接翻身吊耳的钩头放松钢丝绳,使管桩在空中完成翻身,垂直于水平面;

步骤四:待施工船坐滩后,通过吊机自身旋转,将管桩放入船侧边的抱桩机内;

步骤五:利用液压冲击锤压锤、沉桩,通过上下抱桩机、千斤顶和臂架调整垂直度;

步骤六:安装附属件。

如图1所示,步骤一中管桩2活动设置于运输船3上表面,施工船1与管桩2两端相连。

如图2所示,步骤一中的施工船1包括船身11、抱桩机12、吊机13、钩头14、钢丝绳15及吊装钢丝绳16,船身11一端固定安装有吊机13,船身11一侧固定安装有抱桩机12,吊机13上部机构通过若干个钢丝绳15与钩头14相连,钩头14下端与吊装钢丝绳16相连。

如图3所示,步骤一中的管桩2包括桩体21、法兰22、主吊耳23及翻身吊耳24,桩体21一端固定安装有法兰22,桩体21与法兰22同一端的外部上表面安装有两个及以上数量的主吊耳23,桩体21另一端上表面固定安装有翻身吊耳24,桩体21表面显示有刻度。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一字翻桩工艺,施工船和运输船入机位,施工船和运输船一字顺停,法兰朝向吊机,涨潮至平潮时,调整运输船与施工船间距,同时施工船钩头上的吊装钢丝绳分别与管桩的主吊耳和翻身吊耳相连接,多个钩头通过钢丝绳将管桩起吊,运输船驶离,连接翻身吊耳的钩头放松钢丝绳,使管桩在空中完成翻身,垂直于水平面,待施工船坐滩后入抱桩器,液压冲击锤压锤、沉桩,通过上下抱桩器、千斤顶和臂架调整垂直度,该工艺合理,直接完成在深水区翻桩、抱桩及打桩的过程,大大提高深水区施工效率,降低施工成本。

技术研发人员:冯小星;朱荣华;黄敏敏;季鹏;陆俊杰;吴战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江苏龙源振华海洋工程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8.11.06
技术公布日:2019.0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