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撞消防栓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164828发布日期:2018-08-14 17:21阅读:396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消防设备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防撞消防栓。



背景技术:

消防栓是扑救火灾的重要消防设备之一,主要作用是控制可燃物、隔绝阻燃物、消除着火源,消火栓主要供消防车从市政给水管网或室外消防给水管网取水实施灭火,也可以直接连接水带、水枪出水灭火,给人们的安全生活带来保障。

通常设置在室外的消防栓都设置在人行道、马路边上,并没有设置防护措施,容易造成来往的车辆对消防栓造成安全隐患,一旦来往的车辆撞上消防栓,会造成消防栓的出现的损坏的状况,从而导致水资源的浪费,需要维修时给人们带来不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带有防撞结构、具有良好放撞性能的防撞消防栓。

本实用新型公开的防撞消防栓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防撞消防栓,包括消防栓主体、底板以及顶盖,所述消防栓主体设置于底板中心,所述顶盖设置于消防栓主体的上方,所述消防栓主体的顶部侧面连通有出水口,还包括防撞结构,所述防撞结构包括减震缓冲层和加固部,所述减震缓冲层设置于出水口下方,所述减震缓冲层包裹于消防栓主体外围,所述加固部为支撑条,所述支撑条一端固定连接于底板上,另一端与所述减震缓冲层下方的消防栓主体固定连接。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减震缓冲层与消防栓主体之间设有若干个弹簧,所述弹簧环绕消防栓主体分布。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减震缓冲层的外表面设有反光膜。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减震缓冲层由抗冲击橡胶制成。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支撑条沿底板向消防栓主体倾斜设置,分别与所述底板和消防栓主体形成的截面为三角形。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支撑条的数量最少为3根,环绕所述消防栓主体均匀分布。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出水口的数量最少为两个,分别设置于消防栓主体顶部的两侧。

本实用新型公开的防撞消防栓的有益效果是:防撞结构包括减震缓冲层和加固部,减震缓冲层设置于出水口下方,加固部为支撑条,支撑条一端固定连接于底板上,另一端与减震缓冲层下方的消防栓主体固定连接,在消防栓主体容易受到车辆撞击的部位加装减震缓冲层,在受到撞击时减震缓冲层起到了一个缓冲的作用,防止因为撞击力过于大直接将消防栓撞坏,利用支撑条分别固定在消防栓主体和底板上,起到了支撑消防栓主体的作用,防止在撞击发生时,消防栓主体与底板发生断裂,从而造成水流出,避免了不必要的麻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防撞消防栓的前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防撞消防栓图1中A处的局部剖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防撞消防栓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和说明书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阐述和说明:请参考图1和图3,一种防撞消防栓,包括消防栓主体10、底板20以及顶盖11,消防栓主体10设置于底板20中心,顶盖11设置于消防栓主体10的上方,消防栓主体10的顶部侧面连通有数量最少为两个的出水口12,方便在实用时可以多个出水口12同时进行消防作业。

还包括防撞结构,防撞结构包括减震缓冲层30和加固部,减震缓冲层30设置于出水口12下方,包裹于消防栓主体10外围,加固部为支撑条33,支撑条33一端固定连接于底板20上,另一端与减震缓冲层30下方的消防栓主体10固定连接,支撑条33的数量最少为3根,环绕消防栓主体10均匀分布,并且沿底板20向消防栓主体10倾斜设置,分别与底板20和消防栓主体10形成的截面为三角形,当消防栓受到撞击时,减震缓冲层30吸收掉撞击时的冲击力,起到减震缓冲的作用,减轻了对消防栓主体10的冲击影响,设置在消防栓主体10下方的支撑条33加固了消防栓主体10与底板20之间的连接,防止消防栓主体10在受到撞击之后与底板20断裂分开,避免造成水资源的浪费,并且也避免了带来维修的麻烦。

请参考图2,减震缓冲层30与消防栓主体10之间设有若干个弹簧33,弹簧33环绕消防栓主体10分布,在减震缓冲层30受到撞击时,通过设置在减震缓冲层30与消防栓主体10之间弹簧33的缓冲效果,减少冲击力对消防栓主体10的影响,在减震缓冲层30的外表面设有反光膜32,能够在白天或者夜晚都有较好的提升效果,防止人们看不清楚消防栓的位置,从而发生碰撞,能一定程度避免车辆撞击消防栓。

上述方案中,减震缓冲层30由抗冲击橡胶制成,能更好的提高消防栓的防撞性能。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防撞消防栓:防撞结构包括减震缓冲层和加固部,减震缓冲层设置于出水口下方,加固部为支撑条,支撑条一端固定连接于底板上,另一端与减震缓冲层下方的消防栓主体固定连接,在消防栓主体容易受到车辆撞击的部位加装减震缓冲层,在受到撞击时减震缓冲层起到了一个缓冲的作用,防止因为撞击力过于大直接将消防栓撞坏,利用支撑条分别固定在消防栓主体和底板上,起到了支撑消防栓主体的作用,防止在撞击发生时,消防栓主体与底板发生断裂,从而造成水流出,带来不必要的麻烦。

最后应当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了详细地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实质和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