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体化提升泵站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531455发布日期:2018-09-25 21:33阅读:1700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属于水利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一体化提升泵站。



背景技术:

在对污水进行处理的构成中,将污水进行沉淀处理,静止后上层为清水区、下层为沉淀层,在对沉淀的水体进行抽取以做进一步处理时,需要将水体上部的清水进行抽取,保留下层沉淀层不动,在抽取过程中保证水泵的进水口始终处于刚没过水体处,以保证抽取的水体始终为清水,并且保证了沉淀层的污泥不进行搅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根据上述背景技术所描述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保持对上层水体进行高效稳定抽取的提升泵站。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体化提升泵站,包括机壳、电动机、升降装置、升降管路,所述机壳设置有进水口、出水口,所述进水口、出水口之间设置有加压空间,所述加压空间为圆盘状结构,所述机壳内设置有电动机,所述电动机的转动轴穿过所述加压空间的中心处通向加压空间内部,所述加压空间内的转动轴上均匀设置有多组叶轮,所述转动轴与所述加压空间连接处设置有水封;所述进水口与所述的升降管路相连接,所述升降管路竖直设置通入水体中,所述升降管路包括1号管路、2号管路,所述1号管路与所述进水口固定连接,所述2号管路的内径略大于所述1号管路的外径,所述2号管路设置在所述1号管路的内部,所述2号管路的上部端口处设置有密封橡胶,所述2号管路外部竖直方向上设置有连续排列的啮齿;所述升降装置包括减速齿轮、离合装置、1号变向齿轮、2号变向齿轮、传动杆、蜗杆齿轮,所述电动机的转动轴上设置有转动齿轮,所述转动齿轮与所述减速齿轮相啮合连接,所述减速齿轮的齿数是转动齿轮齿数的5-20倍,所述减速齿轮与所述离合装置相连接,所述离合装置与所述1号变向齿轮固定连接,所述传动杆的一端设置有2号变向齿轮,所述传动杆的另一端设置有蜗杆齿轮,所述的2号变向齿轮与所述1号变向齿轮啮合连接,所述蜗杆齿轮与所述2号管路上设置的啮齿吻合连接,所述传动杆竖直设置,所述蜗杆齿轮设置在所述1号管路的底部位置高度。

进一步的,所述离合装置连接有微电子控制单元,所述微电子控制单元与操作面板相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进水口上连接有固定杆,所述固定杆上设置有圆形开孔,所述传动杆穿过所述的圆形开孔进行固定,所述传动杆与圆形开孔接触处设置有环状凹槽,圆形开孔卡在所述的环状凹槽内。

优选地,所述1号管路、2号管路的材质优选为不锈钢材料。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的有益效果,所述电动机的转动轴上设置有转动齿轮,转动齿轮与减速齿轮啮合连接,减速齿轮的齿数是转动齿轮齿数的5-20倍,所述电动机的转速在传递至所述减速齿轮时实现降低转速的目的,所述减速齿轮与离合装置相连接,所述离合装置与1号变向齿轮固定连接,传动杆的一端设置有2号变向齿轮,另一端设置有蜗杆齿轮,所述2号变向齿轮与所述1号变向齿轮啮合连接,所述蜗杆齿轮与所述2号管路上设置的啮齿吻合连接,所述传动杆竖直设置,电动机的扭矩通过所述的减速齿轮、离合装置、1号变向齿轮、2号变向齿轮、传动杆传递至所述的蜗杆齿轮,所述蜗杆齿轮在啮齿内转动实现对2号管路的上下移动的控制,进而实现了保持对上层水体进行高效稳定的抽取。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体化提升泵站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所述冲动杆连接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01、机壳 02、电动机 03、升降装置 04、升降管路 05、进水口 06、出水口 07、加压空间 08、叶轮 09、1号管路 10、2号管路 11、啮齿 12、减速齿轮 13、离合装置 14、1号变向齿轮 15、2号变向齿轮 16、传动杆 17、蜗杆齿轮 18、转动齿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结合图1、图2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说明,一体化提升泵站,包括机壳01、电动机02、升降装置03、升降管路04,所述机壳01设置有进水口05、出水口06,所述进水口05、出水口06之间设置有加压空间07,所述加压空间07为圆盘状结构,所述机壳01内设置有电动机02,所述电动机02 的转动轴穿过所述加压空间07的中心处通向加压空间07内部,所述加压空间07内的转动轴上均匀设置有多组叶轮08,所述转动轴与所述加压空间07 连接处设置有水封;所述进水口05与所述的升降管路04相连接,所述升降管路04竖直设置通入水体中,所述升降管路04包括1号管路09、2号管路 10,所述1号管路09与所述进水口05固定连接,所述2号管路10的内径略大于所述1号管路09的外径,所述2号管路10设置在所述1号管路09的内部,所述2号管路10的上部端口处设置有密封橡胶,所述2号管路10外部竖直方向上设置有连续排列的啮齿11;所述升降装置03包括减速齿轮12、离合装置13、1号变向齿轮14、2号变向齿轮15、传动杆16、蜗杆齿轮17,所述电动机02的转动轴上设置有转动齿轮18,所述转动齿轮18与所述减速齿轮12相啮合连接,所述减速齿轮12的齿数是转动齿轮18齿数的5-20倍,所述减速齿轮12与所述离合装置13相连接,所述离合装置13与所述1号变向齿轮14固定连接,所述传动杆16的一端设置有2号变向齿轮15,所述传动杆16的另一端设置有蜗杆齿轮17,所述的2号变向齿轮15与所述1号变向齿轮14啮合连接,所述蜗杆齿轮17与所述2号管路10上设置的啮齿11 吻合连接,所述传动杆16竖直设置,所述蜗杆齿轮17设置在所述1号管路 09的底部位置高度。

进一步的,所述离合装置13连接有微电子控制单元,所述微电子控制单元与操作面板相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进水口05上连接有固定杆,所述固定杆上设置有圆形开孔,所述传动杆16穿过所述的圆形开孔进行固定,所述传动杆16与圆形开孔接触处设置有环状凹槽,圆形开孔卡在所述的环状凹槽内。

优选地,所述1号管路09、2号管路10的材质优选为不锈钢材料。

结合图1、图2对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进行说明,所述电动机02的转动轴上设置有转动齿轮18,转动齿轮18与减速齿轮12啮合连接,减速齿轮 12的齿数是转动齿轮18齿数的5-20倍,所述电动机02的转速在传递至所述减速齿轮12时实现降低转速的目的,所述减速齿轮12与离合装置13相连接,所述离合装置13与1号变向齿轮14固定连接,传动杆16的一端设置有2号变向齿轮15,另一端设置有蜗杆齿轮17,所述2号变向齿轮15与所述1号变向齿轮14啮合连接,所述蜗杆齿轮17与所述2号管路10上设置的啮齿11 吻合连接,所述传动杆16竖直设置,电动机02的扭矩通过所述的减速齿轮 12、离合装置13、1号变向齿轮14、2号变向齿轮15、传动杆16传递至所述的蜗杆齿轮17,所述蜗杆齿轮17在啮齿11内转动实现对2号管路10的上下移动的控制,进而实现了保持对上层水体进行高效稳定的抽取。

结合图1、图2对本实用新型的使用方法及工作原理进行说明,本实用新型一体化提升泵站在工作时,所述电动机02转动带动其转动轴上安装的叶轮 08进行转动进而造成压力差实现对水体的抽取;所述电动机02的转动轴上设置的转动齿轮18将扭矩传递至所述的减速齿轮12,从而实现降速的目的,所述减速齿轮12与离合装置13连接,当需要调整抽水位置的位置时,将所述离合装置13处于闭合状态,将扭矩传递至所述的传动杆16,进而实现对所述 2号管路10位置的控制,从而实现对抽水位置的调节,所述电动机02能够保持正反两种转动方向,当对2号管路10的位置调节完成后,应保证离合装置 13处于开启状态,使所述电动机02正向转动,保证对水体的抽取。

本实用新型一体化提升泵站,其用途为对上层水体进行不间断的抽取。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故凡依本实用新型专利申请范围所述的构造、特征及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或修饰,均包括于本实用新型专利申请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