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携式户外用自动蓄水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303807发布日期:2018-08-31 20:41阅读:419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野外净水技术领域,尤其涉及到一种便携式户外用自动蓄水器。



背景技术:

水是生命之源,虽然日常生活中我们饮水相对便利,但在一些特殊的场合,比如野外生存自带水源消耗完毕,又找不到干净的水源,再或者天灾之后自来水供应中断、交通断绝等情况下,如何获取水源,如何提高饮用水的质量直接关系到我们的生命安全。现有野外净水装置均针对有水源的水体净化,对于没有水源的饮水问题尚未给出解决方案。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便携式户外用自动蓄水器,解决了无水源时的集水和水净化问题。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提供一种便携式户外用自动蓄水器,包括上口设有滤网的外壳,以及自所述滤网往下依次安装在外壳内的照射杀菌装置、引风装置、冷却装置和过滤层Ⅰ,所述过滤层Ⅰ下方的外壳壳体上开设有抽水口。

本方案利用引风装置将外部空气吸入外壳内,被吸入的空气经滤网过滤和照射杀菌装置进行杀菌之后,经过冷却装置冷却而结晶成水滴,水滴经过滤层Ⅰ过滤后进入下方壳体内,供人们饮用,解决了无水源时的饮水问题。

作为优选,所述引风装置包括固定架和安装在所述固定架上且向外壳内吹风的风扇,所述风扇的供电接口为USB接口。采用USB接口的风扇将周围空气吸入,结构简单,成本低,用电方便,便于携带,还可在温度较高时将其拆下,用于降温,实现一机多用。

作为优化,所述外壳包括通过螺纹连接的上壳和下壳,所述下壳位于所述过滤层Ⅰ下方。本方案将外壳作为可拆卸的分体结构,在使用收集的液态水时更加方便,也更方便进行清洗。

作为优选,所述照射杀菌装置包括若干沿外壳内壁周向固定的紫外线杀菌灯。利用紫外线杀菌灯进行杀菌,效果好,可靠性高,且体积较小,方便安装和携带。

作为优选,所述冷却装置包括与外壳固接的支架,以及安装在所述支架上的制冷片和水汽冷凝片。本优选方案通过制冷片和水汽冷凝片对吸入的空气进行冷却,使其冷凝,结构简单,便于安装和携带。

作为优选,所述过滤层Ⅰ为活性炭滤层。利用活性炭对液化后的水进行过滤,不仅过滤效果好,而且重量轻,方便携带。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采用热电效应,通过半导体材料具有较高的热电势来完成热电制冷,将含水空气转化为液态水,并通过过滤后供人饮用,解决了无水源时的饮水问题,同时本结构简单可靠,方便携带,满足了野外等特殊情况时的饮水需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A剖视图;

图中所示:

1、滤网,2、照射杀菌装置,3、风扇,4、固定架,5、水汽冷凝片,6、制冷片,7、支架,8、上壳, 9、过滤层Ⅰ,10、下壳。

具体实施方式

为能清楚说明本方案的技术特点,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方案进行阐述。

如图1所示一种便携式户外用自动蓄水器,包括上口设有滤网1的外壳,以及自所述滤网1往下依次安装在外壳内的照射杀菌装置2、引风装置、冷却装置和过滤层Ⅰ9,所述过滤层Ⅰ9下方的外壳壳体上开设有抽水口,过滤层Ⅰ9为活性炭滤层。 外壳外表面设置太阳能电池作为本设备的电源,解决了无法给自带电池充电的问题。

引风装置包括固定架4和安装在所述固定架4上且向外壳内吹风的风扇3,所述风扇3的供电接口为USB接口,风扇向下吹风的同时,将外部空气吸入至外壳内。外壳包括通过螺纹连接的上壳8和下壳10,所述下壳10位于所述过滤层Ⅰ9下方,通过将外壳分成可拆分的两部分,既方便取水,又方便进行清洗和安装。

照射杀菌装置包括四个沿外壳内壁周向均匀固定的紫外线杀菌灯,通过紫外线杀菌灯对进入的空气进行杀菌。

冷却装置包括与外壳固接的支架7,以及安装在所述支架7上的制冷片6和水汽冷凝片5,通过制冷片6将温度相对较高的空气进行冷却,通过水汽冷凝片5进行散热冷却,使其冷凝成为液体。

本实用新型利用半导体热电致冷原理,通过半导体材料具有较高的热电势来完成热电制冷。使用时打开仪器开关,启动USB风扇,将外界空气抽吸进来,先经过滤网粗过滤,拦截飞虫以及大颗粒微尘;再经过紫外线灯消毒,运用紫外线杀菌原理,初步杀死空气中的细菌;空气流经冷凝片和制冷片降温冷凝,并汇聚形成液态水,实现了无液体水源时的水资源收集过程;液体水汇集后经过活性炭层,进一步净化,最终流入仪器底部而被收集。该仪器操作简便,通过实验发现,将其置于潮湿、稳定处,打开供电按钮,本仪器在5~10分钟便可收集10~20ml水。该仪器耗能小,采用太阳能供电,将太阳能电池板植入壳体外套,将外套展开并连接到外壳上,放于户外阳光下,即可实现自动集水。使用过程耗能小,利用太阳能供电,解决了户外能源供应问题,迎合了“绿色环保”的出行理念。

当然,上述说明也并不仅限于上述举例,本实用新型未经描述的技术特征可以通过或采用现有技术实现,在此不再赘述;以上实施例及附图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参照优选的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实质范围内所做出的变化、改型、添加或替换都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宗旨,也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