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预制模块化挡水墙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798349发布日期:2018-11-02 21:15阅读:282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挡水墙,特别是预制模块化挡水墙。



背景技术:

洪水是一种较为普遍且危害严重的自然灾害,抗洪传统方式大多采用沙袋来阻挡洪水,沙袋被普遍使用的主要原因是其方便。在实际运用中,沙袋依然暴露出耗费人力物力,需一定前期准备的问题,在准备沙袋过程中需要人工挖沙填袋,耗费时间较长,不利于迅速抗洪救灾。

因此我们需要实际工程中能够快速组装,能应对一些常见的施工环境,并能循环多次利用的工厂化生产的预制抗洪模块。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可快速组装的预制模块化挡水墙,其克服了传统抗洪方法耗费人力物力,不够绿色环保等问题,采取块与块连接的方式,大大提高了施工速度与效率。同时做到了多次利用,减少污染,能更好的适用于城市地区抗洪抢险的施工情况。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模块式组装的预制模块化挡水墙,所述预制模块化挡水墙由PVC折叠板,水囊,连接套筒,螺纹塞组装而成。所述PVC抗洪板块展开为三块相连的PVC板,板面上设置有注水孔,可将PVC板折叠存放。组装时,将板首尾上的突起与凹槽镶嵌连接形成一个三棱柱,两个三棱柱通过连接套筒连接组成一个单元长方体。所述单元长方体横向通过两侧凸起与凹槽进行拼接,竖向通过连接套筒连接相邻板块注水孔。

如上所述的预制模块化,其中,所述三棱柱展开为可折叠的三块PVC板,板壁附着有水囊。

如上所述的预制模块化挡水墙,其中,所述PVC折叠板三块板壁上各设一注水孔,注水孔内壁设置有螺纹。

如上所述的预制模块化挡水墙,其中,所述单元长方体竖向通过连接套筒连接,横向通过两侧凹槽凸起连接。

如上所述的预制模块化挡水墙,其中,所述注水孔通过连接套筒连接,最外侧注水孔用螺纹塞密封。

如上所述的预制模块化挡水墙,其中,所述连接套筒为能与PVC板块上注水孔连接的连接件,内外侧均设置有螺纹,与注水孔对应吻合。

如上所述的预制模块化挡水墙,其中,所述连接套筒通过螺丝完成相邻连接。

如上所述的预制模块化挡水墙,其中,所述预制模块化挡水墙在搭建时在底部设置一橡胶垫,搭建完成后在迎水侧设置一防水布。

本实用新型的预制模块化挡水墙的特点与优点是:一、所述预制模块化挡水墙通过注水孔与连接套筒的相互结合保证了连接的牢固性,不易产生滑动,在面对洪水具有足够强度。同时实现了一体注水,有效提高了模块装配的速度。二、本实用新型采取了预制PVC折叠板的方式,存放时可节省空间,打开即可快速组装,提高了抗洪效率。三、本实用新型采取模块化设计,使其能够在生产线上进行大规模生产,生产效率高,并可重复使用,降低了施工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2为PVC折叠板组装立体图

图3为PVC折叠板展开立体图

图4为PVC折叠板展开侧视图

图5为连接套筒半剖图

图6为竖向连接放大图

1.PVC折叠板2.注水孔3.横向凸起4.横向凹槽5.内嵌凸起6.内嵌凹槽7.连接套筒8.螺丝孔9.水囊10.螺丝11.螺母12.橡胶垫13.防水布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具体操作过程为:

参照图1,图2及图3,一种预制模块化挡水墙,包括PVC折叠板1和连接套筒7及橡胶垫等固定装置。挡水墙的整体为金字塔,两侧设置为斜面,以提供更好的抗倾覆效果。施工时,为避免路面凹凸不平对挡水墙稳定性造成影响,先将橡胶垫12铺至施工地面,并开始进行组装独立三棱柱及单元长方体。另外,为防止杂物冲刷,搭建挡水墙时,需在挡水墙迎水侧设置一防水布13。下面对防水布13的设置进行详细阐述:在进行模块堆叠之前,先在橡胶垫12上铺设一防水布13,将组装完成的模块在橡胶垫12上进行堆叠。将防水布13压在挡水墙底部,通过重力将其固定,完成挡水墙搭建之后,将剩下防水布13掀起覆盖在迎水侧并用重物将其另一端固定,完成防水布13的设置。

参照图3和图4,下面对独立三棱柱及单元长方体的组装进行详细阐述。PVC折叠板展开通过内嵌凸起6与内嵌凹槽7对应镶嵌,组装形成一个独立三棱柱。重复上述措施,得到多个独立三棱柱,三棱柱的侧视图为等腰直角三角形。单元长方体由两个独立三棱柱和两个连接套筒7组装而成。组装时,通过连接套筒7连接两个独立三棱柱斜面处的注水孔2,完成单元长方体的组装。

参照图5和图6,下面对连接套筒7的使用进行详细说明,连接套筒7为连接对应注水孔2的连接件,包括单元长方体的组装以及长方体的竖向连接。组装时,先将需要连接的注水孔2旋入连接套筒7,连接套筒7旋入注水孔2之后,顶端圆盘略伸出上下长方体连接处,将上下两个单元长方体按螺母孔8相互对应吻合,将螺丝10伸入螺母孔8中,通过螺母11完成连接套筒7的连接固定。

参照图3,下面对注水孔2的位置设置进行阐述,PVC折叠板分为三块,每一块板上设置有两个注水孔2,为防止伸出的连接套筒7互相碰撞,注水孔2在板面上成对角设置,组装时前后单元长方体交错放置,逐级向上堆叠。

参照图2与图6,下面对挡水墙的整体搭建和注水进行详细阐述,挡水墙自下而上进行搭建,为提高施工效率,横向拼装与竖向搭建同时进行。横向凸起3与横向凹槽4用于单元长方体的横向连接,拼接时,将两个单元长方体的横向凸起3和横向凹槽4互相对应吻合,完成横向组装。竖向搭建时,先将连接套筒7旋入下方单元长方体的注水孔2中,再将另一单元长方体通过连接套筒7互相对应吻合,用螺丝10和螺母11完成连接固定,重复上述步骤,逐级往上搭建。另外,每一块独立三棱柱的注水孔2通过连接套筒7互相连通,注水时可通过连通的注水孔2一次性依次注满所有单元长方体,并可以注水与组装搭建同时进行,注水完成之后,用螺纹塞将斜面处注水孔2密封,防止漏水。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它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