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度可调的雨水花园模块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665221发布日期:2018-10-13 02:10阅读:238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属于城市花园建设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高度可调的雨水花园模块。



背景技术:

目前,海绵城市建设是目前解决中国城市生态问题的一项重要建设,其中雨水花园(生物滞留设施)是海绵城市建设中一项重要的技术措施。现有的雨水花园建设全部是现场进行挖坑、埋土、量尺寸等多个步骤,施工繁琐、耗时,对施工质量要求高;在维护时或者需要提高雨水花园的植被高度时,往往需要重新重复挖坑、埋土、量尺寸等步骤,导致维护步骤繁琐的问题。

因此,现有技术有待于改善。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出一种高度可调的雨水花园模块,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在想要调节雨水花园的植被高度时,维护步骤繁琐的技术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高度可调的雨水花园模块,包括对称设置的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所述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之间设有呈间隔式排列的至少两个高度可调的支撑装置,所述支撑装置上固定有至少一个块状容器,所述块状容器上种植有植物。

优选地,还包括呈n型的紧固结构,每个块状容器上均具有第一提拉结构和第二提拉结构,所述紧固结构用于将所述第一提拉结构和第二提拉机构固定在一起。

优选地,还包括土工布,所述土工布粘附在所述块状容器底部。

优选地,所述支撑装置包括顶板、固定在顶板底部的带有外螺纹的螺杆和具有内腔的底座,所述内腔上设有与所述外螺纹适配的内螺纹。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将至少两个高度可调的支撑装置置于对称设置的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之间,在对于植物进行维护时,仅需要对于支撑装置进行高度调节,即完成了雨水花园模块的整体高度,不需要重新挖坑,简化维护步骤。

2、所述至少两个高度可调的支撑装置呈间隔式排列,使得具有用于蓄水的空间,提高了雨水花园的蓄水能力。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中支撑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中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参考图1,图1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1所示,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高度可调的雨水花园模块,包括对称设置的第一侧壁1和第二侧壁2,所述第一侧壁1和第二侧壁2之间设有呈间隔式排列的至少两个高度可调的支撑装置3,所述支撑装置3上固定有至少一个块状容器5,所述块状容器5上种植有植物6。本实施例中的呈间隔式排列的至少两个高度可调的支撑装置表示的是:至少两个高度可调的支撑装置中,每个支撑装置与相邻支撑装置之间设有预设间隔,所述预设间隔为5cm-10cm,以形成用于储水的空间。本实施例中的有益效果是:1、将至少两个高度可调的支撑装置置于对称设置的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之间,在对于植物进行维护时,仅需要对于支撑装置进行高度调节,即完成了雨水花园模块的整体高度,不需要重新挖坑,简化维护步骤。

2、优选地,如图1所示,还包括土工布4,所述土工布4粘附在所述块状容器5底部,基于土工布设置,使得雨水经土工布缓慢流入到蓄水空间,所述蓄水空间的形成是:所述至少两个高度可调的支撑装置呈间隔式排列,使得具有用于蓄水的蓄水空间,提高了雨水花园的蓄水能力。其中,所述支撑装置上还可铺设有石材结构,所述石材结构位于所述土工布底部,雨水通过石材结构中缝隙渗透,提高石材结构的透水效果。

参考图3,图3为图1中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如图3所示,优选地,还包括呈n型的紧固结构53,每个块状容器上均具有第一提拉结构51和第二提拉结构52,所述紧固结构53用于将所述第一提拉结构51和第二提拉机构52固定在一起;本优选实施例通过额外的呈n型的紧固结构设置,以及每个块状容器上的第一提拉结构和第二提拉结构,使得至少两个块状容器能够稳定地并排式固定在支撑装置上,以提高雨水花园模块整体牢固性和稳定性。

参考图2,图2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中支撑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优选地,所述支撑装置包括顶板31、固定在顶板31底部的带有外螺纹的螺杆32和具有内腔的底座33,所述内腔上设有与所述外螺纹适配的内螺纹;本优选实施例对于支撑装置的结构组成进行限定,以通过外螺纹和内螺纹的配合关系,实现支撑装置的高度调节,且牢固性高。其中,所述底座33底部设有支撑板34,以提高对于整体花园模块的载重。需要注意的是,所述顶板、螺杆、底座和支撑板均为塑料材质,以降低处于蓄水空间所导致的潮湿环境的影响。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