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续优化供水用水过程且无形中节水的综合集成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715407发布日期:2018-10-19 21:59阅读:178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供水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持续优化供水用水过程且无形中节水的综合集成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市供水系统成为了重要的市政基础设施之一,在保证城市经济的稳定发展、保障人民生活安定等方面不可或缺。

目前,我国的城市供水管网采用的是定压供水,即在一个供水区域,比如一个小区,采用恒定的压力输送自来水。但是居民用水存在用水高峰期和用水低谷期,用水高峰期,比如晚上6点至9点期间,大家都在用水,这就可能出现水压不足从而使部分住户无法用水,影响住户的日常生活;而在用水低谷期时,比如上班时间,此时,供水压力高,自来水可能会从供水管网的泄漏点流失,造成水资源浪费。此外,自来水中有杂质,比如铁锈,由于我国的供水管网通常采用的是铁管,在自来水的长期侵蚀下,会产生锈蚀,生成铁锈,铁锈进入水中,如果不加以处理,会对居民生活造成影响。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持续优化供水用水过程且无形中节水的综合集成系统。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持续优化供水用水过程且无形中节水的综合集成系统,包括:供水主管及与所述供水主管连接的多个供水支管,每个所述供水支管上均设置有一个调压阀,所述调压阀上设置有压力表,所述调压阀的上游端设置有第一手动截止阀,其下游端设置有第二手动截止阀;所述供水支管上位于所述第一手动截止阀的上游端连接有一旁支管,所述旁支管的另一端与所述供水支管上位于所述第二手动截止阀的下游端连接,所述旁支管上设置有一增压水泵,所述增压水泵的上游端设置有第一电磁阀,所述第一电磁阀的上游端设置有第三手动截止阀,所述增压水泵的下游端设置有第二电磁阀,所述第二电磁阀的下游端设置有第四手动截止阀;所述供水支管的下游靠近出水口的位置设置有滤水装置,且其出水口位置处设置有压力传感器和电磁流量计;所述综合集成系统还包括压力控制中心,所述压力控制中心分别与所述调压阀、所述增压水泵、所述第一电磁阀、所述第二电磁阀以及所述压力传感器、所述电磁流量计电连接。

优选的,所述供水支管通过一个三通管节分别与所述供水主管和所述旁支管连接。

优选的,所述滤水装置为反冲洗过滤器,其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一端设置有进水口,所述壳体的内部设置有一过滤网,所述过滤网的一端与所述进水口连接,所述过滤网的另一端与设置于壳体侧壁上的排污口连接,所述壳体上相对于所述进水口的另一端设置有出水口;所述过滤网中设置有一水流导向阀。

优选的,所述过滤网为金属楔型网。

优选的,所述压力控制中心包括中央处理器,与所述中央处理器连接的数据存储服务器和显示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或优点:

1、本实用新型在供水支管上设置调压阀,在旁支管上设置增压水泵,通过调压阀和增压水泵能够调节供水支管中的供水压力,能够持续地满足用户的正常用水,并大大减少了供水支管中的跑冒滴漏,节水效果显著。

2、本实用新型在供水支管的下游靠近出水口的位置设置滤水装置,能够有效地过滤掉水中的杂质,净化自来水,为用户的健康提供更好地保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滤水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压力控制中心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持续优化供水用水过程且无形中节水的综合集成系统,包括:供水主管1及与供水主管1连接的多个供水支管2,每个供水支管2上均设置有一个调压阀3,调压阀3上设置有压力表4,调压阀3的上游端设置有第一手动截止阀5,其下游端设置有第二手动截止阀6;供水支管2上位于第一手动截止阀5的上游端连接有一旁支管7,旁支管7的另一端与供水支管2上位于第二手动截止阀6的下游端连接,旁支管7上设置有一增压水泵8,增压水泵8的上游端设置有第一电磁阀9,第一电磁阀9的上游端设置有第三手动截止阀10,增压水泵8的下游端设置有第二电磁阀11,第二电磁阀11的下游端设置有第四手动截止阀12;供水支管2的下游靠近出水口的位置设置有滤水装置13,且其出水口位置处设置有压力传感器14和电磁流量计15;所述综合集成系统还包括压力控制中心,所述压力控制中心分别与调压阀3、增压水泵8、第一电磁阀9、第二电磁阀11以及压力传感器14、电磁流量计15电连接。

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作为优选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供水支管2通过一个三通管节分别与供水主管1和旁支管7连接。

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由于自来水中可能有杂质,而且自来水的供水管道采用的是钢管,由于自来水的长期侵蚀,使得供水管道内表面被锈蚀,生成铁锈。当停水后再次供水,供水管道中的杂质和铁锈就会被水带到用户的出水端,从而有可能导致用户的用水家电(比如热水器)阻塞甚至损坏。为了避免此类事情发生,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在供水支管2的下游靠近出水口的位置设置有滤水装置13。作为优选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滤水装置13具体采用反冲洗过滤器,如图2所示,其包括:壳体131,壳体131的一端设置有进水口132,壳体131的内部设置有一过滤网133,过滤网133的一端与进水口132连接,过滤网133的另一端与设置于壳体131侧壁上的排污口134连接,壳体131上相对于进水口132的另一端设置有出水口135;过滤网133中设置有一水流导向阀136。

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水流导向阀136可以采用手动阀,也可以采用电磁阀,当采用电磁阀时,水流导向阀136与所述压力控制中心连接,通过压力控制中心控制水流导向阀136的开闭,从而实现过滤和反冲洗的自动控制。

进一步的,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由于反冲洗过滤器是一种利用滤网直接拦截水中的杂质,去除水体悬浮物、颗粒物,降低浊度,净化水质,减少系统污垢、菌藻、锈蚀等产生,以改善水质的设备。为了提高净化性能,作为优选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过滤网133采用金属楔型网。金属楔型网的过滤精度能够达到5微米,极大地提高了净化性能。

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作为优选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所述压力控制中心包括中央处理器101,与中央处理器101连接的数据存储服务器102和显示器103。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上述持续优化供水用水过程且无形中节水的综合集成系统,在使用前,首先对每个供水支管的日常用水量和时间段进行跟踪统计,统计出供水支管2一定阶段的用水量和时间段,比如一个月或一个季度甚至一年等,然后做出“用水量-时间曲线”,通过水力计算,做出“供水压力-时间曲线”,形成数据库,把压力和时间参数存储到数据存储服务器102。使用时,中央处理器101接收压力传感器14和电磁流量计15连续采集数据,并与预先存储到数据存储服务器102中的数据进行比对,当与数据存储服务器102中的数据无法吻合时,通过控制调压阀3和增压水泵8调整供水支管2中的水压,以满足用户的使用需求。显示器103用于供维护人员查看供水支管2的实时用水数据和数据库服务器102中的数据。

本实用新型不局限于上述可选实施方式,任何人在本实用新型的启示下都可得出其他各种形式的产品,但不论在其形状或结构上作任何变化,凡是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界定范围内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