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功能集成水槽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603443发布日期:2018-10-02 20:55阅读:354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属于机械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水槽,特别是一种多功能集成水槽。



背景技术:

水槽作为厨房用具的必需品,一般是用以清洗果蔬或者餐具,提高果蔬食用以及餐具使用的安全性,而且一般的水槽只有两个洗涤槽,其功能简单;另外,一般清洗后的抹布,只能通过热水漂洗,而无法真正对抹布进行杀菌处理,使得抹布的持续使用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综上所述,需要设计一种具有多种功能,且能对抹布进行杀菌处理的多功能集成水槽。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具有多种功能,且能对抹布进行杀菌处理的多功能集成水槽。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多功能集成水槽,包括:槽体,其上设置有若干个功能区域,普通洗涤区域、烘干区域、消毒区域以及加热区域,其中,相邻各个区域之间通过槽体内的挡板相分割,实现各个区域之间相互独立且相互共生的关系。

在上述的一种多功能集成水槽中,槽体上设置有一个控制模块,其中,该控制模块分别与烘干区域中的烘干模块,消毒区域中的消毒模块以及加热区域中的加热模块电连接。

在上述的一种多功能集成水槽中,烘干模块、消毒模块以及加热模块是通过对于温度控制的高低实现其不同的功能。

在上述的一种多功能集成水槽中,烘干模块、消毒模块以及加热模块是通过温控部件的温度变化,实现其对应的烘干区域、消毒区域以及加热区域中的温度变化。

在上述的一种多功能集成水槽中,温控部件呈S型均匀分布于烘干区域、加热区域以及消毒区域的外侧底壁上。

在上述的一种多功能集成水槽中,槽体中普通洗涤区域、烘干区域、消毒区域以及加热区域的空间大小不一致,其中,普通洗涤区域的空间大于烘干区域、加热区域,消毒区域的空间最小,且烘干区域与加热区域的空间相当。

在上述的一种多功能集成水槽中,在烘干区域的内侧底壁上设置有金属网格。

在上述的一种多功能集成水槽中,温控部件为电热丝或者发热管。

在上述的一种多功能集成水槽中,槽体呈环形结构设置,其中,若干个挡板呈环形阵列设置于槽体内,且挡板一体成型于槽体上,根据相邻两个挡板之间的弧长来控制该区域所占空间的大小。

在上述的一种多功能集成水槽中,沿槽体的厚度方向向外凸起,形成凸台,其中,该凸台作为控制模块的安装位置。

在上述的一种多功能集成水槽中,沿槽体的轴线方向设置有一个环形台阶,且该环形台阶位于槽体的开口端,作为加热区域上盖板的连接位置,其中,盖板的一侧与凸台活动连接,盖板的另一侧搁置于环形台阶上。

在上述的一种多功能集成水槽中,盖板与凸台翻转连接或者旋转连接。

在上述的一种多功能集成水槽中,在环形台阶上还设置有一个专门的砧板,且该砧板的面积与普通洗涤区域的开口空间相匹配。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多功能集成水槽,在槽体上集成设置有普通洗涤区域,烘干区域、消毒区域以及加热区域,增加了水槽的功能,提高了水槽的智能化;另外,相邻各个区域之间既是相互独立使用,又是共生关系。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多功能集成水槽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多功能集成水槽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00、槽体;110、洗涤区域;120、烘干区域;130、消毒区域;140、加热区域;150、挡板;160、凸台;170、环形台阶;200、控制模块;300、温控部件;400、金属网格;500、盖板;600、砧板。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多功能集成水槽,包括:槽体100,其上设置有若干个功能区域,普通洗涤区域110、烘干区域120、消毒区域130以及加热区域140,其中,相邻各个区域之间通过槽体100内的挡板150相分割,实现各个区域之间相互独立且相互共生的关系。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多功能集成水槽,在槽体100上集成设置有普通洗涤区域110,烘干区域120、消毒区域130以及加热区域140,增加了水槽的功能,提高了水槽的智能化;另外,相邻各个区域之间既是相互独立使用,又是共生关系。

优选地,如图1和图2所示,槽体100上设置有一个控制模块200,其中,该控制模块200分别与烘干区域120中的烘干模块,消毒区域130中的消毒模块以及加热区域140中的加热模块电连接,实现烘干模块,消毒模块以及加热模块的开启、关闭以及调节(一般通过控制模块200中的旋钮得以实现)。本实施例中通过槽体100上的挡板150实现各个区域之间的相互独立使用,通过控制模块200实现各个区域之间的共生关系,即烘干模块、消毒模块以及加热模块共用一个控制模块200,实现了水槽在控制方面的模块化集成,提高了水槽的智能化。

进一步优选地,如图1和图2所示,烘干模块、消毒模块以及加热模块一般均是通过对于温度控制的高低实现其不同的功能。一般加热模块的温度低于烘干模块的温度,烘干模块的温度一般低于消毒模块的温度。本实施例中,加热模块一般是对于食物的保温,使食物在食用前不会冷却,提高食物食用的健康性,所以只需将温度维持在一个相对较低,且较为稳定的状态即可;烘干模块一般是用于对清洗后的餐具、抹布或者洗漱用具进行干燥处理,避免以上器具表面细菌的滋生;消毒模块一般是对餐具、抹布或者洗漱用具进行高温杀菌处理,提高上述器具使用的安全性,一般餐具、抹布或者洗漱用具在高温杀菌以后,均是处于湿润状态,此时再进行干燥处理,使得餐具、抹布或者洗漱用具能够在一个水槽中,实现清洗、杀菌以及干燥的一系列的操作,提高其工作效率以及器具使用的安全性。

进一步优选地,如图1和图2所示,烘干模块、消毒模块以及加热模块是通过温控部件300(电热丝或者发热管)的温度变化,实现其对应的烘干区域120、消毒区域130以及加热区域140中的温度变化,进一步优选地,一般温控部件300(电热丝或者发热管)紧贴各个区域(烘干区域120、消毒区域130以及加热区域140)的底壁,使得需要干燥、杀菌消毒或者加热的器具或者食物能够迅速地得到其相应的处理,提高其工作效率。

进一步优选地,如图1和图2所示,槽体100中普通洗涤区域110、烘干区域120、消毒区域130以及加热区域140的空间大小不等,其中,普通洗涤区域110的空间大于烘干区域120、加热区域140,消毒区域130的空间最小,且烘干区域120与加热区域140的空间大致相等,采用上述的空间分布,一方面,水槽的通用功能一般是用以清洗餐具或者果蔬,所以其所占的空间一般较大,而消毒区域130一般是对金属餐具,如刀、叉、匙或者抹布等体积较小的器具进行杀菌消毒,所以其所占的空间一般也是最小。

进一步优选地,如图1和图2所示,在烘干区域120的内侧底壁上设置有金属网格400,能够将电热丝或者发热管产生的热量聚集在金属网格400上,能够快速的对器具进行干燥处理,节省干燥时间,提高工作效率。

进一步优选地,如图1和图2所示,温控部件300(电热丝或者发热管)呈S型均匀分布于烘干区域120、加热区域140以及消毒区域130的外侧底壁上,提高干燥、保温以及杀菌消毒的均匀性。

优选地,如图1和图2所示,槽体100呈环形结构设置,其中,若干个挡板150呈环形阵列设置于槽体100内,且挡板150一体成型于槽体100上,根据相邻两个挡板150之间的弧长来控制该区域所占空间的大小,进一步优选地,普通洗涤空间的数量为两个,一般对称设置,形成类似于普通水槽中两个并排设置的洗涤区域110,其中一个普通洗涤区域110的两侧分别为烘干区域120和加热区域140,另一个普通洗涤区域110的两侧分别为烘干区域120和消毒区域130,之所以将各个区域分布设置成如上所述的位置,是为了食物或者器具能够方便的清洗、保温、干燥以及消毒处理。

进一步优选地,如图1和图2所示,沿槽体100的厚度方向向外凸起,形成凸台160,其中,该凸台160作为控制模块200的安装位置,使得控制模块200到各个区域之间的距离相等,从而缩短各个区域与控制模块200之间的导线的长度,提高控制模块200的可靠性。进一步优选地,当水槽安装于其所在柜体上时,槽体100能够绕凸台160旋转,便于用户实时选择,提高水槽使用、操作的便捷性。

进一步优选地,如图1和图2所示,沿槽体100的轴线方向设置有一个环形台阶170,且该环形台阶170位于槽体100的开口端,作为加热区域140上盖板500的连接位置,其中,盖板500的一侧与凸台160活动连接,盖板500的另一侧搁置于环形台阶170上,便于密封或者开启加热区域140,实现加热区域140内食物的充分加热,另外,该盖板500也可以作为菜板使用,节省厨房空间,保持厨房的干净整洁,而且,将切完的食物能够快速扫入至洗涤区域110内,而非挪移,保证厨房空间的卫生。进一步优选地,该盖板500与凸台160翻转连接或者旋转连接,其中,当盖板500与凸台160翻转连接时,可通过转轴或者合页连接,实现加热区域140的开启与关闭;当盖板500与凸台160旋转连接时,盖板500与凸台160之间为嵌套连接,且盖板500能够绕凸台160旋转,实现加热区域140的开启与关闭。

进一步优选地,如图1和图2所示,在环形台阶170上还设置有一个专门的砧板600,且该砧板600的面积与普通洗涤区域110的开口空间相匹配,用以切割较大食物。

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