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净水储水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012430发布日期:2019-03-02 02:18阅读:361来源:国知局
一种净水储水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储水设施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净水储水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全球的水资源日益匮乏,世界各地缺水现象异常突出,人们的饮用水及生活生产用水都存在短缺问题。但与此同时,暴雨洪涝灾害越来越频繁,而城市地面硬化大量增加,雨水管网排水不畅,易造成城市积水严重,产生水涝灾害。为此,目前会在地面下设置储水池或者收集池,来收集雨水,诸如中国专利文献CN 203741704 U公开了一种用于立交桥的雨水收集利用系统。该系统包括初期雨水池和调蓄水池,所述初期雨水池和调蓄水池分别与进水管道连通,还包括硅砂净化蓄水池,所述硅砂净化蓄水池设置在调蓄水池的上方,通过潜水泵与调蓄水池连通。

上述技术中,不但可以通过初期雨水池和调蓄水池来收集大量雨水,同时还能通过硅砂净化蓄水池来净化水体。但是上述技术因在硅砂净化蓄水池设置硅砂井室,且其包括多个相互连接的空腔结构,多个所述相互连接的空腔结构之间的壁均由硅砂砌块筑成,这就大大降低了硅砂净化蓄水池的蓄水能力,同时也导致沉积在硅砂井室池底的泥沙和污泥等不能有效排出。



技术实现要素:

为此,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是现有净水储水装置存在储水能力差及排泥困难的缺陷,进而提供一种有效储水容积大、排泥容易的净水储水装置。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净水储水装置,包括本体,其包括储水内腔,还包括,

底板,靠近所述储水内腔底部设置于其内,且在两者间形成净水容置内腔;

若干滤水单元,间隔设置于所述储水内腔内,具有朝向所述储水内腔顶部延伸的滤水腔体,所述滤水腔体的内腔与所述净水容置内腔连通,相邻滤水单元间形成进水水流流道。

进一步地,所述底板相对于水平面倾斜设置,以增大进水水流流速来冲刷沉积于所述底板上的沉积物。

进一步地,所述底板与水平面间所形成的倾斜角的角度为0.5-5°。

进一步地,所述净水容置内腔的高度为0.1-1m。

进一步地,所述滤水单元的长度方向与进水水流方向一致,以冲刷沉积于所述底板上的沉积物

进一步地,所述滤水单元成排排布于所述储水内腔内,且相邻排间及相邻滤水单元间均形成所述进水水流通道。

进一步地,还包括进水通道,设置于所述本体的一侧,且与位于所述底板以上的所述储水内腔连通;和/或,

净水收集槽,设置于所述净水容置内腔内,且所述净水收集槽的槽顶不高于所述储水内腔底部。

进一步地,还包括集泥槽,相对所述进水通道设置于所述本体的另一侧,以收集从所述底板上下来的沉积物;和/或,

溢流通道,与所述储水内腔连通设置于所述本体侧壁上,且其溢流口与所述滤水腔体的顶端平齐或低于所述滤水腔体的顶端。

进一步地,所述底板为滤水底板;和/或,

所述滤水腔体垂直水平面设置于所述底板上。

进一步地,还包括盖板,盖合于所述本体的顶端,以封闭所述储水内腔的开口端。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净水储水装置,靠近储水内腔底部在其内设置底板,并且在两者间形成净水容置内腔,同时在储水内腔内间隔设置若干滤水单元,该滤水单元具有朝向储水内腔顶部延伸的滤水腔体,滤水腔体的内腔与净水容置内腔连通。通过将滤水腔体间隔设置,降低了其在储水内腔内的体积占比,同时设置净水容置内腔,大大提高了储水内腔的有效储水容积,其储水率达到90%以上,而现有技术,如中国专利文献CN 203741704 U中硅砂净化蓄水池的储水率不高于67%;再者,相邻的滤水单元间为进水水流流道,能方便水流在其中流通并冲涮掉底板上的沉积物,使排泥容易。

(2)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净水储水装置,兼有储水与滤水双重功能,结构简单,成本低,以净水储水装置的全部有效容积为接纳载体,水流通畅,与降雨径流的时间短、流量大的水位特性相适应,能在有限的时间内收集更多的雨水,最终使净水容置内腔内的净水达到、甚至高于《城市杂用水水质标准》。通过将底板相对于水平面倾斜设置和将滤水单元的长度方向与进水水流方向一致,能进一步地保证水流畅通,增大进水水流流速,有效冲刷沉积于底板上的沉积物,方便排泥,操作简单。

(3)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净水储水装置,通过将底板设置成滤水底板,可进一步地增大过滤面积,减少滤水单元个数,提高净水储水装置的储水率;通过设置净水收集槽,当从其中外送净水时,水体过滤也同时进行,实现水体过滤与用水同步自动运行。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净水储水装置的剖视图;

图2为图1中净水储水装置的顶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0-本体;1-储水内腔;1-1-储水内腔底部;2-底板;3-净水容置内腔;4-滤水单元;5-进水通道;6-净水收集槽;7-集泥槽;8-溢流通道;9-盖板;9-1-人孔;9-2-通风帽;10-第一泵;11-第二泵;12-集水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实用新型不同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结合。

实施例1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净水储水装置,如图1和2所示,包括本体0,其包括储水内腔1,储水内腔1的形状可根据需要选择,在本实施例中,其形状为长方体,储水内腔1的四周可用硅砂渗透砖砌筑包覆土工布构成渗透水池或者用硅砂不透水砖砌筑包覆土工膜构成储水水池;还包括底板2,靠近储水内腔底部1-1设置于其内,且在两者间形成净水容置内腔3;

若干滤水单元4,间隔设置于储水内腔1内,具有朝向储水内腔1顶部延伸的滤水腔体,滤水腔体的内腔与净水容置内腔3连通,滤水腔体的形状可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在本实施例中,滤水腔体的形状为长方体,相邻滤水单元4间形成进水水流流道,具体地,滤水单元4成排排布于储水内腔1内,且相邻排间及相邻滤水单元4间均形成进水水流通道,更具体地,如图2所示,滤水单元4沿本体0的长度方向成两排排布于储水内腔1内,每排间隔排布4个滤水单元4,滤水腔体是由空心滤墙围合而成,其上设置过滤孔,空心滤墙由滤板安装在预制的空心滤墙骨架内形成,滤板为硅砂滤水板材。

在上述净水储水装置中,通过将滤水腔体间隔设置,降低了其在储水内腔1内的体积占比,同时设置净水容置内腔3,大大提高了储水内腔1的有效储水容积,其储水率达到90%以上,而现有技术,如中国专利文献CN203741704U中硅砂净化蓄水池的储水率不高于67%;再者,相邻的滤水单元4间为进水水流流道,能方便水流在其中流通并冲涮掉底板上的沉积物,使排泥容易。同时,进水进入储水内腔1内,并经滤水腔体过滤后形成净水,净水进入其内腔内,最后进入与其连通的的净水容置内腔3内。

为了增大进水水流流速来冲刷沉积于底板2上的沉积物,底板2相对于水平面倾斜设置,具体地,底板2与水平面间所形成的倾斜角的角度为0.5-5°,更具体地,底板2可沿本体0的长度方向倾斜,滤水单元4的长度方向与进水水流方向一致,这样更容易冲刷掉沉积于底板2上的沉积物。

为了保证进水是通过滤水腔体进入其内腔内,充分地过滤进水,使其转变为净水进入净水容置内腔3内,滤水腔体的顶端是开口的,滤水腔体内水位受溢流通道控制在限定高度内,而且开口使其接触空气,可使抽水泵更加通畅的抽水。

实施例2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净水储水装置,在上述实施例1的基础上,为了增大过滤面积,减少滤水单元4个数,提高净水储水装置的储水率,底板2为滤水底板,通过采用滤水单元与滤水底板共同组成雨水过滤设施,配合采用硅砂滤水板做过滤介质,滤速快、效果好,相对于现有技术,如中国专利文献CN 203741704 U中硅砂净化蓄水池可节省建材用量50%以上;同时,滤水底板平整光滑,储水静止状态的沉淀物和储水内腔外壁脱落的滤渣自然地沉积在滤水底板上,降雨时,进水的余压裹挟滤水底板上的积泥向前移动并汇集积泥,其表面无死角,每年数十次的降雨,滤水底板能得到有效的冲洗,解决了滤水底板积泥的收集集中难题;

为了节省成本,便于安装、拆卸和清洗,滤水腔体垂直水平面设置于底板2上,两者间的连接方式为可拆卸连接方式,该安装方式为立式安装,占地少,积泥易从储水内腔外壁脱落、易清洗、可更换;

进一步地,净水容置内腔3的高度为0.1-1m,滤水腔体的顶部高于储水内腔1内最高水位0.1-0.2m,这样能更好地进行储水和净水,保证该净水储水装置平稳安全地连续运行。

实施例3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净水储水装置,在上述实施例1或2的基础上,作为可变形的实施方式,滤水腔体的顶端是开口的,为了防止外界的水由储水内腔1的开口端直接通过滤水腔体的顶端进入其内腔内,还包括盖板9,盖合于本体0的顶端,以封闭储水内腔1的开口端;该盖板9为透水盖板,可在储水内腔1上方构建成集雨场,并通过集雨场收集雨水,具体地,自储水内腔底部1-1至其顶部的方向,盖板9依次包括承压层、透水层和垫层,更具体地,承压层为承压梁、透水层依次由透水混凝土面板和土工布组成、垫层为中粗砂垫层;

为了便于观察储水内腔1内的情况,还包括人孔9-1,贯穿盖板9设置其上;为了储水内腔1内的水体通风,防止腐败,还包括通风孔,贯穿盖板9设置其上,具体地,通风孔为通风帽9-2;为了更好地收集雨水并将其送入储水内腔1中,还包括集水口12,贯穿盖板9设置其上,集水口12的形状具体可为上端大口、下端小口的锥形形状。

实施例4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净水储水装置,在上述实施例1、2或3的基础上,为了收集雨水并将其送入储水内腔1中,还包括进水通道5,设置于本体0的一侧,且与位于底板2以上的储水内腔1连通,具体地,进水通道5为进水管,进水管的出水端伸入储水内腔1内且靠近底板2,这样能更好地冲洗掉底板2上的沉积物;净水收集槽6,设置于净水容置内腔3内,且净水收集槽6的槽顶不高于储水内腔底部1-1,通过净水收集槽6来收集净水;为了将净水回用,还包括第一泵10,与净水收集槽6连通设置,具体地,第一泵10为回用水泵,可实现雨水过滤与用水同步自动运行,更具体地为潜水泵;此外,滤水底板及滤水单元4的透水压力范围为-4m—4m之间,第一泵10能产生4m以上的负压,当储水内腔1内满水时累加其内储水本身具有的位能,充分利用了储水内腔1内水面与储水内腔底部1-1之间的高度差和潜水泵吸入口的负压值,能够满足大流量不均匀用水的需求,节省电耗;

进一步地,还包括集泥槽7,相对进水通道5设置于本体0的另一侧,以收集从底板2上下来的沉积物,具体地,集泥槽7的顶端与底板2平齐;溢流通道8,与储水内腔1连通设置于本体0侧壁上,且其溢流口与滤水腔体的顶端平齐或低于滤水腔体的顶端,具体地,溢流通道8为溢流管,通过溢流管将储水内腔1内高于最高水位的多余水从溢流管排出。

上述净水储水装置在运行时,雨水径流从进水管进入底板2以上的储水内腔1内,过滤过程随即开始,滤后水进入净水容置内腔3内,并逐渐充满全水池,外部有用水需求时,第一泵10(即回用水泵)开启,整个装置自动投入过滤运行状态并向外供水;开启第二泵11(即排泥泵)将积泥排出储水设施。

显然,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所作的举例,而并非对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而由此所引伸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实用新型创造的保护范围之中。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