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能型景观护岸桩以及景观护岸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427874发布日期:2018-12-28 19:55阅读:294来源:国知局
消能型景观护岸桩以及景观护岸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消能型景观护岸桩以及景观护岸。



背景技术:

纵观目前市场上,景观护岸桩的正面都是一平整面,将多个景观护岸桩打入河堤连接组合后形成景观护岸。景观护岸的正面,即迎水面形成一面平整的墙面。该平整的墙面不消能,尤其使用在外河道,船来船往,在护岸边形成较大的浪,存在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消能型景观护岸桩。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一种技术方案是:一种消能型景观护岸桩,包括位于中部的桩本体、设置于所述桩本体左右两侧部的连接结构,所述桩本体的正面包括至少一个沿纵向延伸的凹面、与/或至少一个沿纵向延伸的凸面,所述桩本体呈正面至反面厚度均匀的波浪板状,所述桩本体的反面对应正面,所述桩本体的反面包括至少一个沿纵向延伸的凸面、与/或至少一个沿纵向延伸的凹面。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每个所述连接结构沿着所述桩本体的纵向延伸。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桩本体包括一整块金属板芯、将所述金属板芯包裹在内的塑料主壳体,所述金属板芯为至少具有一个纵向凹陷的金属板材。

在某些进一步实施方式中,所述塑料主壳体一体成型于所述金属板芯上。

在某些进一步实施方式中,所述金属板芯上分布开设有多个供塑料流通填设并成型于内、从而提高所述金属板芯与所述塑料主壳体之间粘附力的通孔。

在某些进一步实施方式中,左右两侧的所述连接结构分别一体成型对应于所述塑料主壳体的左右两侧部。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两侧部的所述连接结构构成尺寸形状相对应配合的公连接结构与母连接结构,从而便于相邻的两个消能型景观护岸桩之间直接相插连接。

在某些进一步实施方式中,所述母连接结构呈横截面为开环状的纵向插槽,所述公连接结构呈横截面为开环状的纵向插部,所述公连接结构能够配合插设在所述母连接结构内,并且两者之间形成能够填设透水材料的填料空间。

在某些进一步实施方式中,所述母连接结构为并排设置的两个插槽,所述公连接结构为并排设置的两个插板,所述插槽的内侧壁、所述插板的外侧壁上分别设置有相对应的波浪限位面。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桩本体为横截面呈半圆形、U形、V形、W形、S形或者波浪形的板体。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又一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景观护岸。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一种技术方案是:一种景观护岸,包含有多个上述实施方案中的至少一种所述的消能型景观护岸桩。

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并不限于上述技术特征的特定组合而成的技术方案,同时也应涵盖由上述技术特征或其等同特征进行任意组合而形成的其它技术方案。例如上述特征与本申请中公开的(但不限于)具有类似功能的技术特征进行互相替换而形成的技术方案等。

由于上述技术方案运用,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每个消能型景观护岸桩的桩本体上设置有至少一个沿纵向延伸的凹面或者凸面、或者凹面与凸面都存在,将多个消能型景观护岸桩连接构成护岸后,整个护岸的迎水面即构成凹凸起伏的波浪面,从而降低水流的冲刷能量,降低岸边的波浪幅度,减小安全隐患。

附图说明

附图1为由多个消能型景观护岸桩连接构成的景观护岸正面局部示意图(实施例一);

附图2为附图1俯视图(省略景观护岸桩正面装饰造型体);

附图3为金属板芯正面局部示意图;

附图4为附图3俯视图;

附图5为由多个消能型景观护岸桩连接构成的景观护岸俯视示意图(实施例二);

附图6为由多个消能型景观护岸桩连接构成的景观护岸俯视示意图(实施例三);

附图7为由多个消能型景观护岸桩连接构成的景观护岸俯视示意图(实施例四);

附图8为单个消能型景观护岸桩的俯视示意图(实施例五);

附图9为两个实施例五中的消能型景观护岸桩的公连接结构与母连接结构连接处的放大示意图;

附图10为单个消能型景观护岸桩的俯视示意图(实施例六);

附图11为单个消能型景观护岸桩的俯视示意图(实施例七);

其中:1、桩本体;11、正面;12、反面;13、金属板芯;131、通孔;14、塑料主壳体;15、公连接结构;16、母连接结构;2、填料空间。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如附图1-4所示,一种消能型景观护岸,由多个正面具有一个纵向凹面的消能型景观护岸桩、以及多个正面具有一个纵向凸面的消能型景观护岸桩相互连接构成。每个消能型景观护岸桩包括位于中部的桩本体1、设置于桩本体1左右两侧部的沿着桩本体1的纵向延伸的连接结构。桩本体1的正面11包括至少一个沿纵向延伸的凹面、与/或至少一个沿纵向延伸的凸面。本实施例中,桩本体1的横截面呈V形。

桩本体1呈正面11至反面12厚度均匀的波浪板状,桩本体1的反面12对应正面11,正面为凹面,反面就为凸面;反之,正面为凸面,反面就为凹面。

桩本体1包括一整块金属板芯13、将金属板芯13包裹在内的塑料主壳体14。金属板芯13为至少具有一个纵向凹陷的金属板材,即金属板芯13为纵向凹形板材。金属板芯13可以采用花钢板等,外表面整个通过塑料主壳体14一体成型、密封装起来,耐腐蚀、强度高。

金属板芯13上分布开设有多个通孔131。塑料主壳体14可采用注塑等工艺,塑料流通填设并成型于通孔131内并形成于金属板芯13的正、反面,金属板芯13与塑料主壳体14之间粘附力较高。

塑料主壳体14上还可以根据需要设置各种水利功能、美观装置的功能造型结构,以一体成型加工的方式、或者卡合装配等方式,不赘述。

左右两侧的连接结构分别一体成型对应于塑料主壳体14的左右两侧部。如附图2所示,两侧部的连接结构构成尺寸形状相对应配合的公连接结构15与母连接结构16,从而便于相邻的两个消能型景观护岸桩之间直接相插连接。母连接结构16呈横截面为开环状的纵向插槽,公连接结构15呈横截面为与插槽相配合的纵向插杆。

实施例二,如附图5所示,实施例二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左右两侧部的连接结构不同,消能型景观护岸桩之间的连接方式不同。两侧部的连接结构构成尺寸形状相对应配合的公连接结构15与母连接结构16,母连接结构16呈横截面为开环状的纵向插槽,公连接结构15呈横截面为开环状的纵向插部,公连接结构15能够配合插设在母连接结构16内,并且两者之间形成能够填设透水材料的填料空间2,这样的连接方式优点有二:一、都是开环体,对于精度要求较低,便于加工,安装方便;二、还可以在填料空间2内填充透水材料,如泥沙、海绵体等,允许水流通过的同时,实现挡土的功能,更加生态环保。

实施例三,如附图6所示,实施例三与实施例二的区别在于,桩本体1不呈板状,而是构块状,只在正面均设置纵向V形凹面,也能起到消能的作用。这也不限于塑料、金属钢板材质,水泥预制也可以。

实施例四,如附图7所示,实施例四与实施例二的区别在于,两侧部的连接结构的构成尺寸形状相同,相邻两个消能型景观护岸桩连接时,需要接助连接件,连接件两侧部具有与连接结构相配应的纵向延伸的辅助连接结构。

实施例五,如附图8、9所示,实施例五与实施例二的区别在于,本实施例中,桩本体1的横截面呈波浪形,并且母连接结构16为并排设置的两个插槽,所述公连接结构15为并排设置的两个插板,所述插槽的内侧壁、所述插板的外侧壁上分别设置有相对应的波浪限位面,当连接后,波浪限位面起到较大的摩擦力,防止脱离。而且通过两道插接锁定,锁定效果较好。

实施例六、七,如附图10、11所示,与实施例二的区别在于,本实施例中,桩本体1的横截面呈半圆形、S形。

如上,我们完全按照本实用新型的宗旨进行了说明,但本实用新型并非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和实施方法。相关技术领域的从业者可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思想许可的范围内进行不同的变化及实施。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