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池塘排水井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604804发布日期:2018-10-09 19:28阅读:4576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属于水产养殖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池塘排水井,用于排除池塘的底层水。



背景技术:

池塘水产养殖中,为了保持池塘中水质清新,需要经常加注新水,排除底层的老水。以前的排水设施主要有两种形式,第一种是简易平管式,在池堤底部埋置一根排水底管,蓄水时将底管堵塞,排水时将底管打开。这种方式虽然能够排除底层水,但操作人员需要下到水里封堵或打开底管,且鱼容易从底管中逃逸。第二种是斜管式,在简易平管式的基础上加设一阶梯式斜管,斜管与底管相通,在每一台阶上留置出水孔,每个出水孔都与斜管相通,蓄水时将出水孔堵塞,排水时逐步打开上部台阶上的出水孔。这种排水方式虽然不需要下到水里进行操作,但只能排出上层水。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效果好、操作便捷的池塘排水装置,用于排除池塘底层水。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池塘排水井,其特征在于,包括井底、井壁、出水小底管、出水弯管、出水弯管接口、小台座、活动插管、排水底管。所述排水井整体呈四方形;所述井壁由砌筑在井底上的四个连成整体的墙面构成,井壁顶部高于最高蓄水位;所述出水小底管及出水弯管固定在面向池中一面的井壁上,位于池底平面上,出水弯管在井内的端口面朝向;所述出水弯管接口固定在出水弯管位于井内的端口上;所述小台座设置在排水井内用于固定出水弯管及出水弯管接口;所述活动插管插在出水弯管接口上;所述排水底管固定在靠近池堤一面的井壁上,位于池底平面上并穿过池堤。

进一步地,所述井底和井壁用混凝土浇筑。

进一步地,所述出水小底管和排水底管为PVC管。

进一步地,所述出水弯管及出水弯管接口为PVC管,左右各有一组。出水弯管接口内径与活动插管的外径一致。

进一步地,小台座用混凝土浇筑,高度与出水弯管接口一致。

进一步地,所述活动插管为PVC管,可插入出水弯管接口中或从出水弯管接口中取出,在一端的管壁上有若干出水小孔。

池塘蓄水时,将活动插管无出水小孔的一端插至出水弯管接口中,当蓄水到正常水位时,超水位的水经出水弯管进入活动插管从出水小孔中溢出至井内,再从排水底管排出,使池塘中一直保持正常水位。排水时,将活动插管有出水小孔的一端插至出水弯管接口中,池塘中的底层水经出水弯管进入活动插管,从出水小孔中排至井内,最后从排水底管排出。因为有出水小孔的控制,不会出现鱼逃逸。出水小底管平时用管盖封闭,只在干塘时打开,用于排除最底层的剩余水。

本实用新型的池塘排水井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使用效果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外观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沿右侧活动插管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沿排水底管剖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图1、图2及图2,叙述本实用新型一个具体实施例。本例是设置在一个面积为600平方米的池塘中的池塘排水井,池塘的面积不同,排水井的大小随之变化。包括井底1、井壁2、出水小底管3、出水弯管4、出水弯管接口5、小台座6、活动插管7、排水底管8。

井底1是清除池底的淤泥后设置在池底中,用混凝土浇筑。

井壁2是用混凝土浇筑在井底1上,使排水井整体呈四方形,边长为1.2m,井壁的高度应高出最高蓄水位。

在面向池中一面的井壁2上,位置在池底平面9上,设置出水小底管3及出水弯管4,出水弯管4在井内的端口面朝向,出水小底管及出水弯管的直径分别是10cm、16cm。

出水弯管接口5固定在出水弯管位于井内的端口上,其内径为16cm。

小台座6设置在排水井内用于固定出水弯管4及出水弯管接口5,其高度与出水弯管接口的高度一致。

活动插管7插在出水弯管接口5上,其直径为16cm,活动插管7的一端有若干出水小孔11,出水小孔11的直径为1cm。

排水底管8固定在靠近池堤一面的井壁上,位于池底平面上并穿过池堤10,其直径为16cm。

池塘蓄水时,将活动插管7无出水小孔11的一端插至出水弯管接口5中,当蓄水到正常水位时,超水位的水经出水弯管4进入活动插管7从出水小孔11中溢出至井内,再从排水底管8排出,使池塘中一直保持正常水位。排水时,将活动插管7有出水小孔11的一端插至出水弯管接口5中,池塘中的底层水经出水弯管4进入活动插管7,从出水小孔11中排至井内,最后从排水底管8排出。因为有出水小孔11的控制,不会出现鱼逃逸。出水小底管3平时用管盖封闭,只在干塘时打开,用于排除最底层的剩余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