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功能森林高位蓄水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884031发布日期:2019-06-13 11:59阅读:436来源:国知局
一种多功能森林高位蓄水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蓄水装置
技术领域
,尤其涉及一种多功能森林高位蓄水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的森林高位蓄水装置大多采用钢筋混凝土现浇的方式,其缺点是建设周期长,成本高,基础受压不均,容易造成底部或四周开裂。钢筋混凝土结构的蓄水装置一般需要人工进行注水,经济和人力成本大。技术实现要素: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多功能森林高位蓄水装置。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多功能森林高位蓄水装置,包括储水罐、沉砂池、用于支撑及固定所述储水罐的蓄水系统基础、以及用于维持所述储水罐稳定的蓄水系统保护结构;所述储水罐位于低位,所述沉砂池位于高位,所述沉砂池通过带水篦的入水管与所述储水罐相接;所述储水罐开设有溢水孔。沉砂池与水篦的使用,可收集并过滤天然雨水,实现蓄水功能;蓄水系统基础起支撑及固定储水罐的作用,蓄水系统保护结构使储水罐稳定固定;溢水孔可显示罐内水位情况,蓄水的同时可提供部分用水。所述蓄水系统基础包括第一基础底面、砌筑在第一基础底面上的第一墙体、以及盖放于墙体上的第一盖板,所述储水罐位于所述蓄水系统基础内;所述第一墙体四角均设置有立柱;所述第一盖板内设置有纵横交错并扎紧的加筋结构;所述第一基础底面由下而上包括第一素土层、第一石粉层和混凝土层;所述第一石粉层由石粉与水泥掺和而成的石粉层,所述第一石粉层厚度为100mm;所述混凝土层的厚度为150mm。所述储水罐为采用玻璃钢材质制成的储水罐,所述储水罐并联设置有三个。选用玻璃钢材质,可防止均匀沉降导致的开裂;并联设置的储水罐,在某个储水罐开裂时,可将该储水罐的入水管封闭,不会影响其它储水罐的使用。所述蓄水系统保护结构包括设置在所述蓄水系统基础内的回填石粉以及在所述蓄水系统基础周围的回填素土、植被。所述沉砂池包括第二基础底面、砌筑在第二基础底面上的第二墙体、以及盖放于墙体上的第二盖板;所述第二基础底面由下而上包括第二素土层、第二石粉层和素砼层。所述第二素土层为回填土一层一层夯实而成;所述第二石粉层由石粉与水泥掺和而成的石粉层,所述第二石粉层厚度为100mm;所述素砼层的厚度为150mm。所述第二墙体为水泥砂浆砌砖块形成的墙壁,所述墙壁的内侧壁面及顶部通过水泥砂浆覆盖有加筋水泥预制板,所述加筋水泥预制板的壁面涂有防水粉。所述储水罐开设有检查孔。检查孔可便于观测实时水位。三个所述储水罐的溢水孔并联在同一根溢水管上。所述第三基础底面由下而上包括第三素土层、第三石粉层和混凝土层;所述第三石粉层由石粉与水泥掺和而成的石粉层,所述第三石粉层厚度为100mm;所述混凝土层的厚度为150mm。与现有技术对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本装置采用部分现浇钢混结构、部分预制件的形式,节省了时间,降低成本;选用玻璃钢材质的储水罐,可防止均匀沉降导致的开裂;并联设置的储水罐,在某个储水罐开裂时,可将该储水罐的入水管封闭,不会影响其它储水罐的使用;采用收集并过滤天然雨水的方式蓄水,节省了人力物力,非常适合在海拔较高的森林中,作为森林防火等应急情况使用。附图说明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a-a向的剖面图;图3为图1中b-b向的剖面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储水罐与蓄水系统基础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4中A-A向的剖面图;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储水罐的结构示意图。图中附图标记含义:1、储水罐;2、沉砂池;3、第一墙体;4、第一盖板;41、加筋结构;5、立柱;6、第一素土层;7、第一石粉层;8、混凝土层;9、第二墙体;10、第二盖板;11、第二素土层;12、第二石粉层;13、素砼层;14、加筋水泥预制板;15、检查孔;16、入水管;17、水篦;18、溢水孔;19、溢水管。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做进一步详细说明。实施例参阅图1至图6,为一种多功能森林高位蓄水装置,包括储水罐1、沉砂池2、用于支撑及固定储水罐1的蓄水系统基础、以及用于维持储水罐1稳定的蓄水系统保护结构;储水罐1位于低位,沉砂池2位于高位,沉砂池2通过带水篦17的入水管16与储水罐1相接;储水罐1开设有溢水孔18。沉砂池2与水篦17的使用,可收集并过滤天然雨水,实现蓄水功能;蓄水系统基础起支撑及固定储水罐1的作用,蓄水系统保护结构使储水罐1稳定固定;溢水孔18可显示罐内水位情况,蓄水的同时可提供部分用水。蓄水系统基础包括第一基础底面、砌筑在第一基础底面上的第一墙体3、以及盖放于墙体上的第一盖板4,储水罐1位于蓄水系统基础内;第一墙体3四角均设置有立柱5;第一盖板4内设置有纵横交错并扎紧的加筋结构41;第一基础底面由下而上包括第一素土层6、第一石粉层7和混凝土层8;第一石粉层7由石粉与水泥掺和而成的石粉层,水泥占7%比重,第一石粉层7厚度为100mm;混凝土层8的厚度为150mm。储水罐1为采用玻璃钢材质制成的储水罐1,储水罐1设置有三个。选用玻璃钢材质,可防止均匀沉降导致的开裂;并联设置的储水罐1,在某个储水罐1开裂时,可将该储水罐1的入水管16封闭,不会影响其它储水罐1的使用。蓄水系统保护结构包括设置在蓄水系统基础内的回填石粉以及在蓄水系统基础周围的回填素土、植被。沉砂池2包括第二基础底面、砌筑在第二基础底面上的第二墙体9、以及盖放于墙体上的第二盖板10;第二基础底面由下而上包括第二素土层11、第二石粉层12和素砼层13。第二素土层11为回填土一层一层夯实而成,其紧密度大于90%;第二石粉层12由石粉与水泥掺和而成的石粉层,水泥占9%比重,第二石粉层12厚度为100mm;素砼层13的厚度为150mm。第二墙体9为水泥砂浆砌砖块形成的墙壁,墙壁的内侧壁面及顶部通过水泥砂浆覆盖有加筋水泥预制板14,加筋水泥预制板14的壁面涂有防水粉。储水罐1开设有检查孔15。检查孔15可便于观测实时水位。三个储水罐1的溢水孔18并联在同一根溢水管19上。本实施例的使用:1、选择坡度较为平缓的位置。2、清理蓄水装置安装位置周围的灌丛、杂草,人工开挖长5500×宽2000×深2200mm的基坑,开挖出来的土往左右两侧堆放,并用防水土工布或彩条布覆盖,防止和减少水土流失。3、采用钢筋混凝土现浇方式砌筑玻璃钢储水罐1的蓄水系统基础,包括基础(基础底面)、立柱5和墙体,立柱5是用于加强墙体的强度。最外层钢筋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按下表最外层钢筋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土(mm)部位板、墙、壳梁、柱厚度20254、玻璃钢储水罐1安装。三个玻璃钢储水罐1必须相连,安装完成后,使用高压抽水泵向注水到罐顶,以检测储水罐1是否不渗漏。5、靠山体上坡位一侧砖砌雨水自动收集沉砂池2。为防止树枝、叶等垃圾进入池内,需要倒置一块与池面大小一致的过滤池盖板,并按要求,把入水管16连接顶部面板预留孔隙和储水罐1,以形成储水罐1体自动补水装置。7、蓄水系统保护结构内需要回填石粉,夯实,可以注水,让石粉下沉,包围储水罐1,防止储水罐1无水,下雨导致水罐上浮。储水罐防护装置下坡位及结合植被复绿,周围可回填素土。8、蓄水系统保护结构、沉砂池2的雨水自动补充过滤系统及水罐注水工作完成,经检测无质量问题后,及时把余土四周撒散,适当压实。9、每次强风或暴雨后,及时要求相关人员检查过滤水池,清理过滤池内的树叶、砂石等垃圾。上列详细说明是针对本实用新型可行实施例的具体说明,该实施例并非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所为的等效实施或变更,均应包含于本案的专利范围中。当前第1页1 2 3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