灌草生态球及生态修复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349708发布日期:2019-04-09 21:04阅读:224来源:国知局
灌草生态球及生态修复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生态修复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灌草生态球及生态修复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城镇化步伐加快和基础建设的快速发展,特别是高速公路和高速铁路等交通路网建设的快速推进,周围地区的原始植被遭到严重破坏,产生了大量裸露的岩石边坡,若不及时治理,不但影响生态环境景观,也破坏了该地区的自然生态平衡,甚至有些坡面存在严重的地质灾害隐患。

由于裸露山体和边坡等处缺土少肥,进行植被绿化非常困难,人们尝试通过植被水泥土喷射和客土喷播等方法进行边坡绿化,但是这些方法受到技术手段和气候条件的制约,工程效果不理想,植物生长基质流失严重,无法达到持续绿化的效果。

有鉴于此,特提出本实用新型。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灌草生态球,以缓解通过植被水泥土喷射和客土喷播等方法进行边坡绿化,工程效果不理想,植物生长基质流失严重,无法达到持续绿化的效果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灌草生态球,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呈球形,所述壳体的内部设置有空腔,所述空腔中设置有植物生长基质;其中,所述壳体由纸浆制备而成。

进一步的,所述壳体上设置有灌装孔,所述灌装孔上设置有灌装塞,所述灌装塞与所述灌装孔相匹配。

进一步的,所述壳体的直径为5~20cm。

进一步的,所述壳体上均匀设置有多个灌溉孔。

进一步的,所述壳体上均匀设置有多个植物生长孔。

进一步的,所述壳体的厚度为所述壳体直径的1/10~1/4。

进一步的,所述灌草生态球还包括锚定件,所述锚定件与所述壳体可拆卸连接,所述锚定件用于将所述壳体固定在岩石边坡上。

进一步的,所述植物生长基质为颗粒状。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之二在于提供一种生态修复系统,包括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灌草生态球,所述灌草生态球设置于道路边坡的土壤中。

进一步的,所述生态修复系统中,所述灌草生态球的数量为多个。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灌草生态球,通过植物生长基质设置于纸浆制成的壳体中,使得壳体既能够能够为植物生长基质提供保护,又不会影响植物生长,在避免植物生长基质流失的同时,有效促进植物生长,提高绿化率。

另外,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灌草生态球能够栽种在裸露山体或道路边坡的土壤中,通过灌溉养护,使得植物种子在1~3个月的时间长满生态球,且植物种子在生长的过程中,根系植入裸露山体或道路边坡的土壤中,从而达到快速持续绿化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生态修复系统通过将灌草生态球固定在岩石边坡的土壤中,通过灌溉养护,使得植物种子在1~3个月的时间长满生态球,且植物种子在生长的过程中,根系植入裸露山体或道路边坡的土壤中,从而达到快速持续绿化的效果。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提供的灌草生态球的横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壳体的横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标:100-灌草生态球;101-壳体;102-空腔;103-植物生长基质;104-灌装孔;105-罐装塞;106-灌溉孔;107-植物生长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近年来,我国现代化基础建设快速推进,以高速公路和高速铁路(简称“两高”)为代表的交通路网建设和推进的城镇化建设是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果。截止到2013年我国高速公路通车总里程达10.44万km,高速铁路通车里程达1.3万km,均居世界第一。2012年末,中国城镇化率为52.57%,城镇建设需要大量的石料、石材等资源,在城市周边山体形成了大量的废弃采石场和高陡岩石边坡,导致当地土壤生态的严重破坏,土壤生态修复工程成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热点和难点。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灌草生态球,以在矿山生态修复、道路边坡修复中按需进行栽培,从而达到快速绿化,修复生态环境的效果。

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说明。

实施例1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提供的灌草生态球的横截面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壳体的横截面示意图;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灌草生态球100,包括壳体101,壳体101呈球形,壳体101的内部设置有空腔102,空腔102中设置有植物生长基质103;其中,壳体101由纸浆制备而成,植物生长基质103中设置有植物种子。

本实施例提供的灌草生态球100,通过设置纸浆制成的壳体101,从而为植物生长基质103提供保护,避免植物生长基质103在所修复地流失,另外,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灌草生态球100,其壳体101由纸浆制备而成,壳体101在自然条件下发生降解,转化成营养物质,进一步促进植物的生长,加快绿化进程。

在本实施例中,纸浆由农作物秸秆粉碎后制成,既减少了生态环境的污染,又实现了资源的合理利用,真正实现农业废弃物变“废”为“宝”,对缓解我国能源压力,保护生态环境,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在本实施例中,植物生长基质103中设置有植物种子,以使得植物种子能够在壳体101的保护下,减少流失。

在实施例中,植物种子包括乔木种子、灌木种子和草本种子。

草本植物为生态修复的先锋,其能够快速生长,1~2个月内即可长满灌草生态球100,使覆盖地面复绿,但是草本植物的根系较浅,需要搭配根系较深的灌木,达到避免灌草生态球100流失的效果。但是草本植物的茂盛生长会一直灌木的生长,导致灌木生长较差,因此,需要加入乔木,使得乔木、灌木和草本植物错落搭配,形成生态位重叠小,种间竞争低的组成比列搭配,从而避免种间竞争所产生的衰退现象,提高绿化持久性。

本实施例提供的植物生长基质103还包括植生土壤、腐殖材料、保水剂、植物营养剂和微生物菌剂等;其中,植生土壤为粘土、黄土、黑土、细沙土、风化沙土、建筑废弃土、河道清淤土或城市生活垃圾再造土中一种或几种,在实际应用中,选自与所修复地土壤相似的土质作为植生土壤;腐殖材料为自稻壳、粉碎的农作物秸秆、粉碎的树枝杂草、木粉和禽畜排泄物中的至一种或几种;微生物菌剂为胶质芽孢杆菌、枯草芽孢杆菌、巨大芽孢杆菌、地衣芽孢杆菌、放线菌、光合菌或乳酸菌中一种或几种;保水剂为聚丙烯酰胺、聚丙烯酸钠、聚丙烯酸钾、聚丙烯酸胺、淀粉接枝丙烯酸钠或淀粉接枝丙烯酸钾中的一种或几种;植物营养剂选自有机肥、无机肥或复合肥中的一种或几种。

通过在植物生长基质103中加入植生土壤、腐殖材料、植物营养剂、微生物菌剂和保水剂等,以为植物种子的发芽和生长提供适宜的环境,从而促进植物的快速生长,提高绿化率。

本实施例提供的灌草生态球100,通过植物生长基质103设置于纸浆制成的壳体101中,使得壳体101既能够能够为植物生长基质103提供保护,又不会影响植物生长,在避免植物生长基质103流失的同时,有效促进植物生长,提高绿化率。

另外,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灌草生态球100能够栽种在裸露山体或道路边坡的土壤中,通过灌溉养护,使得植物种子在1~3个月的时间长满生态球,且植物种子在生长的过程中,根系植入裸露山体或道路边坡的土壤中,从而达到快速持续绿化的效果。

在本实施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中,壳体101通过真空吸附成型工艺制备而成。

通过采用真空吸附成型工艺制备壳体101,更节约原料,且更容易控制壳体101的形状和厚度,得到尺寸更加精准的壳体101。

在本实施例中,可以根据需要选择不同直径的模具与壳体101的厚度来提高壳体101的强度,从而提高壳体101中植物生长基质103的装载量。

在本实施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中,农作物秸秆纤维占壳体101固含量的60~80wt%。

为了将农作物秸秆变废为宝,本实施例提供的灌草生态球100壳体101中农作物秸秆纤维占壳体101固含量的60~80wt%,同时也能够保证壳体101降解后转化成营养物质的营养含量,从而加快植物的生长速度,提高绿化效率。

在本实施例的一种实施方式中,壳体101中还包括粘合剂,以保证壳体101的强度;在本实施例中,粘合剂选自聚氨酯粘合剂或聚丙烯酸粘合剂。

在本实施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中,壳体101上设置有灌装孔104,灌装孔104上设置有灌装塞105,灌装塞105与灌装孔104相匹配。

为了便于将植物生长基质103装入壳体101内部的空腔102中,形成灌草生态球100,在本实施例中,壳体101上设置于灌装孔104,以便于工作人员能够通过灌装孔104将植物生长基质103装填入壳体101内部的空腔102中,在提高灌装效率的同时,避免壳体101的形状受到影响,从而有效保持壳体101的结构稳定性。

在本实施例的该优选实施方式中,通过设置与灌装孔104相匹配的灌装塞105,以在植物生长基质103灌装完毕后,通过灌装塞105灌装孔104密封,以便面植物生长基质103从壳体101中流出,造成植物生长基质103的流失,导致所修复地绿化率降低。

在本实施例的进一步优选实施方式中,灌装孔104通过挂绳悬挂于灌装孔104上,以避免在运输不慎,造成灌装塞105的丢失。

在本实施例的进一步优选实施方式中,灌装塞105也由纸浆制成。

纸浆由农作物秸秆纤粉碎后制成,以使得灌装塞105也能够在自然条件下降解,转化成营养物质,从而促进植物生长。

在本实施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中,壳体101的直径为5-20cm。

通过将壳体101的直径设定为5-20cm,一方面便于施工,将灌草生态球100固定在边坡或矿上土壤中,且使得球体上表面与土壤表层齐平或略高于土壤表层,另一方面,也更美观,使得修复地形成落错有致的自然绿化景观。

在本实施例的典型但非限制性的实施方式中,壳体101的直径如为5、5.5、6、6.5、7、7.5、8、8.5、9、9.5、10、10.5、11、11.5、12、12.5、13、13.5、14、14.5、15、15.5、16、16.5、17、17.5、18、18.5、19、19.5或20cm。

在选用不同直径的壳体101时,能够通过选用不同直径的模具进行制备。

在本实施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中,壳体101上均匀设置有多个灌溉孔106。

本实施例提供的灌草生态球100,在灌溉养护下,植物生长基质103中的植物种子才能发芽生长,达到绿化的效果。

为了提高灌溉效率,在本实施例的优选实施方式中,在壳体101上均匀设置有多个灌溉孔106,以便于灌溉水能够通过灌溉孔106进入到壳体101内部的空腔102中,与植物生长基质103混合,从而促进植物种子的快速生长,达到绿化的目的。

在本实施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中,壳体101上均匀设置有多个植物生长孔107。

为了使得本实施例提供的灌草生态球100植物生长的更加错落有致,在本实施例的该优选实施方式中,在壳体101上均匀设置有多个植物生长孔107,使得植物生长基质103中的种子在发芽生长后能够通过植物生长孔107向外生长,从而使得植物生长的更加错落有致,所恢复地的绿化景观更加漂亮。

在本实施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中,壳体101的厚度为壳体101直径的1/10~1/4。

为了保证壳体101的承载强度,在本实施例的该优选实施方式中,壳体101的厚度为壳体101直径的1/10~1/4,从而在保证壳体101承载强度的同时,保证壳体101的承载率,提高灌草生态球100的植物覆盖率。

在本实施例的典型但非限制性的实施方式中,壳体101的厚度如为壳体101直径的1/10、1/9、1/8、1/7、1/6、1/5或1/4。

在本实施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中,灌草生态球100还包括锚定件,锚定件与壳体101可拆卸连接,所述锚定件用于将壳体101固定在岩石边坡上。

通过在灌草生态球100上设置与壳体101可拆卸连接的锚定件,以通过锚定件将灌草生态球100固定在所修复地的土壤中,避免灌草生态球100在自然条件下流失,从而保证灌草生态球100的绿化率。

在本实施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中,植物生长基质103为颗粒状。

通过将植物生长基质103通过造粒设备制成颗粒状,一方面便于将植物生长基质103装填入壳体101中,另外一方面也能够减少植物生长基质103的流失,提高灌草生态球100的绿化率。

本实施例提供的灌草生态球100的使用方法为:将本实施例提供的灌草生态球100在岩石边坡或矿山土壤中进行栽种,使得球体的上半部分与土壤表层齐平或略高于土地表面,然后进行灌溉养护,1-3个月后,即可使修复地绿化,有效减少土壤流失。

实施例2

本实施例是在实施例1基础上的改进,实施例1所描述的技术方案也属于本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生态修复系统,包括实施例1提供的灌草生态球,灌草生态球设置于道路边坡的土壤中。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生态修复系统通过将灌草生态球固定在岩石边坡的土壤中,通过灌溉养护,使得植物种子在1~3个月的时间长满生态球,且植物种子在生长的过程中,根系植入裸露山体或道路边坡的土壤中,从而达到快速持续绿化的效果。

在本实施例的一种实施方式中,灌草生态球的数量为多个。

通过在道路边坡的土壤中设置多个灌草生态球,以使得修复地的表面全部被植物所覆盖,从而提高绿化率,减少水土流失。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