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排分体式坐便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938671发布日期:2019-02-22 21:03阅读:242来源:国知局
下排分体式坐便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坐便器技术领域,尤其是下排分体式坐便器。



背景技术:

传统坐便器便池部呈现上宽下窄的特点,在使用过程当中不能形成足够强的冲力,导致冲水用水量大,另一方面,传统洗刷孔是打圆形的,无法形成较强力量的冲力,便池部的存水弯水封面积过大,节水效果较差。

基于此,对此问题进行深入研究,遂有本案产生。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上述不足之处而提供下排分体式坐便器,其具有优化节水功能,实现超强冲水力量的优点。

分体式墙排坐便器,包括便器主体、排污管、座圈和水箱,所述便器主体、排污管、座圈和水箱均为单独一体化成形结构,所述便器主体包括便池部、设于便池部后方的管道安装腔室以及位于管道安装腔室上方的水箱安装部,所述便池部上方边缘底部侧壁四周设有洗刷孔,所述便池部上方边缘底部侧壁前后端均设有长条形喷射口,所述便池部底部侧壁设有朝向管道安装腔室的台阶结构,所述排污管出口垂直朝下。

进一步的,所述排污管与存水弯水封面连接处为弧形结构。

进一步的,所述长条形喷射口的长度与宽度根据存水弯水封面积的大小来设计。

进一步的,所述洗刷孔为圆形结构。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其优点在于:

(1)新设计的台阶结构把便池部空间压小,产生一种较强的冲力,从而达到优化结构的效果。

(2)采用的长条形洗刷孔是根据存水弯水封面积的大小来设计的,通过压小的长条孔产生强大的冲力。

(3)传统坐便器的存水量是4.2/6L,通过优化结构,本实用新型的存水量为3L,大大提高节水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正面投影示意图。

图2为便器主体的俯视图。

图中:

1、便器主体 2、排污管 3、座圈 4、水箱 5、便池部 6、管道安装腔室 7、水箱安装部 8、洗刷孔 9、长条形喷射口 10、台阶结构 11、存水弯水封面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述。在此需要说明的是,下面所描述的本实用新型各个实施例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组合。

如图1和图2所示,下排分体式坐便器,包括便器主体1、排污管2、座圈3和水箱4,所述便器主体1、排污管2、座圈3和水箱4均为单独一体化成形结构,所述便器主体1包括便池部5、设于便池部5后方的管道安装腔室6以及位于管道安装腔室6上方的水箱安装部7,所述便池部5上方边缘底部侧壁四周设有洗刷孔8,所述便池部5上方边缘底部侧壁前后端均设有长条形喷射口9,所述便池部5底部侧壁设有朝向管道安装腔室6的台阶结构10,所述排污管2出口垂直朝下。

优先选择的是,所述排污管2与存水弯水封面11连接处为弧形结构。

优先选择的是,所述长条形喷射口9的长度与宽度根据存水弯水封面11的面积大小来设计,不同存水弯水封面11面积对应设计不同长度与宽度的长条形喷射口9,以便于实现较强力量的冲力。

优先选择的是,便池部5上方边缘底部侧壁前端的长条形喷射口9长度为68mm,宽度为12mm。

优先选择的是,便池部5上方边缘底部侧壁后端的长条形喷射口9长度为68mm,宽度为14mm。

新设计的台阶结构10把便池部5空间压小,产生一种较强的冲力,从而达到优化结构的效果。

采用的长条形洗刷孔9是根据存水弯水封面11面积的大小来设计的,通过压小的长条孔喷射口9产生强大的冲力。

传统坐便器的存水量是4.2/6L,通过优化结构,本实用新型的存水量为3L,大大提高节水效果。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范围作任何限制,故但凡依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和说明书所做的变化或修饰,皆应属于本实用新型专利涵盖的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