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利用微生物矿化原理的沙漠沙体格构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227679发布日期:2018-12-11 20:47阅读:242来源:国知局
一种利用微生物矿化原理的沙漠沙体格构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沙漠沙体格构装置,更具体的说是一种利用微生物矿化原理的沙漠沙体格构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的沙漠治理技术多是采用机械式的加固方法对沙漠流动沙丘采取治理,利用机械式的方法,常见的是修筑挡风墙抵挡风沙或者是混凝土浇筑格构体固着沙表面,从而为后续植被恢复创造条件。但这类机械式的治理方法工程量大,环境破坏严重,极易导致沙漠生态发生不可逆的破坏。而微生物矿化原理则是一种环境代价很小的可以实现固结沙体的方式。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减少机械式沙漠治理中的工程量大和环境破坏严重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利用微生物矿化原理的沙漠沙体格构装置,该装置基于微生物矿化原理进行设计。微生物矿化原理:利用巴氏芽孢杆菌(以下称菌液)诱导氯化钙与尿素混合溶液(以下称胶凝液)产生碳酸钙对沙颗粒进行胶结达到一定强度。该装置产生的格构体不仅能达到与混凝土浇筑式的格构功能相当,而且操作简单对环境的扰动很小,后续植被恢复后也可作为一部分矿物营养被分解还原成土壤。

本实用新型解决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利用微生物矿化原理的沙漠沙体格构装置,包括格构单元管套、菌液滴灌带、胶凝液滴灌带、固定管脚以及滴灌引导管,格构单元套管是装置的基本单元为矩形形状,四个角点可通过螺栓进行单元格的重复组装,格构单元套管内装有菌液滴灌带和胶凝液滴灌带,菌液滴灌带与胶凝液滴灌带上均匀开有滴灌孔,滴灌引导管与滴灌带的开孔连接,滴灌引导管与固定管脚绑接,固定管脚与格构单元套管焊接。通过滴灌带滴入菌液和胶凝液让菌液和胶凝液在指定的位置发生微生物矿化反应胶结周围沙体形成格构。

附图说明

附图1是实用新型的成型图;附图2是实用新型的主视图;附图3是实用新型的单边结构图;附图4是实用新型的固定管脚结构图;附图5是实用新型的套管内部构造图。

图中:1、沙格构体,2、沙体,3、格构单元管套,4、固定管脚,5、菌液滴灌带,6、胶凝液滴灌带,7、滴灌引导管。

具体实施方式

沙体格构装置包括格构单元管套3,格构单元管套3内装有菌液滴灌带5和胶凝液滴灌带6,每个滴灌带上都均匀开有小孔,菌液滴灌带5和胶凝液滴灌带6的开孔与滴灌引导管7连接,用于将滴灌带中的菌液和胶凝液送入指定位置,滴灌引导管7与固定管脚4绑接在一起,如图3所示,每一个格构单元管套3的四条边都由均匀排布的固定管脚4焊接在套管上,保证套管的稳定性和引导滴灌引导管7的作用,每一个格构单元管套3都能通过螺栓连接在一起。

使用时应在傍晚或夜间气温较低时进行,将装置布设在需要加固的沙体表面,插入固定管脚4,直到滴灌引导管7接触沙表面,如图2所示菌液与胶凝液从格构单元管套3的右侧和下侧进入,重复单元体也是以同样的方向进入,工作时先接通菌液滴灌带5时间控制在5小时,后关闭菌液滴灌带5,接通胶凝液滴灌带6滴灌时间5小时,让菌液与胶凝液充分接触发生微生物矿化反应,从而胶结周围沙体形成格构体。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