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重复利用的基桩桩帽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227720发布日期:2018-12-11 20:47阅读:751来源:国知局
一种可重复利用的基桩桩帽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建筑基桩施工技术,具体涉及基桩工程静载试验中基桩桩帽结构技术。



背景技术:

传统方法预先在基桩桩顶上浇筑桩帽,龄期满足后,再进行基桩静载试验,试验完毕后再破坏桩帽,传统方法在基坑工程中已被广泛使用,但存在着较大缺陷,如①传统方法先浇筑桩帽,龄期满足后才进行基桩静载试验,效率低,耗时;②传统方法静载试验结束后,桩帽要进行破坏,无法进行桩帽回收使用,造成材料损失,成本增加。结合对传统基桩桩帽存在的缺陷,提出了一种可重复利用的基桩桩帽装置,极大提高工作效率,降低了成本。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在传方法的基础上,将基桩桩帽变化为可以重复使用,达到降低成本,提高工作效率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可重复利用的基桩桩帽,包括外矩形帽框,设在外矩形帽框内底部中间的内矩形帽框,在外矩形帽框顶部中心位置开设有注浆孔,在外矩形帽框四个侧面中心点位置焊连接有吊装桩帽支撑架,在内矩形帽框两侧与对应外矩形帽框的两侧分别开设有螺栓孔,采用螺栓连接杆通过螺母将内矩形帽框与外矩形帽框固定连接;在内矩形帽框与外矩形帽框之间的空间充填有混凝土。

本实用新型外矩形帽框采用长宽高为:1.6m*1.6m*1.6m的厚钢板,外矩形帽框底部中心设置长宽高为1.2m*1.2m*0.5m范围为空的五面框。

本实用新型内矩形帽框采用长宽高为1.0m*1.0m*0.5m的厚钢板,中部为空的五面框。

本实用新型内矩形帽框采用长宽高为0.8m*0.8m*0.5m的厚钢板,中部为空的五面框。

本实用新型在内矩形帽框两侧与对应外矩形帽框的两侧分别开设有螺栓孔为至少两个,采用的螺栓连接杆与螺母与螺栓孔对应。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侧视图;

图3为图1的俯视图;

图4为图3中的A-A剖视图;

图5为图3中的B-B剖视图;

图6为图1中的C-C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2、图3、图5、图6所示,一种可重复利用的基桩桩帽对于1.2m桩径的桩帽由五大部分组成,主体结构包括外矩形帽框1、注浆孔4、吊装桩帽支撑架5、C60混凝土 8及螺栓孔9;对于1m或0.8m桩径的桩帽由八大部分组成,长宽高为1.6m*1.6m*1.6m的外矩形帽框1、长宽高为1.0m*1.0m*0.5m的内矩形帽框2或长宽高为0.8m*0.8m*0.5m的内矩形帽框2、注浆孔4、吊装桩帽支撑架5、螺栓连接杆6、螺母7、C60混凝土8及螺栓孔9。

本实施工作原理:第一步加工长宽高为1.6m*1.6m*1.6m外矩形帽框1、长宽高为 1.0m*1.0m*0.5m的内矩形帽框2、长宽高为0.8m*0.8m*0.5m的内矩形帽框2,并在外矩形帽框1顶部中心位置设置注浆孔4、四个侧面中心对称焊接吊装桩帽支撑架5及1.2m*1.2m*0.5m 的空间底部对称设置四个螺栓孔9,在内矩形帽框2外侧与外矩形帽框1底部四个螺栓孔9 对称平行的位置设置四个螺栓孔9;第二步准备C60混凝土;第三步在外矩形帽框1的顶部注浆孔4位置注浆至外矩形帽框1内部空间密实饱满;第四步在外矩形帽框1下部 1.2m*1.2m*0.5m的空间位置通过螺栓连接杆6、螺母7、螺栓孔9把长宽高为1.0m*1.0m*0.5m 的内矩形帽框2或长宽高为0.8m*0.8m*0.5m的内矩形帽框2与外矩形帽框1组装在一起;第五步悬索连接吊装桩帽支撑架5通过吊车把桩帽调至桩顶;第六步开始静载试验,试验完毕;第七步通过吊车调出桩帽,循环使用桩帽。

本实用新型桩帽可用于检测桩径为1.2m、承载力为25000kN以下吨位的基桩静载试验;螺栓连接杆6连接外矩形帽框1和1.0m*1.0m*0.5m的内矩形帽框2,螺母7固定住螺栓连接杆6两端,桩帽可用于检测检测桩径为1m、承载力为25000kN以下吨位的基桩静载试验;螺栓连接杆6连接外矩形帽框1和长宽高为0.8m*0.8m*0.5m的内矩形帽框2,螺母7固定住螺栓连接杆6两端,桩帽可用于检测检测桩径为0.8m、承载力为25000kN以下吨位的基桩静载试验。

本实用新型的基桩桩帽适用于常见的基桩桩径为0.8m、1.0m、1.2m,承载力为25000kN 以下的基桩静载试验检测。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可重复利用的基桩桩帽装置,外矩形帽框1、1.0m*1.0m*0.5m的内矩形帽框2、0.8m*0.8m*0.5m的内矩形帽框2采用厚度为5cm的Q345B钢材。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外矩形帽框1,底部中间位置预留长宽高为1.2m*1.2m*0.5m的空间,作为基桩桩径为1.2m的桩顶与桩帽的搭接空间,高度为0.5m搭接起到固定桩帽重心和上部静载试验荷载的平衡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1.2m*1.2m*0.5m内矩形帽框2和0.8m*0.8m*0.5m的内矩形帽框2,中部位置设置为空,1.2m*1.2m*0.5m内矩形帽框2和0.8m*0.8m*0.5m的内矩形帽框2的高度与外矩形帽框1底部中间位置预留长宽高为1.2m*1.2m*0.5m空间的高度保持一致,主要为了在检测基桩桩径为0.8m、0.6m的基桩静载试验时,基桩桩顶上部内矩形帽框2与外矩形帽框1的底部接触良好,保持桩帽平衡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所述1.6m*1.6m*1.6m的外矩形帽框1的顶部中心设置一个注浆孔4,对称四侧中心分别设置吊装桩帽支撑架5,底部1.2m*1.2m*0.5m的预留空间位置对侧位置预留4个螺栓孔9,螺栓孔9平行对称设置,圆孔深度为3cm。

本实用新型所述1.2m*1.2m*0.5m的内矩形帽框2和本实用新型所述0.8m*0.8m*0.5m的内矩形帽框2的外侧位置上平行对称布设4个螺栓孔9,圆孔深度3cm,要求与外矩形帽框1 内侧上的螺栓孔9平行对称布设。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螺栓连接杆6材料为圆钢筋,直径略比螺栓孔9小,长度略大于两对称连螺栓孔9之间距离,保证螺栓连接杆6能顺利进入螺栓孔9和连接良好,螺栓连接杆6 两端设有有螺纹,螺母7可以螺栓连接杆6上的螺纹把外矩形帽框1、1.0m*1.0m*0.5m的内矩形帽框2、0.8m*0.8m*0.5m的内矩形帽框2与螺栓连接杆6紧密固定再一起。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