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增压供水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428728发布日期:2018-12-28 19:59阅读:341来源:国知局
一种增压供水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增压供水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增压供水装置。



背景技术:

供水是指通过公共设施、商业组织、社区努力或个人提供水资源,水的输送通常是通过水泵和管道,灌溉也包括在其中,叠压供水是利用室外给水管网余压直接抽水再增压的二次供水方式,在城市高楼中需要增压供水装置将低位的水输送到高位上,这样避免了在高位建设水塔的需求。

现在城市高楼供水多采用无负压接力式供水,或者叫叠压供水方式,但是现有的无负压接力式供水存在造价比较高,部件损坏不好维修,而且稳定性差,不方便安装,减震防护功能差,很容易造成增压供水装置损坏,降低了使用寿命,为此,我们提出了一种增压供水装置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增压供水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增压供水装置,包括四个支撑柱,同一侧的两个支撑柱为一组,同一组的两个支撑柱之间均固定有横板,所述横板的上端等间距固定有多个套管,所述套管内设有减震装置,所述减震装置的上端固定有承载板,且承载板的两端分别固定在同一组的两个支撑柱的一侧,所述承载板上设有弧形放置槽,两个弧形放置槽内共同放置有罐体,同一组的两个支撑柱的一端侧壁上均固定有固定板,且同一侧的两个固定板为一组,同一组的两个固定板的上端共同固定有挡板,两个挡板的一侧分别抵触在罐体的两端,同一侧的两个支撑柱的上端均设有安装板,同一侧的两个安装板上共同固定有连接件,所述连接件的下端抵触在罐体的上端侧壁上,所述罐体的上端固定有连接头,所述连接头上贯穿设有输水管,所述输水管的下端延伸至罐体内,所述输水管的下端连接有两个水泵。

优选地,所述减震装置包括固定在套管内底部的减震弹簧,所述减震弹簧的上端固定有压杆,所述压杆的两端侧壁上均固定有滑块,所述套管内的相对侧壁上均设有与滑块对应的滑槽,且滑块安装在滑槽内,所述压杆的一端贯穿套管的一端侧壁并延伸至套管的一侧,所述压杆的上端固定在承载板的下端。

优选地,所述安装板上设有两个螺纹通孔,所述支撑柱的上端设有与螺纹通孔对应的螺纹盲孔,所述螺纹通孔内贯穿设有螺栓,所述螺栓的一端延伸至螺纹盲孔内。

优选地,所述罐体的一端侧壁上设有进水管。

优选地,所述套管为一端封闭的管体,所述套管的封闭端固定在横板的上端。

优选地,所述罐体采用不锈钢材质制成。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在发生水锤现象时,罐式储水可以柔性的消除水锤的冲击力,最大限度确保设备安全运行;

2、通过连接件和挡板之间的配合,实现了对罐体的双重防护,提高了稳定性,方便安装和拆卸,方便维修,提高了安装率,降低了时间成本;

3、通过压杆和减震弹簧之间的配合,实现了对罐体的减震,起到了对罐体的减震防护作用,罐体采用进水罐式结构,水泵在吸入水时,不会产生汽蚀,提高了可靠性,提高了增压供水装置的使用寿命,提高了可靠性;

4、采用潜水式安装水泵,实现了超低噪音,在五米范围内都不会感觉到设备在运行,规避了因为设备产生噪音造成扰扰民的问题发生;

综上所述,该装置安装方便,部件损坏之后方便维修,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稳定性,减震防护功能强,实现了超低噪音,不会影响到居民休息,提高了增压供水装置的使用寿命,操作简单,使用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增压供水装置的外部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增压供水装置罐体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增压供水装置罐体的侧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增压供水装置套管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中:1罐体、2弧形放置槽、3输水管、4连接头、5连接件、6进水管、7安装板、8固定板、9支撑柱、10挡板、11减震弹簧、12水泵、13承载板、14套管、15横板、16滑块、17压杆、18螺栓、19滑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参照图1-4,一种增压供水装置,包括四个支撑柱9,起着支撑的作用,同一侧的两个支撑柱9为一组,同一组的两个支撑柱9之间均固定有横板15,横板15的上端等间距固定有多个套管14,套管14为一端封闭的管体,套管14的封闭端固定在横板15的上端,套管14内设有减震装置,通过减震装置可对罐体1进行减震防护,提高稳定性;

减震装置的上端固定有承载板13,且承载板13的两端分别固定在同一组的两个支撑柱9的一侧,通过减震装置对称载板13进行减震,承载板13上设有弧形放置槽2,两个弧形放置槽2内共同放置有罐体1,罐体1的一端侧壁上设有进水管6,方便通过进水管6添加水,罐体1采用不锈钢材质制成,同一组的两个支撑柱9的一端侧壁上均固定有固定板8,且同一侧的两个固定板8为一组,同一组的两个固定板8的上端共同固定有挡板10,两个挡板10的一侧分别抵触在罐体1的两端,通过挡板10对罐体1进行防护,方便对罐体1进行放置和防护;

同一侧的两个支撑柱9的上端均设有安装板7,同一侧的两个安装板7上共同固定有连接件5,连接件5的下端抵触在罐体1的上端侧壁上,通过连接件5对罐体1进行防护,罐体1的上端固定有连接头4,连接头4上贯穿设有输水管3,输水管3的下端延伸至罐体1内,输水管3的下端连接有两个水泵12,通过水泵12将罐体1内的水抽出,然后通过输水管3进行输送,罐体1在安装的时候,通过减震装置、连接件5和挡板10之间的配合,不仅方便了罐体1的安装,还能对罐体1进行稳定防护,提高了罐体1的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中,减震装置包括固定在套管14内底部的减震弹簧11,减震弹簧11的上端固定有压杆17,压杆17的两端侧壁上均固定有滑块16,套管14内的相对侧壁上均设有与滑块16对应的滑槽19,且滑块16安装在滑槽19内,所述压杆17的一端贯穿套管14的一端侧壁并延伸至套管14的一侧,所述压杆17的上端固定在承载板13的下端,当承载板13受到挤压时,会对压杆17挤压,压杆17会对减震弹簧11施压,减震弹簧11通过自身的弹力,进行自动复位,从而降低承载板13下降时产生的压力,对承载板13上的罐体1进行减震防护。

本实用新型中,安装板7上设有两个螺纹通孔,支撑柱9的上端设有与螺纹通孔对应的螺纹盲孔,螺纹通孔内贯穿设有螺栓18,螺栓18的一端延伸至螺纹盲孔内,通过螺栓18将安装板7固定在支撑柱9的上端,提高了安装板7的安装效率,方便安装和拆卸,降低了时间成本。

本实用新型中,在使用时,先将四个支撑柱9固定在合适的位置,然后两个横板15分成两组分别固定在同一组的两个支撑柱9之间,然后将罐体1放置在弧形放置槽2内,转动螺栓18,将安装板7固定在支撑柱9的上端,从而对连接件5进行安装,继而方便对罐体1进行固定,固定好之后,然后将两个挡板10抵触在罐体1的两侧,加强防护,然后通过两个水泵12将罐体1内的水抽出,然后通过输水管3进行输送,连接头4将两个输水管3内的水进行整合,整合完毕后,通过一个水管将水输送到用户家里,在水泵12工作的时候,会产生振动,罐体1对承载板13挤压,承载板13对压杆17施压,压杆17对减震弹簧11施压,减震弹簧11通过自身的弹力,进行自动复位,从而对承载板13进行减震,继而对罐体1进行减震。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