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备箱式泵房供水系统的管路清洁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959156发布日期:2019-02-22 22:39阅读:295来源:国知局
具备箱式泵房供水系统的管路清洁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供水系统,尤其涉及一种具备箱式泵房供水系统的管路清洁系统,属于供水系统中管路清洁的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水质的要求越来越高,水是人的生命之源,而生活中最常见的水就是自来水,本案的供水系统即用于将水厂供水引入并通过配压后供给给用户。

自来水是指通过自来水处理厂净化、消毒后生产出来的符合相应标准的供人们生活、生产使用的水。自来水一般经过沉淀、消毒、过滤等工艺流程的处理后能达到直接饮用的标准,但是由于长距离管道运输、管道陈旧生锈、城市高楼水箱和楼群蓄水池不清洁或常年使用不消毒等,都可造成二次污染,导致进入用户的自来水无法直接饮用。

一般的用户会通过在家中的进水端增加净水装置,该净水装置占用空间较大,很多小户型很难满足其安装要求,另外净水装置对供水管网会产生压力负担,打破原先的供压分配,而在净水装置中增加泵组进行水源引入也会对供水管网产生负担,尤其是在原供水管网压力供给不足时,会导致其他用户水压不足的现象出现。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针对住宅管网供水无法直接饮用的问题,提出一种具备箱式泵房供水系统的管路清洁系统。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具备箱式泵房供水系统的管路清洁系统,供水系统包括稳流罐机构、泵组及供水管网,所述稳流罐机构包括水箱,所述水箱的顶部设有进水口和负压解除器,水箱的底部设有排污口和出水口,水箱内部设有液位监控开关,所述水箱的进水口连接外部进水管,所述水箱的出水口连接所述泵组的进水端,所述泵组的出水端通过压力变送器连接供水管网,

所述水箱的出水口底部设有一级过滤机构,所述供水管网的进水端设有二级过滤机构,并且二级过滤机构与所述压力变送器之间设有用于二级过滤机构水压补偿的隔膜式气压罐,

所述水箱的顶部设有循环进水口,所述供水管网的末端设有与所述循环进水口相连通的循环管路,所述循环管路上设有循环蝶阀。

优选地,所述一级过滤机构沿水流方向依次设有PP过滤器和一级活性炭过滤器,所述二级过滤机构沿水流方向依次设有纤维超滤膜过滤器和二级活性炭过滤器。

优选地,所述一级过滤机构可拆卸设置于所述水箱的出水口上。

优选地,所述一级过滤机构的出水端设有进宽出窄的用于滤阻水压损失补偿的锥形导流管。

优选地,供水管网与所述隔膜式气压罐之间设有至少两个并联的二级过滤机构。

优选地,至少一个二级过滤机构的纤维超滤膜过滤器和二级活性炭过滤器之间设有RO膜过滤器,所述RO膜过滤器上设有浓缩水出水管,所述浓缩水出水管上设有蝶阀。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主要体现在:

1.在箱式泵房上设置了两级过滤机构,能实现供水净化,使得用户用水达到直饮水标准,无需用户单独安装入户净化水装置,减少了不必要的空间浪费。

2.通过循环管路的设计能产生循环流径实现对供水管路冲刷,有效去除供水管路中滞留的杂质,使得管路洁净,从而确保供水品质。

3.两级过滤机构的设置合理,供水净化高效,且不会增加泵组负担。

4.整体方案易于实施,且适于推广应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具备箱式泵房供水系统的管路清洁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一级过滤机构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二级过滤机构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提供具备箱式泵房供水系统的管路清洁系统。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进行详细描述,以使其更易于理解和掌握。

具备箱式泵房供水系统的管路清洁系统,如图1至图3所示,包括稳流罐机构1、泵组2及供水管网3,稳流罐机构1包括水箱4,水箱4的顶部设有进水口41和负压解除器42,水箱4的底部设有排污口43和出水口44,水箱4内部设有液位监控开关45,水箱4的进水口41连接外部进水管5,水箱4的出水口44连接泵组2的进水端,泵组2的出水端通过压力变送器6连接供水管网3。

箱式泵房主要是起到调蓄能力,不会对市政供水管网产生负压影响,同时又不会损失市政供水管网的水压,能起到二次加压作用,其具体实现原理及结构不再赘述。

本案中,水箱4的出水口44底部设有一级过滤机构7,供水管网3的进水端31设有二级过滤机构8,并且二级过滤机构8与压力变送器6之间设有用于二级过滤机构8水压补偿的隔膜式气压罐9,水箱4的顶部设有循环进水口48,供水管网3的末端32设有与循环进水口48相连通的循环管路10,循环管路10上设有循环蝶阀20。所谓的供水管网3的末端32即指全部压力区的顶层用户供水末端汇总,需要说明的是,本案的末端32是通过联网管连接全部的供水末端汇总后的总末端。

对非循环时的净化水进行说明,由于市政供水管网管路较长,因此经过外部进水管5进入到水箱4内的水体存在一定的二次污染,并且由于水箱4内存在储水也容易造成水体的多次污染,通过水箱4的供水无法满足直饮水的标准,本案通过在出水口44底部设置一级过滤机构7,PP过滤器71能过滤掉较大颗粒的杂质,实现处过滤,将大颗粒杂质滞留在水箱4内,一级活性炭过滤器72能初步消除水质异味,两者配合使用实现了对水箱4出水的预净化处理。并且该一级过滤机构7所造成的水压流失较小,不会增加箱式泵房的泵组压力。

而二级过滤机构8即用于供水前的洁净净化,保障供水达到直饮水的标准。具体地,经过泵组2及压力变送器6后供水进入二级过滤机构8,通过纤维超滤膜过滤器81实现对较微小杂质的去除,二级活性炭过滤器82作为净化终端消除水质异味。

对隔膜式气压罐9的压力补偿进行描述,在供水管网3中,当用户用水后会消耗供水管网3中的管压,消耗到一定程度时,需要通过泵组2进行压力补给,而二级过滤机构8本身会给供水管路产生一定的水压损耗,因此会增加泵组2工作频繁性,加大能源的损耗,通过设置隔膜式气压罐9能实现储能,在供水管网达到供压上限时,隔膜式气压罐9能最大化储能,泵组2停歇作业期间,当用户使用水时,会通过隔膜式气压罐9补充水压,水流经过二级过滤机构8时更流畅,只有当隔膜式气压罐9中储能完全释放后,且供水管网达到供压下限时,才会再次启动泵组2。通过隔膜式气压罐9的设置,能抵消二级过滤机构8对整个供水管网3的水压消耗,能维持原来的泵组2供水设置。

对管路清洁系统的循环清洁进行详细说明,在进行管路循环清洁时,需要在供水管网处于供压上限时进行,打开循环蝶阀20,供水管网3的供水会沿末端32进入循环管路10后通过循环进水口48进入水箱4中,形成水箱4出水至供水管网3、供水管网3末端32出水至循环管路10、循环管路10引入水箱4的循环水流径,此过程中,泵组2高负荷运行,水流速达到冲洗供水管网3的作用,当然泵组2并非一直保持增压状态,当达到水循环水压需求时即可自动调频,可以设置定期循环冲洗或检测冲洗,检测冲洗可以在供水管网3中任意性设置若干个水质检测器。

另外,需要对循环冲洗进行相关说明,可以在水箱4满载状态下,通过关闭市政供水网的进水,实现封闭式的循环冲洗,循环过程中,依然能实现用户供水。

循环进水口48端可设置止回阀,防止供压间隙端循环管路10产生回流。

其中,如图2所示,一级过滤机构7沿水流方向依次设有PP过滤器71和一级活性炭过滤器72。

如图3所示,二级过滤机构8沿水流方向依次设有纤维超滤膜过滤器81和二级活性炭过滤器82。

本案中,一级过滤机构7可拆卸设置于水箱4的出水口44上,能实现周期性地对一级过滤机构7的替换,优选实施例中,该一级过滤机构7上还可设置监控机构,监控机构用于监控该一级过滤机构7的寿命状况,例如通过设置透明窗,观察颜色替换。

为了防止水箱4未及时清洁,导致沉积层覆盖出水口44,在出水口44上增设了球面支撑网膜46,该球面支撑网膜优选为不锈钢网状结构网膜。

另外,一级过滤机构7的出水端设有进宽出窄的用于滤阻水压损失补偿的锥形导流管47,一级过滤机构7会损失部分压力,通过该锥形导流管47能使得一级过滤机构7的出水端水压与出水口44水压保持平衡。

供水管网3与隔膜式气压罐9之间设有至少两个并联的二级过滤机构8,通过并联设置的二级过滤机构8可以选择性替换二级过滤机构8,任一可独立使用,不会影响供水管网3供水。

优选实施例中,至少一个二级过滤机构8的纤维超滤膜过滤器81和二级活性炭过滤器82之间设有RO膜过滤器83,RO膜过滤器83上设有浓缩水出水管84,浓缩水出水管84上设有蝶阀。通过增设的RO膜过滤器83能使出水达到纯净水的要求。

正常供水时,一般不会使用到RO膜过滤器83,因为经过高效净化后的纯净水缺少必要的矿物质成分,并不利于人们的饮用。而在进行供水管网3冲洗时,可以采用具备RO膜过滤器83的二级过滤机构8来实现,通过纯净水循环冲洗能提高供水管网3的洁净程度,延长供水管网3的清洁周期,有效净化时段长。

通过以上描述可以发现,本实用新型具备箱式泵房供水系统的管路清洁系统,在箱式泵房上设置了两级过滤机构,能实现供水净化,使得用户用水达到直饮水标准,无需用户单独安装入户净化水装置,减少了不必要的空间浪费。通过循环管路的设计能产生循环流径实现对供水管路冲刷,有效去除供水管路中滞留的杂质,从而确保供水品质。两级过滤机构的设置合理,供水净化高效,且不会增加泵组负担。整体方案易于实施,且适于推广应用。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了充分描述,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并不受上述描述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依据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实质在结构、方法或功能等方面采用等同变换或者等效变换而形成的所有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