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桩热分析完整性的检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048498发布日期:2019-03-05 19:47阅读:357来源:国知局
一种基桩热分析完整性的检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建筑工程领域,涉及一种基桩热分析完整性的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基桩检测的装置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承载力检测装置,另一类是完整性检测装置,完整性检测装置中目前常用的有:钻芯法、声波透射法、低应变法、高应变法(同时也用于承载力检测)及热分析法(或称热异常法,以下简称TIP法)检测装置。这些检测装置各有其适用条件。

其中,TIP法的原理是在桩身混凝土浇筑之初,利用混凝土水化反应发热的原理,测量桩身不同深度处的温度,温度高低与混凝土的用量和质量(是否存在缺陷)呈相关关系,根据温度的绝对值与温度沿桩身的相对差异来分析桩身混凝土浇筑是否均匀,桩身是否完整,钢筋笼放置是否偏心,计算钢筋笼水泥保护层厚度等。

现有TIP检测有两种装置形式,(1)热探头和(2)预埋热电缆的形式。

(1)热探头法的探头是在预埋管内上下移动的,按每隔一段距离采集一个数据的方式对管内各点的温度进行采集。本方式的优点是:成本低,购入一次设备后,可反复使用,但其缺点也很明显:因为水化热只在12-72h内产生,且影响因素较多,(比如天气、温度、周边土层、是否有水泥添加剂等),就算在特定的时间进行人工测试,也不容易找到最佳的测试时点,且人工成本高;另外,本方式的探头非接触式的红外温度探头,间接测试且停留时间较短,测试精度会受到影响。

(2)热电缆的方式,早期预埋热电缆的时候保证传感器不被损坏,后期只要设置好采集时间间隔,传感器就会定时读数,工程师只要最后将数据传输到主机里,回去分析即可。这种方式的优点是:自动化程度高,采集到的数据量大,方便分析,但其热电缆只能在早期预埋,预埋后浇筑了混凝土,就无法取出来重复利用,所以消耗材料的成本非常高。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两种方式存在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基桩热分析完整性的检测装置,使探测设备可回收,成本较低,能够及时进行多次测试。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基桩热分析完整性的检测装置,包括完整性测试仪、至少一个温度传感器、至少一个用于预埋的测试管;使用时,所述温度传感器放置在所述测试管中,并通过数据线连接所述完整性测试仪;所述温度传感器包括沿所述测试管轴向相互连接的若干个传感器组件,通过所述测试管壁上沿轴向设置的若干个导热窗检测灌注桩的混凝土水化热温度,并将温度数据传送给所述完整性测试仪。

进一步地:

所述导热窗沿所述测试管壁轴向间隔设置,且所述导热窗上设有导热片。

所述测试管为热的不良导体管。

所述传感器组件包括可伸缩感应头,使其能够紧贴所述导热窗。

所述传感器组件还包括连接杆、连接杆上设置的计数器,所述可伸缩感应头通过所述计数器垂直连接于所述连接杆的一端或两端。所述连接杆内置电源线和数据线,使所述计数器将所在连接杆的顺序信息以及由所述可伸缩感应头检测的温度数据传送给所述完整性测试仪。

所述可伸缩感应头包括感应头及其连接的内置导线的弹簧。

所述连接杆为弹性杆。

若干个所述连接杆通过快速接头沿所述测试管轴向相互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本实用新型使探测设备可回收,成本低,又能够及时进行多次实时测试。

更具体地,设置的可伸缩感应头能够紧贴导热窗口,并且因为热的不良导体材质测试管的隔离,相邻点热传导不良,可更精确地测得此部分的混凝土水化热,实现多次实时高精度测试。设置的计数器可用于判断传感器组件的所在顺序,从而检测桩身不同深度处的温度。

附图说明

下面参照附图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使用状态图。

图中标号为:1-基桩热分析完整性测试仪,2-数据转换接头,3-温度传感器,31-快速接头,32-连接杆,33-感应头,34-弹簧,35-计数器,4-混凝土灌注桩,5-测试管,51-导热窗,52-导热片。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基桩热分析完整性的检测装置,包括完整性测试仪1、至少一个温度传感器3、至少一个用于预埋的测试管5;使用时,所述温度传感器3放置在所述测试管5中,并通过数据线连接所述完整性测试仪1;所述温度传感器3包括沿所述测试管5轴向相互连接的若干个传感器组件,通过所述测试管5壁上沿轴向设置的若干个导热窗51检测灌注桩的混凝土水化热温度,并将温度数据传送给所述完整性测试仪1。

所述传感器组件包括可伸缩感应头,使其能够紧贴所述导热窗51。

所述传感器组件还包括连接杆32、连接杆32上设置的计数器35,所述可伸缩感应头通过所述计数器35垂直连接于所述连接杆32的一端或两端。所述连接杆32内置电源线和数据线,使所述计数器35将所在连接杆32的顺序信息以及由所述可伸缩感应头检测的温度数据传送给所述完整性测试仪1。

所述导热窗51上设有导热片52。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采用不锈钢导热片52,为热的良导体。相邻导热片52的中心距和相邻感应头33的中心距相等,从而在测试时,感应头33可紧贴到导热片52,实时测试灌注桩4产生的水化热。

所述测试管为热不良导体管,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采用PVC管。弹簧34的可伸缩使得感应头33可以紧贴导热窗上的导热片52,并且因为测试管5的其余部分为PVC材质是热的不良导体,通过它的隔离,相邻点热传导不良,所以在导热片52可更精确地测得此部分的混凝土水化热。

所述可伸缩感应头包括感应头33及其连接的内置导线的弹簧34。感应头33,可精确测温并数字化;弹簧34可使感应头33紧密贴合到导热片52上,弹簧内有导线,可将温度数据传递到计数器35;计数器35可接受温度数据,并自动识别自己的顺序,将顺序信号和温度信号同时通过连接杆32传递到完整性测试仪1。

所述连接杆32为弹性杆。弹性杆其中一实例例中采用树脂纤维材料,有一定的弹性,可进行小角度偏转,以适应管道小幅度倾斜。

若干个所述连接杆32通过快速接头31沿所述测试管5轴向相互连接。快速接头31采用卡口方式,并快速连接内部的数据线和电源线。

具体使用如下:

首先预埋至少一个测试管5,然后浇灌混凝土,将温度传感器3放入测试管5中,并在测试管5中移动到合适位置,使感应头33紧贴不锈钢导热片52,检测灌注桩4中产生的局部水化热,数字化后由弹簧34传递到计数器35,计数器35综合了温度数据及本身的顺序数据(即传感器组件的所在顺序,如从下往上依次顺序为1、2、3、4等,由于每根连接杆为同样长度,因此顺序就可以对应深度,从而在温度-深度曲线上画出温度变化曲线),通过复数个计数器35、连接杆32、快速接头31的串联,将信号通过数据转换接头2传递到完整性测试仪1中进行数据记录、显示及分析。

虽然以上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是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理解,我们所描述的具体的实施例只是说明性的,而不是用于对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的限定,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依照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所作的等效的修饰以及变化,都应当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所保护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