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电站屋顶雨水回收再利用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422307发布日期:2019-04-17 00:17阅读:331来源:国知局
变电站屋顶雨水回收再利用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变电站屋顶雨水回收再利用系统,具体是一种适用于无人值守变电站间歇性用水特点的新型雨水回收再利用系统。



背景技术:

现阶段,无人值守变电站,一般建在远离城镇的区域,周边通常市政配套设施缺乏,无市政给水、污水、雨水管网。如果采用市政给水管网,因为远离城镇区域,所以中途需设置一级或二级甚至三级加压泵房和站外泵房不便管理,且费用较高,而就地打井需要根据变电站地质情况选择,如打孔过深,有可能造成设备地基沉降,另外打井成本较高。除此之外,变电站雨水排除问题也同样因远离市政管网而不得不就近排放处理,通常的做法是在站内通过雨水管网收集后排至站外附近沟道河流或是出站外后任其散排,当降雨强度较大或历时较长时,站外散排的雨水很容易出现雨水溢流至附近农田,甚至有可能出现回灌变电站现象。

无人值守变电站屋顶面积约100~200㎡,且变电站内用水主要是消防用水、间歇性生活用水、周期性变电站清洁打扫用水等,用水量较小,排水量也小。现有雨水回收再利用技术中,无针对变电站雨水回收量小、使用量小的装置,无法解决无人值守变电站用水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根据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变电站屋顶雨水回收再利用系统,对变电站屋顶雨水进行收集、储存、多级过滤从而解决无人值守变电站用水问题。

本实用新型按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变电站屋顶雨水回收再利用系统,包括雨水井、净水井和落水管;所述雨水井、净水井分别设置在地下,所述落水管的顶端安装在变电站屋顶处,用以收集变电站屋顶雨水,落水管的底部与雨水井相连通,所述雨水井与净水井之间通过连接管相连通;所述雨水井、净水井中设有多级净水装置,用以对雨水进行过滤;所述落水管中设有水量控制装置,当雨水量大时能够自动关闭落水管与雨水井的连接;还包括对雨水井和净水井内水量进行监控控制的自动控制装置。

优选的是,所述水量控制装置包括电磁阀、水位传感器Ⅰ和水位传感器Ⅱ;

其中,电磁阀安装在落水管中,水位传感器Ⅰ和水位传感器Ⅱ上下相间隔安装在雨水井内壁上;当雨水井内的水位达到上部的水位传感器Ⅰ时,电磁阀关闭;当雨水井内的水位达到下部的水位传感器Ⅱ时,电磁阀开启。

优选的是,多级净水装置包括过滤网Ⅰ和过滤网Ⅱ;其中,过滤网Ⅰ安装在落水管的出水口处,过滤网Ⅱ安装在连接管中。

优选的是,所述过滤网Ⅰ和过滤网Ⅱ采用孔径为0.18~0.2mm的不锈钢筛网。

优选的是,多级净水装置还包括设置在净水井中的过滤模块;该过滤模块采用可更换型过滤滤芯,从而满足不同需求的水质要求。

优选的是,所述自动控制装置包括控制器、安装在雨水井中的潜水泵Ⅰ、安装在净水井中的潜水泵Ⅱ和水位传感器Ⅲ;当净水井中的水位达到水位传感器Ⅲ时,控制器接收信号后控制潜水泵Ⅰ启动向净水井供水,当控制器检测到需要生活供水时,控制潜水泵Ⅱ启动向生活水管供水。

优选的是,所述雨水井、净水井的顶面均配备可拆卸的透明井盖,方便定期维护检查。

优选的是,所述雨水井、净水井的底面均采用坡面,且在坡面的最低处设有沉淀层。

优选的是,所述雨水井内壁靠近底面处设有水位传感器Ⅳ,当雨水井内的水位达到水位传感器Ⅳ时,控制器接收信号后通过GPRS模块、以太网模块发出告警信号后以便进行人工补水。

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

变电站屋顶雨水回收再利用系统通过小面积内雨水收集,可以解决无人值守变电站用水及排水问题,且实现对该系统内存水量进行动态化、智能化管理,全过程绿色环保。

附图说明

图1为变电站屋顶雨水回收再利用系统示意图;

图2为水量控制装置示意图;

图3为变电站屋顶雨水回收再利用系统工作流程图。

图中:1-雨水井,2-净水井,3-落水管,4-连接管,5-电磁阀,6-水位传感器Ⅰ,7-水位传感器Ⅱ,8-过滤网Ⅰ,9-过滤网Ⅱ,10-过滤模块,11-控制器,12-潜水泵Ⅰ,13-潜水泵Ⅱ,14-水位传感器Ⅲ,15-透明井盖,16-沉淀层,17-水位传感器Ⅳ,18-变电站屋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1所示,一种变电站屋顶雨水回收再利用系统,包括雨水井1、净水井2和落水管3;所述雨水井1、净水井2分别设置在地下,所述落水管3的顶端安装在变电站屋顶18处,用以收集变电站屋顶18雨水,落水管3的底部与雨水井1相连通,所述雨水井1与净水井2之间通过连接管4相连通;所述雨水井1、净水井2中设有多级净水装置,用以对雨水进行过滤;所述落水管3中设有水量控制装置,当雨水量大时能够自动关闭落水管3与雨水井1的连接;还包括对雨水井1和净水井2内水量进行监控控制的自动控制装置。

如图2所示,所述水量控制装置包括电磁阀5、水位传感器Ⅰ6和水位传感器Ⅱ7;其中,电磁阀5安装在落水管3中,水位传感器Ⅰ6和水位传感器Ⅱ7上下相间隔安装在雨水井1内壁上;当雨水井1内的水位达到上部的水位传感器Ⅰ6时,电磁阀5关闭;当雨水井1内的水位达到下部的水位传感器Ⅱ7时,电磁阀5开启。

继续参照图1所示,多级净水装置包括过滤网Ⅰ8和过滤网Ⅱ9;其中,过滤网Ⅰ8安装在落水管3的出水口处,过滤网Ⅱ9安装在连接管4中。所述过滤网Ⅰ8和过滤网Ⅱ9采用孔径为0.18~0.2mm的不锈钢筛网。

多级净水装置还包括设置在净水井2中的过滤模块10;该过滤模块10采用可更换型过滤滤芯,从而满足不同需求的水质要求。

所述自动控制装置包括控制器11、安装在雨水井1中的潜水泵Ⅰ12、安装在净水井2中的潜水泵Ⅱ13和水位传感器Ⅲ14;当净水井2中的水位达到水位传感器Ⅲ14时,控制器11接收信号后控制潜水泵Ⅰ12启动向净水井2供水,当控制器11检测到需要生活供水时,控制潜水泵Ⅱ13启动向生活水管供水。

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雨水井1、净水井2的顶面均配备可拆卸的透明井盖15,可以观察井内水质情况,在雨水不足时可以人工进行补水。所述雨水井1、净水井2的底面均采用坡面,且在坡面的最低处设有沉淀层16,可以将密度大于水的杂志进行集中收集,方便进行定期维护清理。所述雨水井1内壁靠近底面处设有水位传感器Ⅳ17,当雨水井1内的水位达到水位传感器Ⅳ17时,控制器11接收信号后通过GPRS模块、以太网模块发出告警信号后以便进行人工补水,保证变电站雨水回收再利用系统内水量充足。

该系统工作流程如图3所示,变电站屋顶18雨水聚集,然后通过落水管3以及过滤网Ⅰ8初筛后进入雨水井1,在雨水井1内进行沉淀;当雨水井1内水满时,水量控制装置自动关闭落水管3,雨水流入下水道;当控制器检11测到净水井2内需要补水时,开启雨水井1内的潜水泵Ⅰ12,通过过滤网Ⅱ9和过滤模块10向净水井2供水;当控制器11检测到需要生活供水时,打开净水井2内潜水泵Ⅱ13向生活水管供水。

某地区年降水量大约700mm(雨水弃流深度为2毫米,忽略不计),即1平方面积内年积水深度为700毫米,无人值守变电站房屋屋顶面积约200平方米,则每年屋顶可集水量为200×0.7×0.9=126m3(L),公式中,200为屋顶面积,0.7为年降水量700mm,0.9为径流系数,径流系数表示屋顶积水可收集率。

据统计某地区人均生活用水量124.6升,根据《国家电网公司供电企业劳动定员标准(2012版试行稿)》中规定,110kV变电站人员配置为1.5人,则110kV汴塘变需满足1.5人的人均生活用水量,约186.9立方米,由于本系统只用于消防用水、厕所用水以及其他间歇性用水,126立方米存水量足够站内用水。

由以上可知变电站屋顶雨水回收再利用系统通过小面积内雨水收集,可以解决无人值守变电站用水及排水问题,且实现对该系统内存水量进行动态化、智能化管理,全过程绿色环保。

以上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