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河岸生态护坡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145828发布日期:2019-03-19 22:31阅读:906来源:国知局
一种河岸生态护坡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生态护坡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河岸生态护坡结构。



背景技术:

护坡指的是为防止边坡受冲刷,在坡面上所做的各种铺砌和栽植的统称。尤其在河道两侧,河岸经过长期河水冲刷,边坡若不加以保护易被河水冲毁。福建省现有的河岸护坡装置通常由普通混凝土直接浇筑,由于植被不能在普通混凝土上生长,生态防护效果较差;闽江上游现有一些河岸生态护坡大多由多个类似植草砖的砌块堆砌而成,但由于砌块间未形成有效的互锁结构,各个砌块比较松散,经过长期河水冲刷,砌块容易散落失去应该有的护坡功能。同时,植物靠填充在各种方孔或圆孔的土壤中生长,这些孔洞中的土壤在暴雨或河水冲刷下,很容易被淘空,土壤和植物一同流失。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河岸生态护坡结构,该河岸生态护坡结构相邻的砌块可形成有效的互锁结构,使各个砌块稳定的连接在一起,且绿化腔室内填充了粗骨料的生态混凝土,植被可扎根在生态混凝土孔隙里生长,可有效减少边坡地表被冲刷,生态防护效果显著。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河岸生态护坡结构,包括若干可四周互相拼接的外形呈矩形的砌块;所述砌块一侧设置有长条状的L型锁槽,砌块与锁槽平行对应的一侧固定有长条状的L型锁条;所述锁条沿锁槽长度方向紧密嵌入相邻砌块上的锁槽内,将相邻的砌块锁在一起;所述砌块与锁槽垂直相邻的一侧设置有嵌槽,砌块与嵌槽平行对应的一侧固定有嵌条;所述嵌条紧密嵌入相邻砌块上的嵌槽内,将相邻砌块卡接在一起;所述砌块靠近嵌槽和嵌条的两端均上下贯穿设置有多个紧固孔,倒“U”型紧固钉的两侧端分别从上到下穿过相邻砌块上的两紧固孔并向下延伸扎进地表;所述砌块中间位置上下贯穿设置有用于种植植被的绿化腔室;所述绿化腔室内现浇粗骨料多孔混凝土层,在所述粗骨料多孔混凝土层的孔隙内填充用于种植植被的复合营养土;所述砌块互相拼接后在四周边沿固定有紧固边框。

进一步的,所述粗骨料多孔混凝土层抗压强度为15MPa~25MPa,孔隙率在25%~30%之间。

进一步的,所述砌块、锁条和嵌条由普通C20或C25混凝土一体成型。

进一步的,所述紧固边框下端固定有多个紧固桩;所述紧固桩从上到下紧密嵌入地表内部。

进一步的,所述紧固边框和紧固桩均为普通C20或C25混凝土。

进一步的,所述绿化腔室的开口上小下大。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一种河岸生态护坡结构,粗骨料多孔混凝土层孔隙内的复合营养土可种植植被,植被生长后根系可穿过孔隙伸入到地表内,既有利于植被吸收地表的水分和营养物质,减少地表土壤被水冲刷,又可进一步将砌块锁紧在地表上,提高砌块的抗冲刷能力。

2、本实用新型一种河岸生态护坡结构,砌块上的锁条嵌入相邻砌块上的锁槽内以及砌块上的嵌条嵌入到相邻砌块上的嵌槽内,可形成互锁结构,防止相邻砌块发生横向移动。

3、本实用新型一种河岸生态护坡结构,倒“U”型的紧固钉嵌入相邻砌块上的两紧固孔内并扎进地表,防止相邻砌块发生纵向移动,且紧固钉可将砌块固定在地表上。

4、本实用新型一种河岸生态护坡结构,四周浇筑的边框可将内部的各个砌块有效的箍紧在一起,防止各个砌块松散而降低护坡效果,且紧固桩可将紧固边框有效固定在地表上。

5、本实用新型一种河岸生态护坡结构,绿化腔室的开口上小下大,现浇的粗骨料多孔混凝土层可有效固定在砌块上。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砌块前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砌块后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砌块横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紧固钉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砌块拼接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砌块拼接并浇筑紧固边框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附图标记表示为:

1、砌块;10、锁槽;11、嵌槽;12、绿化腔室;13、紧固孔;2、锁条;3、嵌条;4、紧固边框;40、紧固桩;5、粗骨料多孔混凝土层;6、复合营养土;7、紧固钉。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的说明。

参见图1至图6,一种河岸生态护坡结构,包括若干可四周互相拼接的外形呈矩形的砌块1;所述砌块1一侧设置有长条状的L型锁槽10,砌块1与锁槽10平行对应的一侧固定有长条状的L型锁条2;所述锁条2沿锁槽10长度方向紧密嵌入相邻砌块1上的锁槽10内,将相邻的砌块1锁在一起;所述砌块1与锁槽10垂直相邻的一侧设置有嵌槽11,砌块1与嵌槽11平行对应的一侧固定有嵌条3;所述嵌条3紧密嵌入相邻砌块1上的嵌槽11内,将相邻砌块1卡接在一起;所述砌块1靠近嵌槽11和嵌条3的两端均上下贯穿设置有多个紧固孔13,倒“U”型紧固钉7的两侧端分别从上到下穿过相邻砌块1上的两紧固孔13并向下延伸扎进地表,既可有效限制相邻两砌块1发生移动,又可将砌块1固定在地表上;所述砌块1中间位置上下贯穿设置有用于种植植被的绿化腔室12;所述绿化腔室12内现浇粗骨料多孔混凝土层5,在所述粗骨料多孔混凝土层5的孔隙内填充用于种植植被的复合营养土6,以使植被生长后根系可穿过孔隙伸入到地表内,减少地表土壤被水冲刷,提高砌块1的抗冲刷能力;所述砌块1互相拼接后在四周边沿固定有紧固边框4,以使互相拼接后的砌块1连接更加稳固。

如图1和图2所示,所述粗骨料多孔混凝土层5抗压强度为15MPa~25MPa,孔隙率在25%~30%之间。

如图1和图2所示,所述砌块1、锁条2和嵌条3由普通C20或C25混凝土一体成型。

如图6所示,所述紧固边框4下端固定有多个紧固桩40;所述紧固桩40从上到下紧密嵌入地表内部,以提高紧固边框4的安装稳定性。

如图6所示,所述紧固边框4和紧固桩40均为普通C20或C25混凝土。

如图1至图3所示,所述绿化腔室12的开口上小下大。

本实用新型的施工过程如下:

1)砌块1、锁条2和嵌条3结构简单,可通过在模具内浇筑普通C20或C25混凝土一体成型;

2)将成型后的砌块1放置在边坡上,然后将另一个砌块1的锁条2从下到上嵌入到锁槽10内;

3)将未安装砌块1的嵌条3从下到上嵌入到上层砌块1的嵌槽11内,并用倒“U”型紧固钉7的两端分别嵌入到相邻两个砌块1的紧固孔13内,并使紧固钉7扎进地表;

4)重复步骤2)和3)的安装过程,将全部砌块1拼接在一起,砌块1互相拼接后在四周边沿现浇普通C20或C25混凝土形成紧固桩40和紧固边框4;

5)在绿化腔室12内现浇不加砂子的粗骨料混凝土形成粗骨料多孔混凝土层5;

6)在粗骨料多孔混凝土层5上填充复合营养土6,并撒下植物种子或直接种植植被,整体施工完成。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