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护坡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459165发布日期:2019-04-20 03:48阅读:493来源:国知局
一种护坡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堤防结构工程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堤防护坡结构。



背景技术:

上海地处长江口,海域自然条件复杂,风浪条件恶劣,受冷空气及强台风的共同影响频率较高,海域时常出现8-9级阵风10级大风并伴有涌浪,对海塘堤防外坡冲击比较严重,现有预制栅栏板+预制空心板组合护坡结构在此风浪打击下受损严重,从现场实际受损情况来看,受损部位主要是护坡结构中反滤层的滑移和破坏,受损范围主要集中在护坡中、上坡段;基于此情况,经研究并提出外坡结构改造方案,目的是进一步加强和稳定反滤层及垫层,使其在强风浪打击作用下不易受到破坏,加强堤防运行的安全性和可靠度。

现有技术中预制栅栏板+预制空心板组合护坡结构由上至下依次为:预制钢筋混凝土栅栏板、预制钢筋混凝土空心板、袋装碎石反滤层、反滤土工布一层。本实用新型在此基础上进行了改造创新。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护坡结构,对现有技术的堤防护坡进行改造,从而能够改善位于中、上段防护坡的袋装碎石反滤层及反滤土工布易于滑移和被破坏的缺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整坡由上至下依次设置预制钢筋混凝土栅栏板、预制钢筋混凝土空心板、袋装碎石反滤层和反滤土工布;改进措施为在中坡段和上坡段范围内,预制钢筋混凝土空心板下设有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格,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格位于袋装碎石反滤层空间内,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格由各格梗沿预制钢筋混凝土栅栏板和预制钢筋混凝土空心板组合的安装拼缝中心线下纵横向布置成“井”字形。

基于上述技术特征,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格高度与袋装碎石反滤层的厚度相同。

基于上述技术特征,位于中坡段的最下第一块预制钢筋混凝土栅栏板与下坡段的最上第一块预制混凝土栅栏板拼缝空间,且平行于堤轴线方向设置现浇钢筋混凝土倒T形格梗,倒T形格梗由竖向凸出的上部分和“一”字形的下部分构成,竖向凸出的上部分嵌入拼缝空间;“一”字形的下部分位于预制钢筋混凝土空心板和袋装碎石反滤层空间,下部分的高度为预制钢筋混凝土空心板厚度和袋装碎石反滤层高度的和,“一”字形的下部分的宽度大于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格的格梗的宽度。

基于上述技术特征,在倒T形格梗的底部增设一层反滤土工布。

上述技术方案是由“井”字形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格、预制钢筋混凝土空心板和预制钢筋混凝土栅栏板组成;“井”字形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格主要对坡面的袋装碎石反滤层加以固定和限位,提高袋装碎石反滤层及反滤土工布的稳定性及有效性,同时利用框格为预制钢筋混凝土栅栏板和预制钢筋混凝土空心板提供相对稳固和平整的支垫。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倒T形格梗的示意图。

图中构件标号说明:1为倒T形格梗;2为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格;3为预制钢筋混凝土空心板;4为袋装碎石反滤层;5为预制钢筋混凝土栅栏板;6为反滤土工布;7为混凝土现浇段;8为防浪墙;9为堤身土方;10为堤顶道路;11为镇脚;12为护脚;13为上部分;14为下部分;15为下坡段;16为中坡段;17为上坡段。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说明。这些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而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构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此外,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如图1、2所示的一种护坡结构方案,整个坡面分为下坡段15、中坡段16和上坡段17。整坡由上至下依次设置预制钢筋混凝土栅栏板5、预制钢筋混凝土空心板3、袋装碎石反滤层4和反滤土工布6。同时在中坡段和上坡段采用沿坡面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格2的形式对袋装碎石反滤层4加以固定和限位,利用框格为预制钢筋混凝土栅栏板5和预制钢筋混凝土空心板3提供相对稳固和平整的支垫。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格2主要通过各格梗沿预制钢筋混凝土栅栏板5和预制钢筋混凝土空心板3组合的安装拼缝中心线进行纵横向布置成“井”字形,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格2高度与袋装碎石反滤层厚度相同。为确保下坡段15结构的可靠性和增加了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格2的中、上坡段的袋装碎石反滤层4和反滤土工布6的稳定性,位于中坡段16的最下第一块预制钢筋混凝土栅栏板与下坡段15的最上第一块预制混凝土栅栏板拼缝空间内,且平行于堤轴线方向设置现浇钢筋混凝土倒T形格梗1,并对袋装碎石反滤层进行整理补充,在倒T形格梗1下增设一层反滤土工布,并沿格梗倒T形格梗两侧各伸出一段搭接宽度。如图3所示,倒T形格梗1由竖向凸出的上部分13和截面呈“一”字形的下部分14构成,倒T形格梗1的下部分14尺寸比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格2的格梗的尺寸大,即下部分14的宽度和高度均大于浇钢筋混凝土框格2的格梗。倒T形格梗1分期浇筑实施,下部分14在袋装碎石反滤层4及预制钢筋混凝空心板3修整过程中先行浇筑混凝土,并预埋绑扎上部分13的钢筋,上部分13利用两块预制钢筋混凝土栅栏板之间空隙在坡面修整完成后二期浇筑完成,上部分13顶部可与预制钢筋混凝土栅栏板5顶面齐平。同时,对坡顶防浪墙8底板以下的预制钢筋混凝空心板和袋装碎石反滤层范围内调整为一段混凝土现浇段7。坡面修整完成后要求对预制钢筋混凝土栅栏板和预制钢筋混凝土空心板在坡面顶部与防浪墙8底板之间的空隙采用素混凝土浇灌密实。施工过程中应采取措施防止预制钢筋混凝空心板之间冒水缝隙被全部灌死。图中所示的堤身土方9,堤顶道路10,镇脚11,护脚12、防浪墙8和混凝土现浇段7均属于现有技术,图1和图2中所示仅为一种示意。图1中箭头方向为垂直堤轴线方向。

针对现有技术的弊端,本实用新型对现有护坡结构进行改造,由此研究了“井”字形混凝土框格反滤层的优化技术方案,“井”字形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格主要对坡面袋装碎石反滤层加以固定和限位,同时利用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格为预制钢筋混凝土栅栏板和预制钢筋混凝土空心板提供相对稳固和平整的支垫。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格沿预制钢筋混凝土栅栏板+预制钢筋混凝土空心板组合的安装拼缝中心线进行纵横向布置在全坡面形成“井”字形。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替换,这些改进和替换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