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利堤坝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658599发布日期:2019-05-15 22:13阅读:133来源:国知局
一种水利堤坝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利工程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水利堤坝结构。



背景技术:

水利堤坝用来实现控制水流的大小流向,来实现合理的运用水资源来促进农业发展,渔业发展,可以实现河流交通的便利性,还可以用来进行水利发电,但目前的水利堤坝的控制多用电力以及火力作为能源,来实现阀门的控制,资源浪费严重。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水利堤坝结构,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水利堤坝结构,包括主坝体,所述主坝体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支撑柱,所述支撑柱的内部设有第二升降槽,所述支撑柱背离主坝体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升降室,所述第一升降室的内部设有蓄水外壳,所述蓄水外壳的侧端开设有第三升降槽,所述蓄水外壳的前端面开设有出水阀,所述第一升降室背离出水阀的一侧开设有入水阀,所述主坝体的内部中心位置滑动连接有闸门,所述闸门的内部设有钢板,所述钢板的两端对称固定有第一浮力室和第二浮力室,所述主坝体背离支撑柱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升降室,所述主坝体的内腔固定连接有副坝体,所述副坝体的外端面开设有第一升降槽,所述副坝体的内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下底面插接有板面,所述板面背离支撑杆的一端插接有加固板。

优选的,所述闸门通过第一浮力室和第二浮力室与第二升降槽相连接,且第二升降槽设有两组,通过主坝体对称设置在第一升降室和第二升降室上。

优选的,所述第三升降槽开设有两组,且对称分布在第一升降室的两侧面,所述第三升降槽的长度与第二升降槽的长度相同。

优选的,所述出水阀开设在第一升降室的上端面,所述入水阀开设在第一升降室对称下端面,且出水阀的高度高于入水阀。

优选的,所述出水阀设在水流背水端,所述入水阀设在临水端。

优选的,所述第二浮力室和第一浮力室产生的浮力大于钢板的自身重力。

优选的,所述主坝体通过闸门与河床相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本实用新型通过从入水阀向第一升降室和第二升降室内部注入水流,使得第一升降室和第二升降室内部中的第一浮力室和第二浮力室产生的浮力来带动钢板的向上工作,实现闸门的升高,通过入水阀将第一升降室和第二升降室中的水流排出,在闸门的自身重力下实现闸门的下调,从而实现仅靠水力实现闸门的上调和下降,通过这样的设置,可以实现不需要其他能源,仅靠水流的的作用实现水坝的正常工作,省去传统的火力、电力资源的浪费,实现环保,节约的主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主坝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支撑柱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升降室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闸门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升降室后视图。

图中:1-主坝体、2-支撑柱、3-第一升降室、4-闸门、5-第二升降室、6-副坝体、7-第一升降槽、8-支撑杆、9-板面、10-加固板、11-第二升降槽、12-蓄水外壳、13-第三升降槽、14-出水阀、15-钢板、16-第一浮力室、17-第二浮力室、18-入水阀。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6,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实施例:一种水利堤坝结构,包括主坝体1,主坝体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支撑柱2,支撑柱2的内部设有第二升降槽11,支撑柱2背离主坝体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升降室3,第一升降室3的内部设有蓄水外壳12,蓄水外壳12的侧端开设有第三升降槽13,蓄水外壳12的前端面开设有出水阀14,第一升降室3背离出水阀14的一侧开设有入水阀18,主坝体1的内部中心位置滑动连接有闸门4,闸门4的内部设有钢板15,钢板15的两端对称固定有第一浮力室16和第二浮力室17,主坝体1背离支撑柱2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升降室5,通过从入水阀18向第一升降室3和第二升降室5内部注入水流,使得第一升降室3和第二升降室5内部中的第一浮力室16和第二浮力室17产生的浮力来带动钢板15的向上工作,实现闸门4的升高,主坝体1的内腔固定连接有副坝体6,副坝体6的外端面开设有第一升降槽7,副坝体6的内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杆8,支撑杆8的下底面插接有板面9,板面9背离支撑杆8的一端插接有加固板10。

闸门4通过第一浮力室16和第二浮力室17与第二升降槽11相连接,且第二升降槽11设有两组,通过主坝体1对称设置在第一升降室3和第二升降室5上,第三升降槽13开设有两组,且对称分布在第一升降室3的两侧面,第三升降槽13的长度与第二升降槽11的长度相同,出水阀14开设在第一升降室3的上端面,入水阀18开设在第一升降室3对称下端面,通过入水阀18将第一升降室3和第二升降室5中的水流排出,在闸门4的自身重力下实现闸门4的下调,从而实现仅靠水力实现闸门4的上调和下降,且出水阀14的高度高于入水阀18,出水阀14设在水流背水端,入水阀18设在临水端,第二浮力室17和第一浮力室16产生的浮力大于钢板15的自身重力,主坝体1通过闸门4与河床相连接。

工作原理:在需要使用时先将主坝体1进行安装,将闸门4插入并固定在河床底部,实现主坝体1的固定,,在汛水期时,上游的水量较大,此时水流通过入水阀18进入到第一升降室3和第二升降室5的内端,通过第一浮力室16和第二浮力室17产生浮力,将闸门4的内端的钢板15上升,使得上游的水通过闸门4的内端的钢板15排到下游,在枯水期时,水流量较小,此时上游水位通过出水阀14将水排出,在钢板15自身的重力作用下实现闸门4的下调,来实现蓄水,闸门4在下降过程中因为支撑柱2中设有的第二升降槽11的长度的限制实现闸门4的固定距离下降,闸门4在上升的过程中应为第三升降槽13的长度限制,实现闸门4的固定距离上升。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