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地排拦污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421948发布日期:2019-04-17 00:12阅读:288来源:国知局
一种地排拦污栅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拦污栅,尤其涉及一种地排拦污栅,用于发电站取水口处进行拦污。



背景技术:

水力发电站是利用水位差产生的强大水流所具有的动能进行发电的电站,利用河流的水能推动水轮机带动发电机组而发电的工业企业。水流从水坝上端经过,顺取水口而下发电,水流中会有很多污物,污物流到取水口内会影响水力发电站的正常工作,这就需要拦污栅对水流中的污物进行拦截,被拦截的污物会被水流顺坝面冲刷至下游,保证发电站的正常运行。但水流中会有些编织袋、塑料袋、碎石等杂物容易缠绕在拦污栅上或夹在拦污栅栅条之间,影响发电站发电水流量,进行清理时需要人工清除,安全隐患大而且工作量大。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操作方便,能够有效清理掉拦污栅上的碎石及污物,保证发电站水流量,降低工人劳动强度的一种地排拦污栅。

为此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包括设置于发电站取水口处的主格栅,所述主格栅上端设有支架,所述主格栅下方设有副格栅,主格栅右端下方固定设有铰支座,副格栅右端通过旋转轴与铰支座转动连接,主格栅左端上方设有安装在支架上的提升装置,提升装置与副格栅左端连接,所述主格栅包括主格栅框架,所述主格栅框架内设有均匀排列的若干主格栅条,所述副格栅包括副格栅框架,所述副格栅框架内设有均匀排列的若干副格栅条,主格栅条与副格栅条相互平行且间隔排列,副格栅条的上端面与主格栅条上端面平齐。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支架包括四根支撑立柱,四根支撑立柱上端之间通过横梁连接,四根支撑立柱为圆形钢管。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提升装置为提升卷扬机,所述支架上端设有安装板,所述提升卷扬机设置在安装板上,提升卷扬机的钢丝绳下端与副格栅框架固定连接。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副格栅框架上设有吊耳,所述提升卷扬机的钢丝绳下端与吊耳固定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通过采用本实用新型结构,操作方便快捷,能够有效进行清理掉拦污栅上夹着的碎石、塑料袋等污物,从而保证了发电站取水口处的水流量,降低了工人的劳动强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A的剖视图。

图3是图2中B的局部放大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平常状态图。

图中1是主格栅、2是副格栅、3是铰支座、4是旋转轴、5是主格栅框架、6是主格栅条、7是副格栅框架、8是副格栅条、9是支撑立柱、10是横梁、11是提升卷扬机、12是安装板、13是吊耳。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地排拦污栅,包括设置于发电站取水口处的主格栅1,所述主格栅1上端设有支架,所述主格栅1下方设有副格栅2,主格栅1右端下方固定设有铰支座3,副格栅2右端通过旋转轴4与铰支座3转动连接,主格栅1左端上方设有安装在支架上的提升装置,提升装置与副格栅2左端连接,所述主格栅1包括主格栅框架5,所述主格栅框架5内设有均匀排列的若干主格栅条6,所述副格栅2包括副格栅框架7,所述副格栅框架7内设有均匀排列的若干副格栅条8,主格栅条6与副格栅条8相互平行且间隔排列,副格栅条8的上端面与主格栅条6上端面平齐。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支架包括四根支撑立柱9,四根支撑立柱9上端之间通过横梁10连接,四根支撑立柱9为圆形钢管。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提升装置为提升卷扬机11,所述支架上端设有安装板12,所述提升卷扬机11设置在安装板12上,提升卷扬机11的钢丝绳下端与副格栅框架7固定连接。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副格栅框架7上设有吊耳13,所述提升卷扬机11的钢丝绳下端与吊耳13固定连接。

在不工作时,副格栅处于垂直状态,贴在流道墙壁上,工作时,提升卷扬机的钢丝绳提升副格栅左端,副格栅右端通过旋转轴绕铰支座转动,旋转至水平状态,副格栅条穿过主格栅条之间的间隙并与主格栅条平齐,主格栅条之间的污物被顶起,从而被水流冲刷至下游。

需要强调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