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孔排水检查井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116504发布日期:2019-03-15 20:48阅读:276来源:国知局
多孔排水检查井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市政工程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多孔排水检查井。



背景技术:

随着城市的发展由粗放式向精细化的转变,按照先规划、后建设,先地下、后地上的原则进行,地下空间发展也进入了升级阶段。地下公共设施如地铁、地下车行通道、综合管廊正步入快速发展通道。挖掘潜力、集约利用城市地下空间,显得尤为重要,特别在地下空间高强度成片集中开发区,配合轨道交通、地下道路、城市地下综合体等建设工程地段,地下空间资源显得更为紧张。应要求地下空间开发需统筹安排市政管线、综合管廊、地铁等地下公共设施的空间资源分配。

当市政排水管线与其他地下公共设施在地下空间高程上发生冲突时,在有限的地下空间下,若大型地下公共设施增加埋设深度会产生较大的工程费用,所以一般情况下,市政管线建设应避开大型地下公共设施,并留出足够的安全距离。然而随着城市内涝情况日益频发,各地都重新修编了暴雨强度公式,并提高了设计暴雨重现期的取值,位于中心城区的重要地区的下穿隧道、地道等应取更大的暴雨重现期取值。污水管线在中心城区的综合生活污水量总变化系数一般也较大,固排水管线的管径都比较大,以保证城市排水顺利进行。

排水管线一般采用检查井来联接上下游管线,周围地块收集的雨水和污水会从检查井汇入下游管线,当上下游管线坡度一样时,为了保证水流畅通、避免上游管段中形成回水而造成淤积,在收集周围地块排水后,下游管线会比上游管线管径大,若下游管线坡度变小,则下游管线管径会更大。排水管线在小管接大管时,多采用管顶平接,其缺点就是会增加下游管道的埋深,不利于集约地下空间。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可在不增加管道埋深的前提下保证排水畅通的多孔排水检查井。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多孔排水检查井,包括检查井,所述检查井上连通上游管线、下游管线和支管,所述下游管线为至少两根并列排布的管线,下游管线与上游管线相对设置,下游管线的管径小于上游管线;上游管线和下游管线的管底标高相等。

进一步的是:所述检查井的顶端设有井筒,井筒与检查井连通。

进一步的是:所述井筒下方的检查井壁上设有多个从井筒竖直排列到检查井底的踏步。

进一步的是:所述支管连通在检查井的两侧。

进一步的是:所述检查井的底面设有垫层。

进一步的是:所述垫层为C15混凝土垫层。

进一步的是:所述检查井为C30钢筋混凝土井室。

进一步的是:所述检查井的顶面标高与地面标高的间隙小于0.4m。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中连通在检查井上的上游管线和下游管线采用管底平接的方式,采用多个平行的下游管线,使上游管线和下游管线的管底标高处于同一水平线,在有限的地下空间中保证了下游管线的埋深不需要增加;并由于下游管线的管径小于上游管线,形成了大管接小管的管底平接连接结构,避免了上游管线形成回水而造成淤积,保证了排水的畅通。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图2为图1中A-A面的剖面图;

图3为图1中B-B面的剖视图;

图中标记为:1-检查井、2-上游管线、3-下游管线、4-支管、5-井筒、6-踏步、7-垫层、8-管底标高。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的说明。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多孔排水检查井,如图1所示,在检查井1的上游端连通上游管线2,在检查井1的下游端连通下游管线3,水流从上游管线2通过检查井1向下游管线3流通;在收集周围地块的排水后,传统的检查井中为了保证上下游水流畅通,下游管线的管径会大于上游管线,并采用管顶平接的连接方式,以此来避免上游管线中形成回水,防止造成淤积,这样设置会因下游管线管径的扩大而增加下游管线的埋深,与符合城市发展中节约地下空间的发展要求相悖,而减小下游管线的管径又不能保证水流的畅通,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如图1至图3所示,下游管线3采用多根并列排布的管线与上游管线2相对设置,采用大管接小管的结构,采用管径小于上游管线2的下游管线3,上游管线2和下游管线3的管底标高相等,即上游管线2的内径最低点与下游管线3的内径最低点处于同一水平线上,这样设置下游管线3和上游管线2之间的水流畅通,不会形成回水;并且下游管线3由多根管道并列排布,虽然单根管道管径较小,但其经过流能力校核仍然可满足流量需求,同时下游管线3的小管径可避免增加下游管线3的埋深,减少了工程生产成本;特别是在地下空间受限的情况下可极大增加对空间的利用率,同时可避免其他地下空间构筑物与下游管线3在高程上发生冲突的现象。

由于排水的过程中会混杂大量的杂质,容易沉积在检查井1内,需要定时间进行清理,如图1和图2所示,在检查井1的顶端设有井筒5,井筒5与检查井1连通,井筒5下方的检查井1壁上设有多个从井筒5竖直排列到检查井1底的踏步6。工作人员可通过井筒5进入检查井1并沿踏步6到达的井底进行清掏工作。

如图1所示,支管4连通在检查井1的两侧,支管4用于排放周围地块收集的雨水或污水,为避免其排放水污时对上游管线2和下游管线3的排水造成影响,将其设置在检查井1的两侧。

检查井1的浇注底面需要保证平整,如图2和图3所示,在检查井1的底面设有垫层7,由于检查井1为C30钢筋混凝土井室,垫层7选用C15混凝土垫层,C15混凝土垫层的强度可达到对检查井1的承重要求。

一般国际图集上检查井的盖板距离地面的距离至少为0.4m,而本实用新型中采用C30钢筋混凝土井室,检查井1的顶面标高与地面标高的间隙可小于0.4m,减少了对地下空间的占用量,增加了对地下空间的利用率。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