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简易淋浴竖管墙体固定座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063049发布日期:2019-03-08 18:30阅读:292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简易淋浴竖管墙体固定座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卫浴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淋浴竖管固定座,具体是指一种新型简易淋浴竖管墙体固定座。



背景技术:

淋浴是人们日常用品之一,中国专利公开了公告号为206693326U,名称为一种用于卫浴设施可调节墙距的环保墙座的实用新型专利,经过对该产品的实际使用和研究,发现如下弊端:

1.虽然能够对粗细不同的两段式竖管进行固定,且具有调节竖管与墙距之间的距离功能,但是由于产品结构相对复杂,给安装工人带来极大不便,如用于限位作用的限位螺母和限位螺栓,产品结构本身很小,安装位置一般都高于安装师傅的身高,安装工位并非一个较为舒服和便利的角度和位置,经常出现限位螺钉或限位螺母掉落到地板上的情况,再就是浴室中地板上有下水道,螺母体积小,调入下水道的情况经常发生,一般工人师傅都会自备一些螺钉螺母以备用。

2.T型底座与活动套之间设置了调节精度较高的齿条,提高调节精度确实有效,但卫浴产品并非高科技产品,自身精度与连接强度高相比,并不是一个很重要的指标,正式由于设置了调节用的齿条,并且齿条是两侧都有,从模具设计角度讲,增加了难度,与此同时,齿条设有若干细小的沟槽,在模具成型过程中,此处属于易出现注塑质量问题的地方,产品的不合格率明显提升,增加了成本;另外,还有一个问题,齿条既位于T型座上,同时也卫浴活动套上,调整是通过T型座或者活动套的变形实现相邻齿条之间的脱离的,一般情是活动套的变形,然而活动套又是起到固定淋浴竖管的关健部位,过渡追求其强度,势必导致难以变形,难以变现就难以实现条件距离,如果追求方便条件,活动套采用注塑一体成型,活动套的整体强度也会跟随变弱,目前安装工人师傅的反馈是,活动套往T型座上安装时相对好安装,但是想取下或调整安装深度时,很难操作。

3.活动套上设置的两个卡箍,并且内径尺寸不同,以便用于与两段不同尺寸的竖管连接,虽然能够抱紧,但是外径不同的两个竖管收到的作用力虽然相同,但该专利设计的作用卡箍宽度相同,从而导致一个应力存在,久而久之容易断裂。

4.限位螺钉与活动套和T型底座之间的锁紧关系紧紧依靠摩擦力,若竖管收到突然性的外力作用,单纯的摩擦力并不能很好的锁紧,容易产生位移。

5.产品结构相对复杂,模具设计成本高,增加了制造成本。

6.该产品的卡箍位于中部或者左右两侧,无论如何,从图中可见,卡箍的锁紧部都是尺寸较小的卡箍末端形成的弯折锁紧平台,连接强度低,存在用力过大导致的卡箍锁紧部破了的问题。

同样作为卫浴领域并且集研发、生产、施工于一体的生产商,进一步提高产品的安装强度和产品质量,设计并研发由于在先技术方案,并进行专利申报,予以保护。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新型简易淋浴竖管墙体固定座,该墙体固定座有效避免了可调节距离的传统墙体固定座的弊端,通过结构的变化,提高了产品的连接强度,并且降低了模具制造成本,结构相对更简单,针对一些细节进行优化,连接强度好。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提供如下一种新型简易淋浴竖管墙体固定座,包括与墙壁连接的底座、与底座连接并固定竖管的竖管固定主体、以及美观、覆盖用的外壳,所述竖管固定主体与底座之间通过自攻丝螺钉连接,所述竖管固定主体上设有与自攻丝螺钉连接的预制定位孔,所述底座上设有垂直于底座并凸起的凸台安装板,所述凸台安装板上设有长条形调节孔,所述竖管固定主体上设有内径和宽度均不相同的卡箍,所述卡箍端部设有与竖管固定主体连接的锁紧平台,所述锁紧平台上设有预制锁紧孔,预制锁紧孔内通过自攻丝螺钉直接与竖管固定主体连接,所述竖管固定主体上还设有用于外壳安装的滑道。

作为优选,所述卡箍为半圆形,所述竖管固定主体上设有与卡箍对应设置的弧形凹陷,弧形凹陷与半圆形卡箍形成固定竖管的锁紧部。

作为优选,所述卡箍一端与竖管固定主体之间为一体成型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卡箍两端均通过自攻丝螺钉与竖管固定主体连接,卡箍与竖管固定主体通过自攻丝螺钉连接,连接强度高。

作为优选,所述外壳远离底座的一端设有弧形倒圆角,所述外壳侧面设有与竖管固定主体两个侧面配合的工艺槽口。采用本技术方案,更加美观大方。

作为优选,所述底座与墙体接触的一面设有可调节安装孔,所述可调节安装孔的形状为跑道型或长条形。

作为优选,所述底座设置可调节安装孔的位置和设置凸台安装板的位置厚度尺寸大于底座周边的厚度尺寸。

作为优选,所述竖管固定主体与凸台安装板平行的两个侧壁上设有与凸台安装板接触的固定面,所述固定面上下两侧设有导轨,导轨与固定面形成一个用于凸台安装板滑动的导向槽,所述导向槽沿着固定面贯穿连接部。

作为优选,所述底座周边设有朝向竖管固定主体凸起的固定挡圈,所述竖管固定主体安装在底座上后,位于固定挡圈内部,竖管固定主体的两个侧面与定位挡圈内面接触,所述外壳安装后,外壳位于定位挡圈内部,外壳的外部表面与定位挡圈内面接触,所述固定挡圈用于遮挡底座与竖管固定主体之间的间隙。由于竖管固定主体与底座之间的距离为可调节,设置定位挡圈还可以起到遮挡竖管固定主体与底座之间间隙的作用,更加美观。

作为优选,所述竖管固定主体两侧设有向外延伸的连接部,并且与竖管固定主体之间设有加强筋板,连接部上设有与底座连接的螺钉孔。

采用本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该墙体固定座有效避免了可调节距离的传统墙体固定座的弊端,通过结构的变化,提高了产品的连接强度,并且降低了模具制造成本,结构相对更简单,针对一些细节进行优化,连接强度好。

其中,所述竖管固定主体与底座之间通过自攻丝螺钉连接,避免采用螺栓和螺母,从而避免了螺母的掉落,安装更加方便。

其中,所述竖管固定主体上设有与自攻丝螺钉连接的预制定位孔,所述底座上设有垂直于底座并凸起的凸台安装板,所述凸台安装板上设有长条形调节孔,起到调节作用的长条调节孔位于凸台安装板上,避免了在竖管固定主体上开设工艺孔,也是为了提高竖管固定主体的强度。

其中,所述竖管固定主体上设有内径和宽度均不相同的卡箍,主要考虑到竖管外径不同,根据外径不同设置不同内径的卡箍,同时,为了更好的提高连接强度,在尺寸较小的竖管处的卡箍宽度大于在尺寸较大的竖管处的卡箍,增多了尺寸较小竖管与卡箍之间的接触面积,固定性更好。

附图说明

图1为新型简易淋浴竖管墙体固定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新型简易淋浴竖管墙体固定座的结构示意图(拿掉外壳)。

图3为图2的左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2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为卡箍卡紧竖管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新型简易淋浴竖管墙体固定座的分解结构示意图(一)。

图7为新型简易淋浴竖管墙体固定座的分解结构示意图(二)。

图中所示:1、底座,2、竖管,3、竖管固定主体,4、外壳,5、自攻丝螺钉,6、预制定位孔,7、凸台安装板,8、长条形调节孔,9、卡箍,10、锁紧平台,11、预制锁紧孔,12、滑道,13、倒圆角,14、工艺槽口,15、调节安装孔,17、定位挡圈,18、连接部,19、加强筋板,20、螺钉孔,21、固定面,22、导轨,23、导向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为便于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对实用新型的新型简易淋浴竖管墙体固定座做详细说明。

如图1至图7中所示,一种新型简易淋浴竖管墙体固定座,包括与墙壁连接的底座1、与底座1连接并固定竖管2的竖管固定主体3、以及美观、覆盖用的外壳4,所述竖管固定主体3与底座1之间通过自攻丝螺钉5连接,所述竖管固定主体3上设有与自攻丝螺钉5连接的预制定位孔6,所述底座1上设有垂直于底座1并凸起的凸台安装板7,所述凸台安装板7为两个,平行设置,且垂直于底座,所述凸台安装板7上设有长条形调节孔8,所述竖管固定主体3上设有内径和宽度均不相同的卡箍9,所述卡箍9端部设有与竖管固定主体3连接的锁紧平台10,所述锁紧平台10上设有预制锁紧孔11,预制锁紧孔11内通过自攻丝螺钉5直接与竖管固定主体3连接,所述竖管固定主体3上还设有用于外壳4安装的滑道12,所述卡箍9为半圆形,所述竖管固定主体3上设有与卡箍9对应设置的弧形凹陷,弧形凹陷与半圆形卡箍9形成固定竖管2的锁紧部,所述卡箍9一端与竖管固定主体3之间为一体成型连接,所述底座1与墙体接触的一面设有可调节安装孔15,所述可调节安装孔15的形状为跑道型或长条形,所述底座1设置可调节安装孔15的位置和设置凸台安装板7的位置厚度尺寸大于底座1周边的厚度尺寸,所述竖管固定主体3与凸台安装板7平行的两个侧壁上设有与凸台安装板7接触的固定面21,所述固定面21上下两侧设有导轨22,导轨22与固定面21形成一个用于凸台安装板7滑动的导向槽23,所述导向槽23沿着固定面21方向贯穿连接部18,所述外壳4远离底座1的一端设有弧形倒圆角13,所述外壳4侧面设有与竖管固定主体3两个侧面配合的工艺槽口14,所述底座1周边设有朝向竖管固定主体3凸起的固定挡圈17,所述竖管固定主体3安装在底座1上后,位于固定挡圈17内部,竖管固定主体3的两个侧面(即位于外壳设置工艺槽口的位置)与固定挡圈17内面接触,所述固定挡圈用于遮挡底座与竖管固定主体之间的间隙,所述外壳4安装后,外壳4位于固定挡圈17内部,外壳4的外部表面与固定挡圈17内面接触,所述竖管固定主体3两侧设有向外延伸的连接部18,并且与竖管固定主体3之间设有加强筋板19,连接部18上设有与底座1连接的螺钉孔20。

另外,根据设计要求,也可将卡箍与竖管固定主体作为分体设计,所述卡箍9两端均通过自攻丝螺钉5与竖管固定主体3连接,竖管固定主体内部也可作为实心。

在上述实施例中,对本实用新型的最佳实施方式做了描述,很显然,在本实用新型的发明构思下,仍可做出很多变化,在此,应该说明,在本实用新型的发明构思下所做出的任何改变都将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