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先张法预应力绿色混凝土板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241750发布日期:2019-03-30 08:36阅读:401来源:国知局
一种先张法预应力绿色混凝土板桩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板桩,尤其是涉及一种先张法预应力绿色混凝土板桩。



背景技术:

板桩,防护桩的一种,其形状长而扁,是一种排桩墙支护结构,具有施工简单、现场作业周期短的特点,可用于低边坡、基坑中等被广泛使用。板桩能够延长渗径,减少渗透坡降,在水利水电施工中,板桩一般设在需防渗建筑物上游侧,一般设在沙性土中,现有的板桩一般在工厂预制,再运至工地。板桩的截面形状和配筋方式对其性能影响很大,需要根据工况进行研究设计。

混凝土板桩是预制好的,现场无需临时的木质成金属模板。板桩一般采用强夯的办法打入。此工法可以快速安全地建造牢固且高质量的预制结构墙。此外,河道和运河工程运用此工法时.不会影晌水流。施工计划不用受地点和季节性的气候变化限制。但是常见的混凝土板桩在长久的使用后,密封性能较差,长期使用受到水流腐蚀,表面容易受损,使用寿命低,使用性大幅下降,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设计一种先张法预应力绿色混凝土板桩。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的混凝土板桩长久使用容易受到磨损、使用寿命低,牢固性能较差的缺陷,提供一种先张法预应力绿色混凝土板桩,从而解决上述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先张法预应力绿色混凝土板桩,包括板桩本体,所述板桩本体一侧设有插块,所述板桩本体另一侧设有插槽,所述板桩本体中部一侧为迎水部,所述迎水部一侧设有凹槽,所述凹槽内部两端设有倾斜倒角,所述板桩本体从外到内依次包括第一混凝土层、钢筋层、第二混凝土层、钢丝层和第三混凝土层,所述板桩本体依次通过浇筑成型,所述钢筋层包括纵向钢筋和横向钢筋,所述纵向钢筋和横向钢筋十字交叉焊接于一体,且所述纵向钢筋和横向钢筋焊接处设有紧固钢丝。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钢丝层为预应力钢丝网。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横向钢筋和纵向钢筋排列成网状结构。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倾斜倒角的倾斜角度为45度。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板桩本体从顶部到底部之间设有贯穿设有若干射水孔。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板桩本体设置数目至少为两个,两个所述板桩本体之间通过插块和插槽组合安装。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插块和插槽顶端为弧形结构。

与目前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种先张法预应力绿色混凝土板桩,结构设计完整紧凑,通过插块和插槽的设置便于组装两个板桩本体,让预制后的混凝土板桩安装方便,提高连接密封性和稳固性,通过钢筋层和钢丝层的设置,设计成加强型预应力混凝土板桩,让板桩本体的整体结构性能和防水性能更强,提高板桩本体的使用性能,让板桩本体可长久使用,后续更换的板桩本体,内部钢筋可以回收再利用,节约资源,本实用新型设计合理,适合推广使用。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板桩本体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钢筋层结构示意图;

图中:1、板桩本体;2、插块;3、迎水部;4、凹槽;5、倾斜倒角;6、插槽;7、第一混凝土层;8、钢筋层;9、第二混凝土层;10、钢丝层;11、第三混凝土层;12、纵向钢筋;13、横向钢筋;14、紧固钢丝。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先张法预应力绿色混凝土板桩,包括板桩本体1,板桩本体1一侧设有插块2,板桩本体1另一侧设有插槽6,板桩本体1中部一侧为迎水部3,迎水部3一侧设有凹槽4,凹槽4内部两端设有倾斜倒角5,板桩本体1从外到内依次包括第一混凝土层7、钢筋层8、第二混凝土层9、钢丝层10和第三混凝土层11,板桩本体1依次通过浇筑成型,钢筋层8包括纵向钢筋12和横向钢筋13,纵向钢筋12和横向钢筋13十字交叉焊接于一体,且纵向钢筋12和横向钢筋13焊接处设有紧固钢丝14。

钢丝层10为预应力钢丝网。横向钢筋13和纵向钢筋12排列成网状结构。倾斜倒角5的倾斜角度为45度。板桩本体1从顶部到底部之间设有贯穿设有若干射水孔。板桩本体1设置数目至少为两个,两个板桩本体1之间通过插块2和插槽6组合安装。插块2和插槽6顶端为弧形结构。

具体原理:使用该种先张法预应力绿色混凝土板桩时,将纵向钢筋12和横向钢筋13十字交叉排列焊接成网状结构,并且在纵向钢筋12和横向钢筋13的焊接处用紧固钢丝14拧紧固定,然后在预制模具内依次形成第三混凝土层11、钢丝层10、第二混凝土层9、钢筋层8和第一混凝土层7,浇筑成板桩本体1,预制后的板桩本体1搬运到施工地点后,先安装第一个板桩本体1,然后将第二个板桩本体1的插块2安装到第一个板桩本体1的插槽6内,拼装两个板桩本体1,依次安装。

该种先张法预应力绿色混凝土板桩,结构设计完整紧凑,通过插块2和插槽6的设置便于组装两个板桩本体1,让预制后的混凝土板桩安装方便,提高连接密封性和稳固性,通过钢筋层8和钢丝层10的设置,设计成加强型预应力混凝土板桩,让板桩本体1的整体结构性能和防水性能更强,提高板桩本体1的使用性能,让板桩本体1可长久使用,后续更换的板桩本体1,内部钢筋可以回收再利用,节约资源,本实用新型设计合理,适合推广使用。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