弧形溢流堰截流井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752952发布日期:2019-05-24 21:05阅读:920来源:国知局
弧形溢流堰截流井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雨水截流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弧形溢流堰截流井。



背景技术:

在我国城市排水工程中,截流井用在雨污合流系统中,目的是为了将雨污水分离。旱季时因管中只有污水,截流井可以将污水截住,流往污水管中,雨季时将部分雨水与污水截住并流入污水管中,其余雨水溢流通过井中堰,继续向下游流行。

对于城市排水系统,超过排水总管截流能力的初期雨水直接排入自然水体中,由于初期雨水中携带了大量漂浮物及悬浮物,未经任何处理的初期雨水直排进入自然水体时,将对自然水体的水环境质量和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的污染。

目前,现有技术中通常采用截流井拦截漂浮物及悬浮物,但是,现有的大多数截流井在长时间连续运行时,截流井的内壁与溢流堰的连接处会堆积杂物,造成堵塞。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弧形溢流堰截流井,可减小截流井的内壁与溢流堰的连接处堆积杂物,避免在截流井内造成堵塞。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弧形溢流堰截流井,包括截流井体以及相对设置在截流井体上的进水口与出水口,所述截流井体的内壁上设有弧形溢流堰,所述弧形溢流堰堵塞在进水口与出水口的连接方向上,所述弧形溢流堰的两侧与截流井体的内壁圆弧过渡,所述截流井体靠近进水口的侧壁上设有排污口。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城市污水、雨水等经由进水口流进截流井体内,弧形溢流堰对进水进行拦截,进而经由排污口排出,由于弧形溢流堰与截流井体的内壁圆弧过渡,减少了水体中污物在弧形溢流堰与截流井体的连接处残留,从而避免在截流井体内造成堵塞。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弧形溢流堰的一端延伸在截流井体位于排污口与出水口之间的侧壁上,所述弧形溢流堰的另一端延伸在截流井体位于进水口与排污口之间的侧壁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限定弧形溢流堰的一端延伸在排污口与出水口之间、另一端延伸在进水口与排污口之间,表明弧形溢流堰在朝向进水口一侧与截流井体内壁之间形成截流区,在朝向出水口一侧与截流井体内壁之间形成溢流区,从而保证弧形溢流堰发挥较好的截流作用。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截流井体在相对进水口的侧墙上设有抗冲击补丁,所述抗冲击补丁包括内嵌在弧形溢流堰上并与弧形溢流堰的弯曲程度相吻合的弧形墙以及穿设在弧形墙内的加强钢筋。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截流井体相对进水口的侧墙上频繁受到水体冲击,增设抗冲击补丁,其中含有的加强钢筋,具有优异的结构强度,有助于提高弧形溢流堰的抗水冲击性能。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弧形溢流堰与截流井体的内壁之间设有圆弧连接墙,所述圆弧连接墙的切线与截流井体内壁之间形成锐角。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保证了弧形溢流堰与截流井体之间为圆弧过渡,并细化了圆弧过渡的程度,相比于现有技术中溢流堰垂直设置在截流井体的内壁上而言,大大减少了水体中污物在弧形溢流堰与截流井体内壁间的残留,保证截流井体在长时间使用后不会发生堵塞。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弧形溢流堰的高度高于进水口、出水口与排污口的高度,但低于截流井体的顶端高度。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限定溢流堰的高度,保证溢流堰顺利进行拦截、溢流作用。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截流井体的底部设有导向斜坡,所述导向斜坡中的较低一侧靠近排污口设置,且在导向斜坡较低一侧的坡底上设有清理口。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导向斜坡起到导流作用,被拦截的城市污水、雨水等沿着导向斜坡的导向,向较低一侧流动,使得排污过程更加快捷;另外,当导向斜坡上较低一侧残留过多污物时,向清理口注入高压水,对污物进行反冲洗,从而提高该截流井体的综合性能。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弧形溢流堰的顶端设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内设有拦截格栅。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水体中有时会夹杂塑料袋等垃圾,设置拦截格栅可对这类垃圾进行拦截,使得垃圾从排污口处流出,防止垃圾随溢水一同流进出水口。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弧形溢流堰朝向出水口的一侧设有阶梯台,所述阶梯台的高度为弧形溢流堰的1/2至2/3。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污水密度较大,位于水体下方,而水体上方大多为清水,当进水量较大时,会有水源从溢流堰顶部通过,在重力作用下,掉落在弧形溢流堰朝向出水口一侧,设置阶梯台可对溢水进行承接与缓冲;限定阶梯台的高度,则可减少溢流水的重力势能,更好的起到缓冲作用。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通过将弧形溢流堰与截流井体内壁之间设置为圆弧过渡,显著减少了水体中污物在弧形溢流堰与截流井体连接处的残留,有助于长时间使用该截流井;

2、在弧形溢流堰上增设抗冲击布丁,有助于提高该弧形溢流堰的使用寿命;

3、截流井体底部设置导向斜坡,城市污水、雨水会沿着导向斜坡进行导流,有助于污水快速从排污口排出,当堆积有大量的污物时,向清理口注入高压水进行反冲洗,以快速清理截流井内的污物。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处的放大图;

图3是弧形溢流堰与抗冲击补丁的爆炸示意图;

图4是用于体现实施例中阶梯台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用于体现实施例中导向斜坡与清理口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截流井体;2、进水口;3、出水口;4、弧形溢流堰;5、排污口;6、抗冲击补丁;61、弧形墙;62、加强钢筋;7、圆弧连接墙;8、导向斜坡;9、清理口;10、安装槽;11、拦截格栅;12、阶梯台;14、截流区;15、溢流区。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

一种弧形溢流堰截流井,如图1所示,包括截流井体1以及相对设置在截流井体1上的进水口2与出水口3,截流井体1的内壁上设有弧形溢流堰4,弧形溢流堰4堵塞在进水口2与出水口3的连接方向上,弧形溢流堰4的两侧与截流井体1的内壁圆弧过渡,截流井体1靠近进水口2的左侧壁上设有排污口5;污水经由进水口2排进截流井体1内,弧形溢流堰4阻挡污水流向出水口3方向,进而经由排污口5排出,并且圆弧过渡的设置,可防止污水中的淤泥杂质残留在弧形溢流堰4与截流井体1的连接处。

如图2所示,为了进一步减少弧形溢流堰4与截流井体1连接处淤泥的堆积,在弧形溢流堰4与截流井体1的内壁之间设有圆弧连接墙7,圆弧连接墙7的切线与截流井体1内壁之间形成锐角,对污水的流向起到引导作用。

如图1所示,弧形溢流堰4朝向进水口2、出水口3的两侧壁均为曲面,弧形溢流堰4与进水口2之间形成截流区14,弧形溢流堰4与出水口3之间形成溢流区15,弧形溢流堰4倾斜设置,且一端延伸在截流井体1位于排污口5与出水口3之间的侧壁上,弧形溢流堰4的另一端延伸在截流井体1位于进水口2与排污口5之间的侧壁上,这样设置可保证截流区14的面积较大。

如图1所示,弧形溢流堰4的高度高于进水口2、出水口3与排污口5的高度,但低于截流井体1的顶端高度;弧形溢流堰4的顶端沿其长度方向上设有安装槽10(图3),安装槽10内安装有拦截格栅11,当截流区14内污水较多时,截流区14内的上层清水会溢向溢流区15内,拦截格栅11可将淤泥杂质进行拦截,不影响上层清水排出。

如图4所示,弧形溢流堰4朝向出水口3(图1)的一侧设有阶梯台12,阶梯台12的高度为弧形溢流堰4高度的1/2,当污水流过弧形溢流堰4后,阶梯台12起到承接作用,溢流会掉落在阶梯台12上,防止溢流直接冲击在溢流区15(图1)的底壁上。

如图3所示,弧形溢流堰4在相对进水口2(图1)的侧壁上设有抗冲击补丁6,抗冲击补丁6包括内嵌在弧形溢流堰4上并与弧形溢流堰4的弯曲程度相吻合的弧形墙61以及穿设在弧形墙61内的加强钢筋62,弧形墙61内穿设加强钢筋62,显著提高了弧形墙61的结构强度,从而保证抗冲击补丁6具有优异的抗冲击性能。

如图5所示,截流井体1的底部设有导向斜坡8,导向斜坡8中的较低一侧靠近排污口5设置,且导向斜坡8较低一侧的坡底上设有清理口9,导向斜坡8对污水起到引导作用,污水中的沉淀物,淤泥杂质会沉淀在导向斜坡8较低的一侧,当需要清理时,向清理口9内注入高压水,对堆积在清理口9附近的淤泥杂质进行冲洗,从而从排污口5处排出。

工作过程:污水经由进水口2排至截流井体1内,弧形溢流堰4对污水进行拦截,拦截下来的污水经由排污口5排出;当截流区14内污水较多时,污水的高度高于弧形溢流堰4的高度时,污水会经过弧形溢流堰4溢,冲击在阶梯台12上,并流进溢流区15,再经由出水口3排出。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