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输电铁塔基础加固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622965发布日期:2019-05-07 22:25阅读:319来源:国知局
一种输电铁塔基础加固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输电铁塔基础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输电铁塔基础加固结构。



背景技术:

煤层开采后地表结构必定会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坏,导致地基土质松散,承载力下降,致使地表不同程度的出现塌陷、裂缝,导致煤层上方的输电铁塔发生倾斜、扭转等变形,严重时会出现倒杆、倒塔的现象,严重影响线路运输,甚至是引起停电,导致采煤工作无法顺利进行。为了防止输电铁塔发生倾斜、倒塔,一般会在输电铁塔基础外围设置一圈圈梁,在相邻的输电铁塔支腿之间设置连接梁,在连接梁与圈梁之间螺接双向螺柱,通过调整双向螺柱的旋转方向来调整连接梁与圈梁之间的高度;但是,螺柱与连接梁与圈梁之间均为硬性螺接,因此,当部分地表出现塌陷时,各个连接梁与圈梁之间的高度也会不同,此时,连接梁与圈梁不在平行,会导致螺柱与连接梁、圈梁之间出现应力集中,导致螺柱与圈梁和连接梁的连接处出现应力集中引起圈梁和连接梁开裂,导致螺柱支撑不稳定,严重时会直接导致输电铁塔倒杆、倒塔。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支撑稳定的输电铁塔基础加固结构。

本实用新型由如下技术方案实施:一种输电铁塔基础加固结构,其包括输电铁塔支腿、凵型连接梁和圈梁,各个所述输电铁塔支腿均设置在所述圈梁内部上方;在每相邻的两个所述输电铁塔支腿之间固定有一个水平布置的凵型连接梁,各个所述凵型连接梁中间横梁均位于所述圈梁的正上方;在每根所述中间横梁的两端均竖直螺接有至少一根螺柱,每根所述螺柱正下方的所述圈梁内部均设置有一个限位腔室,在所述限位腔室的与所述圈梁的顶部之间固定有第一预埋管道;所述螺柱的底端穿过所述第一预埋管道置于所述限位腔室的内部,且在所述限位腔室内部的所述螺柱的底端固定有球头,所述球头的直径大于所述第一预埋管道的内径。

进一步的,各个所述输电铁塔支腿通过横梁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限位腔室包括上下设置的法兰盘和底板,以及连接与所述法兰盘与所述底板之间的侧连接板;所述法兰盘的中心孔的孔径小于所述球头的直径。

进一步的,所述法兰盘、所述底板和所述侧连接板均与所述圈梁的钢筋笼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在所述中间横梁上预埋有与所述螺柱对应的第二预埋管道,在所述第二预埋管道内部固定有螺母,所述螺柱螺接在对应的所述螺母内部。

进一步的,在所述中间横梁与所述圈梁之间活动设有垫块。

进一步的,在所述圈梁的圆周方向上通过钢丝绳连接有若干固定桩。

进一步的,在所述中间横梁的中部预埋有连通所述中间横梁顶部和底部的第三预埋管道,在所述第三预埋管道内部活动穿置有支撑螺杆,所述第三预埋管道的直径大于所述支撑螺杆的直径;所述支撑螺杆的底端通过轴座与其下方的所述圈梁固定,在所述中间横梁下方的所述支撑螺杆上螺接有支撑螺母。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圈梁内部预埋了限位腔室和第一预埋管道,螺柱底端通过球头转动设置在限位腔室内部,解决了调整螺柱过程中螺柱与圈梁连接处应力集中的问题,加强连接的稳定性,保证螺柱对中间横梁支撑的稳定性;同时,在中间横梁和圈梁之间设置了垫块和支撑螺杆,进一步分散了中间横梁与螺柱的压力,保证了螺柱的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1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1的剖视图。

图3为实施例2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实施例2的剖视图。

输电铁塔支腿1、凵型连接梁2、中间横梁2.1、圈梁3、钢筋笼3.1、螺柱4、球头5、限位腔室6、法兰盘6.1、底板6.2、侧连接板6.3、第一预埋管道7、横梁8、第二预埋管道9、螺母10、垫块11、固定桩12、第三预埋管道13、支撑螺杆14、支撑螺母15。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输电铁塔基础加固结构,其包括输电铁塔支腿1、凵型连接梁2和圈梁3,各个输电铁塔支腿1通过横梁8连接,通过横梁8可将各个输电铁塔支腿1连接为一体结构,加强输电铁塔支腿1及输电铁塔连接的稳定性;各个输电铁塔支腿1均设置在圈梁3内部上方,在圈梁3的圆周方向上通过钢丝绳连接有若干固定桩12,固定桩12通过钢丝绳对圈梁3进行拉伸固定,保持圈梁3的稳定性;

在每相邻的两个输电铁塔支腿1外侧之间固定有一个水平布置的凵型连接梁2,各个凵型连接梁2的中间横梁2.1均位于圈梁3的正上方;在每根中间横梁2.1的两端均竖直螺接有至少一根螺柱4,在中间横梁2.1上预埋有与螺柱4对应的第二预埋管道9,在第二预埋管道9内部固定有螺母10,螺柱4螺接在对应的螺母10内部;每根螺柱4正下方的圈梁3内部均设置有一个限位腔室6,限位腔室6包括上下设置的法兰盘6.1和底板6.2,以及连接与法兰盘6.1与底板6.2之间的侧连接板6.3;法兰盘6.1、底板6.2和侧连接板6.3均与圈梁3的钢筋笼3.1固定连接;法兰盘6.1的中心孔的孔径小于球头5的直径;限位腔室6由法兰盘6.1、底板6.2和侧连接板6.3制成,且预埋在圈梁3中,结构稳定;

在限位腔室6的与圈梁3的顶部之间固定有第一预埋管道7;螺柱4的底端穿过第一预埋管道7置于限位腔室6的内部,且在限位腔室6内部的螺柱4的底端固定有球头5,球头5的直径大于第一预埋管道7的内径;螺柱4底端通过球头5转动设置在限位腔室6内部,因此,转动螺柱4时,会通过螺母10带动相应的中间横梁2.1沿着螺柱4上升或下降,以达到调节输电铁塔支腿1保持竖直的目的,进而防止输电铁塔倾斜;

在中间横梁2.1与圈梁3之间活动设有垫块11,在调整螺柱4的高度后,在中间横梁2.1与圈梁3之间填塞相应厚度的垫块11,使中间横梁2.1的重量通过垫块11分散到圈梁3上,以降低中间横梁2.1对螺柱4的压力,保证螺柱4的寿命。

使用说明:采煤工作面在治理段铁塔影响范围内时,施工单位派人全天进行监视,派专人对悬垂串、金具、塔材、铁塔倾斜度进行反复细致的检测,发现铁塔倾斜时,根据铁塔倾斜的方向及角度,可同时调节圈梁3的一个角、两个角或三个角上的螺柱4,为了便于调整螺柱4,可借助50吨或100吨千斤顶进行辅助调节,在调节螺柱4的过程中,由于螺柱4底端与圈梁3之间通过球头5转动连接,因此避免了螺柱4与圈梁3之间应力集中引起的圈梁开裂、螺柱脱扣的隐患,并且,在调整结束后在中间横梁2.1与圈梁3之间填塞了垫块11,可降低中间横梁2.1对螺柱4的压力,保证螺柱4的寿命。

实施例2:如图3和图4所示,其整体结构与实施例1相同,不同之处在于,在中间横梁2.1的中部预埋有连通中间横梁2.1顶部和底部的第三预埋管道13,在第三预埋管道13内部活动穿置有支撑螺杆14,第三预埋管道13的直径大于支撑螺杆14的直径;支撑螺杆14的底端通过轴座与其下方的圈梁3固定,在中间横梁2.1下方的支撑螺杆14上螺接有支撑螺母15;调整完螺柱4后,旋转支撑螺母15直至支撑螺母15旋至中间横梁2.1的下方,通过支撑螺母15对中间横梁2.1进一步支撑。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