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地下室集水井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364483发布日期:2019-08-07 01:06阅读:2147来源:国知局
一种地下室集水井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地下室集水井。



背景技术:

地下室集水井一般包括以下用途:1、地面冲洗用集水坑(消防时亦可排除消防用水);2、消防电梯专用排水集水坑;3、汽车库坡道雨水集水坑;4设备用房排水集水坑;5地下室卫生设备排水集水坑;6、人防用集水坑;共6大类。同时还可以减少地下室二氧化碳的浓度,在冬天还可以起到保温作用。

目前,在新建项目的地下室中均设有很多集水井,其平面边长一般带动1.5米,甚至更大,集水井的顶盖板一般选用钢格栅,使用时较为不便,尤其当集水井位置位于行车道上时,会发出很大的噪音,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很多施工单位会选择将集水井的口径缩小,同时缩小顶盖板的尺寸。

这样设置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改善以上问题,但是当集水井的空间大小没有改变,仅仅缩小集水井的口径会导致集水井的上部封盖出现坍塌的情况。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地下室集水井,集水井结构建造牢固,不容易出现坍塌的情况。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地下室集水井,包括集水井的井体、开设于井体上端的井口,铰接于井口的钢格栅,所述井口口径小于井体侧边尺寸,所述井口与井体的侧壁之间留有支撑壁,所述支撑壁与井体的侧壁垂直设置,所述支撑井与井体的侧壁之间固定连接有若干三角支架,所述三角支架上包括垂直固定连接的直角边一、直角边二、与直角边一和直角边二固定连接的斜边,所述直角边一、直角边二分别贴合于井体的侧壁、支撑壁,所述三角支架与井体的侧壁、支撑壁之间固定连接有固定装置,所述钢格栅与井口铰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三角支架的设置对支撑壁起到支撑作用,有利于集水井结构的稳定,防止支撑壁崩塌。

进一步的,包括所述固定装置包括预埋于支撑壁底部侧面的螺纹管一、预埋于井体的侧壁上的螺纹管二,所述螺纹管一沿垂直于支撑壁方向设置,所述螺纹管一的开口竖直向下,所述螺纹管二沿垂直于井体的侧壁的方向设置,所述螺纹管二的开口朝向井体内部,所述直角边一、直角边二均上螺纹连接有螺栓,所述直角边一、直角边二分别与螺纹管一、螺纹管二螺纹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三角支架的直角边一、直角边二由螺栓固定连接,螺栓与螺纹管的螺纹连接具有操作简便,连接牢固的优点,方便施工人员的安装。

进一步的,所述固定装置包括固定连接于直角边一、直角边二上的L板,所述L板与井体的侧壁、支撑壁浇筑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L板直接与井体的侧壁、支撑壁浇筑连接使得三角支架以最牢固的方式连接于集水井的井体,在支撑的过程中,L板的折边对井体具有抓附作用,可以避免三角支架出现松动的情况,从而保证三角支架的稳定性。

进一步的,所述固定装置包括直角边一、直角边二上均固定连接有膨胀栓、固定连接于支撑壁底部侧面、井体的侧壁的栓孔,所述直角边一、直角边二与支撑壁底部侧面、井体的侧壁由膨胀栓固定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膨胀螺栓与栓孔的膨胀连接具有操作简单,连接牢固的作用,便于安装工人的操作。

进一步的,所述井体两侧相对的三角支架之间固定连接有支撑杆。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支撑杆的设置对井体两侧相对的三角支架具有支撑作用,这样可以提高三角支架支撑的牢固性。

进一步的,所述钢格栅上铰接有T型卡接条,所述井口侧边固定连接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上固定连接有卡接块,所述T型卡接条与卡接块转动卡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T型卡接条与卡接块的转动卡接有利于钢格栅与井口连接固定,防止钢格栅在车辆的压迫中出现蹦弹的情况。

进一步的,所述卡接块与T型卡接条滑动抵触的侧面上固定连接有弹性挡块。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弹性挡块对T型卡接条具有限位作用,可以使T型卡接条卡接更牢固。

进一步的,所述弹性挡块的侧边设有弧形导角。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圆弧导角的设置可以减小T型卡接条与弹性挡块之间的摩擦力,使T型卡接条卡接更省力。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通过固定装置的设置,能够起到对支撑壁进行支撑加固,增强集水井结构牢固性的效果;

2.通过T型卡接条与卡接块的设置,能够起到防止钢格栅在车辆的压迫下蹦弹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用于体现集水井整体结构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处放大图的示意图;

图3是用于体现实施例1中固定装置的示意图;

图4是图3中B处放大图的示意图;

图5是用于体现实施例2中固定装置的示意图;

图6是用于体现实施例2中L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用于体现实施例3中固定装置的示意图;

图8是图7中C处放大图的示意图。

图中,1、井体;2、井口;3、钢格栅;4、支撑壁;5、三角支架;51、直角边一;52、直角边二;53、斜边;6、固定装置;61、螺纹管一;62、螺纹管二;63、螺栓;64、L板;65、膨胀栓;66、栓孔;7、支撑杆;8、T型卡接条;9、安装槽;10、卡接块;11、弹性挡块;12、圆弧导角。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1:一种地下室集水井,如图1所示,包括集水井的井体1、开设于井体1上端的矩形井口2,铰接于井口2侧边的钢格栅3,钢格栅3用于封盖井口2,井口2的口径小于井体1侧边的长度,井口2与井体1的侧壁之间留有支撑壁4,支撑壁4与井体1的侧壁垂直设置。将井口2的尺寸缩小,进而减小钢格栅3的大小,这样可以减小钢格栅3与过往车辆的接触面积,从而可以起到减小噪音的效果。

如图3所示,支撑壁4与井体1的侧壁之间固定连接有6个三角支架5,其中每两个三脚支架5为一组,每组三脚支架5分别位于井体1两侧且对称设置,每个三角支架5上均包括垂直固定连接的直角边一51、直角边二52、与直角边一51和直角边二52固定连接的斜边53,直角边一51、直角边二52分别贴合于井体1的侧壁、支撑壁4,三角支架5与井体1的侧壁、支撑壁4之间固定连接有固定装置6,钢格栅3与井口2铰接。三角支架5的设置对支撑壁4起到支撑作用,有利于集水井结构的稳定,防止支撑壁4崩塌。

如图3和图4所示,固定装置6包括预埋于支撑壁4底部侧面的螺纹管一61,预埋于井体1的侧壁上的螺纹管二62,其中,螺纹管一61沿垂直于支撑壁4的方向向下设置,螺纹管一61的开口位于支撑壁4的底端,螺纹管二62沿垂直于井体1的侧壁的方向设置,螺纹管二62的开口均朝向井体1内部,直角边一51、直角边二52的端部均螺纹连接有螺栓63,直角边一51、直角边二52分别由螺栓63固定连接于支撑壁4、井体1的侧壁上。通过旋拧螺栓63将三角支架5固定连接于井体1内部,使三角支架5支撑于支撑壁4和井体1的侧壁上,对支撑壁4可以起到支撑加固的作用,防止支撑壁4崩塌,同时螺栓63与螺纹管连接牢固,操作简单。

如图3所示,每组三角支架5均固定连接有支撑杆7,支撑杆7沿水平方向设置且两端分别固定连接于三角支架5的斜边53上,支撑杆7的设置对井体1中每组三角支架5具有支撑作用,进一步提高了三角支架5支撑的牢固性。

如图1和图2所示,钢格栅3背向其与井体1的铰接处的侧面上铰接有T型卡接条8,井口2侧边固定连接有安装槽9,安装槽9位于T型卡接条8的侧边,安装槽9上固定连接有两个矩形卡接块10,T型卡接条8与卡接块10转动卡接,卡接块10与T型卡接条8转动抵触的侧壁上固定连接有弹性挡块11,其中弹性挡块11呈半球状设置,T型卡接条8与卡接块10的转动卡接有利于钢格栅3与井口2连接固定,防止钢格栅3在车辆的挤压后出现蹦弹的情况。同时,弹性挡块11的设置对T型卡接条8具有限位作用,可以使T型卡接条8卡接更牢固。

如图2所示,每个弹性挡块11的侧边均设有圆弧导角12。圆弧导角12可以减小T型卡接条8与弹性挡块11之间的摩擦力,使T型卡接条8卡接更省力,这样可以在保证卡接牢固的前提下减轻工人的工作量。

实施例2:一种地下室集水井,如图5所示,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固定装置6包括固定连接于直角边一51上的L板64(如图6所示),L板64的一条直角侧边焊接于直角边一51的侧边,L板64与井体1的侧壁、支撑壁4由混凝土浇筑连接。在支撑壁4建造过程中,将L板64直接与井体1的侧壁、支撑壁4浇筑连接使得三角支架5以更牢固的方式连接于集水井的井体1,在支撑的过程中,L板64的折边对井体1具有抓附力,可以避免三角支架5出现松动的情况,从而保证三角支架5的稳定性。

实施例3:一种地下室集水井,如图7和图8所示,与实施例2或3的不同之处在于,所述固定装置6包括固定开设于支撑壁4底部侧面、井体1的侧壁的栓孔66,直角边一51、直角边二52上均固定连接有膨胀栓65,膨胀栓65分别位于直角边一51、直角边二52的端部,直角边一51、直角边二52分别由膨胀栓65固定连接于支撑壁4的底部侧面、井体1的侧壁上。膨胀螺栓63与栓孔66的膨胀连接具有操作简单,连接牢固的作用,便于安装工人的操作。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