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沉降式电力井盖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659290发布日期:2019-05-15 22:16阅读:502来源:国知局
一种沉降式电力井盖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井盖
技术领域
,尤其涉及一种沉降式电力井盖。
背景技术
:井盖,用于遮盖道路或家中深井,防止人或者物体坠落。按材质可分为金属井盖、高强度纤维水泥混凝土井盖、树脂井盖等。一般采用圆形。可用于绿化带、人行道、机动车道、码头、小巷等。目前路面上电力井以方形居多,而且口径比较大(1m*1m见方)。井盖周边烂边、井座下沉、井盖盖板翘曲变形、车辆碾压过后发出噪音等现象普遍存在,这大大影响了城市美化,降低了行车舒适度,同时也给市民的出行造成不便,严重时甚至会影响到人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由于方形电力井盖表面积比较大,而且铸造牌号以铸态OT500-7存在。方形井盖的生产、装配至安装(通常在铸件内应力无完全消失后)使用,车辆碾压作用力下,极易造成盖板变形翘曲,产生噪音扰民。而且方形井口的对角线远远大于盖板的边长,一旦盖板脱离支座,极易坠落井底,造成井内设施的安全事故,为此,我们提出了一种沉降式电力井盖来解决上述问题。技术实现要素: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沉降式电力井盖。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沉降式电力井盖,包括承载框,所述承载框上架设有井座,所述井座内的一侧固定有两个相互平行的限位板,两个限位板的相对侧壁上均设有安装槽,两个限位板之间设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的下端设有第一通孔,且第一通孔和两个安装槽相对应,两个安装槽内均安装有第一转轴,两个第一转轴的一端均延伸至第一通孔内,所述井座的上端设有保护盖,所述保护盖的一侧固定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的一侧设有限位槽,所述限位槽内的相对侧壁上均抵触有第二转轴,所述连接块的上端设有第二通孔,两个第二转轴的一端均延伸至第二通孔内,所述第一通孔内的一端侧壁上设有第一螺纹通孔,所述第二通孔内的一端侧壁上设有第二螺纹通孔,所述第一螺纹通孔和第二螺纹通孔内均贯穿设有螺钉。优选地,所述保护盖的一侧等间距固定有三个安装块,所述安装块的一端固定有弹簧卡爪,所述弹簧卡爪的一端固定有凸块,所述井座内的一周侧壁上固定有两个限位环,所述凸块的一端和两个限位环之间的间隙相互对应。优选地,所述井座的一侧设有插槽,所述保护盖的一侧固定有插块,且插块和插槽相对应。优选地,所述限位环的上端设有凹槽,所述凹槽内安装有防震橡胶垫圈。优选地,所述保护盖上设有开口。优选地,所述保护盖、井座、承载框和连接块均采用球墨铸铁材质制成,且球化率为80%-90%。优选地,所述防震橡胶垫圈为硫化氯丁橡胶条,且硫化氯丁橡胶条内氯丁胶含量为40%-60%。优选地,所述保护盖的直径为900mm,所述井座的直径为1210mm,所述承载框外径的长度和宽度均为1300mm,所述承载框的内径为900mm,所述承载框的高度为50mm,所述承载框的净开口内径为820mm。优选地,所述保护盖的重量为55kg,所述井座的重量为80kg,所述承载框的重量为18kg。优选地,所述承载框内的一周侧壁上等间距设有八个安装孔。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1、通过保护盖、井座和承载框之间的配合,有效地避免了由于车辆碾压井盖导致周边烂边的现象发生,同时能将荷载分散至路面结构层,减少了井体所承受的负荷,延长了井体的使用寿命;2、通过插块、插槽和防震橡胶垫圈之间的配合,实现了插块和井座侧壁紧密接触的功能,防止了保护盖水平移动,减缓了保护盖对橡胶垫冲的冲击;3、通过弹簧卡爪、连接块和限位环之间的配合,有效地防止保护盖脱离井座,同时还实现了保护盖的防盗、防冲击响和防跳的功能;综上所述,该装置解决了井盖周边容易损坏,井座下沉以及变形的问题,同时也解决了车辆碾压时造成噪音的问题,提高了井盖的使用寿命,节约成本,并且还起到了防盗的作用,有助于城市美化,保证了居民出行的安全。附图说明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沉降式电力井盖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沉降式电力井盖连接块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沉降式电力井盖的俯视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沉降式电力井盖保护盖的俯视图;图5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沉降式电力井盖井座的俯视图;图6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沉降式电力井盖井座的侧视图;图7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沉降式电力井盖保护盖的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沉降式电力井盖承载框的侧视图;图9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沉降式电力井盖保护盖的安装结构示意图;图10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沉降式电力井盖承载框的俯视图。图中:1弹簧卡爪、2保护盖、3固定块、4螺钉、5限位板、6井座、7承载框、8开口、9限位环、10第一转轴、11限位槽、12连接块、13安装槽、14第一通孔、15第一螺纹通孔、16第二螺纹通孔、17插槽、18第二通孔、19第二转轴、20插块。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参照图1-10,一种沉降式电力井盖,包括承载框7,方便安装和承载,承载框7上架设有井座6,井座6内的一侧固定有两个相互平行的限位板5,两个限位板5的相对侧壁上均设有安装槽13,两个限位板5之间设有连接块12,连接块12的下端设有第一通孔14,且第一通孔14和两个安装槽13相对应,两个安装槽13内均安装有第一转轴10,便于第一转轴10在安装槽13内转动,两个第一转轴10的一端均延伸至第一通孔14内,井座6的上端设有保护盖2,便于合上,从而保证行人的安全,为行人的出行提供方便;保护盖2的一侧固定有固定块3,固定块3的一侧设有限位槽11,限位槽11内的相对侧壁上均抵触有第二转轴19,便于第二转轴19转动,连接块12的上端设有第二通孔18,两个第二转轴19的一端均延伸至第二通孔18内,第一通孔14内的一端侧壁上设有第一螺纹通孔15,第二通孔18内的一端侧壁上设有第二螺纹通孔16,第一螺纹通孔15和第二螺纹通孔16内均贯穿设有螺钉4,井座6的一侧设有插槽17,保护盖2的一侧固定有插块20,且插块20和插槽17相对应,方便保护盖2和井座6紧密连接,保护盖2上设有开口8,通过两个螺钉4的配合,方便对第一转轴10和第二转轴19的位置进行限定,防止第一转轴10和第二转轴19脱落,同时也方便安装和拆卸。本实用新型中,保护盖2的一侧等间距固定有三个安装块,安装块的一端固定有弹簧卡爪1,弹簧卡爪1的一端固定有凸块,井座6内的一周侧壁上固定有两个限位环9,凸块的一端和两个限位环9之间的间隙相互对应,限位环9的上端设有凹槽,凹槽内安装有防震橡胶垫圈,防震橡胶垫圈为硫化氯丁橡胶条,且硫化氯丁橡胶条内氯丁胶含量为40%-60%,硫化氯丁胶按德国标准DIN53505,国标GB/T531检测,硬度=75±5达到邵氏A级,保证了保护盖2和井座6之间的紧密连接,同时也缓冲了在保护盖2合上时受到的冲击力,延长了保护盖2的使用寿命;保护盖2的直径为900mm,井座6的直径为1210mm,承载框7外径的长度和宽度均为1300mm,承载框7的内径为900mm,承载框7的高度为50mm,承载框7的净开口内径为820mm,保护盖2的重量为55kg,井座6的重量为80kg,承载框7的重量为18kg,承载框7内的一周侧壁上等间距设有八个安装孔,用于安装安全挂钩,利用安全挂钩固定防坠网,防坠网及配件采用涤纶,10m高空坠落承受力应不小于100kg,采用304不锈钢材质,保护盖2与井体的连接方式为承插式,井座6需一体铸造成型,整体构件强度应不低于井盖荷载强度要求,在承受小于井盖6荷载强度要求的荷载下,构件需满足不错位,不变形,不开裂,井座6的法兰式上盘面,能够将荷载分散至路面结构层,使井体所承受的负荷减少80%以上;保护盖2、井座6、承载框7和连接块12均采用球墨铸铁材质制成,且球化率为80%-90%,铸铁牌号为QT500-7,球化级别达到3级以上,其化学成分为:CSiMnPSMgRE铸态铁素体3.5-3.92.5-3.0≤0.3≤0.07≤0.020.03-0.060.02-0.04铸态珠光体3.6-3.82.1-2.50.3-0.5≤0.07≤0.020.05-10.02其单铸试块力学性能为:本实用新型中,在使用时,先将承载框7安装在基土层上,然后在承载框7内的八个安装孔上安装安全挂钩,利用安全挂钩固定防坠网,从而保证了安全,同时还能方便安装和更换防坠网,然后将井座6安装在承载框7内,将两个第一转轴10安装在两个安装槽13内,然后将一个螺钉4拧进第一螺纹通孔16内,防止两个第一转轴10从第一通孔14内脱落,然后将两个第二转轴19安装在限位槽11内,将另外一个螺钉4拧进第二螺纹通孔16内,从而防止两个第二转轴19从第二通孔18内脱落,合上保护盖2,保护盖2一侧的弹簧卡爪1上的凸块卡在两个限位环9之间,同时,限位环9上的防震橡胶垫圈对保护盖2起到缓冲作用,需要打开保护盖2时,利用钩爪钩在开口8处,从而将保护盖2打开。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
技术领域
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当前第1页1 2 3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