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堵防臭排水井盖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914964发布日期:2019-06-14 23:31阅读:205来源:国知局
一种防堵防臭排水井盖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井盖,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防堵防臭排水井盖。



背景技术:

井盖,特别是市政工程中的井盖,一般出现在马路或是公园等地方,用于遮盖井体,从而防止人或者物体坠落。然而在一些下水道的井体上的井盖,会设置相应的排水孔,这些排水孔在雨季来临时能够起到一定的排水作用。

然而,在正常使用过程中井盖上的排水孔经常会出现堵塞的情况,如果井盖的排水孔堵塞,在雨季来临时,由于不能及时起到排水的作用,或是需要人工进行清理才能够正常排水,无疑都会对排水的速度产生不利的影响。

现有技术中关于具备防堵功能的井盖已有相关专利公开,例如专利公开号:CN 206844157 U,公开日:2018年01月05日,发明创造名称为:防堵排水井盖,该申请案中,车辆轧过井盖中心的驱动柱后,会使驱动柱产生上下位移,通过固定连接杆,清堵套管带动清堵套管里的清堵刀上下移动,从而对排水管产生清堵效果。但是其不足之处在于:1该井盖不能防止下水道里的臭气上冒;2当雨天下水孔已堵造成井盖上有积水时,有车辆正好轧过驱动柱的概率非常小,从而不能及时清堵,导致井盖丧失排水功能。

综上所述,如何克服现有的井盖无法有效防堵并防臭的不足,是现有技术中亟需解决的技术问题。

公开于该背景技术部分的信息仅仅旨在增加对本实用新型的总体背景的理解,而不应当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已为本领域一般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



技术实现要素:

1.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的井盖无法有效防堵并防臭的不足,提供了一种防堵防臭排水井盖,其能够同时实现井盖的防堵及防臭功能。

2.技术方案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为:

本实用新型的防堵防臭排水井盖,包括:

井盖本体,所述井盖本体的外侧面上围有井盖安装座,所述井盖本体的上表面设有两个圆环形的同圆心的隔离墙;位于内侧的隔离墙其内侧设有凸起圆台,所述凸起圆台与内侧的隔离墙之间、内侧的隔离墙与外侧的隔离墙之间、外侧的隔离墙与井盖安装座之间分别形成对应的环形凹槽;所述凸起圆台上开设有两条呈十字形交叉的导流槽,每条导流槽的两端分别向井盖本体的外边缘延伸并分别依次穿过内、外侧的隔离墙;

两个第一排水孔以及两个第二排水孔,在某一条导流槽与内侧隔离墙的相交处对应设置有一个第一排水孔,在另一条导流槽与内侧隔离墙的相交处对应设置有一个第二排水孔;所述第一排水孔和所述第二排水孔均为井盖本体上表面上的通孔;

所述井盖本体的上表面设有围在第二排水孔外侧边缘的孔口凸环;自所述第二排水孔内向下方延伸设置有贯穿整个井盖本体的排水通道,一浮漂杆自第二排水孔上方伸入到达第二排水孔内并向下延伸穿过整个排水通道后伸入支撑座内,所述浮漂杆的上端连接有圆形的浮漂盖,所述浮漂盖的直径大于孔口凸环的外径,所述浮漂杆的下端连接有导电片;所述支撑座内部的顶面固定有圆环形的同圆心的内导电环和外导电环,且内导电环和外导电环不接触;

自支撑座上表面向上方延伸有定位筒,该定位筒套在浮漂杆的外侧,所述定位筒的上端位于第二排水孔的下方,且定位筒的上端向两侧分别延伸有横杆,所述横杆远离定位筒的一端固连在排水通道的内侧壁上;所述定位筒的外侧套有螺旋轴管,所述螺旋轴管的外侧面上固定有螺旋叶片;所述螺旋轴管的下部通过传动皮带与电动机输出轴上的一旋转轮连接;所述电动机的正极输入端通过导线与蓄电池的正极输出端相连,所述电动机的负极输入端分别通过导线与两个外导电环单独相连,蓄电池的负极输出端分别通过导线与两个内导电环单独相连。

作为本实用新型更进一步的改进,所述井盖本体的上表面设有围在第一排水孔外侧边缘的孔口立环;所述孔口立环的侧壁上设有若干个贯穿孔口立环侧壁的通水孔;自所述第一排水孔内向下方延伸设置有自动落水箱,所述自动落水箱的顶端与对应的第一排水孔连通,所述自动落水箱的底端开设有落水孔,该落水孔的一侧通过固定旋转轴连接有可密封落水孔的水塞,所述水塞通过牵引线与一位于自动落水箱内的浮球连接;所述自动落水箱底端的落水孔与位于其下方的水轮发电机的进水管连通;所述水轮发电机与蓄电池电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更进一步的改进,所述定位筒的上方设有套在浮漂杆外侧的筒形膜,该筒形膜的上端连接在浮漂杆的外侧壁,该筒形膜的下端连接在定位筒的上端。

作为本实用新型更进一步的改进,所述螺旋叶片的外侧边缘处为刀刃部。

作为本实用新型更进一步的改进,所述自动落水箱顶端的两侧分别固定有水箱卡块,所述孔口立环的侧壁顶端自上而下开设有供对应水箱卡块嵌入的卡槽。

作为本实用新型更进一步的改进,所述孔口立环内部嵌入有过滤材料。

作为本实用新型更进一步的改进,所述孔口立环与内、外侧的隔离墙均不接触;所述孔口凸环与内、外侧的隔离墙均不接触。

作为本实用新型更进一步的改进,所述支撑座置于其下方的滤网上,该滤网通过固定杆连接在井盖本体上。

3.有益效果

采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显著效果:

(1)本实用新型中,隔离墙一方面对杂物有阻挡作用,减少随水流到达第一排水孔及第二排水孔上方的杂物,另一方面凸起圆台和隔离墙对井盖上的杂物有一定的支撑作用,在凸起圆台与内侧的隔离墙之间、内侧的隔离墙与外侧的隔离墙之间、外侧的隔离墙与井盖安装座之间分别对应形成环形凹槽,当有雨水落下时水流能够有效通过各个环形凹槽首先流进两个第一排水孔,同时导流槽使各个环形凹槽之间保持连通,协助水流流向第一排水孔,加快排水。

(2)本实用新型中,第二排水孔外侧边缘围有孔口凸环,孔口凸环对存在于环形凹槽和导流槽内的杂物随水流流进第二排水孔内具有阻挡作用;浮漂包括浮漂盖和浮漂杆,浮漂盖的直径大于孔口凸环的外径,使得在孔口凸环上方无积水时,浮漂盖由于自身重力作用是盖在孔口凸环上的,防止下水道里的臭气上冒,实现防臭功能;当孔口凸环上方有积水时,浮漂盖在水中因浮力作用而上浮,积水即可从浮漂盖和孔口凸环顶面之间流入孔口凸环内而最终排走,当井盖本体上方积水逐渐减少,直至孔口凸环上方无积水,浮漂盖继续发挥遮盖防臭作用;其中,设计浮漂盖的直径大于孔口凸环的外径,一方面方便了浮漂盖在水中的迅速上浮,另一方面使得浮漂盖始终位于孔口凸环上方,有效起到遮盖防臭的作用。

(3)本实用新型中,横杆用来固定定位筒,定位筒一方面限制了浮漂杆只能在竖直方向上运动,另一方面定位筒为螺旋刀提供旋转定位轴,其中螺旋刀即为螺旋轴管及螺旋轴管上的螺旋叶片,当水流在第二排水孔下方的排水通道内自上而下流动时,螺旋叶片的旋转方向顺着水流的流动方向;当水流相对较大时,浮漂盖受到水的浮力作用而从孔口凸环上浮起,此时水流可从浮漂盖和孔口凸环顶面之间流入孔口凸环内而排走,当水流无法及时排出或雨量过大而导致孔口凸环上方形成一定深度的积水时,浮漂盖上浮至一定高度,并带动浮漂杆及浮漂杆下端连接的导电片一起向上运动,当导电片向上运动到一定位置,导电片同时与上方的外导电环和内导电环接触,从而使得由蓄电池和电动机构成的串联电路导通,电动机动力输出端的转轴通过传动皮带同时带动两个螺旋轴管旋转,由于旋转的螺旋叶片具有对水流竖直向下的导流作用,一方面加速了水流在排水通道内的流量及流速,更加重要的是对排水通道内积存的杂质颗粒等固体进行搅拌破碎,从而保持排水通道始终畅通,实现防堵功能。

(4)本实用新型中,孔口立环对水流中的杂物有一定的阻挡作用,防止杂物随水流流进自动落水箱;当无水流时,水塞由于自身重力作用塞住自动落水箱底端的落水孔,从而密封落水孔,防止下水道里的臭气上冒,实现防臭功能,此时第一排水孔和第二排水孔均被密封住,臭气完全无法到达井盖上方;当有水流时,水流通过孔口立环侧壁上的若干个通水孔流进自动落水箱,浮球随着自动落水箱内水位的上升而上升,当浮球上升到一定位置时,浮球通过牵引线将水塞拉起,自动落水箱内的水通过落水孔流进水轮发电机的进水管,驱动水轮发电机发电,产生的电能通过导线传输到蓄电池储存,然后水通过水轮发电机的出水管流进下水道;同时,蓄电池与市政用电接通,确保蓄电池始终可以为电动机正常供电。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实施例的防堵防臭排水井盖的立体图省略了第二排水孔内的过滤材料;

图2为图1中沿B-B切开后的立体图;

图3为图1中沿B-B向的剖视结构示意图省略了井盖本体上方的隔离墙;

图4为图1中沿A-A向的剖视结构示意图省略了井盖本体上方的隔离墙;

图5为实施例中发电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实施例中浮漂和支撑座的结构示意图支撑座已剖开;

图7为实施例中螺旋刀、浮漂和支撑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图7中的A处的局部放大图一;

图9为图7中的B处的局部放大图二;

图10为实施例中滤网、自动落水箱和螺旋刀的位置关系图。

示意图中的标号说明:

100、井盖本体;110、隔离墙;

101、浮漂;111、导电片;121、浮漂盖;131、浮漂杆;

102、井盖安装座;

103、第二排水孔;113、孔口凸环;

104、第一排水孔;114、孔口立环;124、卡槽;134、通水孔;105、自动落水箱;115、浮球;125、水塞;135、水箱卡块;145、过滤材料;155、固定旋转轴;

106、环形凹槽;107、导流槽;

201、支撑座;211、外导电环;221、内导电环;

202、传动皮带;203、横杆;213、筒形膜;

220、螺旋轴管;230、螺旋叶片;231、定位筒;241、伸缩弹簧;

300、蓄电池;301、电动机;302、安全盒;

400、滤网;401、固定杆;

500、水轮发电机;501、固定臂;502、进水管;503、出水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为进一步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描述。

实施例1

结合图1-10,本实施例的防堵防臭排水井盖,包括:

井盖本体100(参考图1),井盖本体100的外侧面上围有井盖安装座102,井盖本体100的上表面设有两个圆环形的同圆心的隔离墙110;位于内侧的隔离墙110其内侧设有凸起圆台,凸起圆台与内侧的隔离墙110之间、内侧的隔离墙110与外侧的隔离墙110之间、外侧的隔离墙110与井盖安装座102之间分别形成对应的环形凹槽106;凸起圆台上开设有两条呈十字形交叉的导流槽107,每条导流槽107的两端分别向井盖本体100的外边缘延伸并分别依次穿过内、外侧的隔离墙110;

两个第一排水孔104以及两个第二排水孔103,在某一条导流槽107与内侧隔离墙110的相交处对应设置有一个第一排水孔104,在另一条导流槽107与内侧隔离墙110的相交处对应设置有一个第二排水孔103;第一排水孔104和第二排水孔103均为井盖本体100上表面上的通孔;

参考图2、图3、图7,井盖本体100的上表面设有围在第二排水孔103外侧边缘的孔口凸环113;自第二排水孔103内向下方延伸设置有贯穿整个井盖本体100的排水通道,一浮漂杆131自第二排水孔103上方伸入到达第二排水孔103内并向下延伸穿过整个排水通道后伸入支撑座201内,浮漂杆131的上端连接有圆形的浮漂盖121,浮漂盖121的直径大于孔口凸环113的外径,浮漂杆131的下端连接有导电片111(浮漂杆131为绝缘材料);支撑座201内部的顶面固定有圆环形的同圆心的内导电环221和外导电环211,且内导电环221和外导电环211不接触。

参考图7、图8、图9,自支撑座201上表面向上方延伸有定位筒231,该定位筒231套在浮漂杆131的外侧,定位筒231的上端位于第二排水孔103的下方,且定位筒231的上端向两侧分别延伸有横杆203,横杆203远离定位筒231的一端固连在排水通道的内侧壁上;定位筒231的外侧套有螺旋轴管220,螺旋轴管220的外侧面上固定有螺旋叶片230;螺旋轴管220的下部通过传动皮带202与动力输出端的转轴连接(本实施例中螺旋轴管220的下部通过传动皮带202与电动机301输出轴上的一旋转轮连接,即传动皮带202套在旋转轮外径上,可与旋转轮进行传动);电动机301的正极输入端通过导线与蓄电池300的正极输出端相连,电动机301的负极输入端分别通过导线与两侧的两个外导电环211单独相连(即电动机301的负极输入端通过导线引出两路,每一路分别与一个外导电环211单独相连),蓄电池300的负极输出端分别通过导线与两侧的两个内导电环221单独相连(即蓄电池300的负极输出端通过导线引出两路,每一路分别与一个内导电环221单独相连)。其中,因第二排水孔103有两个,因此两个第二排水孔103下方分别对应设有一支撑座201。电动机301和蓄电池300被罩在安全盒302内,对电动机301和蓄电池300进行保护和防水。

本实施例的防堵防臭排水井盖,主要使用于马路或是公园等地方,其中井盖本体100安装在井盖安装座102上,井盖安装座102安装在井口上;隔离墙110一方面对杂物有阻挡作用,减少随水流到达第一排水孔104及第二排水孔103上方的杂物,另一方面凸起圆台和隔离墙110对井盖上的杂物有一定的支撑作用,在凸起圆台与内侧的隔离墙110之间、内侧的隔离墙110与外侧的隔离墙110之间、外侧的隔离墙110与井盖安装座102之间分别对应形成环形凹槽106,当有雨水落下时水流能够有效通过各个环形凹槽106首先流进两个第一排水孔104,同时导流槽107使各个环形凹槽106之间保持连通,协助水流流向第一排水孔104,加快排水。

本实施例中,第二排水孔103外侧边缘围有孔口凸环113,即孔口凸环113为高过第二排水孔103的围墙,孔口凸环113对存在于环形凹槽106和导流槽107内的杂物随水流流进第二排水孔103内具有阻挡作用;浮漂101包括浮漂盖121和浮漂杆131,浮漂盖121的直径大于孔口凸环113的外径,使得在孔口凸环113上方无积水时,浮漂盖121由于自身重力作用是盖在孔口凸环113上的,防止下水道里的臭气上冒,实现防臭功能;当孔口凸环113上方有积水时,浮漂盖121在水中因浮力作用而上浮,积水即可从浮漂盖121和孔口凸环113顶面之间流入孔口凸环113内而最终排走,当井盖本体100上方积水逐渐减少,直至孔口凸环113上方无积水,浮漂盖121继续发挥遮盖防臭作用;其中,设计浮漂盖121的直径大于孔口凸环113的外径,一方面方便了浮漂盖121在水中的迅速上浮,另一方面使得浮漂盖121始终位于孔口凸环113上方,有效起到遮盖防臭的作用。需要说明的是,当井盖本体100上方雨水量不多时,水流无法漫过孔口凸环113,此时第一排水孔104起主要的排水作用,当雨水量较多且水流漫过孔口凸环113时,第二排水孔103也同时发挥排水作用,便于快速将积水排出。

本实施例中,横杆203用来固定定位筒231,定位筒231一方面限制了浮漂杆131只能在竖直方向上运动,另一方面定位筒231为螺旋刀200提供旋转定位轴,其中螺旋刀200即为螺旋轴管220及螺旋轴管220上的螺旋叶片230,当水流在第二排水孔103下方的排水通道内自上而下流动时,螺旋叶片230的旋转方向顺着水流的流动方向;当水流相对较大时,浮漂盖121受到水的浮力作用而从孔口凸环113上浮起,此时水流可从浮漂盖121和孔口凸环113顶面之间流入孔口凸环113内而排走,当水流无法及时排出或雨量过大而导致孔口凸环113上方形成一定深度的积水时,浮漂盖121上浮至一定高度,并带动浮漂杆131及浮漂杆131下端连接的导电片111一起向上运动,当导电片111向上运动到一定位置,导电片111同时与上方的外导电环211和内导电环221接触,从而使得由蓄电池300和电动机301构成的串联电路导通,电动机301动力输出端的转轴通过传动皮带202同时带动两个螺旋轴管220旋转,由于旋转的螺旋叶片230具有对水流竖直向下的导流作用,一方面加速了水流在排水通道内的流量及流速,更加重要的是对排水通道内积存的杂质颗粒等固体进行搅拌破碎,从而保持排水通道始终畅通,实现防堵功能。

实施例2

参考图2,本实施例的防堵防臭排水井盖,其结构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更进一步的:井盖本体100的上表面设有围在第一排水孔104外侧边缘的孔口立环114;孔口立环114的侧壁上设有若干个贯穿孔口立环114侧壁的通水孔134;自第一排水孔104内向下方延伸设置有自动落水箱105,自动落水箱105的顶端与对应的第一排水孔104连通,自动落水箱105的底端开设有落水孔,该落水孔的一侧通过固定旋转轴155连接有可密封落水孔的水塞125,水塞125通过牵引线与一位于自动落水箱105内的浮球115连接;自动落水箱105底端的落水孔与位于其下方的水轮发电机500的进水管502连通;水轮发电机500通过对应的固定臂501固定在井盖本体100下方;水轮发电机500与蓄电池300电连接。(其中,水轮发电机500即为本实施例中的发电机构。)

本实施例中,孔口立环114对水流中的杂物有一定的阻挡作用,防止杂物随水流流进自动落水箱105;当无水流时,水塞125由于自身重力作用塞住自动落水箱105底端的落水孔,从而密封落水孔,防止下水道里的臭气上冒,实现防臭功能,此时第一排水孔104和第二排水孔103均被密封住,臭气完全无法到达井盖上方;当有水流时,水流通过孔口立环114侧壁上的若干个通水孔134流进自动落水箱105,浮球115随着自动落水箱105内水位的上升而上升,当浮球115上升到一定位置时,浮球115通过牵引线将水塞125拉起,自动落水箱105内的水通过落水孔流进水轮发电机500的进水管502,驱动水轮发电机500发电,产生的电能通过导线传输到蓄电池300储存,然后水通过水轮发电机500的出水管503流进下水道;同时,蓄电池300与市政用电接通,确保蓄电池300始终可以为电动机301正常供电。

实施例3

参考图8,本实施例的防堵防臭排水井盖,其结构与实施例2基本相同,更进一步的:定位筒231的上方设有套在浮漂杆131外侧的筒形膜213,该筒形膜213的上端连接在浮漂杆131的外侧壁,该筒形膜213的下端连接在定位筒231的上端。

本实施例中,筒形膜213的高度大于浮漂杆131的运动位移(即浮漂杆131在不受浮力作用时的位置到浮漂杆131在浮力作用下上升到的极限位置之间的距离),筒形膜213可以有效防止水流沿着浮漂杆131和定位筒231之间的空隙而进入支撑座201内,防止水流对外导电环211和内导电环221之间的连通与切断产生影响。

实施例4

参考图7,本实施例的防堵防臭排水井盖,其结构与实施例3基本相同,更进一步的:螺旋叶片230的外侧边缘处为刀刃部。

本实施例中,螺旋刀200工作时,螺旋叶片230在螺旋轴管220的带动下旋转,可以对进入第二排水孔103内的杂物进行破碎,防止杂物堵塞第二排水孔103,实现有效防堵。

实施例5

参考图5,本实施例的防堵防臭排水井盖,其结构与实施例4基本相同,更进一步的:

自动落水箱105顶端的两侧分别固定有水箱卡块135,孔口立环114的侧壁顶端自上而下开设有供对应水箱卡块135嵌入的卡槽124。

本实施例中,自动落水箱105上的水箱卡块135与卡槽124相配合连接,从而实现将自动落水箱105固定在第一排水孔104下方。

实施例6

参考图4,本实施例的防堵防臭排水井盖,其结构与实施例4基本相同,更进一步的:孔口立环114内部嵌入有过滤材料145,过滤材料145的宽度大于第一排水孔104的内径。

本实施例中,过滤材料145用来防止大尺寸的杂物直接进入自动落水箱105而将自动落水箱105堵塞,本实施例中过滤材料145可为金属制滤网或圆柱体的多孔塑料块。

实施例7

本实施例的防堵防臭排水井盖,其结构与实施例6基本相同,更进一步的:孔口立环114与内、外侧的隔离墙110均不接触,孔口凸环113与内、外侧的隔离墙110均不接触,从而有利于形成水流流通,便于快速排水;支撑座201置于其下方的滤网400上,该滤网400通过固定杆401连接在井盖本体100上,滤网400可进一步过滤从第一排水孔104、第二排水孔103流下的水流,防止下水道内杂物积累。

实施例8

参考图9,本实施例的防堵防臭排水井盖,其结构与实施例7基本相同,更进一步的:浮漂杆131的下端自下而上开设有容纳通道,一伸缩弹簧241的上端连接于容纳通道内的顶端,该伸缩弹簧241的下端与导电片111连接。

本实施例中,伸缩弹簧241的设置使得导电片111与上方的外导电环211、内导电环221之间的接触具有一定的缓冲度,即当浮漂盖121所处的高度在一定范围波动时,通过伸缩弹簧241的弹性伸缩,导电片111能与上方的外导电环211、内导电环221保持连续接触的状态,从而持续不间断的驱动螺旋叶片230旋转而对水流形成持续的导流、清堵作用。

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