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散水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417618发布日期:2019-08-13 20:21阅读:746来源:国知局
一种散水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散水结构。



背景技术:

一般“散水”最常用的是混凝土现场浇筑施工,而大部分民房为了节省,也有先墁砖,再抹上水泥砂浆,通常在地基、垫层施工不到位等多方面影响会造成后期的分格缝处高低不平甚至塌陷,浇筑的混凝土散水会随之不同程度开裂破坏,转角处破损严重等现象,为今后的维修带来很大的麻烦,受雨水浸泡等因素严重时可威胁到建筑物的安全。



技术实现要素:

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散水结构。

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他相关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散水结构,该散水结构包括第一散水基层11,将所述第一散水基层的边缘处翻折形成第一翻边12,所述第一散水基层与所述第一翻边一体成型;所述第一散水基层11的相对的两侧面的其中一侧面的下半部分由第一散水基层的边缘向靠近第一散水基层中心的方向凹陷,使得该侧的上半部分形成第一搭接部;所述第一散水基层11的相对的两侧面的另一侧面的上半部分由第一散水基层的边缘向靠近第一散水基层中心的方向凹陷,使得该侧的下半部分形成第二搭接部14。

可选地,所述第一散水基层11与所述第一翻边12之间设置有第一过渡段13。

可选地,所述第一翻边12由所述第一散水基层11的边缘向远离所述第一散水基层的方向延伸,所述第一翻边的延伸方向与所述第一搭接部的延伸方向相互垂直。

可选地,所述第一搭接部15的宽度小于所述第二搭接部14的宽度。

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他相关目的,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散水结构,该散水结构包括第二散水基层21,将所述第二散水基层的相对的两边缘分别翻折形成第二翻边22和和第三翻边23;所述第二散水基层、所述第二翻边与所述第三翻边一体成型;

所述第二散水基层的相对的两侧面的其中一侧面的下半部分由第二散水基层的边缘向靠近第一散水基层中心的方向凹陷,使得该侧的上半部分形成第三搭接部26;所述第二散水基层的相对的两侧面的另一侧面的上半部分由第二散水基层的边缘向靠近第二散水基层中心的方向凹陷,使得该侧的下半部分形成第四搭接部27。

可选地,所述第二散水基层21与所述第二翻边22之间设置有第二过渡段24。

可选地,所述第二翻边22由所述第二散水基层21的边缘向远离所述第二散水基层的方向延伸,所述第二翻边的延伸方向与所述第三搭接部的延伸方向相互垂直。

可选地,所述第二翻边的前端部设置有倾斜面25。

可选地,所述第三搭接部26的宽度小于所述第四搭接部27的宽度。

如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散水结构,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散水结构设置于建筑周围,用以防止雨水渗入的保护层,采用一体成型的方式,减少后期的维护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所述散水结构的立体示意图一;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所述散水结构的侧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所述散水结构的俯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所述散水结构的前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所述散水结构的立体示意图二;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所述散水结构的立体示意图一;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所述散水结构的侧视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所述散水结构的俯视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所述散水结构的前视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所述散水结构的立体示意图二。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其他优点及功效。

请参阅图1至图10。须知,本说明书所附图式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实用新型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技术内容得能涵盖的范围内。同时,本说明书中所引用的如“上”、“下”、“左”、“右”、“中间”及“一”等的用语,亦仅为便于叙述的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技术内容下,当亦视为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范畴。

实施例一

如图1~5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散水结构,该散水结构包括第一散水基层11,将所述第一散水基层的边缘翻折形成第一翻边12,所述第一散水基层与所述第一翻边一体成型;所述第一散水基层11的相对的两侧面的其中一侧面的下半部分由第一散水基层的边缘向靠近第一散水基层中心的方向凹陷,使得该侧的上半部分形成第一搭接部;所述第一散水基层11的相对的两侧面的另一侧面的上半部分由第一散水基层的边缘向靠近第一散水基层中心的方向凹陷,使得该侧的下半部分形成第二搭接部14。

可选地,所述第一散水基层11与所述第一翻边12之间设置有第一过渡段13。

如图1所示,所述第一散水基层为一长方体结构,当然也可以为一正方体结构。所述第一散水基层的边缘处设置有第一翻边12。于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散水基层与所述第一翻边一体成型,这样可以增强结构的强度,而且也可以减少施工的强度。如图所示,所述第一翻边12由所述第一散水基层11的边缘向远离所述第一散水基层的方向延伸,所述第一翻边的延伸方向与所述第一搭接部的延伸方向相互垂直。可以理解,所述第一翻边由第一散水基层的边缘向上翻折形成。优选地,所述第一翻边垂直所述第一散水基层。

在使用时,第一块散水结构的第一搭接部搭接于第二块散水结构的第二搭接部上。

于本实施例中,为了在使用过程方便搭接,使得两块散水结构之间具有一定的缝隙,所述第一搭接部的宽度小于所述第二搭接部的宽度。

于本实施例中,第一散水层可以具有一定的坡度,即第一散水层的上表面可以为一斜面,该斜面向靠近第一翻边的方向倾斜,这样可以更加利用排水。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散水结构,其可以根据设计图纸的要求在装配式工厂加工预制养护后运输至施工现场进行拼装。相邻散水安装时进行搭接咬合并预留一定伸缩缝,安装完毕后进行周围填缝处理。

施工工艺:场地平整-灰土垫层-安装散水-填缝-完成。

这样的做法可以节省现场支模、养护等工序,同时节省工期及现场施工成本,在后期若出现地基、灰土垫层塌陷或部分散水开裂破损可以直接对相应的混凝土装配式建筑散水拆开填缝进行地基修复,更换破损散水,后期维护维修方便快捷简单。

散水的宽度应根据土壤性质、气候条件、建筑物的高度和屋面排水等形式确定。当屋面采用无组织排水时,散水宽度应大于檐口挑出长度200mm~300mm。为保证排水顺畅,一般散水的坡度为3%~5%左右,散水外缘高出室外地坪30mm~50mm。散水材料为预制混凝土。具体参照设计图纸制作。

实施例二

如图6~10所示,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散水结构,该散水结构包括第二散水基层21,将所述第二散水基层的相对的两边缘分翻折形成第二翻边22和和第三翻边23;所述第二散水基层、所述第二翻边与所述第三翻边一体成型;所述第二翻边由所述第二散水基层的边缘向远离所述第二散水基层的方向延伸形成,所述第三翻边由所述第二散水基层的边缘向远离所述第二散水基层的方向延伸形成,所述第二翻边的延伸方向与所述第三翻边的延伸方向相反;

所述第二散水基层的相对的两侧面的其中一侧面的下半部分由第二散水基层的边缘向靠近第一散水基层中心的方向凹陷,使得该侧的上半部分形成第三搭接部26;所述第二散水基层的相对的两侧面的另一侧面的上半部分由第二散水基层的边缘向靠近第二散水基层中心的方向凹陷,使得该侧的下半部分形成第四搭接部27。。

可选地,所述第二散水基层21与所述第二翻边22之间设置有第二过渡段24。

如图6所示,所述第二散水基层21为一长方体结构,当然也可以为一正方体结构。所述第二散水基层的相对的两边缘分别设置有第二翻边22和和第三翻边23。于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散水基层、所述第二翻边和所述第三翻边一体成型,这样可以增强结构的强度,而且也可以减少施工的强度。

所述第二翻边22由所述第二散水基层21的边缘向远离所述第二散水基层21的方向延伸形成,可以理解为,第二翻边由第二散水基层的边缘向下弯折形成。

所述第三翻边23由所述第二散水基层21的边缘向远离所述第二散水基层21的方向延伸形成,可以理解为,第三翻边由第二散水基层的边缘向上弯折形成。

优选地,所述第二翻边与第三翻边都垂直所述第二散水基层。

在使用时,第一块散水结构的第三搭接部搭接于第二块散水结构的第四搭接部上。

于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翻边的前端部设置有倾斜面25。如图2所示,由后端向前端倾斜。

于本实施例中,为了在使用过程方便搭接,使得两块散水结构之间具有一定的缝隙,所述第三搭接部的宽度小于所述第四搭接部的宽度。

于本实施例中,第二散水层可以具有一定的坡度,即第二散水层的上表面可以为一斜面,由第三翻边向第二翻边的方向倾斜,这样可以更加利用排水。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散水结构,其可以根据设计图纸的要求在装配式工厂加工预制养护后运输至施工现场进行拼装。相邻散水安装时进行搭接咬合并预留一定伸缩缝,安装完毕后进行周围填缝处理。

施工工艺:场地平整-灰土垫层-安装散水-填缝-完成。

这样的做法可以节省现场支模、养护等工序,同时节省工期及现场施工成本,在后期若出现地基、灰土垫层塌陷或部分散水开裂破损可以直接对相应的混凝土装配式建筑散水拆开填缝进行地基修复,更换破损散水,后期维护维修方便快捷简单。

散水的宽度应根据土壤性质、气候条件、建筑物的高度和屋面排水等形式确定。当屋面采用无组织排水时,散水宽度应大于檐口挑出长度200mm~300mm。为保证排水顺畅,一般散水的坡度为3%~5%左右,散水外缘高出室外地坪30mm~50mm。散水材料为预制混凝土。具体参照设计图纸制作。

上述实施例仅例示性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其功效,而非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任何熟悉此技术的人士皆可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及范畴下,对上述实施例进行修饰或改变。因此,举凡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在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精神与技术思想下所完成的一切等效修饰或改变,仍应由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所涵盖。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