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除臭小便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714669发布日期:2019-05-21 21:44阅读:391来源:国知局
一种除臭小便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带有冲水的小便池,特别是涉及一种除臭小便器。



背景技术:

男性公共卫生间臭气的来源,大部分是由于小便后残留和小便过程中挥发出来的气味,长时间不清除还会发酸、刺鼻。现在不论是手动冲水的小便器还是智能冲水的小便器,甚至是免冲水的小便器,都只是解决了排尿前及排尿后小便器上不残留尿液,用水封确保下水管不返臭。但是都无法解决排尿过程中尿液挥发的气味对整个厕所空气的污染。因为尿液从人体排出时的温度为37摄氏度左右,空气和陶瓷的温度一般都会低于37摄氏度,所以我们用肉眼经常能看到排尿时热气腾腾的“气雾”,而这些“气雾”是厕所臭气的主要来源。



技术实现要素:

基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除臭小便器,其具有及时除臭的优点。

一种除臭小便器,包括壳体、“U”字型的排污管、抽气组件以及抽气管;所述壳体内有空腔;

所述壳体的侧壁开设有排便口,该排便口与所述空腔连通;所述壳体的底端与所述排污管的入口连接,所述抽气管的入口与所述壳体的上部连接并与所述空腔连通,所述抽气管的出口与所述排污管的出口连接;

所述抽气组件连接在所述抽气管上。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除臭小便器,通过抽气组件的抽气,从而能够将壳体的空腔内的气体抽走。抽气组件运行时,空腔内的气体通过抽气出水孔流过抽气管,并流入到抽气组件,最后从抽气管中进入排污管中,从排污管的出口排出到下水道。这样,本除臭小便器的空腔内的臭气就会及时被抽走,并且排污管是U字型,U字型的排污管的底部有水封,防止了臭气从排污管倒流回空腔。因此,本除臭小便器,能够达到及时除臭的效果。

进一步地,还包括隔板,所述隔板连接在所述壳体的空腔内并将所述空腔分隔为容纳腔和排污腔;所述隔板上开设有多个抽气出水孔,该抽气出水孔连通所述容纳腔和所述排污腔;

所述排便口与所述排污腔连通,所述抽气管与所述容纳腔连通。抽气组件运行时,排污腔内的空气通过抽气出水孔进入容纳腔,然后再从容纳腔流入到抽气管,最后从抽气管中进入排污管中,从排污管的出口排出。隔板能够起到很好的分隔作用,这样是为了进水时,对水流进行分散,另外,也设置有多个抽气出水孔,提高抽气的进气范围,多个角度的气流进入到容纳腔中。

进一步地,还包括单向通气阀,该单向通气阀设置在所述抽气管上。单向通气阀的设置,防止抽气管内的气体倒流回容纳腔中,实现气体流向的单向流通。

进一步地,所述壳体的顶部开设有进水孔,该进水孔与所述容纳腔连通。水流可以从进水孔进入容纳腔中,然后从抽气出水孔中排出到排污腔,将排污腔内的冲洗干净后从排污管中排出。

进一步地,还包括进水管和进水阀,所述进水管的出口连接在所述进水孔上,所述进水阀设置在所述进水管上。进水阀用于控制进水管中的水流的通断,实现了间歇冲水,并配合抽气组件的使用,冲水时,抽气组件暂停工作,冲水结束后,抽气组件开始工作,这样,抽气出水孔在冲水时可以保证水的流通,而冲水结束后,可以保证气的流通,互不影响。

进一步地,还包括感应器,该感应器与所述进水阀电连接。感应器正对着除臭小便器的使用者,有人使用时能够被感应器感应到,从而控制进水阀的开启或关闭。

进一步地,还包括控制器,该控制器电分别与所述进水阀、所述感应器以及所述抽气组件电连接,并控制其动作。控制器用于对这些部件进行自动控制,并分别控制部件间的开启或关闭,实现不同工作状态下的动作。

进一步地,所述抽气管与所述壳体一体成型。一体成形的抽气管和壳体,抽气管类似壳体上开设的一个槽孔。

进一步地,所述壳体的内侧壁上有多个连通孔,该连通孔的一端与所述容纳腔连通,另一端与所述排污腔连通。设置连通孔,能够增加容纳腔和排污腔之间的连通面积,并且连通孔的一端口位于壳体的内侧壁,可以将壳体内侧壁的气体吸如到容纳腔中,也增加了排污腔内气体被抽走的位置点,从而提高了臭气被抽走的可能性。

进一步地,所述壳体的外形为椭球形。椭球形的外形形状,外形美观,而且实用,隔板位于壳体的上部,在排污腔内的气体竖直向上升并且不会随意流出到壳体外。因此,椭球形的外壳,能够保证排污腔被较好包裹在壳体内,热空气上升后,只会进入到容纳腔中,而不会流出壳体,减少了臭气外溢的可能。

为了更好地理解和实施,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除臭小便器的立体图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除臭小便器的半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如图1和图2的一种除臭小便器,包括壳体10、隔板20、“U”字型的排污管30、抽气组件40以及抽气管50;所述壳体10内有空腔,所述隔板20连接在该空腔内并将该空腔分隔为容纳腔A和排污腔B,所述隔板20上开设有多个抽气出水孔21,该抽气出水孔连通所述容纳腔A和所述排污腔B;

所述壳体10上开设有排便口C,该排便口C与所述排污腔B连通;

所述壳体10的底端与所述排污管30的入口连接,所述抽气管50的入口与所述壳体10的上部连接并与所述容纳腔A连通,所述抽气管50的出口与所述排污管30的出口连接;

所述抽气管50上设置有所述抽气组件40。

另外,排污管30为两个U字型管相连,并形成S型管,第一个U字型管的入口与壳体10连接,抽气管50的出口连接在第二个U字型管上,这样,第一个U字型管容纳一定量的水之后,就可形成水封,就能防止气体逆流。

还包括单向通气阀60,该单向通气阀60设置在所述抽气管50上。

所述壳体10的顶部开设有进水孔,该进水孔与所述容纳腔A连通。

还包括进水管70和进水阀80,所述进水管70的出口连接在所述进水孔上,所述进水阀80设置在所述进水管70上。

还包括感应器(图未示),该感应器与所述进水阀80电连接。

还包括控制器(图未示),该控制器电分别与所述进水阀80、所述感应器以及所述抽气组件40电连接,并控制其动作。

所述抽气管50与所述壳体10一体成型。

所述壳体10的内侧壁上有多个连通孔22,该连通孔22的一端与所述容纳腔A连通,另一端与所述排污腔B连通。

所述壳体10的外形为椭球形。且壳体10为陶瓷材料的壳体10,美观。

所述抽气组件40为负压风机。

本实用新型的除臭小便器的工作原理:

当人靠近本除臭小便器时,感应器感应到有人靠近,将感应到的信号传导至控制器,控制器控制进水阀80打开,同时控制负压风机停止运行。新的水流从进水管70流入到壳体10内的容纳腔A中,然后从容纳腔A分别通过抽气出水孔和连通孔22排往排污腔B,对排污腔B内进行冲洗,最后流入排污管30后排走。正常使用状态下,U字型的排污管30内的底部会有一定积水,并形成水封,防止排污管30出口的气体逆流回排污腔B。进水阀80开启一段时间之后关闭,然后控制器控制负压风机打开,此时容纳腔A内的水全部流出并且形成空腔。负压风机运行时,通过抽气将排污腔B内的臭气和空气抽走,并排往排污管30的出口,最后与排污管30内的水流一起进入下水道,从而使得排污腔B内处于持续无异味状态,即使有尿液留在排污腔B,其异味也会及时被抽走。当人使用完本除臭小便器,感应器感应到人体远离,将该信号传导至控制器,控制器控制进水阀80打开,并持续一段时间,然后进水管70内的水流入容纳腔A,又从容纳腔A流向排污腔B,从而冲洗排污腔B。这样,本实用新型的小便器的使用过程中,不会有异味扩散出,达到及时除臭的效果;而且排出的臭气与排污管30的出口处一起排出,不会逆流,不影响正常使用,也不需要设置过滤装置或者净化装置,不需要替换滤芯,节省材料。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