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顶板诱导缝及其排水槽防水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116613发布日期:2019-07-10 09:10阅读:789来源:国知局
一种顶板诱导缝及其排水槽防水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地下室防水结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顶板诱导缝及其排水槽防水结构。



背景技术:

在地下室的修建施工过程中,以地下室顶板为例,通过在地下室墙体顶板上设置诱导缝,人为形成结构薄弱带,释放混凝土结构产生的收缩应力和变形,诱导混凝土结构外墙在此处开裂,达到释放变形和避免外墙渗漏的作用。

如图1所示,现有的施工方法在诱导缝12处的防水方法通常为在诱导缝12内设置具有较大延展性的橡胶止水带2,然后在诱导缝12处外墙外侧的迎水面11加贴防水加强层8,以进行防水。

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仅仅通过防水加强层8和橡胶止水带2的防水作用较为脆弱,当建筑物使用年限较久,仍会有部分水分渗透橡胶止水带2并顺着诱导缝12渗入地下室内,导致顶板诱导缝12处的防水效果较差、地下室内常年潮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提高顶板诱导缝处防水能力的防水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顶板诱导缝及其排水槽防水结构,包括混凝土块制成的板体,板体上人为地开设有一条竖直的诱导缝,诱导缝的顶端平面为迎水面,板体内设置有橡胶止水带,橡胶止水带横穿诱导缝,将诱导缝分为上下两部分,所述迎水面铺设有隔离层,诱导缝背离迎水面的一侧设置有排水组件,排水组件包括排水槽、轧箍,排水槽位于诱导缝的正下方且与板体的底部固接,轧箍包覆在排水槽背离板体的一侧,且轧箍与板体可拆卸固定连接。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迎水面上的水分首先被隔离层进行初步隔离,从而使得水分尽量不会从诱导缝渗入板体内,当一小部分的水分意外地从诱导缝渗入板体内部时,橡胶止水带能够阻挡水分继续向下渗透,从而防止水分经过诱导缝渗入地下室,进一步提高防水效果;而当年限较久之后,一小部分的水分也会从橡胶止水带继续向下渗透,此时渗透下来的水分会掉落至排水槽内,并经由排水槽排出,从而进一步避免了水分直接进入地下室,提高防水效果。轧箍将排水槽固定在板体上,提高排水槽的固定稳定性,且轧箍可拆卸,因此可以将轧箍取下检修或修补、更换排水槽。综上,通过从上至下设置层层防水结构,从而提高了诱导缝处的防水能力。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轧箍与排水槽之间设置有相适配的吸水板,吸水板内部中空且放置有生石灰,吸水板贴合排水槽的端面上开设有多个进水孔。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当水分顺着诱导缝一直低落至排水槽中,若排水槽也发生泄漏,则水分会滴落至吸水板表面,并且顺着进水孔进入吸水板内部,与吸水板内部的生石灰发生反应并吸收水分,同时,水分与生石灰反应会产生热量,热量会将吸水板表面以及排水槽内的水分蒸发掉,保持干燥,从而进一步提高防水能力。轧箍可以拆卸下来,因此当吸水板内生石灰使用耗尽后,可以拆下轧箍以更换吸水板,保证吸水板的吸水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板体背离迎水面的端面上预埋有螺栓,螺栓上设置有配套的螺母,轧箍上开设有与螺栓相适配的螺纹孔,螺栓穿过轧箍上的螺纹孔并通过螺母固接。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螺栓预埋于板体内部,因此螺栓与板体之间的固定十分稳定,轧箍通过螺纹孔插入螺栓,并且利用螺母拧紧,一方面使得轧箍的连接较为稳定,另一方面也便于拆卸。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隔离层背离板体的上方铺设有土工布滤水层。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土工布的强力高、耐腐蚀,具有良好的导水性能,因此土工布滤水层可以在土体内部形成排水通道,将土体结构内多余液体和气体外排,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诱导缝处的防水能力。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土工布滤水层背离隔离层的上方铺设有细石混凝土保护层。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细石混凝土保护层属于刚性防水,其防水原理为细石通过混凝土混合形成密实的刚性层结构,从而能够阻隔大部分的水分渗漏。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隔离层包括自上至下依次复合的无纺布层和聚氨酯防水涂膜层。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无纺布本身具有防潮的能力,并且无纺布的主要作用在于作为聚氨酯防水涂膜层的涂覆基体,使得无纺布层和聚氨酯防水涂膜层融为一体,聚氨酯防水涂膜施工方便、可固化成膜,能够抵抗压力渗透,因此以无纺布层和聚氨酯防水涂膜层复合而成的隔离层能够大大提高防水能力。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板体内横插有过缝钢筋,过缝钢筋横穿诱导缝。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过缝钢筋能够将被诱导缝一分为二的板体连为一体,提高板体自身的强度和抗变形能力。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板体和轧箍之间设置有垫块,螺栓穿过垫块以及轧箍,并与螺母螺纹连接。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垫块的作用在于纠正板体的斜度,防止由于开设了诱导缝导致的一分为二的板体出现错位、相互不平行等问题,进一步提高板体自身的稳定性。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为:

1、通过设置排水槽以及在排水槽内设置吸水板,提高诱导缝处的防水能力;

2、通过设置与板体可拆卸固定连接的轧箍,提高吸水板以及排水槽的检修更换便利性;

3、通过设置土工布滤水层、细石混凝土保护层以及隔离层进一步提高诱导缝处的防水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背景技术中现有技术的诱导缝处的防水方法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吸水板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板体;11、迎水面;12、诱导缝;13、过缝钢筋;14、螺栓;141、螺母;2、橡胶止水带;21、钢带;3、隔离层;31、无纺布层;32、聚氨酯防水涂膜层;4、土工布滤水层;5、细石混凝土保护层;6、排水组件;61、排水槽;62、轧箍;621、垫块;7、吸水板;71、进水孔;8、防水加强层。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一种顶板诱导缝及其排水槽防水结构,如图2所示,包括板体1,板体1由钢筋混凝土块浇筑而成,板体1上开设有一道竖直朝下的诱导缝12,诱导缝12将板体1一分为二,诱导缝12的顶端平面为板体1的迎水面11,迎水面11上从上至下依次铺设有细石混凝土保护层5、土工布滤水层4以及隔离层3,多层结构可以最大程度上减少迎水面11上的水分渗入诱导缝12中,提高诱导缝12处的防水能力,板体1内还设置有橡胶止水带2,橡胶止水带2横穿诱导缝12,从而将一部分顺着诱导缝12往下流的水分进行阻隔,板体1背离迎水面11的底部端面上固定设置有排水组件6,少量从诱导缝12渗入的水分可以被排水组件6排出。综上,层层设置的防水以及排水结构,有效减少了从诱导缝12处渗入的水分,提高板体1在诱导缝12处的防水效果。

土工布的强力高、耐腐蚀,具有良好的导水性能,因此土工布滤水层4可以在土体内部形成排水通道,将土体结构内多余液体和气体外排,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诱导缝12处的防水能力,细石混凝土保护层5属于刚性防水,其防水原理为细石通过混凝土混合形成密实的刚性层结构,从而能够阻隔大部分的水分渗漏。

如图2所示,隔离层3包括无纺布层31和聚氨酯防水涂膜层32,且无纺布层31位于聚氨酯防水涂膜层32的上表面,无纺布本身具有防潮的能力,并且无纺布的主要作用在于作为聚氨酯防水涂膜层32的涂覆基体,使得无纺布层31和聚氨酯防水涂膜层32融为一体,聚氨酯防水涂膜施工方便、可固化成膜,能够抵抗压力渗透,因此以无纺布层31和聚氨酯防水涂膜层32复合而成的隔离层3能够大大提高防水能力。

如图2所示,橡胶止水带2呈向上翘曲状,且橡胶止水带2的两端固定设置有用于焊接在板体1内部钢筋上的钢带21,钢带21的设置使得橡胶止水带2在板体1内位置更加地稳定,提高了橡胶止水带2的稳定阻水防水能力。

如图2所示,排水组件6包括排水槽61以及轧箍62,板体1背离迎水面11的端面上固定设置有螺栓14,螺栓14通过预埋方式与板体1固定,且螺栓14竖直朝下,排水槽61的截面呈半圆形,且排水槽61位于诱导缝12的正下方,轧箍62包覆在排水槽61的外表面,轧箍62上开设有与螺栓14相适配的螺纹孔,螺栓14穿过螺纹孔并且拧紧有螺母141,从而将轧箍62与板体1之间形成可拆卸固接,因此排水槽61被轧箍62紧紧地抵在诱导缝12的下方,确保排水槽61的稳定排水效果。板体1和轧箍62之间设置有垫块621,螺栓14穿过垫块621以及轧箍62,并与螺母141螺纹连接。垫块621的作用在于纠正板体1的斜度,防止由于开设了诱导缝12导致的一分为二的板体1出现错位、相互不平行等问题,进一步提高板体1自身的稳定性。

结合图2和图3,排水槽61和轧箍62之间设置有吸水板7,吸水板7呈圆弧状,且表面与排水槽61和轧箍62均贴合,吸水板7内部中空,且吸水板7内部设置有生石灰,吸水板7与排水槽61贴合的面上开设有多个进水孔71。当少部分水分从排水槽61渗透至吸水板7时,水分从进水孔71进入到吸水板7内部后与生石灰反应,水分被吸收,水分与生石灰发生反应会产生热量,从而将排水槽61内的水分进行进一步的蒸发,从而进一步提高了防水效果。

如图2所示,板体1内设置有多根过缝钢筋13,过缝钢筋13水平穿过诱导缝12,过缝钢筋13将被诱导缝12一分为二的板体1连为一体,提高板体1的强度。

本实施例的实施原理为:迎水面11上会接触大量的水分,而水分首先被从上到下设置的细石混凝土保护层5、土工布滤水层4以及隔离层3阻隔,当板体1使用年限较久时,少量的水分会穿过迎水面11上的多层结构,渗入诱导缝12中,渗入诱导缝12的水分首先被橡胶止水带2阻隔,使得水分减缓继续向下渗透的速度,水分渗透橡胶止水带2则被排水槽61收集并排出,若水分继续向下渗透进入到吸水板7内部时,则水分与吸水板7内的生石灰反应被吸收,而生石灰遇水产生热量会加速水分蒸发,从而大大提高诱导缝12处的防水效果。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