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压力水箱中的隔墩过流孔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014406发布日期:2019-06-26 00:38阅读:290来源:国知局
新型压力水箱中的隔墩过流孔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新型工程用调节流量和过流结构,具体是新型压力水箱中的隔墩过流孔。



背景技术:

现有的工程中压力水箱的隔墩处往往不进行开孔,或者只会简单的开一些形状简单的矩形孔,由于压力水箱中不同流道的水流流速不同,中间流道的流速往往比两边流道的要快的多,这就会导致压力水箱整体结构的不稳定,甚至会破坏压力水箱。同时,在出水箱涵出口处,不同流速多股水流汇集扩散,会导致水流流态发生恶劣变化,产生偏流漩涡现象加剧对下游河床冲刷以及会对水工建筑物安全稳定产生影响。但是普通矩形的过流孔虽然能满足简单的流量调节,但是并不能让高速水流平稳地进入低速区,因此需要设计一种压力箱涵的流线型流量平衡结构。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目前工程中压力水箱中各流道流速不均的问题,让中间管道中流速较快的水流平顺流入到两边流速较慢的管道中,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调节流量的平衡结构—新型压力水箱中的隔墩过流孔,该结构能够使不不同流道内的水流相互串流,使出流流态稳定。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新型压力水箱中的隔墩过流孔,其特征是,所述过流孔的前端面为内凹的曲面结构,过流孔的后端面为外凸的曲面结构,过流孔的顶面和底面均为向内凹的曲面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过流孔前端面的曲面结构,其曲面的母线为曲线;所述过流孔后端面的曲面结构,其曲面的母线也为曲线。

进一步地,所述过流孔顶面的曲面结构,其曲面的母线为直线,顶面的曲面结构为半圆柱面结构;所述过流孔底面的曲面结构,其曲面的母线为直线,底面的曲面结构为半圆柱面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过流孔前端曲面的母线,由上半部的弧线、下半部的弧线连接而成,上半部弧线的弯曲程度大于下半部弧线的弯曲程度。

进一步地,所述过流孔后端曲面的母线,由上半部的弧线、下半部的弧线连接而成,上半部弧线的弯曲程度大于下半部弧线的弯曲程度。

在压力水箱各出水流道隔墩上开本实用新型结构的过流孔,该过流孔联通所在隔墩两侧的流道;同时为了使水流更平顺地从中间流道过渡到边流道,在过流孔孔口的上、下、前、后四个面均用平滑的曲面代替。过流孔设置在所有隔墩之间,各个隔墩上开孔的大小与位置基本相同;过流孔的前、后两个端面由半圆柱面分别向内侧、外侧弯曲形成的曲面结构,上半部分弯曲程度较大,下半部分弯曲程度较小。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结构的过流孔能够使相互独立的流道内水流相互串流,抵消一部分动能,均匀分配各流道内出水流量,使得水流整体流速明显减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隔墩过流孔立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隔墩过流孔侧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隔墩过流孔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所示,新型压力水箱中的隔墩过流孔,该过流孔连通所在隔墩两侧的水流流道。顺水流流道的水流方向,过流孔的前端面1为内凹的曲面结构,该曲面的母线为曲线,该母线由上半部的弧线、下半部的弧线连接而成,上半部弧线的弯曲程度大于下半部弧线的弯曲程度;

过流孔的后端面2为外凸的曲面结构,该曲面的母线也为曲线,该母线由上半部的弧线、下半部的弧线连接而成,上半部弧线的弯曲程度大于下半部弧线的弯曲程度;

过流孔的顶面3为向内凹的曲面结构,该曲面的母线为直线,顶面的曲面结构为半圆柱面结构;底面4为向内凹的曲面结构,该曲面的母线为直线,底面的曲面结构为半圆柱面结构。

将隔墩底部开孔(过流孔)做成如图所示的形状,具体大小和位置根据工程实际决定,当隔墩两侧水流流量大小不一致时,水流会从开孔处相互串流抵消,直至两侧水流流速较为均匀。

本实用新型施工量小,能有效改善泵站压力水箱内水流流态,从而改善压力水箱出口处的流态,水流在进入消力池前流态良好,同时也能减小消力池建设成本。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