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阶形塔吊基础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434851发布日期:2019-08-16 21:28阅读:218来源:国知局
一种阶形塔吊基础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工程施工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阶形塔吊基础,适用于将塔吊基础设置在地下室底板范围内,且工程桩设计为钻孔灌注桩的工程。



背景技术:

传统的利用桩基础作为塔吊基础的参考图7,通常需要另外设计和施工塔吊桩,桩的施工成本较大,塔吊基础承台通常为矩形,在塔吊基础定位后,与地下室底板结构相交处需要提前预留预埋基础梁和筏板的钢筋,预埋量大,并且钢筋之间需要错开搭接接头,导致开挖塔吊基础过程中需要在原塔吊基础尺寸上向外扩大一个钢筋预埋长度,增加了土方开挖量,并且提前预留的基础梁和筏板钢筋容易锈蚀和被土壤污染,因此业内急需一种经济效益明显且施工方便的塔吊基础。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阶形塔吊基础,与传统的矩形承台相比,本实用新型塔吊基础合理利用拟建筑工程桩代替塔吊桩,从而节省了塔吊桩施工成本,经济效益显著,同时本实用新型塔吊基础外形呈阶形,为二阶基础,下阶基础在地下室底板以下,上阶基础为地下室底板的一部分,其厚度同地下室基础底板厚度,混凝土浇筑完成后上阶基础与下阶基础融为一体。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阶形塔吊基础,包括下阶基础和上阶基础,下阶基础尺寸为12m×12m,下阶基础高度为0.8m,上阶基础为7m×7m,上阶基础高度为0.6m与地下室基础底板厚度相同,所述的下阶基础铺设在拟建物的4组三桩承台上部,将拟建物4个三桩承台中所用的12根直径为800mm的工程桩锚入下阶基础内兼作为塔吊基础的塔吊桩;结构柱植入下阶基础内,且均匀分布于所述三桩承台中心,下阶基础上部钢筋和下阶基础下部钢筋均按照间距为200mm水平双向铺设,均为直径25mm的三级钢,下阶基础上部钢筋和下阶基础下部钢筋之间连接有拉筋,拉筋按照间距为600mm布置,为直径14mm的三级钢,塔吊支腿预埋下阶基础内;上阶基础钢筋与地下室基础底板钢筋均按照间距为200mm水平双层双向布置,为直径20mm的三级钢,上阶基础钢筋埋入上阶基础部分大于640mm,超出上阶基础周侧部分640mm,用于与地下室基础底板钢筋衔接,上阶基础顶面与底面之间还埋设止水钢板,拉筋将上阶基础上部钢筋和下阶基础下部钢筋拉结,拉筋按照间距为600mm布置,使上阶基础和下阶基础拉结成一个整体,附加钢筋采用直径20mm的三级钢,附加钢筋靠近下阶基础下部钢筋上表面,在上阶基础和下阶基础阶梯线两侧铺设,按间距为400mm布置,附加钢筋长度为3m。

以上的一种阶形塔吊基础,优选地,所述塔吊支腿高度大于阶形塔吊基础高度时,塔吊支腿与下阶基础下部钢筋焊接固定;所述塔吊支腿高度小于阶形塔吊基础高度时,塔吊支腿下部通过支撑钢筋与下阶基础下部钢筋焊接固定。

以上的一种阶形塔吊基础,优选地,所述的每组三桩承台由3根工程桩组成,所述结构柱植入于所述的3根工程桩中心,所述的结构柱均匀分布于上阶基础四周。

一种阶形塔吊基础的特点在于:合理利用拟建物工程桩兼做塔吊桩,无需另外再施工塔吊桩,并且将上阶基础设置为地下室基础底板的一部分,下阶基础覆盖和代替了拟建物的4个三桩承台和连接4个三桩承台之间的基础梁,最大限度的节约了成本,并且塔吊基础施工完成后无需另行拆除,节约了塔吊基础的拆除和运输成本,经济效益显著。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有益效果是:

(1)阶型塔吊基础内锚入了12根工程桩,并且原位代替了拟建地下室结构基础的4个三桩承台和4条基础梁,节省了塔吊桩、三桩承台、基础梁的施工时间,加快了后期施工速度,同时塔吊基础施工完成后与拟建物地下室基础底板融为一体,与传统的塔吊基础相比无需后期拆除,节约了施工成本。

(2)本实用新型利用12根拟建物工程桩兼做塔吊桩,形成群桩筏板基础,同时根据原塔吊说明书上的塔吊基础参数,并考虑塔吊基础范围内地下室基础底板、桩承台和基础梁的配筋,重新对塔吊基础进行配筋设计,经验算满足设计要求结构形式安全可靠。

(3)本实用新型将塔吊基础设计为阶型,上阶基础范围内预留的钢筋,全部在下阶基础范围内,避免了预留钢筋与土体接触,有效防止了钢筋污染,并且下阶基础范围内预埋有4根框架柱,无需在塔吊基础施工时预埋基础梁,减少了钢筋预埋量,同时也减少了土方开挖范围。

(4)本实用新型施工便捷,为后期施工对接创造了良好的作业条件,加快了施工速度,经济效益显著,具有较大的推广价值。

附图说明

图1一种阶形塔吊基础结构正视图;

图2一种阶形塔吊基础混凝土浇筑完成后的正视图;

图3一种阶形塔吊基础混凝土浇筑完成后的俯视图;

图4一种阶形塔吊基础拟建物工程桩分布示意图;

图5一种阶形塔吊基础防水结构示意图。

图6地下室底板基础混凝土浇筑完成图

图7原设计承台及基础梁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上阶基础,2、下阶基础,3、止水钢板,4、上阶基础上部钢筋a,5、上阶基础下部钢筋a,6、下阶基础上部钢筋b,7、下阶基础下部钢筋b,8、附加钢筋,9、结构柱,10、拉筋a,11、拉筋b,12、垫层,13、阶形塔吊基础, 14、塔吊基础防水卷材,15、基础底板防水卷材,16、底板防水保护层,17、工程桩,18、塔吊支腿,19、支撑钢筋,20、三桩承台,21、基础梁,22、工程桩钢筋22,23、地下室基础底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参考图3,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以8m轴网为例,结构柱9位于轴线相交处,本实用新型参考图6,所述地下室基础底板23厚度为0.6m,其中轴网是由建筑轴线组成的网,是人为地在建筑图纸中为了标示构件的详细尺寸。

本实用新型塔吊基础与地下室基础底板混凝土强度相同以C35为例,地下室抗震等级以四级为例进行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塔吊基础实施例是以中联重科TC7020塔吊为例进行设计的,参考图2和图6,塔吊说明书中对应的塔吊基础尺寸为7m×7m×1.4m,在其基础上进行深化设计,本实用新型下阶基础2尺寸为12m×12m,下阶基础2高度为0.8m,上阶基础1为7m×7m,上阶基础1高度为0.6m与地下室基础底板23 厚度相同。

参考图4,下阶基础2覆盖了12个工程桩,并代替预埋基础梁21和三桩承台20,参考图7,三桩承台桩承载力验算如下:即对拟建物工程桩17进行代换计算,将一个三桩承台中的3根的工程桩17(截面积之和为1.507㎡) 代换为1根1.2m×1.2m的方桩(截面积为1.44㎡),即将塔吊基础范围内的12 根工程桩17代换为4根1.2m的方桩作为塔吊桩进行验算,验算结果满足承载力要求。

实施例1

每个三桩承台20由3根拟建物工程桩17组成,总计12根拟建物工程桩17,拟建物工程桩17为钻孔灌注桩,直径为800mm。参考图1~2,工程桩17钢筋锚入阶梯塔吊基础13的下阶基础2内,长度见实际施工图纸。

塔吊支腿18为塔吊基础13的预埋件,在下阶基础下部钢筋b7施工完成后,放置在钢筋表面,并焊接固定,塔吊支腿18具体高度需根据厂家和塔吊型号而定,若塔吊支腿18高度小于阶形塔吊基础13高度,需在塔吊支腿18下面设置支撑钢筋19,如图1,将塔吊支腿18抬高至指定高度,通常一个塔吊预埋4个塔吊支腿18,具体参照塔吊对应的说明书。本实用新型中支撑钢筋19以直径为 16mm的三级钢为例进行说明。

上阶基础1的顶面与底面之间植入有止水钢板3,防止阶形塔吊基础与地下室基础底板浇筑成一个整体后在接缝处发生渗水。下阶基础上部钢筋b6和下阶基础下部钢筋b7均按照间距为200mm水平双向铺设,采用直径为25的三级钢,下阶基础上部钢筋b6和下阶基础下部钢筋b7之间连接有拉筋a10,拉筋a10按照间距为600mm布置,采用直径为14mm的三级钢;上阶基础上部钢筋a4和上阶基础下部钢筋a5及地下室基础底板均按照间距为200mm水平双向铺设,采用直径为20mm的三级钢,上阶基础上部钢筋a4和下阶基础下部钢筋b7之间连接有拉筋b11,拉筋b11按照间距为600mm布置,采用直径14mm的三级钢;附加钢筋8采用直径20mm的三级钢,附加钢筋8靠近下阶基础下部钢筋b7上表面,在上阶基础1和下阶基础2阶梯线两侧铺设,按间距为400mm布置,附加钢筋8 长度为3m,用于加强阶形塔吊基础13阶梯线处的抗剪强度。

如图1—图5所示,一种阶形塔吊基础13,包括下阶基础2和上阶基础1,参照图5,下阶基础2铺设在拟建物的4组三桩承台上部,将拟建物4个三桩承台中所用的12根工程桩17锚入下阶基础2,兼作为塔吊基础的塔吊桩,参照图 3,结构柱9预埋入下阶基础2内,下阶基础上部钢筋b6和下阶基础下部钢筋 b7双向铺设,结构柱9的钢筋在塔吊基础钢筋施工过程中预留到位。上阶基础 1钢筋采用双层双向布置,钢筋设置同地下室基础底板23钢筋,不同于下阶基础2,上阶基础上部钢筋a4和上阶基础下部钢筋a5不做封头处理,且具有超出上阶基础1周侧一个锚固长度的直锚,便于与地下室基础底板23钢筋衔接。拉筋b11连接上阶基础上部钢筋a4和下阶基础下部钢筋b7将上阶基础1和下阶基础2拉结成一个整体。

一种阶形塔吊基础13的特点在于:合理利用拟建物工程桩17兼做塔吊桩,无需另外再施工塔吊桩,下阶基础2代替了拟建物的4个三桩承台和4个三桩承台之间的基础梁,最大限度的节约了施工成本,并且上阶基础1施工完成后即成为地下室基础底板23的一部分。

与传统的单独设置塔吊基础,并且塔吊基础铺设在地下室基础底板以上;或采用高桩塔吊基础(塔吊基础在地下室顶板以上),本实用新型阶形塔吊基础 13施工完成后无需另行拆除,节约了塔吊基础的拆除和运输成本,经济效益显著。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阶形塔吊基础施工时具体步骤如下:

(1)塔吊基础下阶基础钢筋施工:

待塔吊基础土方开挖完成后首先对12根工程桩17进行截桩,截桩后工程桩钢筋22外露,然后浇筑混凝土垫层12,接着双向铺设下阶基础下部钢筋b7,与12根工程桩钢筋22直锚进入下阶基础2,然后将塔吊支腿18焊接固定在下阶基础下部钢筋b7上,若塔吊支腿18高度小于阶形塔吊基础13,需先铺设支撑钢筋19,将支撑钢筋19与下阶基础下部钢筋b7焊接固定,再将塔吊支腿18 放置在支撑钢筋19上焊接固定。在上阶基础1和下阶基础2阶梯线阶梯线处四边双向布置附加钢筋8,垂直于下阶基础下部钢筋b7预置拉筋a10,再双向铺设下阶基础上部钢筋b6,下阶基础上部钢筋b6和下阶基础下部钢筋b7均做封头处理,弯折15d,其中d为钢筋直径。

(2)塔吊基础上阶基础钢筋施工:

首先双向布置上阶基础下部钢筋a5,上阶基础下部钢筋a5一端埋入上阶基础1内,其长度参照16G101-3平法图集,设置为32d(长640mm),另一端露出于上阶基础1外,其长度参照16G101-3平法图集,设置为32d(长640mm),即每根上阶基础下部钢筋a5长度为1280mm。

然后双向布置上阶基础上部钢筋a4,上阶基础上部钢筋a4两端均伸出上阶基础外侧,其长度参照16G101-3平法图集,设置为32d(长640mm),即每根上阶基础上部钢筋a4长度为7000mm(上阶基础单边尺寸)+2×640mm=8280mm。

拉筋b11连接下阶基础下部钢筋b7与上阶基础上部钢筋a4,上阶基础1顶面与底面之间埋设止水钢板3。

(3)塔吊基础防水施工:

塔吊基础垫层12混凝土浇筑完成后采用满粘法铺贴塔吊基础防水卷材14,塔吊基础防水卷材14将塔吊基础13的侧壁铺贴完成后,还预留1000mm长,并保留塔吊基础防水卷材14上面的隔离膜,待地下室基础底板垫层12浇筑完成后,将之前预留的1000mm长塔吊基础防水卷材14翻折至基础底板垫层12面,然后与基础底板防水卷材15搭接,最后浇筑基础底板防水保护层16,此时基础底板防水保护层16表面与塔吊下阶基础2顶面平齐。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