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阴角防水卷材施工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046009发布日期:2019-11-05 23:43阅读:659来源:国知局
一种阴角防水卷材施工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防水卷材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阴角防水卷材施工结构。



背景技术:

地下室底板通常采用防水卷材,防水要求较高的通常会设置一级防水,需要两道防水卷材,普通要求二级防水,需要一道防水卷材,其防水卷材通常选用预铺型高分子自粘胶膜防水卷材或改性沥青防水卷材。防水卷材施工中,节点是相对于大面积的平面而言的,节点部位是指阴阳角等需要重点处理的部位,一般来讲这些地方是最容易漏水的地方,需要重点处理,这是因为在地下室底板阴角处,由于卷材在阴角等细节部位不好处理,搭接缝和与基层的粘结都容易出问题,所以形成的防水系统不可靠,导致出现漏水现象,通常情况下需要事先在这些薄弱环节加强防护,一般是多做一层卷材。

现有的阴角卷材施工结构中,为了确保不易漏水,往往都是做双层防水卷材,这样会导致材料成本以及施工成本大大增加,同时还增加了施工过程中的难度,导致施工过程变得更加繁琐复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阴角卷材施工结构,其具有防水效果好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上述技术问题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阴角防水卷材施工结构,其包括:第一非固化防水涂料层、高分子片材、自粘胶层、隔离层和第二非固化防水涂料层,所述的第一非固化防水涂料层涂于阴角基层表面,所述的高分子片材上分别带有自粘胶层和隔离层,所述的带有自粘胶层和隔离层的高分子片材铺设于第一非固化防水涂料层表面,所述的第二非固化防水涂料层铺设于最外层表面,所述的阴角防水卷材施工结构由内而外依次为:第一非固化防水涂料层、高分子片材、自粘胶层、隔离层和第二非固化防水涂料层。

优选地,所述的第一非固化防水涂料层的涂刷厚度为0.4-0.6mm。此第一非固化防水涂料层的涂刷厚度设计保证其具有良好的防水效果,同时也节省材料,避免涂刷过厚而造成材料的浪费。

优选地,所述的高分子片材厚度为0.8-1.2mm。此高分子片材厚度的选择保证了其具有良好的防水效果,同时也节省了高分子片材,避免高分子片材过厚而造成浪费。

优选地,所述的自粘胶层厚度为0.3-0.6mm。此自粘胶层厚度的设计保证了其粘黏效果,使高分子片材和隔离层粘黏牢固;同时避免过厚而造成的材料浪费。

优选地,所述的第二非固化防水涂料层的涂刷厚度为0.2-0.3mm。此第二非固化防水涂料层的涂刷厚度设计保证其具有良好的防水效果,同时也节省材料,避免涂刷过厚而造成材料的浪费。

有益效果:采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结构后,由于第一非固化防水涂料层、高分子片材、第二非固化防水涂料层,形成三道防水结构层,使得整体的防水效果优异,避免在可能存在的裂缝处产生漏水渗水的现象,同时其无需多做一层卷材和对各结构层厚度的合理设计,降低人力及材料成本,有效的提高材料在实际使用中的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图1 为本实用新型所述阴角防水卷材施工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第一非固化防水涂料层,2--高分子片材,3--自粘胶层,4--隔离层,5--第二非固化防水涂料层,6--阴角基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但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不做任何形式的限定。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的一种阴角防水卷材施工结构,其包括:第一非固化防水涂料层(1)、高分子片材(2)、自粘胶层(3)、隔离层(4)和第二非固化防水涂料层(5),所述的第一非固化防水涂料层(1)涂于阴角基层(6)表面,所述的高分子片材(2)上分别带有自粘胶层(3)和隔离层(4),所述的带有自粘胶层(3)和隔离层(4)的高分子片材(2)铺设于第一非固化防水涂料层(1)表面,所述的第二非固化防水涂料层(5)铺设于最外层表面,所述的阴角防水卷材施工结构由内而外依次为:第一非固化防水涂料层(1)、高分子片材(2)、自粘胶层(3)、隔离层(4)和第二非固化防水涂料层(5)。所述的第一非固化防水涂料层(1)的涂刷厚度为0.4-0.6mm,所述的高分子片材(2)厚度为0.8-1.2mm,所述的自粘胶层(3)厚度为0.3-0.6mm,所述的第二非固化防水涂料层(5)的涂刷厚度为0.2-0.3mm。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