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坑放样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364182发布日期:2019-08-07 01:04阅读:746来源:国知局
一种基坑放样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基坑放样装置。



背景技术:

在施工的开始,首先要将设计图纸上工程建筑物的平面位置和高程,用一定的测量仪器和方法测设到实地上去,这项测量工作称为施工放样,也称施工放线。在平地上将设计图上的线放样成场地现实的线主要通过墨斗实现,用仪器确定好两个点,用墨斗拉出一根沾满墨汁的线,在两点之间弹出一道直线,这个施工步骤称为弹线。但是在基坑上方,墨线往往距离地面较远,此时弹线无法直接实施,就需要将基坑上方的墨线投影到基坑地表。

现有的将基坑上弹线投影到基坑地表主要有两种方法,一是用精密仪器在基坑底部地表再定位两个点,这样可以拉出一条新的弹线;二是在基坑下方放置液面或镜子,利用光的反射,定位基坑上方墨线。但上述两种方法在实际实施中,存在以下不足:

1、采用精密仪器法时,对现场人员的操作水平要求较高,耗时久,工作效率低,并且仪器较为昂贵,成本较高;

2、采用倒影法进行基坑的施工放样,不能确保基坑内施工放样的精确度,会导致较大的误差,并且随着基坑深度的增加,会增加放样的难度。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为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基坑放样装置,以期能够在降低放样成本的同时满足基坑施工放样精度的要求,并能够降低操作难度。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基坑放样装置,其结构特点是:

透明塑料主板上端安装气泡水平仪,四周外沿中部向外延展形成多个固定翼板,所述多个固定翼板呈中心对称布设;任一固定翼板上均设有多个螺纹安装孔,并以至少一个安装柱螺纹穿设于螺纹安装孔中,且所述安装柱的下端部埋入基坑坑口地表,形成对所述基坑放样装置的固定;

一对磁铁块以异极正对、依靠磁力吸附于所述透明塑料主板的上下端面,所述一对磁铁块相对的端面与相背的端面中部均设有对中槽,任一对中槽均是贯穿至磁铁块两侧外沿,槽宽与墨线宽度相适配,各对中槽相互平行、纵向共面,作为上方磁铁块与基坑上方地表的墨线对齐、以及上方磁铁块与下方磁铁块对齐的基准;

所述下方磁铁块的底部中心通过垂线悬吊灯筒,所述灯筒的底部中心安装有激光灯,所述垂线能够依靠灯筒的自重呈竖直张紧状态。

优选的,所述对中槽的槽宽为1-3mm。

进一步优选,所述对中槽的槽宽为2mm。

优选的,所述一对磁铁块外形尺寸相同,均为长方体结构。

优选的,所述灯筒以铁为材质,呈长筒状。

优选的,所述透明塑料主板呈矩形板状结构,所述固定翼板呈长矩形板状结构,任一固定翼板上的多个螺纹安装孔均是位于板体末端,以等间距沿板体的短边方向间隔排列。

与已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体现在:

1、本实用新型利用多个固定翼板与安装柱相配套,结合气泡水平仪,能够实现设备整体的固定与整平;以一对磁铁块与墨线通过对中槽对齐,利用垂线与激光灯的集中性,能够满足将基坑地表墨线的位置精确投影至地表以下基坑表面的要求,保证施工放样的精确度;

2、本实用新型采用较小的尺寸与可拆卸的连接结构,既可以方便携带存放,也可以满足尺寸较大的基坑施工放样作业要求,在结构上具有强大的可组装性,可以根据实际基坑的大小灵活组装,实现工程实际所需要的重复利用特性,符合国家节能减排、可持续发展的政策;

3、本实用新型的一对磁铁块可移动,使一对磁铁块与悬吊在磁铁块下方的激光灯位置可调,且调节方便,便于工程人员的施工放样工作;

4、本实用新型的主体采用透明塑料材质,具有良好的透光性,且质地轻,方便工程人员观测与携带;

综上,本实用新型相对于现有的倒影法,由于采用了大量机械手段,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确保精确度,满足施工作业要求,解决了采用倒影法施工放样时精确不足和适用深度较低的问题;相较于现有的精密仪器法,具有结构简单、方便轻巧、成本低廉、易于操作的优势,实现不使用精密仪器即可完成基坑放样作业。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透明塑料主板;2气泡水平仪;3固定翼板;4安装孔;5安装柱;6上方磁铁块;7下方磁铁块;8垂线;9灯筒;10激光灯;11对中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照图1,本实施例的基坑放样装置的结构为:

透明塑料主板1上端安装气泡水平仪2,四周外沿中部向外延展形成多个固定翼板3,多个固定翼板3呈中心对称布设;任一固定翼板3上均设有多个螺纹安装孔4,并以至少一个安装柱5螺纹穿设于螺纹安装孔4中,且安装柱5的下端部埋入基坑坑口地表,形成对基坑放样装置的固定;

一对磁铁块以异极正对、依靠磁力吸附于透明塑料主板1的上下端面,一对磁铁块相对的端面与相背的端面中部均设有对中槽11,任一对中槽11均是贯穿至磁铁块两侧外沿,槽宽与墨线宽度相适配,各对中槽11相互平行、纵向共面,作为上方磁铁块6与基坑上方地表的墨线对齐、以及上方磁铁块6与下方磁铁块7对齐的基准;

下方磁铁块7的底部中心通过垂线8悬吊灯筒9,灯筒9的底部中心安装有激光灯10,垂线8能够依靠灯筒9的自重呈竖直张紧状态。

具体实施中,相应的结构设置也包括:

对中槽11的槽宽为1-3mm,本实施例中优选对中槽11的槽宽为2mm,与墨线外径相适配,降低对中槽11与墨线对齐时的对中误差。

一对磁铁块外形尺寸相同,均为长方体结构。

灯筒9以铁为材质,呈长筒状,或可采用其他材质,需保证自重能够使垂线8维持竖直张紧状态。

透明塑料主板1呈矩形板状结构,长宽均为1m,厚为2cm,采用透明塑料材质,可以方便上下人员观察墨线位置,同时塑料材质本身密度较小,能降低结构自重;固定翼板3呈长矩形板状结构,任一固定翼板3上的多个螺纹安装孔4均是位于板体末端,以等间距沿板体的短边方向间隔排列。

具有上述结构的基坑放样装置在进行基坑施工放样作业时,具体是:

透明塑料主板1的作用是作为结构主体布设于基坑上方,以多个固定翼板3搭放于基坑坑口四周地表,以图1所示为例,在每个固定翼板3上同一位置的安装孔4中穿设安装柱5,用螺栓拧紧,安装柱5的下端部埋入地表中,完成对基坑放样装置的固定,并在固定过程中依靠气泡水平仪2实现整平;具体的,当基坑上方地表为土质地面时,安装柱5以深埋的方式插入地表中,当为硬质地面(如水泥地面)时,则预先在地表上打孔,安装柱5的下端部螺纹装配于地表上的预留孔中;

利用磁铁块异极相吸的原理,将一对磁铁块上下正对放置,吸附于透明塑料主板1的上下端面,并能够自由在透明塑料主板1上移动,方便调整位置;在调整位置及与墨线对齐时,均是依靠一对磁铁块上的对中槽11作为基准,确保放样的精确度;

利用垂线8在重力作用下垂直的原理,以及激光灯10的集中性,确保激光灯10射出的激光线垂直向下,照射在基坑地表形成的光点位于上方墨线垂直向下投影的位置,实现将基坑上方墨线位置放样至基坑底部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基坑放样装置在结构上具有可组装性,可以依据实际基坑的大小灵活组装,以两个组装为例,其组装方式为:两个基坑放样装置纵向或横向排列,相邻的固定翼板3以安装孔4为基准对齐,上下搭接,通过多个安装柱5一一对应地螺纹穿设于相邻两固定翼板3上的各安装孔4中,形成对两个基坑放样装置的组装。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