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矿山防滑坡加固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996241发布日期:2019-10-29 21:18阅读:544来源:国知局
一种矿山防滑坡加固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边坡防护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矿山防滑坡加固结构。



背景技术:

导致矿山发生滑坡灾害有多种因素,其中最重要是大型设备或爆破产生的振动、水、结构应力和矿山结构面的稳定性。其中水和矿山结构面的影响尤为突出,因此矿山边坡治理一直是岩土工程界的难题,到现在为止,一直也没有成型一套完善的处理措施。而随着矿业的大力发展,高危边坡的种类和问题却越来越多。

目前对矿山边坡的防护处理措施,多采取预防为主的原则。在实际情况中,常常遇到边坡受外力、水流、日晒等因素的活动造成修复工程需要反复施工,造成了人力与物力的浪费,而且修复后的边坡承力能力变小,也无法充分利用边坡空间。

现有的对边坡进行加固的方法有根桩法、挡土墙等,但这些方法都有一定的局限性。根桩可以深入土体内部,但是受限于地下桩结构的简单,不能形成有效的锚固效果,很容易造成桩的歪斜,从而影响结构的稳定。挡土墙仅仅是靠重力或压力来稳固边坡,只适用于坡度较小、坡面平整的边坡,而且挡土墙会阻碍排水,会造成流水冲蚀从而引发灾害。这些方法对于边坡内部稳定性的加固与泄水考虑较少,矿山边坡如果受雨水冲刷的话很容易出现严重灾害。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设计了一种矿山防滑坡加固结构,本结构具备稳固山体,起到预防滑坡、泥石流、塌陷等地质灾害的作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所述加固结构包括挡土墙、插入矿山中的固定钎,所述固定钎具有多根,固定钎垂直于坡面和/或地面设置,固定钎包括钻杆和设置在钻杆内部的支护片与支撑件,其中所述钻杆圆周上设有第一贯穿孔,支护片对称设置有四片,每根支护片外侧均设置有空心加固管钉,所述空心加固管钉的位置与第一贯穿孔的对应设置,支撑件横截面为十字形结构,支撑件表面具有第三贯穿孔;所述挡土墙设置在坡脚处,挡土墙的连接坡面与地面设置,且挡土墙包裹钻杆上端露出山体部分,所述固定钎内部填充混凝土。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矿山防滑坡加固结构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钻杆上端为圆柱形结构,钻杆下端为锥形结构,钻杆内侧面上位于锥形结构的上端具有限位块,锥形结构的底端和侧面均具有圆孔。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矿山防滑坡加固结构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贯穿孔自钻杆内侧面至其外侧面倾斜向下设置,所述空心加固管钉同样倾斜设置。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矿山防滑坡加固结构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空心加固管钉自由端端面倾斜设置,空心加固管钉的管身上具有第二贯穿孔。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矿山防滑坡加固结构的进一步改进:组成所述支撑件的四个支撑板侧面均具有第三贯穿孔,且相邻两个支撑板上的第三贯穿孔交错设置。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矿山防滑坡加固结构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支护片内侧面延其长度方向设有导向槽,支撑件的每个支撑板均安装在导向槽中。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矿山防滑坡加固结构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导向槽为弧形凹槽,安装在导向槽中的支撑板侧面同样为弧形结构。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矿山防滑坡加固结构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挡土墙上设有排水洞,挡土墙与地面交接处设有沿挡土墙走向方向设置的排水沟。

有益效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第一,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矿山防滑坡加固结构,固定钎与防土墙结合使用,固定钎对山体单方向进行固定,防土墙与固定钎结合,将单方向固定作用提高至区域固定,大大提高了固定作用。

第二,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矿山防滑坡加固结构,固定钎内设置带有空心加固管钉的支护板,支护板与钻杆分体式结构,方便先将钻杆打入山体,再通过支撑件的作用将空心加固管钉打入钻杆圆周方向的山体内,以将空心加固管钉作为加固件提高加固效果。

第三,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矿山防滑坡加固结构,固定钎的空心结构以及空心加固管钉的设置,可将混凝土沿管路顺利打入山体内部,使得山体与本装置通过混凝土形成网状结构,大大提高稳定效果。

第四,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矿山防滑坡加固结构,支撑件与支护板上的导向槽作用,方便将空心加固管钉打出,同时其上第三贯穿孔的设置,将钻杆内部连接为一个整体,进一步增加稳固效果。

第五,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矿山防滑坡加固结构具有专门设置的导水或排水机构,有效防止了水流引发的地质灾害。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矿山防滑坡加固结构;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钻杆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支护片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中支撑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中支护片上空心加固管钉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记:1、挡土墙,101、排水洞,102、排水沟,2、固定钎,3、支护片,301、空心加固管钉,302、导向槽,303、第二贯穿孔,4、支撑件,401、第三贯穿孔,5、钻杆,501、第一贯穿孔,502、限位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本实施例以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为前提,给出了详细的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矿山防滑坡加固结构,包括挡土墙1、插入矿山中的固定钎2,所述挡土墙1设置在坡脚处,挡土墙1的其中一个底面设置在山体坡脚的底面或地面,另一面垂直于山坡坡面设置。

所述固定钎2具有多根,固定钎2垂直于坡面和/或地面设置,固定钎2包括钻杆5和设置在钻杆5内部的支护片3与支撑件4,其中所述钻杆5上端为圆柱形结构,钻杆5下端为锥形结构,所述钻杆5圆周上设有第一贯穿孔501,且钻杆5的内侧面上位于锥形结构的上端具有支撑支护片3的限位块502,锥形结构的底端和侧面均具有圆孔。

所述支护片3对称设置有四片,每根支护片3外侧均设置有空心加固管钉301,空心加固管钉301的管身上具有第二贯穿孔303,支护片3内侧面延其长度方向设有导向槽302,用以安装支撑件4,本实施例中导向槽302为弧形凹槽。所述空心加固管钉301的位置与第一贯穿孔501的对应设置,第一贯穿孔501自钻杆5内侧面至其外侧面倾斜向下设置,所述空心加固管钉301同样倾斜设置,且空心加固管钉301的自由端端面清洗设置。

支撑件4横截面为十字形结构,支撑件4表面具有第三贯穿孔401,组成所述支撑件4的四个支撑板侧面均具有第三贯穿孔401,且相邻两个支撑板上的第三贯穿孔401交错设置,支撑件4的每个支撑板均安装在导向槽302中,且本实施例中支撑板上安装在导向槽302中的侧面为弧形结构。

所述固定钎2的上端部漏出坡体,挡土墙1包裹钻杆5上端露出山体部分,所述固定钎2内部填充混凝土,混凝土沿管道顺流至钻杆5内,并延空心加固管钉301溢流至山体中,直至山体中混凝土与钻杆5中的混凝土结合为一体,以极大地提高稳固效果。所述挡土墙1上设有排水洞101,挡土墙1与地面交接处设有沿挡土墙1走向方向设置的排水沟102。延坡面流下的积水自排水洞101汇流至排水沟102中,并延挡土墙1走向排出山体。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实用新型已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范围内,当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作出些许更动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