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连接混凝土基础与钢柱的柱脚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927208发布日期:2019-10-19 04:09阅读:903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连接混凝土基础与钢柱的柱脚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建筑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连接混凝土基础与钢柱的柱脚结构。



背景技术:

钢结构中柱脚是上部钢结构与基础的连接结构,其主要作用是支撑上部结构和将上部结构的荷载传递到基础上,柱脚结构虽然在整体结构的占比小,但却是影响着结构承载力关键点,在结构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锚栓柱脚是通过预留锚栓孔,外加锚栓,二次浇筑形成柱脚结构;埋入式柱脚是钢柱埋入部分设置栓钉,浇筑混凝土形成;插入式柱脚是通过设置杯口将钢柱插入,再通过在钢柱埋入部分添加剪力钉二次浇筑完成;这些结构形式的柱脚均要添加外部构件实现连接,需要在柱脚处完成力的传递,即钢柱的荷载通过柱脚再传递到主筋上,对柱脚在施工过程中的构造质量以及工艺提出了严格要求。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和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连接混凝土基础与钢柱的柱脚,以确保钢柱荷载力能够直接传递到混凝土基础,同时在施工工艺上更加的便捷。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用于连接混凝土基础与钢柱的柱脚结构,包括钢柱、二次浇筑混凝土、紧固螺母、钢柱底板、定位螺母及螺纹筋;螺纹筋采用混凝土基础的竖向主筋,螺纹筋上设置有螺纹,定位螺母安装在螺纹筋上;钢柱底板采用圆环结构,钢柱底板固定套设在钢柱外侧底部,钢柱通过钢柱底板穿设在螺纹筋上,且钢柱底板设置在定位螺母的上部;紧固螺母设置在钢柱底板的上部,通过紧固螺母将钢柱底板与螺纹筋固定连接;二次浇筑混凝土设置在混凝土基础上部,钢柱底板、螺纹筋、定位螺母及紧固螺母埋藏于二次浇筑混凝土内。

进一步的,还包括调平钢板,调平钢板穿设在螺纹筋上,调平钢板设置在钢柱底板与定位螺母之间;调平钢板的上设置有中心通孔,中心通孔与钢柱的内腔连通。

进一步的,定位螺母距离混凝土基础上表面的高度为20-30cm。

进一步的,螺纹筋上的螺纹长度为40-60cm。

进一步的,螺纹筋顶端的二次浇筑混凝土的保护层厚度为为5-10cm,钢柱内的二次浇筑混凝土的高度与钢柱外二次浇筑混凝土的高度一致。

进一步的,紧固螺母安装完成后,螺纹筋上的螺纹出露紧固螺母顶端的高度为5-10cm。

进一步的,紧固螺母与钢柱底板之间设置有螺栓盖板。

进一步的,调平钢板的中心通孔直径与钢柱的内径相同。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的有益效果为:

本实用新型一种用于连接混凝土基础及钢柱的柱脚,通过定位螺母和紧固螺母将钢柱底板与混凝土基础连接,并采用二次浇筑混凝将柱脚结构包裹为整体,实现了上部钢柱的荷载直接通过混凝土的竖向主筋及二次浇筑混凝土直接传递至混凝土基础上,柱脚整体性好,可靠性高,施工工艺简单,施工成本低;

进一步的,设置调平钢板通过调节定位螺母,实现了调节钢板的水平度,进而调整了钢柱的垂直度,确保所述承重钢柱的受力要求;

进一步的,定位螺母距离混凝土基础的高度为20-30cm,保证定位螺母的调平空间以及二次浇筑混凝土的质量;

进一步的,螺纹筋上的螺纹长度设置为40-60cm,便于安装、拧紧调平;

进一步的,紧固螺母安装完成后,螺纹筋上的螺纹出露紧固螺母顶端的高度为5-10cm,螺纹筋与紧固螺母形成剪力钉结构,增强了二次浇筑混凝土与上部钢柱的有效连接。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柱脚结构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柱脚结构中的二次混凝土施工前的结构示意图;

图3位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柱脚结构的剖面图;

其中,1钢柱,2二次混凝土,3混凝土基础,4紧固螺母,5钢柱底板,6调平钢板,7定位螺母,8螺纹筋。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参考附图1-3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用于连接混凝土基础与钢柱的柱脚结构,包括钢柱1、二次浇筑混凝土2、紧固螺母4、钢柱底板5、调平钢板6、定位螺母7及螺纹筋8;

螺纹筋8采用混凝土基础3的竖向主筋,螺纹筋8的下端插入混凝土基础3内,螺纹筋8的上端出露混凝土基础3的上表面;螺纹筋8的上端设置有螺纹,定位螺母7安装在螺纹筋8上,定位螺母7与混凝土基础3上表面的距离为20-30cm,确保定位螺母7的调平空间及二次浇筑混凝土2的浇筑空间;调平钢板6上对应螺纹筋8的位置设置有安装孔,调平钢板6通过安装孔穿设在螺纹筋8上,且设置在定位螺母7的上部,调平钢板6上设置有中心通孔,调平钢板6上的中心通孔与钢柱1内腔连通,通孔直径与钢柱1内径相同;

钢柱1底部设置有钢柱底板5,钢柱底板为圆环结构,圆环结构套设在钢柱1底部,钢柱底板5与钢柱1采用焊接固定连接;钢柱底板5上均匀设置有固定孔,固定孔的位置与螺纹筋8的位置相适应,钢柱1通过钢柱底板5穿设在螺纹筋8上,且设置在调平钢板6的上部;紧固螺母4设置在钢柱底板5的上部,通过紧固螺母4将钢柱底板5、调平钢板6及螺纹筋8固定连接为一整体结构;紧固螺母4安装完成后,螺纹筋8上的螺纹出露紧固螺母顶端的高度为5-10cm,形成剪力钉结构,增强了二次浇筑混凝土与上部钢柱的有效连接。

二次浇筑混凝土2浇筑在混凝土基础3的上部区域,紧固螺母4、钢柱底板5、调平钢板6、定位螺母7及螺纹筋8全部埋藏在二次浇筑混凝土2;螺纹筋8顶端的二次浇筑混凝土2的保护层厚度为为5-10cm,钢柱1内的二次浇筑混凝土2的高度与钢柱1外二次浇筑混凝土2的高度一致;螺纹筋8的上螺纹长度为40-60cm,便于定位螺母7及紧固螺母4的安装及拧紧调平。

本实用新型一种用于连接混凝土基础及钢柱的柱脚的施工方法为:

首先,在混凝土基础预留的竖向主筋上车出螺纹,形成螺纹筋,并将定位螺母旋入螺纹筋的螺纹上,定位螺母与混凝土基础面之间预留二次混凝土浇筑区域,保证柱脚结构的整体性;

然后,将调平钢板穿设在螺纹筋上,并置于定位螺母上部,通过调节定位螺母的位置,便于调整钢柱的位置,确保施工的质量;

接着,将带有钢柱底板的钢柱通过设置在钢柱底板上的开孔,穿设在螺纹筋上,且设置在调平钢板的上部;采用紧固螺母将螺纹筋、调平钢板及钢柱连接成为整体;

最后,浇筑二次混凝土,采用在混凝土基础上与钢柱之间及钢柱内腔内浇筑二次混凝土,采用二次浇筑混凝土将定位螺母、紧固螺母、调平钢板、钢柱底板及螺纹筋包裹为整体,形成钢柱钢柱混凝土结构,实现与螺纹筋共同向混凝土基础传递力,保证钢柱的荷载力直接由螺纹筋及二次浇筑的混凝土传递到基础。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