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改变布局的带有T形节点的装配式地下综合管廊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426298发布日期:2019-04-17 02:54阅读:405来源:国知局
一种可改变布局的带有T形节点的装配式地下综合管廊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建筑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可改变布局的带有t形节点的装配式地下综合管廊。



背景技术:

由于传统直埋管线占用道路地下空间较多,同时管线的铺设往往不能与道路建设同步,造成道路频繁开挖,不但严重影响道路的正常通行,同时也带来严重的噪声和扬尘等环境污染问题,给人们的交通和生活代理极大不便。由于传统直埋管线占用道路地下空间较多,同时管线的铺设往往不能与道路建设同步,造成道路频繁开挖,不但严重影响道路的正常通行,同时也带来严重的噪声和扬尘等环境污染问题,给人们的交通和生活代理极大不便,而地下管廊的出现很好的解决了这一问题。

地下管廊又称共同沟,它是实施统一规划、设计、施工和维护,建于城市地下用于敷设市政公用管线的市政公用设施。是指在城市地下用于集中敷设电力、通信、广播电视、给水、排水、热力、燃气等市政管线的公共隧道。

在地下综合管廊建设浪潮中,由于传统现浇开挖作业时间长,导致交通运输受阻,同时破坏地表环境,而且施工效率低、产品成型质量差等,达不到标准化要求。如果将传统现浇地下管廊改为装配式建造,通过预制构件相互拼装形成管仓。

而整体式预制管廊往往体积和重量较大,从工厂到施工现场的的运输和现场吊装极为不便。而现有的装配式结构管廊大多由于拼装的结构件太多,装配结构稳定性差,传力效果不好,运输较困难,容易出现连接处结构损坏等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可改变布局的带有t形节点的装配式地下综合管廊,主要为了开发一种承载力高,可以根据需要改变内部格局,施工快速方便,经济效果较好,运输途中不易损坏,有利于缩短工期的地下综合管廊。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可改变布局的带有t形节点的装配式地下综合管廊,包括管廊左片、管廊右片、中隔板、支撑架,u形管片,所述管廊左片和管廊右片通过阶梯企口和螺栓连接,中隔板通过螺栓与管廊左片和管廊右片相连,支撑架通过螺栓与管廊左片、管廊右片、中隔板连接,管片与管片之间、管片与u形管片之间通过螺栓连接;管廊左片顶板和底板、管廊右片顶板和底板和u形管片的顶板和底板,管廊左片的左片阶梯内侧,管廊右片的右片阶梯的内侧以及中隔板上,管廊左片与管廊左片的连接处,管廊右片与管廊右片的连接处,中隔板的主体外侧,中板阶梯的外侧,u形管片与管廊左片和管廊右片的连接处,均分别布置有连接操作孔,连接操作孔为一个长方体缺口,其布置的具体位置为靠近其所在构件边缘混凝土一侧,每个连接操作孔都布置有一个螺栓孔,螺栓孔贯穿从连接操作孔到所在构件边缘的混凝土体;所述预埋螺栓分别预埋在管廊左片内侧墙、管廊右片内侧墙和中隔板的两侧内墙上;管廊左片由左片第一螺栓孔,左片第二螺栓孔,左片凸块,左片阶梯,左片第二阶梯组成,所述左片凸块布置在管廊左片顶板底板的最外部,其厚度约为顶板底板混凝土厚度的一半,所述左片阶梯是在管廊左片的顶板和底板厚度的基础上突出的阶梯状混凝土,所述左片第一螺栓孔和左片第二螺栓孔为贯穿左片阶梯的螺栓孔;管廊右片由右片螺栓孔,右片阶梯以及右片凹槽组成,所述右片凹槽布置在管廊右片顶板底板的最外侧,厚度约为顶板底板混凝土厚度的一半,所述右片阶梯是在管廊右片顶板底板厚度的基础上突出的阶梯状混凝土,右片螺栓孔贯穿右片阶梯;阶梯企口为左片凸块和右片凹槽构成的,连接的螺栓分别穿过左片第一螺栓孔和右片螺栓孔;中隔板的中板阶梯搭在右片阶梯上,中隔板的主体搭在左片第二阶梯上,中隔板通过螺栓与左片第二阶梯固定,螺栓分别穿过左片第二螺栓孔和中板螺栓孔,中隔板与管廊左片竖向通过竖向螺栓连接,中隔板与管廊右片竖向通过中板螺栓孔连接,横向螺栓和纵向螺栓交替排列;所述中板阶梯为在中隔板的厚度基础上突出的混凝土块,中板螺栓孔贯穿中板阶梯;所述每块支撑架设置有与预埋螺栓相配套的支撑架螺栓孔和用来规划内部空间的支撑架支撑板;u形管片放在t形节点处,通过螺栓与其它管片相连。

进一步地,所述管廊左片,管廊右片以及中隔板的预埋螺栓数量相同、布置高度一致,其数量为4行,每节管片的预埋螺栓列数为6-10列。

进一步地,所述左片第一螺栓孔,左片第二螺栓孔,右片螺栓孔,中板螺栓孔在每节管片的布置约为4-6个,左片第一螺栓孔与右片螺栓孔由一个螺栓穿过固定,中板螺栓孔与左片第二螺栓孔由一个螺栓孔固定。

进一步地,所述的支撑架高度为一种可改变布局的带有t形节点的装配式地下综合管廊内部高度的一半,每两个支撑架铺满一个侧壁。

进一步地,所述的管廊左片和管廊右片上用于横向连接的螺栓孔和用于纵向连接的螺栓孔为交替排列。

进一步地,所述的u形管片放置在t形节点处,三面通过螺栓分别与三个拼装好的管节相连接。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和优点是承载力高,可以根据需要改变内部格局,施工速度快,有利于缩短工期,经济效果较好,运输途中不易损坏,施工便捷,现场无需焊接,有效的解决了管片运输和施工中的各种难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种可改变布局的带有t形节点的装配式地下综合管廊的管片拼接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一种可改变布局的带有t形节点的装配式地下综合管廊的主视图。

图3为本发明管廊左片示意图。

图4为管廊右片示意图。

图5为中隔板示意图。

图6为支撑架的一种示意图。

图7为支撑架的另一种示意图。

图8为u形管片示意图。

图9为节点示意图。

图10为u形管片与其它管片连接示意图。

图中,1为管廊左片;2为管廊右片;3为中隔板;4为支撑架;5为u形管片;6为连接操作孔;7为连接孔;8为预埋螺栓;1-1为左片第一螺栓孔;1-2为左片第二螺栓孔;1-3为左片凸块;1-4为左片阶梯;1-5为左片第二阶梯;2-1为右片螺栓孔;2-2为右片阶梯;2-3为右片凹槽;3-1为中板螺栓孔;3-2为中板阶梯;4-1为支撑架螺栓孔;4-2为支撑架支撑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进一步说明本发明,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地描述,但不能将它们理解为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定。

实施例:如图1至图8所示,本发明一种可改变布局的带有t形节点的装配式地下综合管廊,包括管廊左片1、管廊右片2、中隔板3、支撑架4、u形管片5,所述管廊左片1和管廊右片2通过阶梯企口和螺栓连接,中隔板3通过螺栓与管廊左片1和管廊右片2相连,支撑架4通过螺栓与管廊左片1、管廊右片2、中隔板3连接,管片与管片之间、管片与u形管片5之间通过螺栓连接;管廊左片1顶板和底板、管廊右片2顶板和底板和u形管片5的顶板和底板,管廊左片1的左片阶梯1-4内侧,管廊右片2的右片阶梯2-2的内侧以及中隔板3上,管廊左片1与管廊左片1的连接处,管廊右片2与管廊右片2的连接处,中隔板3的主体外侧,中板阶梯3-2的外侧,u形管片5与管廊左片1和管廊右片2的连接处,均分别布置有连接操作孔6,连接操作孔6为一个长方体缺口,其布置的具体位置为靠近其所在构件边缘混凝土一侧,每个连接操作孔6都布置有一个螺栓孔7,螺栓孔7贯穿从连接操作孔6到所在构件边缘的混凝土体;所述预埋螺栓8分别预埋在管廊左片1内侧墙、管廊右片2内侧墙和中隔板3的两侧内墙上;管廊左片1由左片第一螺栓孔1-1,左片第二螺栓孔1-2,左片凸块1-3,左片阶梯1-4,左片第二阶梯1-5组成,所述左片凸块1-3布置在管廊左片1顶板底板的最外部,其厚度约为顶板底板混凝土厚度的一半,所述左片阶梯1-4是在管廊左片1的顶板和底板厚度的基础上突出的阶梯状混凝土,所述左片第一螺栓孔1-1和左片第二螺栓孔1-2为贯穿左片阶梯1-4的螺栓孔;管廊右片2由右片螺栓孔2-1,右片阶梯2-2以及右片凹槽2-3组成,所述右片凹槽2-3布置在管廊右片2顶板底板的最外侧,厚度约为顶板底板混凝土厚度的一半,所述右片阶梯2-2是在管廊右片2顶板底板厚度的基础上突出的阶梯状混凝土,右片螺栓孔2-1贯穿右片阶梯2-2;阶梯企口为左片凸块1-3和右片凹槽2-3构成的,连接的螺栓分别穿过左片第一螺栓孔1-1和右片螺栓孔2-1;中隔板3的中板阶梯搭在右片阶梯2-2上,中隔板3的主体搭在左片第二阶梯1-5上,中隔板3通过螺栓与左片第二阶梯1-5固定,螺栓分别穿过左片第二螺栓孔1-2和中板螺栓孔3-1,中隔板3与管廊左片1竖向通过竖向螺栓连接,中隔板3与管廊右片2竖向通过中板螺栓孔3-1连接,横向螺栓和纵向螺栓交替排列;所述中板阶梯3-2为在中隔板3的厚度基础上突出的混凝土块,中板螺栓孔3-1贯穿中板阶梯3-2;所述每块支撑架4设置有与预埋螺栓8相配套的支撑架螺栓孔4-1和用来规划内部空间的支撑架支撑板4-2;u形管片5放在t形节点处,通过螺栓与其它管片相连。

所述管廊左片1,管廊右片2以及中隔板3的预埋螺栓8数量相同、布置高度一致,其数量为4行,每节管片的预埋螺栓8列数为6-10列。

所述左片第一螺栓孔1-1,左片第二螺栓孔2-2,右片螺栓孔2-1,中板螺栓孔3-1在每节管片的布置约为4-6个,左片第一螺栓孔1-1与右片螺栓孔2-1由一个螺栓穿过固定,中板螺栓孔3-1与左片第二螺栓孔1-2由一个螺栓孔固定。

所述支撑架4高度为一种可改变布局的带有t形节点的装配式地下综合管廊内部高度的一半,每两个支撑架4铺满一个侧壁。

所述管廊左片1和管廊右片2上用于横向连接的螺栓孔7和用于纵向连接的螺栓孔7为交替排列。

如图6和图7所示,支撑架是实现改变布局的关键部件,每个支撑架是管廊高度的一半,便于更换布局时的运输,支撑架螺栓孔的位置与数量与预埋螺栓的位置与数量一致。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