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降低铁路环境振动的隔振堤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718074发布日期:2019-05-22 01:57阅读:148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降低铁路环境振动的隔振堤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建筑隔振技术领域,涉及一种用于降低铁路环境振动的隔振堤。



背景技术:

隔振堤用以阻碍或改变振动波向受屏蔽区的传播,从而减少屏蔽区的振动。隔振堤的原理是建立在波的反射、散射的基础上。铁路环境振动主要是以rayleigh波的形式向外传播,当存在隔振堤时,rayleigh波入射到隔振堤的坡脚后,能量分为了三部分:从坡脚处反射回来的反射rayleigh波,绕过坡脚沿坡面继续传播的绕射rayleigh波,通过坡脚点反射到介质内部的反射体波。当坡面的绕射rayleigh波沿隔振堤表面继续传播时,在隔振堤的每个阶梯拐角点其能量都会被分解为反射rayleigh波、绕射rayleigh波和反射体波,从而导致通过隔振堤的振动波相对初始入射波的能量减小。隔振堤还可以改变波的频率分布,分散波主要频段的能量,有利于降低振动效应。

综上所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是:目前,铁路环境振动的隔振主要采用隔振沟技术,即在地面采取挖沟形式,如中国专利局2016年6月8日公告的cn104674853b专利,名称为一种隔振沟,该结构隔振沟在路基内开挖沟体,设置于道路下方,但其不易于维护。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降低铁路环境振动的隔振堤,其设置于地面以上,方便建造,易于维护。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降低铁路环境振动的隔振堤,所述用于降低铁路环境振动的隔振堤在距离铁路线一定距离的地面上顺铁路线方向设置堤体;

堤体横截面采用阶梯形形状,所述堤体为实体或中空;所述堤体至少一行。

进一步,所述堤体材料采用混凝土、或橡胶、或泡沫可塑性材料。

进一步,所述堤体设置在距离铁路路堤坡脚1m至20m。

进一步,所述堤体坡脚和阶梯拐角为40~90度。

进一步,所述堤体阶梯步数为1至3阶,阶梯高度为40cm至100cm。

进一步,所述堤体行数为1行、2行、3行。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降低铁路环境振动的隔振堤的实体隔振堤,所述实体隔振堤在距铁路路堤坡脚3m处的地面上设置材料为混凝土的阶梯形堤体,堤体底部宽3m,坡脚和阶梯拐角为90°,阶梯高度1m,阶梯宽度1m,共两阶。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所述的用于降低铁路环境振动的隔振堤的中空单行隔振堤,中空单行隔振堤在距铁路路堤坡脚3m处的地面上设置材料为混凝土的中空阶梯形堤体,堤体底部宽3m,阶梯拐角为90°,阶梯高度1m,阶梯宽度1m,共两阶;中空阶梯形堤体的中空底部宽2.2m,第一阶阶梯高0.6m,第二阶阶梯高1m,第一阶阶梯宽0.8m,第二阶阶梯宽0.6m。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所述的用于降低铁路环境振动的隔振堤的中空多行隔振堤,所述多行隔振堤在地面上设置2行中空堤体组合的隔振堤,堤体间距1m,第1行堤体距铁路路堤坡脚3m;两行中空堤体的材料和尺寸相同,中空堤体的材料采用混凝土,中空堤体底部宽3m,阶梯拐角为90°,阶梯高度1m,阶梯宽度1m,共两阶;中空堤体的中空底部宽2.2m,第一阶阶梯高0.6m,第二阶阶梯高1m,第一阶阶梯宽0.8m,第二阶阶梯宽0.6m。

综上所述,本发明的优点及积极效果为:

本发明中,堤体材料采用混凝土、或橡胶、或泡沫等可塑性材料,为节约材料,堤体内可中空。根据隔振堤的作用机理,选择合适的隔振堤阶梯步数或多行隔振堤组合,可以更有效降低振动效应。隔振堤可现场现浇施工,也可工厂预制后再运输到现场装配。堤体坡脚和阶梯拐角为40~90度。根据土质不同,选择合理的角度。

堤体的阶梯步数为1至3阶,阶梯高度为40cm至100cm。根据隔振效果,确定合适的阶梯步数和阶梯高度。

堤体可采用中空结构,中空结构可获得相当的隔振效果,中空结构可节约材料,降低造价。堤内中空尺寸根据隔振堤具体尺寸确定。

堤体可采用多行堤组合,振动波经多行隔振堤反射、绕射,以达到更好的隔振效果,行数为1行、2行、3行。

堤体除了可现场现浇施工外,还可工厂预制后再运输到现场进行装配,方便建造,易于维护。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堤体中空的第二种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多行堤体组合的第三种结构示意图。

图中:1、铁路路堤;2、地面;3、阶梯形实体堤体;4、中空阶梯形堤体。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用于降低铁路环境振动的隔振堤,在距离铁路线一定距离的地面上顺铁路线方向设置堤体;

堤体横截面采用阶梯形形状,所述堤体为实体或中空;所述堤体至少一行。

作为本发明优选实施例,堤体材料采用混凝土、或橡胶、或泡沫可塑性材料。

作为本发明优选实施例,所述堤体设置在距离铁路路堤坡脚1m至20m。

作为本发明优选实施例,所述堤体坡脚和阶梯拐角为40~90度。

作为本发明优选实施例,所述堤体阶梯步数为1至3阶,阶梯高度为40cm至100cm。

作为本发明优选实施例,所述堤体行数为1行、2行、3行。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

实施例一:一种实体隔振堤,如图1所示。本结构在距铁路路堤1坡脚3m处的地面2上设置材料为混凝土的阶梯形堤体3,堤体底部宽3m,坡脚和阶梯拐角为90°,阶梯高度1m,阶梯宽度1m,共两阶。通过计算分析得到的结果为:在隔振堤之后的地表竖向加速度峰值和地表竖向振级较无隔振堤情况下均出现明显下降,其中在距离轨道中心20m处的地表竖向振级下降6db以上。

实施例二:一种中空单行隔振堤,如图2所示。本结构在距铁路路堤1坡脚3m处的地面2上设置材料为混凝土的中空阶梯形堤体4,堤体底部宽3m,阶梯拐角为90°,阶梯高度1m,阶梯宽度1m,共两阶。中空隔振堤的中空尺寸为:中空底部宽2.2m,第一阶阶梯高0.6m,第二阶阶梯高1m,第一阶阶梯宽0.8m,第二阶阶梯宽0.6m。通过计算分析得到的结果为:中空隔振堤可取得与隔振堤相当的隔振效果,堤体中空对隔振堤的隔振效果影响非常小。

实施例三:一种中空多行隔振堤,如图3所示。本结构在地面2上设置2行中空阶梯形堤体4,堤体间距1m,第1行堤体距铁路路堤1坡脚3m。两行中空堤体的材料和尺寸相同,中空堤体的材料采用混凝土,中空堤体底部宽3m,阶梯拐角为90°,阶梯高度1m,阶梯宽度1m,共两阶;中空隔振堤的中空尺寸为:中空底部宽2.2m,第一阶阶梯高0.6m,第二阶阶梯高1m,第一阶阶梯宽0.8m,第二阶阶梯宽0.6m。通过计算分析得到的结果为:多行堤体组合的隔振堤有更好的隔振效果。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