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护坡砖、制作该护坡砖的模具及制作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8217317发布日期:2019-07-19 22:44阅读:287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护坡砖、制作该护坡砖的模具及制作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建筑材料技术领域,特别是指一种新型护坡砖、制作该护坡砖的模具及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在河道和水库等工程的斜坡处理措施上,一般采取修筑相应的护坡工程以防止边坡出现塌陷、冲刷、流土等危害,从而保护主体工程的正常使用,而当前相关工程多采用护坡砖来防护。

目前,大多数河道的护坡砖结构比较松散,雨水很容易渗透,进而容易因渗水过多致使护坡积水过多从而发生坍塌的现象。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提供一种新型护坡砖、制作该护坡砖的模具及制作方法,以克服现有护坡砖无法覆盖植被且砖与砖之间无法锁紧连接的问题。

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护坡砖,该护坡砖在对应的两端分别设有的嵌入槽和凸起部,所述嵌入槽的截面呈梯形结构,包括有两侧为向外倾斜的斜面和位于两斜面之间底面;所述凸起部的截面为两侧向中间倾斜的斜面,且护坡砖于一侧斜面底部形成有平面台阶,而另一侧斜面直接延伸至护坡砖的端面,且其中一护坡砖的所述凸起部嵌入另一护坡砖的嵌入槽后,两护坡砖于接触的嵌入槽内形成有容水腔,与相接触的凸起部的斜面形成有种植槽,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起部一侧面的中间设有向内凹陷的定位槽,所述嵌入槽在与定位槽同一侧的斜面的底部两端均设有向槽内凸出的定位凸起,且定位凸起的宽度为定位槽宽度的一半;在一护坡砖的两侧的定位凸起分别嵌入另外两护坡砖的定位槽后,该护坡砖的定位槽于两定位凸起之间的边缘与另外两护坡砖凸起部的斜面之间具有间隙。

作为进一步的改进,护坡砖于所述嵌入槽的两侧斜面外形成一高一低的两个平面,所述凸起部一侧斜面形成有平面台阶,且该台阶与连接嵌入槽的较低的平面位于同一侧。

一种制造上述新型护坡砖的模具,其特征在于:该模具包括有左模座、右模座和镶件座,所述左模座和右模座相互闭合,右模座内设有成型所述凸起部的成型凹槽和成型平面台阶的成型平面,所述成型凹槽未连接成型平面的斜面上设有向外凸起的成型凸台,该成型凸台形成所述定位槽;所述左模座内远离右模座的端面上方固定有成型条,该成型条两侧端面和左模座两侧壁之间具有间隙,所述镶件座包括有相互铰接的第一平板和第二平板以及镶件,所述镶件嵌入左模座内用以成型所述嵌入槽,且镶件于所述成型条两侧与左模座之间间隙的下方和靠近嵌入槽的底面一侧均形成遮挡;所述左模座上方形成敞口,所述第一平板平板覆盖于左模座和右模座上方,且第一平板和左模座以及第一平板和右模座均为可拆卸连接结构;所述镶件固定连接至所述第二平板且位于第一平板下方,第二平板相对镶件的另一侧还固定有定位销,所述右模座设有所述定位销嵌入的定位孔。

作为进一步的改进,所述右模座在与左模座接触的两个侧面均设有定位孔,所述左模座对应定位孔的位置设有对应嵌入定位孔的定位销。

作为进一步的改进,所述第一平板和左模座以及第一平板和右模座均由快速扣连接,所述快速扣包括有相互扣合的子扣和母扣,所述镶件座的第一平板相对第二平板的另一侧端面的两侧均固定有所述子扣,所述左模座和右模座上分别固定有与第一平板两侧的子扣扣合的所述母扣。

作为进一步的改进,所述第一平板的底面向下凸起形成有嵌入所述左模座上方敞口的凸板,该凸板与敞口尺寸适配,且凸板嵌入敞口后,凸板底部平面与右模座的顶部平面齐平。

一种采用上述模具模具制作新型护坡砖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将左模座和右模座闭合,将镶件座的镶件嵌入左模座内,且使第二平板的定位销嵌入右模座的定位孔;

步骤二,将石粉350~450份、水泥浆90~120份和水泥60~80份混合搅拌后,获得护坡砖原料,所述水泥浆为预应力管桩生产的建筑废料;

步骤三,将模具放置于震动平台上,所述震动平台上设有框体,该框体与模具闭合后的外尺寸适配,即模具闭合后嵌入该框体内;

步骤四,启动震动平台,并将护坡砖原料倒入从左模座的敞口倒入,且倒入至液面接近右模座内的顶部平面,振动1~1.5min;

步骤五,将第一平板和左模座与右模座通过快速扣固定连接,静置静置40~48小时;

步骤六,将模具座取出于框体,将第一平板平板脱离于左模座和右模座,并将左模座和右模座分离,完成脱模,在自然条件下养护,即可获得所述护坡砖。

由上述对本发明结构的描述可知,和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优点:本发明的护坡砖在对应的两端分别设有的嵌入槽和凸起部,嵌入槽的斜面底部两侧设有向槽内凸起的定位凸起,凸起部的斜面设有定位凸起嵌入的定位槽。在拼装护坡砖时,相邻两护坡砖的定位凸起可同时嵌入下方的护坡砖的定位槽内,此结构可使护坡砖的锁紧连接更为紧密,不易发生坍塌,并且此结构还可起到定位的作用,使相邻两护坡砖连接后的接缝可准确的位于下方的护坡砖正中间,不会产生偏移,使护坡砖砌筑后整体更为整齐美观。凸起部和嵌入槽相连接的两护坡砖于相接触的凸起部的斜面形成有种植槽,用以种植植被,以增强护坡砖形成的护坡的蓄水能力,减少雨水的过渡渗透;两护坡砖于接触的嵌入槽内形成有容水腔,该容水腔用以储存水,从而满足植被的用水需求。

另外,在一护坡砖的两侧的定位凸起分别嵌入另外两护坡砖的定位槽后,该护坡砖的定位槽于两定位凸起之间的边缘与另外两护坡砖凸起部的斜面之间具有间隙,此间隙使得种植槽的水可滴落至蓄水槽内的水以进行储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护坡砖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多块护坡砖拼接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a向的放大示意图。

图4为多块护坡砖拼接的侧面示意图。

图5为右模板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6为左模板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7为模具分解的示意图。

图8为镶件座的镶件嵌入至左模座的过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的模具放置于振动平台上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的模具的剖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

如附图1至4所示,一种新型护坡砖,该护坡砖1对应的两端分别设有的嵌入槽13和凸起部11。所述嵌入槽13的截面呈梯形结构,包括有两侧为向外倾斜的斜面和位于两斜面之间底部平面133,且嵌入槽13的两侧斜面外形成一高一低的两个平面,且两斜面分别与两平面衔接。所述凸起部11的截面为两侧向中间倾斜的斜面,且两斜面的连接处为倒圆角的圆角结构113,护坡砖1于一侧斜面111底部形成有平面台阶12,该平面台阶12与连接嵌入槽13的较低的平面133位于同一侧,而另一侧斜面112直接延伸至护坡砖1的端面,且与连接嵌入槽13的较高的平面位于同一侧。上述结构使得其中一护坡砖1的所述凸起部11嵌入另一护坡砖1的嵌入槽13,且凸起部11末端的圆角结构113接触于嵌入槽13的底部平面133后,如附图4所示,两护坡砖1于相接触的凸起部11的斜面形成有种植槽16,用以种植植被,以增强护坡砖1形成的护坡的蓄水能力,减少雨水的过渡渗透;两护坡砖1于接触的嵌入槽13内形成有容水腔17,该容水腔用以储存水,从而满足植被的用水需求。

继续参照附图1至4所示,所述凸起部11一侧面的中间设有向内凹陷的定位槽15,所述嵌入槽13在与定位槽15同一侧的斜面的底部两端均设有向槽内凸出的定位凸起14,且定位凸起14的宽度为定位槽15宽度的一半,即两定位凸起14刚好适配嵌入定位槽15内。在安装护坡砖1时,相邻两护坡砖1的定位凸起14可同时嵌入下方的护坡砖1的定位槽15内,此结构可使护坡砖1的锁紧连接更为紧密,并且此结构还可起到定位的作用,使相邻两护坡砖1连接后的接缝可准确的位于下方的护坡砖1正中间,不会产生偏移,使护坡砖1砌筑后整体更为整齐美观。另外在一护坡砖1的两侧的定位凸起14分别嵌入另外两护坡砖1的定位槽15后,该护坡砖1的定位槽15于两定位凸起14之间的边缘与另外两护坡砖1凸起部11的斜面之间具有间隙,此间隙使得种植槽16的水可滴落至蓄水槽17内的水以进行储存。

如附图5、6、8和10所示,上述新型护坡砖1可由一种包括有右模座2、左模座3和镶件座4的模具制作。所述右模座2内设有形成所述凸起部11的成型凹槽21和形成平面台阶12的成型平面22,该成型凹槽21形成所述凸起部11的未连接成型平面22的斜面上设有向外凸起的成型凸台23,护坡砖原料注入后该成型凸台23对应形成的凹陷即为所述定位槽15。所述左模座3内远离右模座2的端面上方固定有成型条31,该成型条31两侧端面和左模座3内的两侧壁之间具有间隙;所述镶件座4包括有相互铰接的第一平板41和第二平板42以及镶件43,所述镶件43嵌入左模座3内用以成型所述嵌入槽13,且镶件43于所述成型条31两侧与左模座3之间间隙的下方和靠近嵌入槽13的底面一侧均形成遮挡,镶件43上设有成型条31可嵌入的台阶,护坡砖原料注入后,成型条31两侧的间隙35对应形成的凸起即为所述定位凸起14。

如附图3至6所示,所述右模座2在与所述左模座3接触的两个侧面均设有定位孔24,且左模座3对应各定位孔24的位置均设有嵌入定位孔24的定位销32。安装时,将左模座3的各定位销32对应右模座2的各定位孔24,并推入,使各定位销32均嵌入各定位孔24内,实现左模座3和右模座2相互闭合连接,可防止左模座3和右模座2相对对方左右或上下的移动。所述镶件4固定连接至所述第二平板42且位于第一平板41下方,左模座3侧面设有一个与镶件4截面的外形尺寸一致的安装孔33,第二平板42相对镶件43的另一侧还固定有定位销45,所述右模座2设有所述定位销45嵌入的定位孔25。当镶件43嵌入左模座3内之后,第二平板42的定位销45同时嵌入右模座2的定位孔25内,通过此镶件43嵌入左模座3内且定位销45嵌入定位孔25内的结构可限制左模座3和右模座2,使左模座3和右模座2无法向相反方向分离,从而使左模座3和右模座2连接形成一个整体。

所述左模座3上方形成敞口34,用以倒入护坡砖原料。所述第一平板41的底面向下凸起形成有嵌入所述左模座3上方敞口34的凸板44,该凸板44与敞口34尺寸适配,且凸板44嵌入敞口34后,凸板34底部平面与右模座2的顶部平面齐平。第一平板41覆盖于左模座3和右模座2的上方,且第一平板41和左模座3以及第一平板41和右模座2均由快速扣5连接。所述快速扣5可以是现有技术中的快速夹钳或搭扣,其包括有可相互扣合的子扣52和母扣51。具体的,所述镶件座4的第一平板41相对第二平板42的另一侧端面的两侧均固定有所述子扣52,所述左模座3和右模座2上分别固定有与第一平板41两侧的子扣52扣合的所述母扣51。连接时,将左模座3或右模座2的母扣51扣合于第一平板41的子扣52上,即可实现第一平板41固定覆盖于左模座3的敞口34上,且通过两快速扣5的连接结构可实现第一平板41分别和左模座3和右模座2的固定连接,从而进一步的加固的左模座3和右模座2的固定连接。

采用上述模具制作新型护坡砖的方法,包括有以下步骤:

步骤一,将左模座3的各定位销32对应右模座2的各定位孔24,并推入,使各定位销32均嵌入各定位孔24内,实现左模座3和右模座2相互闭合连接,将镶件座4的镶件43嵌入左模座3内,且使第二平板42的定位销45嵌入右模座2的定位孔25,以此实现左模座3和右模座2的相互固定,且实现镶件座4的第二平板42与左模座3和右模座2的连接;

步骤二,将石粉350~450份、水泥浆90~120份和水泥60~80份混合搅拌后,获得护坡砖原料,所述水泥浆为预应力管桩生产的建筑废料,由于水泥浆本身就含高标号的水泥成分,因此可替代搅拌时候的水分和减少搅拌时的水泥的比例,不仅能有效地节约自然资源,而且能有效解决由于建筑废弃物的堆放而带来的环境问题,同时还具有生产成本低、受力性能好、满足承载力的使用要求和施工速度快等优点,优选的,所述石粉为400份,水泥浆为100份,水泥为75份,经试验采用配比的制得的护坡砖1,可使护坡砖1可获得最佳抗压强度;

步骤三,将模具放置于震动平台6上,所述震动平台6可以是现有技术中的机械震动平台,且该震动平台6上固定连接有一个框体61,该框体61与模具闭合后的外尺寸适配,即模具的左模座3、右模座2和镶件座4的第二平板42闭合后刚好嵌入该框体61内,此结构使左模座3、右模座2和镶件座4受框体61束缚无法分离,从而使得模具在震动平台6振动的过程中不会因振动而分离;

步骤四,启动震动平台6,期振动频率为常规振动频率,同时将护坡砖原料倒入从左模座3的敞口34倒入,且倒入至液面略高于右模座2内的顶部平面,通过此振动的过程将护坡砖原料在合适的频率振动作用下能够形成平稳、内部无裂缝的胚体;

步骤五,将第一平板41和左模座3与右模座2通过快速扣5固定连接,静置静置40~48小时,使护坡砖原料凝固形成固定的胚体,此过程中第一平板41的凸板44覆盖于左模座3的敞口34上,可使胚体对应的该凸板44和右模座3内顶部平面的表面形成完整的平面,且通过凸板44的覆盖,可进一步的实现将护坡砖原料压实于模具的型腔内;

步骤六,将模具座取出于框体61,拆卸快速夹使第一平板41平板脱离于左模座3和右模座2,将向外拉动第二平板42使镶件43和定位销45分别脱离左模座3和右模座2,再将左模座3和右模座2分离,完成脱模,在自然条件下洒水养护,即可获得所述护坡砖1。

上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设计构思并不局限于此,凡利用此构思对本发明进行非实质性的改动,均应属于侵犯本发明保护范围的行为。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