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预存水马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928730发布日期:2019-06-15 00:38阅读:171来源:国知局
一种预存水马桶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卫生洁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预存水马桶。



背景技术:

在现有技术中,普通虹吸式马桶的洗圈水道和喷射管道连通,冲洗过后,空气会从溢流管进入喷射管道,喷射管道内部的水会从底部的喷射孔流出,直到喷射管道内部水位降到存水弯水封的高度;由于此时水封以上的喷射管道部分充满气体,因此,在进行下一次冲洗时,由水箱流下的水会与管道内部气体混合搅拌以将空气排出,但是该过程存在着能量损失较大、噪声大和虹吸形成慢等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出现了可在喷射管道内预存水的马桶,即通过改变马桶结构,使空气无法进入到喷射管道中,如此一来,则可确保冲洗过后的喷射管道内部仍然充满水,进而避免上述问题。

但是,上述的喷射管道可预存水马桶除了上述已解决的预存水问题外,还存在着其他问题:预存水马桶的喷射管道内存满水,排水阀关闭后,由于空气无法进入到喷射管道中,因此排水阀会因喷射管道内所产生的负压而被吸附于喷射管道的进水口处,用户需要花费更大的力气方可开启排水阀,如此一来,则降低了用户的体验感。

因此,鉴于上述提出的技术问题,现有技术中的预存水马桶仍有待进一步地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背景技术中存在的上述缺陷或问题,提供一种预存水马桶,以解决喷射管道内存在负压时,用户难以驱动排水阀启闭的问题。

为达成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第一技术方案涉及一种预存水马桶,其喷射管道与水箱间设有排水阀,水箱内还设有进气管,该进气管的一端与喷射管道连通,另一端伸出水箱最高水位,且其上设有用于启闭进气管与大气连通的进气阀。

基于第一技术方案,还设有第二技术方案,在第二技术方案中,所述预存水马桶还设有与排水阀连接的浮子,所述的浮子被配置为至少在水箱水位达到最高水位时对排水阀施加向上的拉力;所述的浮子还被配置为在其对排水阀施加向上的拉力的条件下,水箱内的水处于任何水位时,浮子所受浮力均无法克服水箱内的水对排水阀造成的水压、排水阀自重及喷射管道内预存水达到最高水位时形成的负压打开排水阀;所述喷射管道内预存水达到最高水位时形成的负压的具体公式为pmax=ρ水ghmaxs,其中,hmax为预存水最高水位与存水弯水封面所在水位之间的差值,s为排水阀的承压面积。

基于第二技术方案,还设有第三技术方案,在第三技术方案中,所述浮子还被配置为在其对排水阀施加向上的拉力的条件下,水箱内的水处于任何水位时,浮子所受浮力均无法克服水箱内的水对排水阀造成的水压、排水阀自重及盆腔内充满水且喷射管道内预存水达到最高水位时形成的负压打开排水阀;所述盆腔内充满水且喷射管道内预存水达到最高水位时形成的负压的具体公式为pmin=ρ水ghmins(hmin>0),其中,hmin为预存水最高水位与盆腔外缘上表面所在位置之间的差值。

基于第三技术方案,还设有第四技术方案,在第四技术方案中,所述浮子还被配置为在其对排水阀施加向上的拉力的条件下,水箱内至少存在第一水位,在该水位下,浮子所受浮力克服水箱内的水对排水阀造成的水压和排水阀的自重打开排水阀,所述的第一水位低于或等于水箱最高水位。

基于第二技术方案,还设有第五技术方案,在第五技术方案中,所述浮子与排水阀拉绳连接,其拉绳绷直时,浮子对排水阀施加向上的拉力,所述拉绳还被配置为至少在水箱水位达到最高水位时绷直。

基于第二技术方案,还设有第六技术方案,在第六技术方案中,所述的预存水马桶在水箱内还设有第一筒体;所述第一筒体与喷射管道密封连接,且其筒壁设有进水口;所述排水阀于第一筒体内壁滑动连接,所述进气管的一端贯穿排水阀,并与排水阀密封固定连接,另一端伸出水箱最高水位,且其上设有用于其进气管与大气连通的进气阀;所述浮子固定于进气管上;其中,进气阀开启后,所述浮子带动排水阀上移,进水口与喷射管道连通。

基于第一至第六任一技术方案,还设有第七技术方案,在第七技术方案中,所述进气阀包括重物和提拉件;所述重物和提拉件连接;所述进气管伸出水箱最高水位的一端设有一开口;其中,提拉提拉件时,重物离开开口,进气管与大气连通,放开提拉件时,重物下落封堵开口,隔绝进气管与大气。

基于第一至第六任一技术方案,还设有第八技术方案,在第八技术方案中,所述进气阀包括第二筒体,上盖、堵头、提拉件和弹簧;所述第二筒体与进气管间设有一开孔;所述提拉件与堵头连接,所述上盖固设于第二筒体,且其上设有供提拉件或堵头贯穿的通孔;所述弹簧设于堵头和上盖之间;其中,提拉提拉件时,堵头离开开孔,进气管与大气连通,放开提拉件时,弹簧复位,堵头封堵开孔,隔绝进气管与大气。

基于第一至第六任一技术方案,还设有第九技术方案,在第九技术方案中,所述进气阀包括按压件、弹簧、堵头和盖体;所述按压件包括按压部和连接部,所述盖体固设于进气管,其上设有过孔,所述的连接部贯穿过孔与位于进气管内的堵头固接;所述弹簧设于按压部和盖体之间;其中,按压按压件时,堵头离开过孔,进气管与大气连通,放开提拉件时,弹簧复位,堵头封堵过孔,隔绝进气管与大气。

基于第一技术方案,还设有第十技术方案,在第十技术方案中,所述排水阀为按压式排水阀,所述进气阀为按压式进气阀,所述预存水马桶还设有机械按钮,所述机械按钮上分别设有向排水阀和进气阀延伸的第一按压杆和第二按压杆;其中,第一按压杆至排水阀的距离大于第二按压杆至进气阀的距离。

由上述对本发明的描述可知,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发明具有的如下有益效果:

1、由于预存水马桶在水箱内还设有进气管,该进气管的一端与喷射管道连通,另一端伸出水箱最高水位,且其上设有进气阀,使得进气阀开启后,空气能够从进气管进入到喷射管道中,以消除或降低喷射管道内的负压,直至浮子能够带动排水阀自动开启;因此,该设置能够解决排水阀难以开启的问题。

2、由于水箱内设有与排水阀连接的浮子,且该浮子被配置为至少在水箱水位达到最高时对排水阀施加向上的拉力,因此该浮子能够起到降低开启排水阀拉力的作用;此外,由于该浮子被配置为在其对排水阀施加向上拉力的条件下,水箱内的水处于任何水位时浮子所受的浮力均无法克服水箱内的水对排水阀造成的水压、排水阀自重及喷射管道内预存水达到最高水位时形成的负压,因此该浮子在喷射管道内充满水,即喷射管道内的负压达到最大时,该浮子不会带动排水阀开启,如此一来,则可避免该浮子在不需要开启排水阀时带动排水阀开启所造成的浪费水的情况。

3、由于该浮子还被配置为在其对排水阀施加向上的拉力的条件下,水箱内的水处于任何水位时,浮子所受浮力均无法克服水箱内的水对排水阀造成的水压、排水阀自重及盆腔内充满水且喷射管道内预存水达到最高水位时形成的负压,因此该浮子在马桶出现堵塞,即喷射管道内负压达到最小时,该浮子也不会带动排水阀开启,如此一来,则进一步避免了浮子在不需要开启排水阀时带动排水阀开启,进而造成马桶内的水流溢出盆腔的情况。

4、由于该浮子还被配置为在其对排水阀施加向上的拉力的条件下,水箱内至少存在低于或等于水箱最高水位的第一水位,在该水位下,浮子所受浮力能够克服水箱内的水对排水阀造成的水压和排水阀的自重,使得该浮子在喷射管道内无预存水,即喷射管道内无负压时,能够带动排水阀开启以对喷射管道进行补水;因此,此设置免去了用户在初次使用马桶时手动对喷射管道进行补水阀麻烦,给用户提供了更大的便利。

5、由于浮子和排水阀拉绳连接,使得拉绳至少在水箱水位达到最高水位绷直时,浮子对排水阀施加向上的拉力,因此该设置能够起到降低开启排水阀拉力的作用;此外,由于该实施方式中的浮子和排水阀间仅通过一根拉绳连接;因此,该实施方式具有操作简单、易于实现的特点。

6、由于预存水马桶在水箱内还设有第一筒体,第一筒体与喷射管道密封连接,其筒壁设有进水口,排水阀于第一筒体内壁滑动连接,进气管的一端贯穿排水阀,并与排水阀密封固定连接,另一端伸出水箱最高水位,且其上设有用于启闭进气管与大气连通的进气阀,浮子固定于进气管上,使得进气阀开启后,空气从进气管进入喷射管道中,以使喷射管道内的负压消除或降低,直至浮子能够带动排水阀上移打开排水阀,水箱内的水能够从进水口流入喷射管道中,以对喷射管道进行补水;因此,此设置提供了另一种能够用于解决预存水马桶排水阀难以开启的具体实施方式。

7、由于进气阀包括重物和提拉件,重物和提拉件连接,进气管伸出水箱最高水位的一端设有一开口,使得提拉件提拉重物时,重物离开开口,进气管与大气连通,放开提拉件时,重物在自身重力下自然下落并封堵开口;因此;此设置提供了一种进气阀具体的结构,以实现进气阀启闭进气管与大气连通的效果。

8、由于进气阀包括第二筒体、上盖、堵头、提拉件和弹簧,第二筒体与进气管间设有一开孔,提拉件与堵头连接,上盖固设于第二筒体,且其上设有供提拉件或堵头贯穿的通孔,弹簧设于堵头和上盖之间,使得提拉件提拉时,低头离开开孔,放开提拉件时,弹簧复位,堵头封堵开孔;因此,此设置提供了另一种进气阀的具体结构,以实现进气阀启闭进气管与大气连通的效果。

9、由于进气阀包括按压件、弹簧、堵头和盖体,盖体固设于进气管,其上设有过孔,按压件的连接部贯穿过孔位与进气管内的堵头固接,弹簧设于按压部和盖体之间,使得按压按压件时,堵头离开过孔,放开提拉件时,弹簧复位,堵头封堵过孔;因此,此设置提供了另一种进气阀的具体结构,以实现进气阀启闭进气管与大气连通的效果。

10、由于排水阀为按压式排水阀,进气阀为按压式进气阀,预存水马桶设有机械按钮,机械按钮上分别设有向排水阀和进气阀延伸的第一按压杆和第二按压杆,且第一按压杆至排水阀的距离大于第二按压杆至进气阀的距离,使得用户只需按一次机械按钮,即可达到进气阀和排水阀先后开启的效果,如此一来,喷射管道内的负压即可在排水阀开启前消除或降低;因此,此设置不仅给用户使用带来了便利,还能够有效解决用户难以驱动排水阀的问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所述的一种预存水马桶无预存水时的工作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所述的一种预存水马桶有预存水时的工作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所述的一种预存水马桶的提拉式进气阀开启时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所述的一种预存水马桶的提拉式进气阀关闭时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所述的一种预存水马桶的按压式进气阀关闭时的结构示意图三;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所述的一种预存水马桶的按压式进气阀开启时的结构示意图四;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二所述的一种预存水马桶排水阀关闭时的剖视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二所述的一种预存水马桶排水阀开启时的剖视图;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三所述的一种预存水马桶排水阀开启时的剖视图。

主要附图标记说明:

喷射管道1、水箱2、排水阀3、浮子4、进气管5、开口/开孔51、进气阀6、重物/堵头61、连接孔611、凸台612、提拉件62、第二筒体63、进气口631、上盖64、通孔641、弹簧65、按压件66、按压部661、连接部662、凸环6620、盖体67、过孔671、密封垫片68、拉绳7、第一筒体8、进水口81、机械按钮9、第一按压杆91、第二按压杆92。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且不应被看作对其他实施例的排除。基于本发明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本发明的权利要求书、说明书及上述附图中,除非另有明确限定,如使用术语“第一”、“第二”或“第三”等,都是为了区别不同对象,而不是用于描述特定顺序。

本发明的权利要求书、说明书及上述附图中,除非另有明确限定,对于方位词,如使用术语“中心”、“横向”、“纵向”、“水平”、“垂直”、“顶”、“底”、“内”、“外”、“上”、“下”、“前”、“后”、“左”、“右”、“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方位或位置关系乃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和位置关系,且仅是为了便于叙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或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所以也不能理解为限制本发明的具体保护范围。

本发明的权利要求书、说明书及上述附图中,除非另有明确限定,如使用术语“固接”或“固定连接”,应作广义理解,即两者之间没有位移关系和相对转动关系的任何连接方式,也就是说包括不可拆卸地固定连接、可拆卸地固定连接、连为一体以及通过其他装置或元件固定连接。

本发明中,“水箱水位达到最高水位”是指水箱内的水达到工作水位最高值。

本发明的权利要求书、说明书及上述附图中,如使用术语“包括”、“具有”以及它们的变形,意图在于“包含但不限于”。

参见图1至图6,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一所述的一种预存水马桶,其设有喷射管道1、水箱2、排水阀3、浮子4、进气管5、进气阀6和拉绳7;

所述喷射管道1用于对马桶底部进行冲洗,所述排水阀3设于喷射管道1与水箱2之间;

所述浮子4设于水箱2内,并与排水阀3连接,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浮子4为浮筒,与排水阀3拉绳7连接,拉绳7绷直时,浮子4对排水阀3施加向上的拉力;

所述拉绳7被配置为至少在水箱2水位达到最高水位时绷直,因为如果将拉绳7的长度配置的过长,则会出现水箱2内的水已达到最高水位,但拉绳7还未绷直浮筒无法对排水阀施加向上的拉力的情况,这样一来,浮筒则不能起到带动排水阀3开启的效果,反之,如果将拉绳7的长度配置的过短,则可能会出现水箱2内的水位还未达到一定高度时,拉绳7可能已经处于绷直状态并带动排水阀3打开,导致喷射水道1内进入水的同时也进入空气,因此在该实施例中,需要对拉绳7和浮子4进行分别配置;

所述浮子4被配置为至少在水箱2水位达到最高水位时对排水阀3施加向上的拉力,并在其对排水阀3施加向上的拉力的条件下,水箱2内的水处于任何水位时,浮子4所受浮力均无法克服水箱2内的水对排水阀3造成的水压、排水阀3自重及喷射管道1内预存水达到最高水位时形成的负压打开排水阀3,喷射管道1内预存水达到最高水位时形成的负压的具体公式为pmax=ρ水ghmaxs,其中,hmax为预存水最高水位与存水弯水封面所在水位之间的差值,s为排水阀3的承压面积,即浮子在喷射管道内的负压达到最大时,无法带动排水阀开启;

所述浮子4还被配置为在其对排水阀3施加向上的拉力的条件下,水箱2内的水处于任何水位时,浮子4所受浮力均无法克服水箱2内的水对排水阀3造成的水压、排水阀3自重及盆腔内充满水且喷射管道1内预存水达到最高水位时形成的负压打开排水阀3,所述盆腔内充满水且喷射管道1内预存水达到最高水位时形成的负压为pmin=ρ水ghmins(hmin>0),其中,hmin为预存水最高水位与盆腔外缘上表面所在位置之间的差值,即喷射管道内的负压降至最小时,浮子也无法带动排水阀开启;

所述浮子4还被配置为在其对排水阀3施加向上的拉力的条件下,水箱2内至少存在第一水位,在该水位下,浮子4所受浮力克服水箱内的水对排水阀3造成的水压和排水阀3的自重打开排水阀3,所述的第一水位低于或等于水箱2最高水位,即喷射管道1内无负压或负压消失时,浮子4能够带动排水阀3开启,以对喷射管道1进行补水;

需要注意的是,在对浮子4的体积进行配置时,如果将浮子4的体积配置的过大,则会出现喷射管道1内的负压达到最大时,浮子4仍能够带动排水阀3开启的情况,如此一来,则会造成水资源的浪费;反之,如果将浮子4的体积配置的过小,则会出现喷射管道1内无负压时,浮子也无法带动排水阀3开启情况;

所述进气管5设于水箱2内,其一端与喷射管道1连通,另一端伸出水箱2最高水位;

所述进气阀6设于进气管5伸出水箱2最高水位的一端,用于启闭进气管5与大气连通;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进气阀6可以为提拉式或按压式结构;

如图2至图4所示,当进气阀6为提拉式结构时,可以由重物61和提拉件62组成,重物61和提拉件62连接;其中,提拉提拉件62时,重物61离开进气管5伸出水箱2最高水位的一端设有的开口51,进气管5与大气连通,放开提拉件62时,重物61下落封堵开口51;

当进气阀6为提拉式结构时也可以由第二筒体63、上盖64、堵头61、提拉件62、弹簧65和密封垫片68组成,第二筒体63与进气管5间设有一开孔51,提拉件62与堵头61通过堵头61顶部设有的连接孔611连接,上盖64固设于第二筒体63上,且其上设有供提拉件62或堵头61贯穿的通孔641,弹簧65设于在堵头61底部形成的凸台612和上盖64之间,密封垫片68固定于堵头61底部;其中,提拉提拉件62时,弹簧65受挤压,堵头61和密封垫片68上移并离开开孔51,第二筒体63的侧部设有的进气口631与大气连通,放开提拉件62时,弹簧65复位,密封垫片68和堵头61封堵开孔51,进气管5与大气隔绝;

如图5和图6所示,当进气阀6为按压式结构时可以由按压件66、弹簧65、堵头61和盖体67组成,所述按压件66包括按压部661和连接部662,盖体67固设于进气管5,其上设有过孔671,所述连接部662贯穿过孔671与位于进气管5内的堵头61固接,所述弹簧65设于连接部662外周形成的凸环6620和盖体67之间,按压按压件66时,堵头61离开过孔671,进气管5与大气连通,放开提拉件62时,弹簧65复位,堵头61封堵过孔671,隔绝进气管5与大气;

当用户第一次使用马桶时,喷射管道1内无预存水,水箱2内的水位上升至一定高度时,浮子4带动排水阀3开启,水箱2内的水流入喷射管道1内,当水箱2内的水位下降至一定高度时,排水阀3下落关闭;

当喷射管道1内存满水时,开启进气阀6,进气管5与大气连通,空气快速进入到喷射管道1内喷射管道1内的负压消失或降低,浮子4带动排水阀3开启;

参见图7和图8,,实施例二中的预存水马桶与实施例一的不同之处在于:水箱2内还设有第一筒体8,第一筒体8与喷射管道1密封连接,且其筒壁设有进水口81,排水阀3与第一筒体8内壁滑动连接,进气管5的一端贯穿排水阀3,并与排水阀3密封固定连接,另一端伸出水箱2最高水位,且其上设有用于启闭进气管5与大气连通的进气阀6,浮子4固定于进气管5上,在本实施例中,浮子4为浮筒;

当用户开启进气阀6后,浮子4带动排水阀3上移,进水口81与喷射管道1连通;

参见图9,实施例三中的预存水马桶与实施例一的不同之处在:所述排水阀3为按压式排水阀,进气阀6为按压式进气阀,所述的预存水马桶还设有机械按钮9,该机械按钮9上分别设有向排水阀3和进气阀6延伸的第一按压杆91和第二按压杆92,第一按压杆91至排水阀3的距离大于第二按压杆92至进气阀6的距离,且距离差小于进气阀6的单向按压行程,在本实施例中,所采用的按压式排水阀为现有技术,已为多篇专利所公开;

当用户按下机械按钮9后,第二按压杆92和第一按压杆91先后顶抵进气阀6和排水阀3,使得进气阀6开启后,空气从进气管5进入到喷射管道1中消除或降低喷射管道1内的负压后开启进气阀6。

上述说明书和实施例的描述,用于解释本发明保护范围,但并不构成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定。通过本发明或上述实施例的启示,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结合公知常识、本领域的普通技术知识和/或现有技术,通过合乎逻辑的分析、推理或有限的试验可以得到的对本发明实施例或其中一部分技术特征的修改、等同替换或其他改进,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