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管线影响范围内的基坑围护施工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8172348发布日期:2019-07-13 09:54阅读:405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管线影响范围内的基坑围护施工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基坑围护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管线影响范围内的基坑围护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轨道交通建设的发展,地铁工程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在地铁工程中桩基施工尤其重要,地铁车站建设一般位于城市中心,而城市中心地上地下管线错综复杂,管线改迁困难且时间跨度长,大型机械在此环境下无法发挥作用。

传统的施工方法大致为钻孔灌注桩施工方法:管线挖探→管线改迁→桩基施工→结构施工→管线回迁。现有的基坑围护方法均需要密集的设置桩基,导致管线不能穿插在桩基之间的空隙,而必须要进行改迁。而管线改迁工期成本影响较大、工程量大、并且管线改迁涉及到水、电、气、通信等作业,对周围民众影响很大,不可控的因素也较多。因此本技术方案提供一种桩基之间距离较大,并且能与管线交互设置的基坑围护施工方法,避免了对原管线的改迁。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管线影响范围内的基坑围护施工方法,能拉大基坑围护时基桩之间距离,使管线能穿插设置基桩之间,减少了管线改迁。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管线影响范围内的基坑围护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沿准备开挖的基坑两边外侧分别挖掘深槽,深槽开挖至露出基坑两侧土方中的管线,深槽远离基坑一侧为坡面。

步骤2在深槽内管线间隙设置围护桩,以围护桩为支撑设置桩顶冠梁,桩顶冠梁底部预留有钢筋接头。

步骤3在坡面表面上设置挡土墙。

步骤4分层挖掘基坑,并同时在每两个围护桩之间设置围护墙。

步骤5基坑挖掘完成后,在挡土墙与围护墙之间回填土方。

优选的,步骤3施工步骤如下:

步骤3.1在围护桩外侧挖掘与围护桩在垂直方向形成夹角的墙面,在墙面上设置钢筋网片;

步骤3.2将钢筋土钉垂直于坡面钉入土方,另一端与钢筋网片固定连接;

步骤3.3在钢筋网片上喷涂混凝土。

优选的,步骤4围护墙施工方法为:

步骤4.1基坑同侧每相邻两个围护桩之间设有构造筋,构造筋为网状结构,构造筋与围护桩固定连接;

步骤4.2在构造筋两侧支设模板,并在模板内浇筑混凝土,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后,拆除模板。

优选的,步骤3挡土墙与围护桩垂直方向夹角为15°。

优选的,钢筋网片上喷涂混凝土厚度为10厘米。

优选的,围护墙墙体深入基坑底层土方1米以下。

优选的,构造筋与冠梁底部预留钢筋接头固定连接。

优选的,构造筋为两层,两层钢筋网相对设置,并且都固定在围护桩上。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的用于管线影响范围内的基坑围护施工方法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通过建造挡土墙和围护墙,加固了基坑两侧土方,减少基桩的设置数量,并且挡土墙和围护墙可以根据需要环绕设置在管线周围,使管线与基坑围护可以交互设置,避免了对原管线的改迁,有效减少了工程量,本方法简单、易操作、能够有效的提高基坑围护结构整体稳定性,能加快施工进度,节约施工成本,对居民用水、用电、用气通信等影响小等优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提供的用于管线影响范围内的基坑围护施工方法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提供的用于管线影响范围内的基坑围护施工方法挡土墙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提供的用于管线影响范围内的基坑围护施工方法挡土墙俯视图。

主要组件符号说明

图中:1.冠梁;2.钢筋土钉;3.钢筋网片;4.挡土墙;5.围护墙;6.坡面;7.围护桩;8.管线;9.构造筋。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本发明作以详细描述。如附图1至附图3所示,一种用于管线影响范围内的基坑围护施工方法,其步骤如下:

步骤1沿准备开挖的基坑两侧分别挖掘深槽,深槽开挖至露出基坑两侧土方中的管线8,深槽远离基坑一侧为坡面6。

步骤2在深槽内管线8的间隙中设置围护桩7,以围护桩7为支撑设置桩顶冠梁1,桩顶冠梁1底部预留有钢筋接头。

步骤3在坡面6表面上铺设钢筋网片3。

步骤4将钢筋土钉2沿垂直坡面6方向钉入土方,另一端与焊接在钢筋网片3上。

步骤5在钢筋网片3上喷涂混凝土。

步骤6基坑同侧每两个围护桩7之间,按照水平和垂直两个方向设置钢筋,钢筋交叉处用铁丝绑扎,构成构造筋9。

步骤7在基坑同侧每两个围护桩7相对的一侧凿孔,将构造筋9水平方向的钢筋插入孔内,将构造筋9固定在围护桩7上。

步骤8在构造筋9两侧支设模板,并在模板内浇筑混凝土,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后,拆除模板。

步骤9分层挖掘基坑,基坑每挖掘一层设置一道围护墙5,每道通过垂直方向的钢筋焊接在一起,最上边一道围护墙5垂直方向钢筋与桩顶冠梁1底部预留钢筋接头焊接,最下边一道围护墙5深入基坑底层土方下1米。

步骤10基坑挖掘完成后,在挡土墙4与围护墙5之间回填土方。

本技术方案提供的用于管线影响范围内的基坑围护施工方法,通过建造挡土墙和围护墙,加固了基坑两侧土方,有效减少桩顶冠梁施工时基桩的设置数量,挡土墙和围护墙可以根据需要环绕设置在管线周围,使管线与基坑围护可以交互设置,避免了对管线的改迁,有效减少了工程量,本方法简单、易操作、能够有效的提高基坑围护结构整体稳定性,能加快施工进度,节约施工成本,对居民用水、用电、用气通信等影响小等优点。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一种用于管线影响范围内的基坑围护施工方法,包括:沿准备开挖的基坑两边外侧分别挖掘深槽,深槽远离基坑一侧为坡面;在深槽内管线间隙设置围护桩,以围护桩为支撑设置桩顶冠梁,桩顶冠梁底部预留有钢筋接头;在坡面表面上设置挡土墙;分层挖掘基坑,并同时在每两个围护桩之间设置围护墙;基坑挖掘完成后,在挡土墙与围护墙之间回填土方。通过建造挡土墙和围护墙,加固了基坑两侧土方,减少桩顶冠梁施工时基桩的设置数量,使管线与可以基坑围护交互设置,避免了对原管线的改迁,有效减少了工程量,并且操作简单,还能有效的提高基坑围护结构整体稳定性,能加快施工进度,节约施工成本,对居民用水、用电、用气通信等影响小等优点。

技术研发人员:尚春阳;李孟章;宋寿兵;赵立军;张廷;许东晓;郝红伟;蒲赵蔡;赵硕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铁十局集团西北工程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4.30
技术公布日:2019.07.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