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后浇带结构及其施工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8324746发布日期:2019-08-03 10:52阅读:598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后浇带结构及其施工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建筑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型后浇带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在建筑工程中,地下室是一个非常重要且常见的部分,主要用于车库停车或商业,施工中地下室外墙后浇带只有在等待主体结构封顶,沉降稳定后才能浇筑,且基础才能停止降水。如何对后浇带外墙进行超前止水处理,以达到基础提前停止降水和及时回填土的目的,保证地下室的正常施工,避免增加成本与延长工期,是一个重要的问题。

传统施工方法为,在外墙后浇带的外部特意额外增加一道超前止水结构凸起构造物,需要支模、绑扎钢筋等操作,效率低,劳动强度高。现在出现一些采用预制板封堵的方法,其多存在操作繁琐、封堵效果差等问题,如申请号为201610781771.8,名称为一种地下室后浇带临时止水挡土施工方法的专利,其通过封堵预制块封堵后浇带并铺设防水卷材,防水层在回填土移动过程中易破损,会导致水从封堵预制块与外墙缝隙渗入。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新型后浇带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为了达到所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新型后浇带结构,包括外墙、后浇带、第一钢筋网、第二钢筋网以及止水钢板,所述止水钢板的u形口朝向外墙外侧设置,所述外墙外侧设有预制板,所述预制板侧部设有凹槽,所述凹槽内设有遇水膨胀条和塑料泡沫条,所述塑料泡沫条与所述预制板接触位置以及与所述遇水膨胀条相对位置涂覆有非固化沥青涂层,所述预制板的中心线与所述后浇带的中心线重合,所述预制板外侧设有防水卷材。

作为一种优选,所述凹槽为台阶形槽,所述凹槽宽度为20-25cm,所述凹槽深度为5-10cm。

作为一种优选,所述防水卷材为3mm厚的聚合物改性沥青防水卷材,所述防水卷材关于所述预制板对称设置,所述防水卷材边缘由所述预制板侧边向外延伸10-15cm。

作为一种优选,所述预制板侧部与所述外墙边角处设有水泥砂浆形成的过渡防水层,所述防水卷材设置在所述预制板与所述过渡防水层外侧并延伸至所述外墙上。

一种新型后浇带结构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绑扎外墙水平钢筋与竖直钢筋,在后浇带两侧焊接两个止水钢板,止水钢板的u形口朝向外墙外侧设置,止水钢板部分处于所述后浇带内;

s2、在所述外墙外侧设置预制板,所述预制板的中心线与所述后浇带的中心线重合,所述预制板端部超出所述后浇带20-25cm,将所述预制板上的预埋钢筋与所述后浇带内的钢筋网焊接;

s3、在所述预制板外表面铺设防水卷材,所述防水卷材边缘由所述预制板侧边向外延伸10-15cm;

s4、对所述外墙侧部的基坑进行回填;

所述预制板包括以下加工步骤:浇筑形成所述预制板本体,在安装前,现场在所述预制板侧部的凹槽内设置遇水膨胀条以及塑料泡沫条,在所述塑料泡沫条与所述预制板本体接触位置以及与所述遇水膨胀条相对位置涂覆非固化沥青涂层。

作为一种优选,外墙高度大于所述止水钢板长度时,采用钢板套连接两个所述止水钢板,所述钢板套内腔形状与所述止水钢板相同,在所述钢板套内涂遇水膨胀材料,将所述止水钢板插入所述钢板套内,点焊所述钢板套与所述止水钢板,将另一所述止水钢板从相对端插入所述钢板套并点焊该所述止水钢板与所述钢板套。

作为一种优选,所述预制板加工步骤中,所述塑料泡沫条高出所述台阶形槽0.3-0.5cm。

综上,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在于:(1)、可对后浇带进行临时封闭止水施工,保证地下室内无水环境,同时可对基坑四周进行回填,缩短了回填等待时间,降低了施工延期风险;(2)、采用预制板进行封堵操作,效率高,劳动强度低,不会对外墙浇筑、养护产生影响;(3)、根据外墙情况进行预制板的制作,可与外墙养护同时进行,大大减少了现场施工操作工序,使得预制板与外墙之间的防水结构施工转移至其他区域,避免因为现场手工填充或浇注防水材料可能产生的局部防水效果差的问题;(4)、遇水膨胀条、塑料泡沫条与非固化沥青涂层配合保证了封堵防水效果,在安装过程中,该防水结构挤压变形,避免结构变形或温度变化导致渗漏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第一种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第二种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的止水钢板结构示意图。

图中的标号如下:

1.外墙,2.后浇带,3.第一钢筋网,31.水平钢筋,32.竖直钢筋,4.第二钢筋网,5.预制板,51.凹槽,52.遇水膨胀条,53.塑料泡沫条,54.非固化沥青涂层,55.预埋钢筋,6.止水钢板,61.钢板套,7.防水卷材,8.过渡防水层,9.基坑。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中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至图3所示的一种新型后浇带结构,包括外墙1、后浇带2、第一钢筋网3、第二钢筋网4以及止水钢板6。止水钢板6的数量为两个并对称设置在后浇带2两侧,其u形口朝向外墙1外侧设置。外墙1外侧设有预制板5,预制板5两侧部设有凹槽51,凹槽51内由内而外设有遇水膨胀条52和塑料泡沫条53,塑料泡沫条53与预制板5接触位置以及与遇水膨胀条52相对位置涂覆有非固化沥青涂层54,预制板5的中心线与后浇带2的中心线重合,预制板5外侧设有防水卷材7。

凹槽51为台阶形槽,凹槽51宽度为20-25cm,凹槽51深度为5-10cm。如图1所示的第一种实施例中,该凹槽51为台阶形槽,在安装过程中可从侧部对防水结构进行修补。第二种实施例中,凹槽51为开口朝向外墙1表面的槽形结构,以保证封闭防水效果。防水卷材7为3mm厚的聚合物改性沥青防水卷材7,防水卷材7关于预制板5对称设置,防水卷材7边缘由预制板5侧边向外延伸10-15cm。预制板5侧部与外墙1边角处设有水泥砂浆形成的过渡防水层8,防水卷材7设置在预制板5与过渡防水层8外侧并延伸至外墙1上,降低水分经由预制板5与外墙1接缝处渗入的风险,同时避免防水卷材7过度弯折破损。

该地新型后浇带止水结构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绑扎外墙1水平钢筋31与竖直钢筋32,在后浇带2两侧焊接两个止水钢板6,止水钢板6的u形口朝向外墙1外侧设置,止水钢板6部分处于后浇带2内。

s2、在外墙1外侧设置预制板5,预制板5的中心线与后浇带2的中心线重合,预制板5端部超出后浇带220-25cm,将预制板5上的预埋钢筋55与后浇带2内的钢筋网焊接,预埋钢筋55与预制板5垂直,其端部设有弯钩结构,先将预埋钢筋55挂在后浇带2内的水平钢筋31上上,在弯钩与钢筋网之间插入楔形结构以保证预制板5与外墙1之间的挤压力,再对预埋钢筋55与钢筋网进行焊接。

s3、在预制板5外表面铺设防水卷材7,防水卷材7边缘由预制板5侧边向外延伸10-15cm。

s4、对外墙1侧部的基坑9进行回填。

其中,预制板5的制作包括以下加工步骤:浇筑形成预制板5的本体,在安装前,现场在预制板5侧部的台阶形槽内设置遇水膨胀条52以及塑料泡沫条53,在塑料泡沫条53与预制板5本体接触位置以及与遇水膨胀条52相对位置涂覆非固化沥青涂层54。塑料泡沫条53高出台阶形槽0.3-0.5cm。遇水膨胀条52与预制板5胶黏连接,塑料泡沫条53可替换为麻丝沥青,待其半凝固后进行后续的加工组装步骤。

外墙1高度大于止水钢板6长度时,采用钢板套61连接两个止水钢板6,钢板套61内腔形状与止水钢板6相同,在钢板套61内涂遇水膨胀材料,将止水钢板6插入钢板套61内,点焊钢板套61与止水钢板6,将另一止水钢板6从相对端插入钢板套61并点焊该止水钢板6与钢板套61。钢板套61上至少设有一个焊点与钢筋网连接。

以上说明仅仅是对本发明的解释,使得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完整的实施本方案,但并不是对本发明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这些都是不具有创造性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